張安元 辛麗衛

回望中國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路徑,從改革開放伊始至今,作為農業大市的濰坊可謂中國農業農村改革的試驗區。濰坊國家農業開放發展綜合試驗區(以下簡稱“農綜區”)的設立,是對濰坊農業領域對外開放取得成就的充分認可。按照“堅持世界眼光、國際標準,立足山東優勢、濰坊特色”的要求,濰坊市在農綜區的規劃布局、功能定位上進行總體設計,把開放發展理念貫穿于農綜區建設全過程。
在農綜區的建設過程中,濰坊市以展會為窗口與世界接軌,濰坊主動“走出去”的步子越邁越大。中國—中東歐國家特色農產品云上博覽會、鹽堿地綜合利用國際大會、濰坊國際食品農產品博覽會、首屆智慧農業博覽會、中國—東盟數字農業論壇等9場高規格國際性展會活動,累計吸引了來自198個國家的意向伙伴來濰坊洽談合作,促成農產品交易額超20億元。
為破解現代農業發展的堵點痛點,濰坊探索形成了一批制度型創新成果:圍繞農產品通關便利化,優化冷凍水果出口準入門檻等25條海關監管措施,開通進出口鮮活易腐農食產品“綠色通道”,實現進出口食品“即報即放”、鮮活農產品“即驗即放”;建立全國首個食品農產品技術性貿易措施研究評議基地,成功應對歐盟、日本、韓國、泰國等國家和地區的技術性貿易壁壘9次;山東農村產權交易中心、東亞畜牧交易所入選全省獲得交易業務許可證的交易場所名單。
與此同時,濰坊牽頭成立外向型農業企業優質品牌聯盟,首批322家外向型農業和食品企業參與,通過對聯盟企業一對一幫扶,強化政策支持和精準服務,推動全市外向型企業協同創新、互惠共贏、抱團出海。濰坊還積極對接農業農村部,抓好國際糧食減損研發交流平臺建設,目前已啟動展廳搭建工作,在高密市設立國際糧食減損示范區。濰坊主動融入“一帶一路”,先后成立中國—巴基斯坦農業合作中心、農綜區加納智慧農業研究院,并落地建設中國—加納智慧農業產業園、巴基斯坦花生育繁推基地、中日韓現代高效農業產業園等國際合作園區。
駐外大使下鄉給農民講課,農業基地辦起外貿講座,農民培訓打開國際視野,如此“土洋結合”是怎樣的操作?這不是什么特別的涉外課堂,而是山東省“農業絲路先鋒”系列培訓課堂的一個個寫實場景。
“農業絲路先鋒”外向型人才培訓是農綜區人才學院進行人才培養的一個縮影。自2019年11月成立以來,農綜區人才學院先后舉辦“農業絲路先鋒”外向型人才培訓、發展中國家現代畜牧養殖與加工技術培訓及高素質職業農民、農業經理人、農業絲路先鋒、農業領軍人才等主題培訓活動 1200余場,培訓人才遍及巴基斯坦、尼日利亞、埃塞俄比亞等16個國家。
“這樣的培訓開闊了企業的視野和思路,今后我們將通過更加務實的合作,打造中國與巴基斯坦農業合作的標桿和農綜區對外合作的樣板。”山東潤柏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姚立祥在參加完“農業絲路先鋒”培訓后意氣風發,滿懷信心。近年來,山東潤柏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推進花生全產業鏈轉型升級,加快進軍“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合作發展的步伐:先后與尼日利亞、塞內加爾、巴基斯坦等多個國家和地區簽訂合作協議,在海外建設了多處高油酸花生育繁推一體化基地。

目前,潤柏農業的高油酸花生新品種已通過國家審定,成為中糧、瑪氏等世界多家知名企業的合作伙伴。“我們將通過技術、人才‘走出去’,提高當地農產品的質量和產量,然后‘引進來’當地優勢農產品和新農人。”姚立祥介紹說。2023年3月30日,中巴(濰坊)農業合作中心在濰坊市揭牌。該中心將助力中巴經濟走廊框架下中巴農業合作走深走實,對中巴農業與產業、技術與產能、人文國際交流與合作等具有重要意義。
高密錦昉棉業科技有限公司在巴基斯坦、津巴布韋從事棉花種植、收購、加工紡紗等進出口貿易并建設了產業園;雷沃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是目前國內最大的農業裝備制造企業,已在全球12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營銷服務網絡;壽光蔬菜產業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構建起了中荷合作交流平臺……近年來,濰坊市積極推進農業“走出去”,結合國家“一帶一路”和中韓、中澳自貿區建設等重大戰略布局,支持企業到農業資源豐富的國家開展棉花、油棕、玉米及水稻作物種植加工、森林資源開發等互利合作。
為促進魯粵優質農產品流通,推動山東省優質農產品加快進入粵港澳大灣區和國際市場,2019年12月,以山東省壽光蔬菜產業集團加工集配中心為依托建設了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產品濰坊配送中心,以此為基礎,加快在壽光設立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通關(濰坊)便利區,將有力推動濰坊乃至全省優質農產品外銷,助力山東鄉村產業振興,更快更好地服務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提升山東農產品的整體品牌形象和價值。
2023年4月,“洋眼看鳶都——外國媒體、網紅濰坊行”活動舉行,來自美國、俄羅斯、意大利、澳大利亞、孟加拉國等國家的媒體記者和網紅博主齊聚濰坊,通過打卡第40屆國際風箏會,沉浸式體驗非遺項目和壽光蔬菜高科技示范園,感受“世界風箏之都”的獨特文化魅力和智慧農業前沿技術。
走進壽光蔬菜高科技示范園,水培、霧培、樹式栽培、墻體種植、管道栽培等多種高科技栽培模式盡展魅力,頭頂的廊架栽培碩果累累,水果茄子、墨地龍特大冬瓜等都給外國友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十號館內,“巨人南瓜”成了“大明星”,采訪團紛紛打卡留影。意大利網紅博主安白表示,她將通過網絡將濰坊的農業成就傳播出去。

同樣對壽光蔬菜高科技示范園印象深刻的,還有在“走讀中國”中外網絡媒體交流項目中來到壽光的菲律賓通訊社記者阿古特。“澆水、施肥、控溫……沒想到這些都能通過手機控制,農業生產可以變得這么簡單!”看到溫室里運用蜜蜂授粉、以蟲防蟲等綠色生態循環方式種植蔬菜,阿古特感嘆道:“中國的智慧農業能夠提高農業生產可持續性,通過節約能源、減少化學農藥和肥料的使用,實現生態環境的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真是太棒了。”
在全國蔬菜質量標準中心,采訪團了解到壽光還是全國蔬菜標準的集大成者,制定了2369條蔬菜產業鏈相關標準,形成14大類、182個品類的蔬菜標準數據庫,填補了國內空白,一個個壽光標準上升為國家標準。記者們紛紛感嘆壽光不只做蔬菜買賣,更是全國蔬菜標準的制定者。尼泊爾《加德滿都郵報》助理高級副主編斌延更是當場提出,他想與壽光全國蔬菜質量標準中心建立聯系,介紹尼泊爾的機構來這里學習交流。在得到肯定的答復后,斌延與相關負責人交換了聯系方式。
多次采訪活動的舉辦,讓國外媒體記者通過實地參觀體驗、走訪座談、交流互動的形式,見證了中國農業現代化發展成果,了解了濰坊的經濟發展和文化傳承,切身感受到中國城市高質量發展的脈動。“我希望用鏡頭和文字向我們國家的人民描繪出真實、客觀、立體的中國,讓他們也學習濰坊農業先進的技術和理念。”《巴基斯坦觀察家報》首席數字編輯薩伍德·費薩爾表示,他對中國的未來充滿期待。
編輯/刁艷杰

“Three Models” Bloom on World Stage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Weifang National Comprehensive Pilot Zone for Agriculture Opening Up and Development (National Comprehensive Pilot Agriculture Zone) i s n o t o n l y t h e f u l l r e c o g n i t i o n of Weifang’s achievements in the opening-up of agriculture, but also an embodiment of Weifang staying at the forefront of China in the modernization process of agriculture and rural areas.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 of “adhering to the global vision and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and building on Shandong’s advantages and Weifang’s characteristics”, Weifang has performed the overall design on planning, layout and functional orientation, and insisted on the idea of open development throughout the whole process of the zone construction.
To relieve the barriers and pain points of modern agriculture, Weifang has explored and developed a number of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achievements. Meanwhile, Weifang has taken the lead in establishing a quality brand alliance comprising export-oriented agricultural enterprises, actively connected with the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and Rural Affairs, made efforts in the building of the International Platform for R & D Exchanges of Food Loss Reduction, actively integrated into such national strategies as the “Belt and Road”and the RCEP, and established the China-Pakistan Agricultural Cooperation Center and the Ghana Smart Agriculture Research Institute of the Weifang National Comprehensive Pilot Agriculture Zone. Moreover, Weifang has started the construction of such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parks as the China-Ghana Smart Agriculture Industry Park, the China-Pakistan Peanut Industry Park, and the China-Japan-ROK Modern Agricultural Industry Park.
In recent years, Weifang has supported enterprises in carrying out mutually beneficial cooperation in cotton, oil palm, corn and rice crop planting and processing with countries rich in agricultural resources.
In addition, by holding interview activities, Weifang has allowed the media corps to witness China’s achievements in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development, to learn about Weifang’s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inheritance, and to feel the pulse of China’s high-quality urban development in the forms of field visits, interviews and interac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