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瀟

在劉浩然的童年記憶中,設計就像魔法,能夠創造出世界上不存在的事物,充滿了無限樂趣。隨著學習和工作經驗的積累,他對設計的理解也愈發深刻。他發現,每個階段對設計的認知都不盡相同。在學校時,他認為設計能改變世界,能創造出前所未有的事物。然而,初入職場時,他發現設計更多的是在做輔助性工作,設計師只是一個為某個產品或品類提供支持的角色。隨著業務經驗的積累,劉浩然開始主導設計方向,涉及從手機、平板到IoT、電視等全品類產品。這時,他開始意識到設計在驅動行業發展的同時,影響著成千上萬的用戶,并嘗試驅動一個時代對產品的認知。OPPO在全球有6億用戶,通過設計可以為用戶提供優質的服務,并影響著6億用戶的日常生活和抉擇。在某一時刻劉浩然恍然大悟,在學校他對設計的認知是對的,設計在改變世界。“設計不僅僅是一種行動,更是一種思維。一個好的設計往往能改變人的思維方式。有時候,一個小小的改變就能影響整個行業,甚至改變上億人的生活。在這個過程中,設計逐漸接近其本質。成長的過程中你會遇到許多謎團,但只要堅持不懈地探索,就一定能看到最終的結果。正如馬斯克所推崇的‘第一性原理’,它需要時間和精力深入到最底層,才能真正理解設計的本質。”劉浩然說。

對工業設計師的暢想
《時尚北京》:在您看來,一位杰出的工業設計師應該具備哪些關鍵素質?
劉浩然:我認為,首先需要深入了解目標用戶。如今的設計師相比以往更具風格化,而擁有強烈個人風格的設計師在服務用戶角度上,容易脫離客觀現實。并且無論是審美,還是用戶,都不是一成不變的,時刻關注這些變化也是至關重要的。此外,設計師還需要緊跟時代發展。我曾經遇到過一些設計師,他們的思維方式還停留在10年前,但時代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如果不能與時俱進,那么就很難與現在的人群進行有效的溝通和理解。順應潮流、不斷學習非常重要。最后,他還需要對商業有深入的理解。我經常告訴團隊,我們的工作并不是為小巷里的小酒樓服務,而是為繁華大街上的大型酒樓集團提供支持。我們需要了解商業成功的核心要素,而設計不僅僅是一種技能,不是淺層層面的內容設計,更是一種思維方式。它涉及對市場趨勢、選擇、策略和布局的前瞻性規劃,以滿足市場的潛在需求。一個優秀的設計師需要在這些方面進行深入的思考和規劃。
《時尚北京》:您如何看待工業設計師在產品生產流程中的作用?
劉浩然:在我看來,工業設計師在產品生產流程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導航作用。如今,隨著產品設計的發展,現在的工業設計師更像產品工業設計師,他的職責已遠超單純的產品外觀設計。他們更像是一個全能的產品經理,從用戶需求出發,深入挖掘產品的核心賣點。不僅如此,他們還需要從成本和運營的角度來考慮設計,融入商業思維。在整個項目中,他們不僅是執行者,更是領路人。他們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時間,甚至親自孵化設計,成為推動項目前進的核心動力。


《時尚北京》:近年來,中國傳統文化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您如何看待這一現象?
劉浩然:我認為傳統文化的復興源于國家的實力和國民素質的不斷提升。自2008年中國成功舉辦奧運會和加入WTO以來,國門更加開放,讓普通消費者更容易獲取到各類產品。隨后,互聯網的興起更是讓信息傳遞變得更為便捷。隨著人們的基本物質需求得到滿足,消費者的精神需求和審美也在不斷提高。為了滿足大眾的品位需求,企業對于設計本身的認知也越來越深入。同時,近年來大家對于中國元素的喜愛也是源于對中國文化的認識不斷提高,意識到中國文化并不遜色于西方文化,甚至在某些方面是領先的。于是,一些被大眾認可的國粹元素開始逐步體現在產品上,更好地傳播中國文化也是一個值得我們不斷重視和研究的課題。以OPPO為例,在手機CMF設計中運用了中國傳統顏色和紋飾。對于中國品牌來說,這是一個美好的時代。隨著中國品牌的興起和中國市場的繁榮,相信未來中國品牌、中國元素會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國際舞臺上。無論是OPPO或是其他國內手機品牌,全球市場占有率已經達到前三名。這不僅是中國文化的復興,更是中國品牌的崛起和中國市場繁榮的體現。
《時尚北京》:OPPO的產品在全球范圍內都有很高的認可度。作為OPPO工業設計中心總經理,您認為中國品牌如何在全球語境下更好地與世界對話?您能分享一些實例和產品嗎?
劉浩然:在全球語境下,我認為中國品牌與世界更好地對話的基礎是真正了解并尊重當地文化和用戶需求。這與本土化相似,外來品牌進入中國也需要適應當地的文化和中國用戶的訴求。同樣,中國品牌走出去也要滿足全球各地用戶的喜好和要求,并根據他們的需求進行調整和改進。設計本身解決的是人與物之間的關系問題,我們希望拉近人與物之間的距離。現在,許多中國手機品牌在海外的銷售占比已經很高,例如OPPO、一加等產品在印度市場已經能夠與三星、蘋果等品牌媲美。為了更好地了解當地用戶的需求和痛點,我們會深入到當地用戶家中,與他們面對面溝通,認真分析他們對產品的需求。通過這樣的方式,設身處地為用戶考慮,你會發現很多以往坐在辦公室里你認為不合理的需求,在當地卻是非常合理的。為了真正實現品牌和產品的全球化,我們必須做到這一點。以OPPO在印度市場的產品為例,我們特意增加了印度市場喜歡的元素,如Nord CE3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此外,OPPO與其他領域的品牌聯合開發的產品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現在,你會發現我們都在服務全球用戶,而不僅僅局限于某個區域。

《時尚北京》:在設計中,理性與感性元素常常需要平衡。您如何看待藝術創作與用戶需求之間的關系?
劉浩然:純粹的藝術更像是在找知己,知己雖少,但是他們對它的價值相互認同。而設計更像一種服務,挖掘對方需求,創造提高效率的能力,并且解答對方提出的問題,幫助人們進步,它不只服務于個人。藝術更加感性,而設計更偏重理性,在成本、效率、策略、投入的廣度上,這些都是需要理性計算的內容。同時設計師也需要客觀理性地分析用戶的狀態,他的年齡、收入、學歷背景、國家、信仰等信息,要大量的分析例型數據。這些理性分析結果之后再與感性設計相結合,通過把握柔美的線條,以及藝術化的表達方式,創造出既具有美感又實用的設計作品。
《時尚北京》:能否分享一下您目前正在負責的新項目?
劉浩然:我參與了不久前OPPO發布全新旗艦直板機Find X7的項目。這款手機在端側的AI運算方面進行了一些創新設計。其中,照片的AIGC消除功能可以幫助用戶輕松消除照片中的多余部分,并使用AI技術將照片還原到最佳的拍攝角度。此外,Find X7還具備端側會議紀要功能,可以準確識別待辦事項,并支持語音寫日記。同時,Find X7與智能機器人“小布”的交互也為用戶提供了一種全新的智能生活體驗。Find X7還搭載了全球首發的雙長焦鏡頭,這一解決方案讓手機在各個焦段都能夠實現完美的對焦效果,媲美數碼相機。這再次證明了手機在不斷進化和迭代,未來可能進入一個極具專業化的領域。事實上,已經有報告顯示傳統攝影師購買相機的比例在逐年下降,這正是因為手機相機功能越來越接近專業設備。我相信,終有一天手機可以完全替代專業設備,為用戶提供更便捷、專業的攝影體驗。


《時尚北京》:隨著手機產品的不斷發展,有人認為現在已經沒有太多設計空間。您認為在手機產品方面還有哪些可以優化的地方?未來手機領域會有哪些新趨勢,會出現顛覆性的設計特點嗎?請與我們分享您的見解。
劉浩然:一個產業只要存在,就必然會不斷向前發展。回顧過去,我們會發現手機產品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這主要體現在影像技術、固件和攝像頭尺寸等方面的進步。這些技術進步不僅提升了手機的性能,還影響了產品的外觀設計。目前,折疊屏技術的發展讓屏幕變得更大,而AI云計算和端側大模型的計算進步則為設計提供了更多的優化空間。而前置攝像頭、麥克風等也需要強大的算力支持。未來,隨著云存儲和云計算能力的進一步加強,整個產品可能會變得更加纖薄,甚至可能變成像科幻電影中展示的微型投屏顯示產品,這也將大大提高產品的續航能力。前不久蘋果發布的頭顯設備展現出巨幕般的影像效果,以前不敢想象的都將在未來變成現實。只要手機行業持續發展,用戶需求仍然存在,它就必然會不斷進步。而手機下一步的進步將更多地體現在計算能力的提升和終端設備的融合上。目前還沒有其他能夠替代手機的新產品出現,所以它仍將不斷發展。
《時尚北京》:未來您有何新的規劃?
劉浩然:近年熱度不斷的一個話題,無論是手機還是汽車,都在說AI技術,我認為它是在極大效率地解決人類和所使用產品的效率問題,包括以往不知道的知識可以立刻搜索獲得。但是AI也會帶來新的問題,我認為就是同質化。在AI的幫助下,我們可能會得到類似的標準答案,這些答案都很完美,但也可能缺乏獨特性和創造性。因此,我們需要思考AI與人類結合后會產生什么樣的結果。關于AI是否會取代設計師的話題也備受熱議。我認為AI無法完全替代設計師,因為人類擁有獨特的思想和創造力,這是AI無法完全理解的。我們的價值在于對產品的獨特認知和創造力。我們正在逐步探索如何將AI的能力融入產品中,使其更加智能、高效和個性化。在未來,我們希望將這些創新元素呈現給用戶,為用戶帶來更好的使用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