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德強
姜昆是家喻戶曉的相聲大師,他的愛女姜珊,12歲就登上央視元旦晚會,專輯銷量達到10萬張。當她雄心勃勃想要成為“最耀眼的那顆星”時,姜昆擔心女兒過早進入演藝圈,被名利迷住眼,停掉了她的所有演出邀約,狠心把她送到國外讀書。
姜珊想不通,為何爸爸會在她星途正好時結束她的演藝生涯,以至于她對爸爸怨恨多年。經過留學生活磨礪,姜珊終于明白了父親的一番苦心,父女倆最終握手言和。
姜昆年僅5歲就開始登臺表演相聲,展示出驚人的藝術天賦。18歲那年,姜昆前往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在火車上和一個名叫李靜民的女孩結識。巧合的是,后來兩人因多才多藝,到達兵團后都被分配到了宣傳隊。
當時李靜民17歲,渾身洋溢著青春氣息,讓姜昆心動不已。姜昆擅長相聲和寫詞,還鼓搗樂器,李靜民是獨唱歌手,他們頻繁地在舞臺上合作演出,每次上臺都展現出十足的默契,彼此的感情迅速升溫,而且常常被起哄是“舞臺情侶”。后來,他們一同回到北京,姜昆參加了北京全國曲藝調演,他高超的演藝水平吸引了當時的曲藝大師馬季,并收其為徒。姜昆從此調入中國廣播說唱團,開始跟著馬季學習表演和創作。
回北京的第二年,姜昆和李靜民領證結婚,有了自己的小家。第二年,他們的女兒姜珊出生了,一家三口其樂融融。
得益于恩師馬季的悉心指導和支持,姜昆創作了許多杰出的作品。他的表演日漸成熟,不僅在曲藝舞臺上獲得了廣泛認可,還很快出現在全國文代會的舞臺上,自此聲名大噪。李靜民決定放下自己的舞臺夢想,轉而在家中扮演起相夫教子的角色,全心全意地支持丈夫的事業。得到妻子的支持,姜昆的事業逐漸騰飛。1983年,姜昆主持第一屆春晚,成為當時備受矚目的曲藝演員之一。
更讓夫妻倆高興的是,女兒繼承了父母的文藝細胞。小姜珊自幼酷愛音樂,在四五歲的年紀就可以熟練地彈奏鋼琴,還纏著爸爸教她唱歌,隨時能悠揚地高歌一曲,這讓姜昆非常高興。
姜昆不僅親自教姜珊發音,還找來老師教她唱流行歌曲。姜珊11歲時,憑借一首名為《春天頌歌》的曲子,奪得北京市中學生藝術節的冠軍。
與此同時,姜珊的內心卻有些忐忑,因為她不清楚父親是否支持她花很多時間在藝術比賽上,就沒有告訴父母她參加比賽的事情。后來,姜昆還是知道女兒得獎了,面對女兒的那個獎杯,他看到了孩子展現出的巨大潛力,思來想去,決心全力培養女兒。
為了幫助姜珊提高唱歌技巧,姜昆邀請了一位在音樂圈名氣很大的好友,擔任女兒的聲樂輔導。姜珊也非常爭氣,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很快就在聲樂方面取得了不小的成績。12歲時,姜珊就在央視元旦晚會上演出,獲得了廣泛的認可和喜愛。這一夜,她成了萬眾矚目的童星。
小姜珊與著名歌手張雨生合唱,借著這一波熱度打造新專輯,她的知名度再一次飆升。唱片公司也看中了姜珊,此后,她接連發行了多張專輯,銷量達到10萬張,甚至超過當時一些紅極一時的歌手。一時間,迎接姜珊的是無數的鮮花、掌聲和贊美。
可14歲的姜珊終究被娛樂圈的浮華迷失了雙眼,在舞臺上表演的時候,她非常享受觀眾的追捧。回到學校,看著同學都羨慕她,姜珊的虛榮心暴漲。姜昆看在眼里,心中有些焦慮,他覺得女兒年紀還小,不應該過早地過上這樣的生活。
后來姜昆發現,隨著女兒名聲越來越大,她變得更加不安定,沉迷于掌聲,反而缺乏上進心。姜珊也不再認真讀書,整天沉浸在外界的贊美和歡呼中,成績開始一落千丈。姜昆深知學習的重要性,他不想女兒早早地放棄學業,每日這樣浮躁地生活。
此外,姜昆認真思考后覺得,女兒在唱歌方面其實并沒有特別過人的天賦,他突然意識到,過早涉足娛樂圈可能會對孩子的成長造成嚴重影響。因此,一番思慮之后,姜昆果斷做出決定,直接停掉了女兒的所有演出,還拒絕了所有唱片公司的邀約,堅定地讓姜珊離開演藝圈,回歸校園生活,以改善她的學習狀況。
姜昆知道,女兒小時候,因為頭上頂著“星二代”的光環,無論走到哪里都會受到人們的追捧,經常享受到各種各樣的便利。漸漸地,姜珊產生了非常強的依賴心理,時不時地要求爸爸帶著她上舞臺。
一天晚上,姜昆找女兒談心,他想讓姜珊收收心,先好好學習,有了知識和學問的積累,再進演藝圈也不遲。可姜珊卻是萬般不愿,壓根就聽不進去。當時的她一心想依靠父親的人脈,在演藝圈大放異彩。
見爸爸中止了自己的演藝事業,正值青春期的姜珊開始和姜昆鬧脾氣,父女倆吵了一架。姜昆依然不同意女兒在娛樂圈發展,甚至訓斥道:“你別想讓我給你鋪路,要闖自己去闖。”最終,父女倆的這次談話不歡而散。
姜珊怎么都想不通,爸爸為何會這樣絕情。這次成績考得不好,下次努力不就行了嗎?但無論如何她也不愿意退出這個圈子。長此以往,父女倆的關系變得逐漸僵硬起來。姜珊氣不過,又跑到外地發展,但很快姜昆就找到了她。
看著女兒如此激烈的反應,為了能讓姜珊和過去有個了斷,也為了彌補自己對女兒溺愛的過錯,1994年,姜昆決定給女兒一個全新的環境,把她送到澳大利亞讀書。
剛開始,妻子李靜民怎么都不同意。她也認為女兒在唱歌方面已經有了成就,沒必要讓她放棄,再說讓女兒獨自在異國他鄉生活,想想就很心疼。姜昆卻說:“她這是頂著我的光環出道,后面要走的路還長,只有不斷學習才能走得更遠。”最終,妻子點頭同意了。沒多久,姜珊就踏上了飛往異國的飛機。
此時的姜珊怎么都想不通,為何爸爸會在她星途最好時結束她的演藝生涯。初到澳洲,姜珊對當地的生活感到非常不適應,她常常怨恨父親做出這樣的“荒唐”決定。其實,姜昆心里也一直有愧疚,畢竟女兒被自己無情地“扔去”了國外讀書,孤身一人生活,當父親的肯定心有不忍。但為了糾正女兒的三觀,姜昆別無他法。
獨自在異國他鄉沒有親人的陪伴,一開始語言又不通,姜珊在學習和生活上都遇到了很大的困難,何況她還是個十幾歲的小姑娘,意志力非常脆弱。剛出國的那段時間,姜珊經常給父母打電話訴苦,只求他們心疼自己。可此時的姜昆想讓女兒好好鍛煉一下,只能狠心勸女兒堅持。
幾次抹淚后,姜珊越發思念家鄉和父母,于是就偷偷買機票逃回了北京。然而,當姜昆得知女兒擅自回家了,一見面,他就臉色鐵青,頓時氣不打一處來,當場打電話讓助理重新購買機票。他把姜珊狠狠批評了一頓,第二天就狠心地把孩子又一次趕走了。從此,姜珊對爸爸的怨恨更深了,認為他太不關心自己,好像自己不是爸媽的親生孩子一樣。
此后,爸爸每次打來電話她都不接,哪怕爸媽坐飛機飛過半個地球去看她,姜珊也不理睬老爸,只和媽媽說話,同時還賭氣拒絕姜昆經濟上的幫助。那時,姜珊一邊讀書,一邊打工交學費,養活自己。父女倆的關系陷入了“冷戰”。
高中畢業后,姜珊考入一所美國大學學習電影制作。心疼女兒的李靜民飛到國外照顧孩子的生活,獨留姜昆一個人在北京。與此同時,李靜民因放心不下,不得不頻繁地往返于國內外,向這對“冷戰期”的父女雙向傳遞平安的信息。
父女連心,姜昆怎么可能不心疼女兒,只是為了能讓姜珊放下執念安心學習,他不得不咬牙讓女兒一個人在國外歷練。有一次,姜昆到美國辦事時,特意去看望女兒,和姜珊談了很久。他語重心長地對姜珊說:“如今沒文化確實不行,現在很多藝術家都是通過后天學習才成功的。成功人士都不曾放棄學習。”為了能讓孩子安心讀書,姜昆還承諾只要姜珊聽話,好好進修,等她學成歸來的時候,自己一定會為她的星途助力。
父親這句激勵的話,讓姜珊的內心變得柔軟起來,也成了她拼命學習的動力。大學別業后,姜珊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美國另一所名校讀研。
可姜珊沒有想到,就在這時,已經步入半百之年的爸爸,竟會在自己和媽媽不在家的時候擅自做主,在福利院收養了一個6歲的男孩,而且給他改名“姜河”,上了家里的戶口本,對這名孤兒視如己出。這一下,父女倆剛有好轉的關系,又變得糟糕起來。
為了讓姜河讀好一點的學校,姜昆不惜重金購買了一套學區房,并且陪讀。雖然姜河是他的養子,但姜昆在培養孩子方面付出了很大的心血。姜昆曾希望兒子能夠像姜珊一樣專注于學習,并為此不惜一切代價。他甚至請來了補課老師,但姜河的成績卻沒有明顯提高。
得知這一切后,姜珊很生氣,她不明白父親為什么會對一個沒有血緣關系的孩子如此慷慨,而對她這個親生女兒反而漠不關心。她甚至專程回國一趟,想看看這個養子到底有何不同。姜珊剛進家門,就看到姜昆和姜河就像親父子一樣有說有笑,場面非常溫馨,本來想找爸爸理論一番的她,忽然間有些被這種氣氛感染了,竟沒了脾氣。
這次回家后,姜珊不僅沒有鬧,多年來心里對父親的怨恨竟也有了緩和。父女倆幾次深談后,姜珊認識到,自己多年的叛逆,真的對爸爸造成了很大的傷害。隨著年齡增長,越發成熟的姜珊也開始理解父親殷切的愛女之情了。
姜珊和爸爸終于握手言和后,自然也接受了姜河這個弟弟。姜河特別喜歡雜技藝術,姜昆把他送到沈陽民族藝術學院學習雜技表演。沒想到,1年后姜河就獲得了全國少兒雜技大賽一等獎,后來還登上央視春節聯歡晚會。12歲那年,姜河被部隊特招,進入廣州軍區戰士雜技團。漸漸地,姜珊開始對這個在專業上努力鉆研的弟弟刮目相看。
一次,姜昆病倒了,姜珊因學業繁重無法盡孝。妻子李靜民忙著照顧姜昆累得精疲力盡,感到有些力不從心。姜河遠在外地,得知父親的病情后,毫不猶豫地請假回家照料爸爸。對此,姜珊從心底里感謝弟弟。
姜珊學成歸國,多年的留學打拼早已磨光了她的高傲,她也早就明白了父親曾經的良苦用心。姜昆按照昔日對女兒的承諾,支持她在娛樂圈“復出”,可姜珊卻笑著婉拒了,她說:“我要靠自己的力量干點事,如果利用您的人脈資源,即使出名了那也不是真本事。”姜昆聽了頻頻點頭,欣慰不已。
在美國學習電影制作專業的姜珊,先是在后臺從事電影制作,隨后成了一名導演。通過多年打拼,姜珊創辦了自己的影視公司,兼任老板和制作人。
姜昆夫婦都已年過七旬,讓他們欣慰的是,雖然姐弟倆平時各自忙著自己的事業,見面的時候并不多,但姜珊和姜河的感情卻很好,經常約定時間,一起回家看望父母。
2023年11月,姜昆出現在綜藝節目《火星情報局》中,以一段精彩的表演再次證明了他的才華和實力。對此,姜珊笑稱老爸是“生命不息,戰斗不止”。如今,姜珊完全依靠自己,事業發展得如火如荼,作為父親的“小棉襖”,她和姜昆在不同的領域各自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