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茵,孟麗,苗玉超
(中海油安全技術服務有限公司,天津 300000)
項目評價是指客觀、獨立的角度評估項目科學性、合理性和經濟性,這對建設單位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通過項目評價,建設單位可掌握項目的運行情況、效益、作用和影響等,預知項目發展或總結項目經驗,并采取相應的對策建議,形成良性的項目決策機制。現階段,對建設性投資項目評價問題,基本準則由國家相關部門制定。在此基礎上,結合本部門特有的實際情況,各不同行業制定出滿足本部門需要的評價方法。經調研,國內的項目評價在PPP等政府投資項目上開展得較多,而在石油化工行業內的項目評價仍局限于形成項目評估報告,缺少深入分析。并且在評價方法上,主要采用項目自身前后對比來評價項目預期目標的實現程度,對項目實施過程、結果及可持續性進行橫向對比分析,評價其相對于同行業的水平的做法開展較少[1]。本文在現有后評價方法及實踐的基礎上,建立了量化、客觀的石化項目評價指標體系和評估標準,并以某項目為例進行評價分析,得出客觀的后評價結論。
根據石化項目特點,從項目目標實現程度、項目前期工作、項目建設實施情況、項目生產運營情況、項目經濟效益、項目影響與持續性這幾方面出發構建項目后評價指標體系,指標體系一級及二級指標如圖1所示。二級指標將進一步展開到下一級細項,并為每一個細項設置評價對象,以項目生產運營評價中生產準備評價為例,評價對象設置如表1所示。

表1 評價對象設置示例

圖1 石化項目評價指標體系
根據評價對象特點,評價規則設置兩種形式,以生產準備評價中各評價項目為例,評價標準如表2所示。
各評價項目中評價對象(問題項)不止一個,當一個評價項目中涉及多個問題項時,各問題得分加權平均即為該評價項目得分。每個評價項目滿分10.0分,設置1~4級選項時,1~4級分別對應固定分數9.5、7.5、5.5、0。
各二級指標的得分由其中的評價對象得分加權平均計算得到,各一級指標分數由二級指標加權平均計算得到,最后結合項目各一級指標得分及其權重(表3)進行綜合評價。實際評價中分級標準劃分為4級[2],評價分值Ⅰ級(“優”)為10.0≥P≥9.0分,Ⅱ級(“良”)為9.0>P≥7.5分,Ⅲ級(“中”)為7.5>P≥6.0分,Ⅳ級(“差”)為6.0>P≥0分。

表3 項目綜合評價各一級指標權重設置
通過前期積累的同類項目數據和項目過程資料,形成該類各一級指標的平均分值,并通過數據積累,不斷更新數據,形成橫向對比基礎,便于充分了解項目在同行業中的水平。
該項目是公司全力推進關鍵崗位能力建設,進一步壓實崗位安全責任,全面落實風險管控,同時是響應上級單位應用數字化手段提升實戰化培訓能力號召的體現。項目建設對強化關鍵崗位實戰化培訓,致力于提升作業隊伍的理論技術水平、實操技能水平及復雜情況的應對處置能力具有重要意義。該項目計劃工期3個月,實際工期1個月,于2022年1月30日完成,并于同年3月投入試運行,至今運行平穩。
3.2.1 可行性研究評價
該項目定位準確,可行性研究依據較充分,目標人群、建設規模和內容明確,項目實施計劃較詳盡。該項目市場數據、相關技術參數等基礎資料較準確,能夠滿足設計施工需要。在項目建設內容方面,明確了各個建設模塊設備名稱、規格型號、數量及來源,并對運輸和升級建設方案進行了規劃。設備選擇較科學、客觀,能夠滿足項目需要。
3.2.2 項目決策程序評價
項目從立項、可行性研究報告等環節嚴格按照公司程序運作,認真組織前期工作,決策較科學、合理,程序規范,符合國家、公司基本建設的有關要求,各階段主要審批文件齊全。
3.2.3 前期工作評價結論
項目前期工作認真執行了國家、公司的各項規章制度,嚴格按照基本建設程序運作,決策程序符合規定。可行性研究基礎資料內容齊全、數據較準確翔實,論證較科學,市場分析基本準確,規模選擇合理。
3.3.1 圖紙設計評價
總平面圖、基地布置圖由具備資質的公司設計。圖紙基本滿足施工需要,設計進度未出現拖延現象。通過將圖紙與可研報告中的相關內容對比,各設備、道路、建筑等內容與現場條件和具體情況一致,圖紙設計內容與批復的情況一致,未出現重大設計變更情況,部分設計圖紙的更新均在施工前得到及時處理,未對施工造成大的影響,設計質量良好。
3.3.2 工程建設管理評價
(1)工程管理評價。在項目建設實施過程中,該項目成立了建設項目組,認真貫徹執行管理規定。
該項目簽訂了施工類合同1份,招投標過程規范,合同簽訂符合《招投標法》等要求,公司合同管理部門進行了審查,履行了監督職能。在合同執行期間,由于外部需求環境發生變化及原計劃,由相關方提供的關鍵設備得不到落實,合同依程序變更1次,變更流程符合制度要求,相關變更材料齊全。
承擔該項目施工的單位為某建筑公司,該單位資質滿足招標要求,具備承擔本項目工程建設的能力,能夠及時解決施工過程中的問題,未發生質量事故和安全事故,保證了工程完工,工程質量合格。
(2)施工準備評價。該項目的施工準備工作充分,物資采購、施工準備和建設資金撥付等及時到位。
(3)工程建設評價。施工單位工程進度全部按照合同要求,按期完成,沒有拖延現象發生,工程進度組織協調和控制較好。工程建設安全管理落到實處,整個工程建設未發生一起安全事故,實現了安全管理目標,工程投資控制目標實現程度良好。
3.3.3 建設實施評價結論
項目建設期成立項目組,工程管理機構健全,運轉規范,施工準備較充分,施工組織較合理。但對外部需求環境變化風險識別不足,對項目相關方不可控程度把握相對欠缺,導致合同出現變更,實際工作量發生變化。已完成實際發生費用與預算一致,工程投資控制目標實現程度良好。
目前,該項目充分使用改造平整好的場地,該硬化的場地相對封閉、獨立,視野良好、地面平整、負重載荷的能力滿足了相關方的實戰化培訓及后期開展的安全技能培訓和應急救援培訓。已利用此場地與需求方簽訂了項目協議,均正常開展。此外,目前需求量大、市場前景好的其他項目也可利用該塊場地進行開展。因此,本項目場地改造部分能夠滿足相關方需要,滿足市場需求。
3.5.1 投資執行情況評價
該項目共包含5項工作內容,各項工作內容基本完成,實際產生費用與預算基本一致。
3.5.2 經濟效益分析
確認項目的后評價時點,評價時點前按實際數值計取。項目充分使用改造平整好的場地,為需求方提供服務,計算出評價時點前的收入。
3.6.1 影響評價
在環境保護方面,項目組及承包商認真貫徹執行國家有關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努力實現清潔施工。在項目建設過程中,遵循安全、環保設施“三同時”原則,落實了可研中的各項QHSE及節能措施。
3.6.2 持續性評價
項目組目前針對需求單位的新要求,重新開展調研及后期梳理工作,以確保新投資建設計劃滿足現場安裝運營、經濟投資預算、安評、環評能評等限定條件,更好地服務目標群體。此外,還需同時兼備其他多種功能。對目標市場和設備設施情況進行全面分析后,該項目后續具有較強的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結合項目規定的權重以及同類項目水平進行綜合評價,將分級標準劃分為4級,評價分值Ⅰ級(“優”)為10.0≥P≥9.0分,Ⅱ級(“良”)為9.0>P≥7.5分,Ⅲ級(“中”)為7.5>P≥6.0分,Ⅳ級(“差”)為6.0>P≥0分,為該項目綜合得分7.4分,綜合評定為“中”。
利用基于同類項目橫向對比的方法進行石化項目后評價,有助于反映項目實際結果指標與行業水平的差異,以及項目實踐與最佳實踐的差異,從而總結石化項目管理的經驗與教訓,推動石化項目的良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