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網江蘇宿遷供電公司 張海軍
本刊編輯部 傅雅琪
能源電力是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是經濟發展的晴雨表和風向標。電力規劃工作在供電公司整個生產經營發展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擔負著為企業整體業績提升、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近日,本刊采訪了國網江蘇宿遷供電公司發展策劃部主任張科。

國網江蘇宿遷供電公司發展策劃部主任張科
農電管理:2023年,發展策劃部緊緊圍繞網省發展戰略和宿遷經濟社會發展實際,聚焦綠色發展、效率效益、精準管控和提質增效,全力做好發展規劃工作,傾力服務公司和電網高質量發展。請談談2023年工作是如何一項一項抓部署、快落實,提升工作成效,為公司高質量高水平發展多做貢獻的?
張科:我們始終強化目標導向和服務導向工作原則,堅持統籌兼顧,緊盯目標質量,把各項工作做到最優最細最實,力爭做到“一次成型、一氣呵成”,提高工作效率和效益,全力推動各項工作提質增效,確保全面完成全年各項目標任務。重點做到“四個堅持”:
堅持規劃引領,推動電網發展質效提升。保障工作體系高效運轉,組織市縣公司發展、建設、經研所、設計院分管負責人,從供電能力、可靠性提升、設備老舊等多方面對宿遷電網存在問題進行全面梳理,形成35 千伏及以上電網問題庫,逐項制定解決措施;以電網問題和需求為導向,納入電網規劃和年度系統設計,嚴格按照節點要求,推動可研、計劃、投資各項工作體系有效運轉、管理閉環。推動規劃落地,狠抓可研設計質量管理,全面推行可研現場評審(內審),可研階段統籌做好工程建設方案、施工風險、綠色建造、停電方案等論證工作。建立配網全口徑規劃儲備工作模式,構建以經研所扎口10(20 )千伏配電網全口徑“規劃+項目儲備”的工作體系;深化可視化和現場評審應用,上線智慧評審輔助工具,2023年共評審通過項目4470 個。開展以供電可靠性為中心的規劃提升專項行動,制定落實“四上四下”行動方案,以點帶面持續提升供電可靠性水平。
堅持靠前服務,支撐客戶電源高效接網。建立重大項目服務機制,做好重大項目服務工作的牽頭協調與跟蹤,成立重大項目服務工作小組,建立重大項目服務“工作臺賬機制”“客戶常態對接”等4 項機制,確保項目整體進度滿足客戶需求。做好電源項目接網服務,推行“即到即編”“即到即審”“線上線下結合”的工作模式,完成32 項18.34 萬千瓦10 千伏分布式光伏接網方案評審;推動泗洪大型光伏基地梅花片區10 萬千瓦光伏及配建儲能按期并網。
堅持以用促建,做實配網規劃“一張圖”應用。支撐“一張圖”建設工作,牽頭管理流程組工作,即一張圖“看、做、算、管”4 大功能里面中“管”的部分,完成網架項目線上管理流程,構建、“一張圖”與管理流程融合、中壓配網項目業務中臺建設和全景監控平臺打造。加快構建“一張圖”數據資產,率先完成全市90 個網格211 個單元共2191 條線路的現狀圖繪制,完成全市“一張圖”配變掛接工作,形成全量“一張圖”圖形數據資產。
堅持創新驅動,提升企業管理質效。推進戰略有效落地實施,編制公司戰略落地實施方案,細化制定6 大工程、23 項落地舉措、85 項重點工作。推動卓越績效深化應用,滾動修編《深化卓越績效管理三年落地方案暨2023年工作安排》,組織市本部專業部門及各縣公司全面開展管理診斷活動,匯編自評診斷報告。一體推進管理改進提升,組織實施9 項管理創新課題、6項管理提升項目、11 項QC 小組活動,5 項QC 成果分獲全國QC 發布交流活動一、二等獎,2 項QC 成果分獲2023年中國水利電力質量管理協會QC 活動一、二等獎,10 項QC 成果獲省行協表彰,2 項管理創新成果獲得中國設備管理協會創新項目一等獎。
農電管理:2023年,國網江蘇電力明確提出了建設新型電力系統“兩個戰場”“兩條主線”的目標要求,宿遷供電公司立足資源稟賦和自身特色,持續推進并積極開展新型電力系統建設和攻關探索,大力支持光伏新能源并網接入和消納,支撐電力綠色轉型長遠發展。在新型電力系統建設上,策劃部做了哪些工作?
張科:2023年,圍繞部門職責定位,統一思想認識,堅持統籌推進,合力推動新型電力系統落地實踐。一方面強化系統引領,編發新型電力系統2023年實施方案,確立傳統電網升級、能源供應與消費側轉型等6 個方面22 項重點任務。另一方面聚焦工作主線,結合古運220 千伏輸變電工程,構建500 千伏宿豫變至泗洪、泗陽縣域220 千伏送電通道,支撐泗洪大規模新能源跨縣區外送消納。開展市經開區、宿豫高新區分布式光伏承載能力分析及配電網提升方案研究,完成以10 千伏皂堡線50#桿支線為試點的宿遷邊緣地區配電網“光儲充”一體化建設方案論證。同時推進光儲協同,促請市政府成立分布式光伏開發工作領導小組,推動政府出臺《關于推進分布式光伏發電有序發展的通知》;聯合市發改委開展全市儲能布局和接網規劃研究,參與出臺宿遷市支持新型儲能產業發展若干政策措施,推動地區光儲協同發展。2023年累計新增公司自有屋頂光伏裝機5016.7 千瓦,實現戶內變電站屋頂光伏安裝全覆蓋,全年全市新能源發電量46.92 億千瓦·時,占地區電源總發電量38.82%,高效助力節能減排、“雙碳”目標落地實踐。
在此基礎上,我們還聚焦綠色發展,持續推動新型電力系統建設:
服務新能源有序發展。推動泗洪大型光伏基地等3 項80 萬千瓦在建市場化光伏項目及配套儲能項目同步并網;全面梳理分布式光伏開發資源,開展電網承載力分析及配網網架補強方案研究;支撐市縣政府主管部門開展分布式光伏專項規劃研究,明確建設規模、裝機布局和開發時序,引導分布式光伏健康有序發展;促請在建未全容量并網的泗洪高傳風電、泗陽高傳風電加快落實市場化并網條件。
推動新型儲能規劃布局。開展泗洪縣域光儲協同運行示范研究,推動泗洪縣域“光伏+儲能”多元發展;聯合市發改委完善全市儲能布局和接網規劃研究,引導電網側儲能布局在接入條件良好且負荷、光伏開發熱點區域;做好蘇宿園區10 萬千瓦共享儲能接網服務,協同市屬國資平臺開展30萬千瓦電網側儲能選址。
積極爭取有利政策支持。利用宿遷計劃出臺全面推進光伏發電利用和儲能全產業鏈建設支持政策的契機及政府對于利用儲能降低電網高峰負荷用電缺口的期望,推動分布式光伏配置儲能及儲能補貼政策出臺,實現新能源與地方經濟、電網的互利共贏。
推進智慧配電網建設。聯合設備部開展蘇宿工業園區智慧配電網建設方案研究,爭取納入省公司試點示范,先行納入公司新型電力系統建設重點舉措清單加以推進。
農電管理:發展部主要負責本地區電網規劃管理、項目前期管理、投資計劃管理、綜合計劃管理、同期線損管理、統計分析管理、企業管理等工作,請您具體談一談下階段工作的著力點有哪些?
張科:聚焦質效提升,推進各級電網協調發展。規劃引領服務電網發展。依托電網規劃、運行分析團隊,系統謀劃“十五五”電網發展方向,高質量完成“十五五”高壓配電網規劃研究;落實全面優化網架、嚴控容量類項目思路,統籌內部資源開展新一輪110(35)千伏主變搬遷調劑,110 千伏項目開發以構建“兩端供電、兩線三站”目標網架為主,一體推進2026年系統設計、選址選線工作,確保可研設計階段不走樣。兩個前期融合保障規劃落地。把好“兩個前期”柔性團隊準入關,將具有扎實業務背景的專家、班組長充實進團隊專業角色庫,全過程參與項目開發;全面落實“四個清單”工作要求,固化可研現場評審制度,邀請高水平的設計、施工、監理單位共同參加,提升可研設計質量;制定2026年度電網項目“兩個前期”工作清單,編制項目從系統設計、可研核準、初設、招標、開工建設到竣工投產的全過程里程碑計劃,建立項目臺賬,實行掛圖作戰,推動電網建設再提速。加強主配網規劃建設協同。結合迎峰度夏期間暴露出的配電網薄弱點,以供電單元為單位開展2023年系統設計“回頭看”工作;深化以供電可靠性為中心的規劃提升專項行動,推進已儲備項目有序下達,以點帶面持續提升供電可靠性。
聚焦計劃管控,提升投資精益化管理水平。抓好綜合計劃穿透管理。強化綜合計劃執行管控,按月監測投資計劃內項目投資執行進度,加強結余資金預判,建立投資調增、調減項目動態清單,結合實際適時優化調整投資安排;加強新開工基建項目投資執行進度跟蹤,及時掌握項目推進情況,保障投資統計規則變革期平穩度過;統籌安排公共配網和業擴配套項目投資,聚焦標準網架建設、供電可靠性提升、異常及老舊設備改造等重點方向。持續深化同期線損治理。強化推進高損設備分析與治理,深化監測治理閉環和降損智能決策應用,實現高損設備的異常監測、原因診斷、精準定位、降損決策的全過程閉環管控。聚焦中壓線損經濟運行率偏低問題,建立“線損+規劃”降損工作體系,從配網網架、設備狀況、負載分配等維度逐條逐臺進行降損決策,優化配網運行方式,改善存量設備利用率,推動運維單位落實降損措施。持續做好統計支撐服務。結合網上電網在線數據條件,適應分行業、分地區差異化監測需要,上線工業企業產能利用指數計算模型,設計在線監測場景;深化江蘇用電需求景氣指數研究應用,提升指數精度與應用實效;開展電力景氣指數應用效果評估,根據評估結果開展指數模型優化研究,完成在線指數迭代升級,推進常態監測應用。持續做好重大項目服務。依托重大項目服務全過程管控信息平臺,密切跟蹤省市重大項目立項后續各環節進度情況,及時協調項目推進過程中存在問題,確保按期投產送電。
聚焦信息化建設,做實配網規劃一張圖應用。持續推進“一張圖”承建任務,按照項目中臺化管理思路,完成110(35)千伏項目業務中臺建設,支撐2026 包110( 35)千伏項目從規劃到投產的全業務鏈條線上精準管控。持續加強圖數基礎管理,常態做好四圖迭代,及時完成設備變更維護,確保系統圖數與現場設備完全一致;同步校核前期地理圖形、拓撲圖形的準確性,加快構建完整、準確的“一張圖”數據資產。持續深化系統功能應用,圍繞經研所核心業務,全面應用“一張圖”,開展方案及可研線上評審、業擴接入和分布式電源接入方案編制等,不斷拓展“一張圖”應用場景。
聚焦卓越發展,發揮企管服務支撐作用。堅持戰略引領,營造良好工作氛圍。謀劃公司企管動態專刊編制工作,打造公司同業對標、戰略管理、創新實踐等工作的交流、共享平臺,更好地服務公司經營管理與員工管理素質提升。強化精準管控,推進指標爭先晉級。以對標成績為依據,統一評估14 項落后指標的精益改進成效,重點圍繞提升不明顯、與關鍵業績指標關聯大的重點指標,開展專項督導活動,最大化消除末端指標,確保獲得成長標桿單位。加強項目驗收,提煉最佳實踐成果。統一驗收管理創新、管理提升等企管重點課題,深入挖掘亮點舉措,總結提煉具有宿電特色的最佳實踐案例,參與系統內外各級獎項評審,輸出先進管理品牌,提前謀劃各級各類企管課題,確保在公司高質量發展進程中彰顯企管更大價值。
聚焦三基建設,夯實發展專業管理基礎。加強規章制度手冊案例宣貫落實,廣泛開展規劃設計應知應會手冊、省市公司優秀設計案例及負面清單、新政策新規范等學習宣貫工作;開展規劃設計業務能力提升成效“回頭看”活動,確保入腦入心。加強發展專業人才隊伍建設,利用承建配網規劃“一張圖”任務與支撐省公司網上電網規劃全過程管理的良好契機,以學促干,推動青年員工業務能力提升;發揮好發展部、經研所新進青年人員較多、肯學肯干的優勢,推進重大專題研究、重點工程老帶新工作模式,加速專業梯隊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