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
《一輩子的春天》(長篇連載)洼西2023年第4期至第6期
這部小說讀來令人蕩氣回腸,“復仇”只是一個引子,在作者精心的藝術設計和敘事操作下講述了一個十分康巴的故事。扎布與冕中杰是一對頗具君子之風的仇敵,經過血與火的洗禮之后化干戈為玉帛,這一敘事轉折賦予了常見的故事套路以新的精神品格。刀光劍影與兒女情長交錯呈現,時代風云與個人際遇并線發展,張弛有度的筆墨體現出強烈的敘事節奏。難忘的人物,曲折的情節,多角度的敘事手法體現了作者對小說藝術的高度自覺。
《母親的絕活》胡德明2023年第6期
這是一篇關于母愛及風土人情的小說,有意淡化情節而將藝術描寫的重心放在突出小說的情味上。作者以精細的筆墨描述了制作過年糖、過年豆腐的曲折過程及相關事件,塑造出一位勤勞善良、勇敢耐心、心靈手巧、慈愛專注的母親形象,用質樸而克制的語言抒寫了一曲母愛的贊歌,描繪了一幅幅鄉土風情畫。散文筆法的運用讓小說具有極強的畫面感,情節的曲折并非藝術重心所在,恰恰是這種脫離了常規的寫法成為這篇小說藝術上的亮點。
【散文】
《晚冬書箋》羅凌2023年第3期
這是一篇撫今追昔、感悟生死的散文作品,溫暖、細膩、深情的筆觸抒寫晚冬沉思和人生況味。作者截取思維片段和記憶片段連綴成篇,在類似意識流的行文脈絡中,展示了現實生活圖景和自身的生命體驗,作品因而具有了極強的在場感和現實主義品格。《晚冬書箋》由《蒼曼》《朋友圈的他們》《雨夾雪的天》三篇組成,一體三枝,互相映襯,抒情、寫景、敘事、說理熔為一爐,不同時空故事形成了一種向心結構,真正體現了形散神聚的散文特色。《我第一次書寫故鄉》盧一萍2023年第4期
這篇散文是獻給故鄉的贊歌,讀來頗覺酣暢,處處顯露情趣,具有大氣磅礴、遼闊寬廣的藝術品格。這也是一次精神的還鄉之旅,作者用細描手法描寫巴山四季的雨水,貴民、西清、核桃溝、桫欏樹、廟坪的不朽景觀,直到兩河口那動人心魄的美。在濃墨重彩的刻畫中又有對情感的理性節制,筆端蘊含深情而不泛濫,顯示出作者對散文藝術的高超把控能力。寫景與抒情完美融合,而詩詞、傳說、考證的引入又讓散文具有了厚重的歷史感和強烈的藝術沖擊力。
【詩歌】
《轉動》廖淮光2023年第5期
《轉動》是一組書寫高原的行吟詩,詩人廖淮光似乎用略帶驚奇的眼光來感知高原風物,用詩意的筆觸和凝練的表達來處理川西經驗。在他的組詩里,雪山、草地、天空、牦牛、花朵、背水的女孩都成為詩意的生發點。折多山是修行的道場、人性的刻度,而在大地上悠閑踱步的牦牛,頭頂的牛角像“兩座相對的雪山”,煥發令人驚異的鋒芒,詩人賦予了詩歌以深刻的哲理內涵。整組詩歌語言清新、洗練、質樸,表達克制而內蘊激情,這正是本組詩歌令人矚目的地方。
《脫韁的詩句》卓兮2023年第6期
這是一組語言運用上頗為講究的抒情詩,脫韁的詩句攜帶著詩人獨特的生活體驗和深刻的人生感悟飛奔而來,對讀者的心靈產生強烈的詩意撞擊。詩人擅長在細微處捕捉詩意,拾取意象并進行詩意挖掘和建構,傳達綿密、細膩、溫婉的詩情,而在這情感的流淌中又不時點綴著蘊含哲思的句子。組詩情感內斂而不失激情,略微感傷而又浪漫。語言清麗,時有驚喜,詞語的非常規搭配,意象的巧妙組合,詩意的轉折、嫁接,這一切顯示了詩人良好的語言操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