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社保費負擔、創新擠出與企業生產率?
——基于社保費征管體制改革的研究

2024-03-09 13:10:46秦雪征馬光榮
經濟科學 2024年1期
關鍵詞:企業

張 玲 秦雪征 溫 舒 馬光榮

一、引言

生產率提升是長期經濟增長的重要源泉(Solow,1957;Romer,1990),而如何提升企業生產率、增強企業發展的新動力新活力是中國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議題。稅費負擔提高了企業的生產成本,是影響企業生產率的重要因素。近年來,為了應對與日俱增的養老金支出壓力,中國不斷規范社會保險費(以下簡稱“社保費”)征管體系,逐步強化社保基金征收力度。盡管已出臺降低社保費率等相應的配套措施,但社保費負擔的上升仍可能提高企業用工成本。理論上,面對用工成本上升的沖擊,企業生產率可能產生兩種截然相反的反應:一是負向的資金效應。勞動力成本上升,導致企業利潤減少從而使得用于工藝提升和技術創新的資金投入不足,生產率的提升受到抑制(David等,2007;Krishnan 等,2015)。二是正向的波特效應,或稱達爾文效應。強化社保基金導致的勞動力成本上升壓力,會倒逼企業增加創新投入或提高管理水平,從而提升生產率(Porter 和Linde,1995;程欣和鄧大松,2020)。

2018 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國稅地稅征管體制改革方案》(以下簡稱《改革方案》),明確指出,2019 年起我國全面推行由稅務部門統一征收各項社保費。這項社保費征管體制變革,一方面有利于規范社保征繳體系;但另一方面,勞動力成本上升的沖擊可能會影響企業生產率的提升。因此,回答社保費負擔如何影響企業生產率,區分負向的資金效應和正向的波特效應哪一方面占主導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2000 年以來,遼寧(不含大連)、海南、廣東(不含深圳)、浙江(不含寧波)、福建和湖南部分企業已率先完成稅務全責征收社保費改革,這給我們提供了難得的機會去識別社保費負擔對企業生產率的影響?!陡母锓桨浮烦雠_前我國社保費征繳模式主要有三類:一是社保征收模式,即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負責社保費征收的全部環節。二是稅務代征模式,即稅務半責征收模式①為與全責征收比較,本文稱這種模式為半責征收。,這一模式下社保征收環節由稅務部門負責,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減少社保征收過程中的少繳和漏繳行為,規范社保征收制度。然而該模式中基數核定、后期監督等重要環節仍由社保部門負責,1998 年后許多省份采取這種模式。三是稅務全責征收模式,由稅務部門全權負責社?;鶖岛硕?、社保費征收及后續監督管理等所有環節,廣東等六個省份實施的就是這項改革。征收機構在影響社會保險基金征收力度中的作用不容忽視。自我國社保制度建立之初,社保經辦機構就成為社保費征收的主要負責主體,企業和個人參保、征收、管理和支付等均由勞動部門設立的社保經辦機構負責,對相關政策較為熟悉。然而,由于社保費是由企業和個人自主申報繳費基數,社保經辦機構無法及時和精準地掌握企業員工工資的發放情況,因此企業存在不規范繳納的可能性,少繳、漏繳、繳費基數不合規等問題較多。②企業社保繳費征收有如下步驟:登記、審核、征繳、追收欠款、劃撥財政賬戶和記賬(劉軍強,2011)。在這一過程中企業可以通過多種方式逃費從而影響社?;鸬氖杖耄绮蝗ハ嚓P部門登記員工信息、以低于法定要求的費率繳費、招收非正式員工及直接拒繳等(Bailey 和Turner,2001;封進,2013)。《中國企業社保白皮書2021》顯示,社?;鶖蛋凑章毠ど夏暝戮べY設定的企業僅占29.9%,統一按照最低下限繳費的企業達到24%。而稅務部門在機構設置、信息化建設和處理等方面都具有明顯優勢,作為專職為政府組織收入的職能部門,由其全責征收社會保險費,能夠有效解決企業逃避繳費和瞞報繳費基數的問題,從而減少社會保險費源流失,提高征收效率(劉軍強,2011;鄭春榮和王聰,2014;唐玨和封進,2019;劉輝和劉子蘭,2020;曾益等,2020)。但需要注意的是,征管力度加強,也可能會導致企業勞動力成本增加,進而影響企業生產效率。

本文利用廣東等六個省份稅務全責征收試點作為政策沖擊,使用雙重差分模型,研究其對企業生產率的短期和長期影響。本文首先通過多次線性插值法和移動時序平滑法,將1998—2013 年(2010 年除外)中國工業企業數據庫主要變量補齊,構造了覆蓋政策實施前后多年相對完整的數據庫。實證結果顯示,改革顯著降低了企業全要素生產率(TFP),稅務全責征收使企業TFP 平均降低了16%。通過事件研究法發現,推行該改革前,處理組和控制組的企業生產率具有平行趨勢,改革后這一政策對企業生產率的影響具有持續性。與此同時,我們發現稅務半責征收模式的影響較微弱,僅使企業生產率平均降低了3%,且在統計上不顯著。

進一步的機制分析顯示,稅務全責征收社保費主要通過加深創新約束程度降低企業TFP。具體而言,該政策增加了企業實際社保費負擔,縮減了企業現金流,加深了企業融資約束程度,從而擠出了企業的創新投入和創新產出,企業研發支出和專利申請數量顯著下降,其中代表創新質量的發明專利和實用型專利降幅明顯。異質性分析也表明,更容易受到融資約束的民營企業和中小企業,其生產率的下降更為明顯。

本文可能的邊際貢獻在于以下三方面:首先,社保征收體制變革對企業的影響是近期政策界和學術界共同關注的一個重要議題。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要全面建成可持續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但以往研究的關注點主要是稅務半責即稅務代征模式(劉軍強,2011;鄭春榮和王聰,2014;唐玨和封進,2019;2020a;2020b),較少文獻明確區分社保機構征收、稅務半責征收與稅務全責征收這三種社保費征收模式(曾益等,2020;劉輝、劉子蘭,2020)。本文對各地社保費征收模式進行詳細劃分,著重探討了稅務全責征收對企業生產率的影響,同時比較了稅務全責與稅務半責模式對企業生產率的異質性影響,進一步厘清了社保征繳體制改革影響企業決策的理論機制。其次,以往關于社保費征管體制的文獻,大多研究了稅務征收模式對企業資本勞動比、實際繳費率和退出進入市場的影響(唐玨和封進,2019;2020a;2020b),研究其對企業生產率影響的文獻較少。一方面,有文獻表明較高的養老保險繳費率阻礙了上市公司生產效率提升(趙健宇和陸正飛,2018;馬本江等,2020);另一方面,也有文獻指出人均社保繳費額提升了企業勞動生產率(程欣和鄧大松,2020)??梢?,社保費對企業生產率的影響暫無定論。在我國剛剛全面施行稅務全責征收社保費、當前市場主體發展動力不足的背景下,關注這一政策對企業TFP 的影響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同時本文的研究能夠給后續配套的減稅降費等政策的推行提供理論支持。最后,從識別策略來看,不同于以往的文獻,本文的研究借助社保征管體制改革對企業繳費負擔的外生沖擊,能夠較好地識別社保負擔對企業生產率影響的因果效應。從影響機制來看,除了驗證社保費征管體制變革增加了企業勞動力成本這一基本機制(趙健宇和陸正飛,2018),本文還發現加強社保征管力度會通過減少企業研發支出和專利申請數量來減少企業創新投入和創新產出,最終抑制企業生產率的提升。

二、文獻綜述

(一)稅負及社保費對企業生產率的影響

現有文獻中,對于稅負對企業生產率和企業創新的影響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一種觀點認為,稅收會對企業造成負向的資金效應,加重企業社保費負擔,提高勞動力成本,不利于企業及時引入高技能人才;同時減少企業用于創新研發等的資金投入和產出,最終降低企業生產效率(David 等,2007)。Liu 和Mao (2019)考察了我國2004 年推出的增值稅改革對企業投資和生產率的影響,研究表明增值稅減稅增加了企業投資和生產率,并從企業生產性投資增加、現金流增加、資本產品市場規模擴大和行業內市場競爭力增強等方面分析了可能的傳導機制。反之,增稅會減少企業創新和內部現金流,而現金流是企業創新融資的主要來源,公司所得稅稅負提高降低了創新項目的稅后利潤,從而使創新者減少努力(Howell,2016;Mukherjee 等,2017)。李林木和汪沖(2017)發現,各種形式的稅費負擔增加都不利于企業創新能力和創新成果的提升。另一種觀點認為,稅收會產生波特效應或達爾文效應。具體而言,不利的成本沖擊是刺激企業重組的機會,政府管制能夠促使企業進行更多創新活動,提高生產率以抵消成本的上升(Porter和Linde,1995)。Mayneris 等(2014)考察了中國企業面臨提高最低工資沖擊時的反應,研究發現存活的企業生產率會得到顯著提高,部分原因是庫存管理水平的提高和更有效的資本投資,代價是企業現金流的減少。但在經歷最低工資提高的沖擊后,企業存活的概率會降低。

我國的社保費基于工資的一定比例進行收取,因而可以看作是工資稅的一種。社保費對企業生產率的影響也存在不確定性。從世界銀行2018 年發布的多篇報告分析可以發現,那些在執行社保政策方面表現較好的發展中國家,非正規部門的勞動力“沉淀” 占比較低,并且這種現象對于推動企業績效增長起到了重要的促進作用。相應地,基于中國的調查數據研究發現,社保投入的增加會提升勞動力的創新精神(陳怡安和陳剛,2015)。高額的養老保險繳費支出可能會“倒逼” 企業增加資本投入替代勞動力,提高資本勞動比,從勞動密集型企業向資本密集型企業轉變,提高生產效率(林煒,2013)。程欣和鄧大松(2020)也表明,社保投入對企業勞動生產率的激勵效應較強。但與此同時,社保繳費比例的提高會擠出民營企業的技術進步投入,阻礙其技術進步,對民營企業的生產率產生負面影響(Zhang 等,2021)。養老保險繳費比例的提高造成了勞動力成本的上漲,企業現金流縮緊,沒有充足的資金進行創新投資,從而無法提高生產效率(Krishnan 等,2015;趙健宇和陸正飛,2018)。同時,基于勞動力需求往往比勞動力供給更有彈性的假說,企業會將一部分養老保險負擔轉嫁給員工,降低員工工資,員工當期可支配收入下降(馬雙等,2014),員工努力程度下降(Akerlof 等,1990),導致企業生產效率損失。趙健宇和陸正飛(2018)利用中國A 股上市公司數據也發現,企業為員工支付的養老保險占員工總薪酬的比重與全要素生產率負相關,較高的養老保險繳納比例阻礙了員工平均工資較低企業的生產率的提升。反過來說,社保費率的降低有利于提高企業總體生產力(Liu 等,2023)。

由此可見,實際社保費增加究竟如何影響企業決策和生產效率仍有待驗證,這可能的原因是已有文獻采用繳費率或人均社保繳費額作為主要解釋變量存在明顯的內生性。本文利用我國社保征管體制改革的外生沖擊,能夠更好地識別規范社保費征管、提高實際社保繳費率對企業生產率的因果影響,明確社保征管加強對市場主體的經濟效應。

(二)中國社保費征管模式的文獻

完善的征收體制有利于增強企業社保繳納遵從度,減少企業少繳、漏繳等逃費行為(唐玨和封進,2020a)。學界一直以來對社保費征管體制較為關注。在《改革方案》出臺前,有大量文獻比較了社保征收和稅務征收的優劣,并采用省級數據比較了不同模式的征收成本和效果,然而這方面的學術研究結論缺乏共識。彭雪梅等(2015)基于省級面板數據分析發現,由社保經辦機構征收總體好于稅務機構征收。而劉軍強(2011)、鄭春榮和王聰(2014)、張斌和劉柏惠(2017)、唐玨和封進(2020a)則認為,稅務部門全責征收社保費,不僅能夠提高征收效率,而且由于規模效應和協同效應的存在,可能會降低行政成本和遵從成本,從而更有利于擴大社保覆蓋面、充實社?;鹳~戶。

另一部分文獻是討論稅務征收社保費模式對企業行為的影響。唐玨和封進(2019;2020a;2020b)的一系列研究,發現稅務征收社保費會提高企業社會保險實際繳費率,提高資本勞動比,增加企業退出市場的概率。但他們的研究均是基于1998 年起中國允許各省份自主選擇社保費由稅務征收或社保經辦機構征收后,許多省份開始稅務征收模式改革,將稅務全責或半責征收統稱為稅務征收,并沒有詳細區分稅務半責征收模式和稅務全責征收模式對企業的異質性影響。

較少文獻將關注點著重放在稅務全責征收模式。曾益等(2020)發現,稅務部門全責征收社保費會使養老保險征繳率提高20.3—25.2 個百分點。劉輝和劉子蘭(2020)發現,稅務征收能夠有效提升企業參保率和繳費水平,社保征繳體制改革主要通過改變社保征繳強度來影響企業社保合格程度,稅務代征的效果較稅務全責征收更差。但是他們僅以浙江和云南分別作為稅務全責征收和半責征收的處理組,并未采用所有進行改革的省份進行回歸。本文詳細區分了稅務半責模式和稅務全責征收模式,利用我國社保征管體制改革的外生沖擊識別社保征管加強對企業生產率的因果效應,比較兩種不同模式改革的異質性影響,并發現社保征管力度加強通過減少企業創新產出和投入抑制生產率這一與已有文獻不同的影響渠道。本文的研究是對已有文獻的有益補充。

總體而言,現有文獻大多未考察稅務全責征收對企業全要素生產率的影響。本文著重區分了稅務全責和稅務半責征收模式,利用2000 年起廣東等地區陸續進行的稅務全責征收社保費政策試點,采用DID 方法識別這一政策對企業全要素生產率的短期和長期影響,并探討其影響機制,豐富了社保征收體制變革影響的相關文獻。

三、研究設計

(一)制度背景

《改革方案》明確要求,自2019 年1 月1 日起,我國全面推行由稅務部門統一征收各項社保費和先行劃轉的非稅收入。這一改革的實行,將在中國全面結束社保費的稅務半責征收時代(稅務代征模式),開啟稅務全責征收模式,這不僅對中國稅收體系的完善具有重要意義,同時也將對企業產生深遠的影響。在稅務半責征收模式下,社保經辦機構是社保費主要負責機構,負責基數核定、社保費管理監督等關鍵環節,而征收環節交由稅務部門負責;但是稅務局不會過多干預社保推送的基數,自1998 年財政部宣布各地可以自主選擇社保費征收機構后,大部分地區都是采取這種方式。稅務全責征收模式是由稅務部門全權負責包括繳費數額登記、審核、征繳等在內的全部環節,稅務機關可以自行根據用人單位的申報情況,生成繳費基數。由此可見,稅務半責模式和全責模式的重要區別在于,由哪個部門負責社保繳費基數的核定。

在社保機構征收模式和稅務半責征收模式下,社保覆蓋率低、繳費基數不合規、企業少繳和漏繳等現象普遍。社保繳費基數一般是按照職工上一年度1 月至12 月所有工資性收入的月平均額確定,并以上一年社平工資的3 倍和60%為上下限。①具體有以下四種情況:職工工資收入高于當地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300%的,以當地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的300%為繳費基數;職工工資收入低于當地上一年職工平均工資60%的,以當地上一年職工平均工資的60%為繳費基數;職工工資處于當地上一年職工平均工資60%—300%的,按實申報;職工工資收入無法確定時,其繳費基數按當地勞動行政部門公布的當地上一年職工平均工資為繳費工資確定。一般而言,企業會以最低基數為員工繳納社保?!吨袊髽I社保白皮書2021》顯示,社保繳費基數按照職工上年月均工資繳納的合規企業僅占29.9%,24%的企業統一按最低下限繳納,繳費基數不合規是社?;鹈媾R的一個嚴重問題。

相較于社保機構征收模式和稅務半責征收模式,稅務全責征收模式具有信息化和規?;膬瀯荨6悇詹块T負責社保繳費登記、申報、審核(核定)、征收、追欠、查處、化解財政專戶征收全過程七個環節的工作(劉軍強,2011),將社保費納入稅務“征、管、查” 一體化的征管模式,能夠加大社會保險費征收力度,節省行政成本,優化繳費程序,充分發揮稅務機關的一體化征收優勢,切實提高社?;鹗杖?。事實上,遼寧(不含大連)、海南、廣東(不含深圳)、浙江(不含寧波)、福建和湖南部分類型的企業,早在《改革方案》提出前就已經完成稅務部門全責征收社保費試點。試點省改革模式是一致的,在關鍵的基數核定和征收環節,均由稅務部門負責。為了和稅務半責征收社保費作比較,表1 列出了本文樣本期內稅務全責征收地區、稅務半責征收地區和社保經辦機構征收地區(即樣本期內從未進行過改革的地區)。本文旨在考察稅務全責征收社保費政策對企業生產率的影響,并將稅務全責征收模式和稅務半責征收模式進行對比。①因篇幅所限,本文省略了詳細的各地區社保費征收模式名單及實施年份,感興趣的讀者可在《經濟科學》官網論文頁面“附錄與擴展”欄目下載。。

表1 實驗組和控制組名單

(二)數據處理

本文所使用的數據來自1998—2013 年(不包括2010 年)的中國工業企業數據庫。該數據庫覆蓋的統計年限涵蓋了本文主要試點省份的政策實施年限,能夠較好地觀察試點地區政策實施前后幾年的變化。但是中國工業企業數據庫存在關鍵指標缺失等問題(聶輝華等,2012;楊汝岱,2015),特別是用于計算企業TFP 的數據在各年存在不同程度的缺失②中國工業企業數據庫中,2008—2013 年缺失工業增加值與工業中間投入,2009—2013 年缺失固定資產凈值年平均額,2008—2009 年缺失本年折舊,2009—2013 年缺失工資支付等。,2008 年之后更為嚴重,因此大多數研究僅使用2008 年前的數據,難以準確描述和解釋與我國快速發展的經濟社會背景。為了拓展本文數據使用年限,使我們的研究更加貼近當下社會現狀且更具時效性,本文參照李蘇蘇等(2020)的方法,對這些關鍵指標進行插補,將計算企業TFP 的關鍵指標插補至2013 年。插補時遵照“先計算、后修補” 原則進行處理,主要方法為多次線性插值法和單值移動時序平滑法。

在該數據庫中,有少數觀測值存在異常,我們推測這些異常可能與統計時的錯誤有關。為了去除這些異常觀測值、得到一個較為干凈的樣本,在插值完成后,我們對數據做進一步處理,依據Cai 和Liu (2009)、謝千里等(2008)及Bai 等(2009)的方法進行了比較全面的剔除,將不符合會計準則和缺乏可靠的會計系統的企業予以剔除:剔除總資產小于流動資產的樣本;剔除總資產小于固定資產的樣本;剔除本年折舊小于0 的樣本;剔除負債合計小于長期負債合計的樣本;剔除總就業人數小于5 的樣本;剔除銷售額小于500 萬元的樣本;剔除實收資本小于和等于0 的樣本;剔除中間品投入小于0的樣本;剔除企業年齡小于1、大于273 的樣本。

本文將所涉及的名義價格變量以1998 年為基期進行平減,平減指數為GDP 平減指數。進一步地,我們將本文所需的關鍵變量小于0 的樣本予以剔除,包括總資產、應付工資總額、利潤總額、財務費用和負債合計,同時在1%水平進行縮尾以減少極值的影響。我們將處理后的數據分別用OP 法和LP 法計算企業TFP;為了進一步用更新的TFP方法計算,在穩健性檢驗中也采用ACF 修正法和WRDG 法計算企業TFP。

本文還控制了一系列控制變量,包括企業年齡、企業控股類型(分為國有與非國有)、初期人均工資和初期企業利潤等。①初期指變量不為0 的第一年。企業融資成本和負債率對企業社保繳費具有顯著影響(唐玨和封進,2019),因此本文參照唐玨和封進(2019)的做法,構造了融資成本(財務費用/負債合計)和負債率(負債合計/資產總計)。對于企業控股類型,本文依據實收資本②數據庫中,實收資本有以下幾種類型:國家資本金、集體資本金、法人資本金、個人資本金、港澳臺資本金和外商資本金。設置虛擬變量“是否國有企業”,當企業實收資本為國家資本金時,虛擬變量等于1,否則為0。2009 年、2012 年和2013 年缺失企業實收資本這一變量,我們用國有控股類型作為替代變量,當企業為國有絕對控股和國有相對控股時,定義為國有企業,虛擬變量等于1,否則為0。

經過處理后,本文最終使用的數據為1 885 020 個,表2 為插補后數據的描述性統計。根據本文數據,1998—2013 年約有350 362 個企業觀測值被稅務全責征收模式覆蓋,這些企業分散在我國6 個省份74 個城市。本文也利用文獻中常用的1998—2007 年的數據,將少數關鍵性指標插補后進行回歸作為穩健性檢驗。

表2 樣本描述性統計

(三)模型設定

本文利用企業層面的面板數據,采用雙重差分方法(DID)研究稅務部門全責征收社保費政策對企業TFP 的影響,實證模型設定如下:

其中,Yict表示企業i所在城市c在第t年的生產率水平,即TFP。PostReformict是一個虛擬變量,當企業i所在城市c在第t年變革為稅務部門全責征收社保費時,取值為1,否則取值為0。Zit控制了企業年齡以及企業所有制形式。δi為企業固定效應,δt為年份固定效應。進一步地,本文參照Duflo (2001)的做法,在DID 模型中控制了企業初始特征(Xi)與年度固定效應(λt)的交互項,這樣就將DID 模型中處理組和控制組的因變量在稅務部門全責征收社保費政策實施之前的平行趨勢假定放松為條件平行趨勢假定(Li 等,2016),從而允許企業特征在各年度對因變量產生異質性影響。Xi包括企業初期人均工資、初期企業利潤、初期融資成本、初期負債率等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衡量企業盈利狀況和繳稅狀況的指標,初期指該變量不為0 的第一年。本文的稅務全責征收社保費政策的處理組為廣東(深圳除外)、浙江(寧波除外)、福建、海南、遼寧(大連除外)和湖南(僅包含外商投資企業和城鎮私營企業)。同時,為了比較稅務全責征收模式和稅務半責征收模式的異質性,我們也將稅務半責征收地區的企業作為另外一組處理組,而將社保部門全責征收社保費作為控制組。由于政策實施的時間各城市不統一,因此該DID 中處理組的處理時間也不統一,這一計量設定也是面板數據雙向固定效應模型。DID 模型成立的一個重要前提是,處理組和控制組具有事前平行趨勢,后文我們也將予以檢驗。εit為隨機擾動項。所有標準誤均聚類(cluster)到城市層面。

四、回歸結果

(一)基準回歸結果

一般而言,OP 法與LP 法是計算企業TFP 最常用的兩種方法。本文基于以上兩種測算方法,分別計算出企業TFP,以考察稅務部門全責征收社保費對企業TFP 的影響。表3 為基準回歸結果,逐步控制了年份固定效應、企業固定效應、城市特征與企業特征。其中,城市特征包括人均GDP、第二產業占GDP 比重、第三產業占GDP 比重、財政收入與財政支出比重;企業特征包括企業年齡、企業控股類型、初始人均工資、初始企業利潤、初始融資成本、初始負債率等企業特征。所有回歸標準誤聚類在城市層面。結果顯示,企業所在城市若實行稅務全責征收社保費,會使OP 法計算的TFP 下降18.93%,LP 法計算的TFP 下降約22.09%,在加入了一系列控制變量后,系數略微下降,結果十分穩健。

表3 基準回歸結果

為了比較稅務全責和稅務半責征收兩種模式相對于社保全責征收模式對TFP 影響的差異,我們在表3 中也加入了是否稅務半責征收社保費啞變量,如前文所示在樣本期內共有16 個省份實行稅務半責征收模式。從表3 回歸結果可以看出,半責征收模式對企業TFP 沒有顯著影響。這與稅務全責征收社保費的結果顯著不同,可能的原因是,若稅務部門只負責征收環節,而不參與核實繳費人數和繳費基數,以及后期追欠、查處等環節,企業仍有機會少繳、漏繳社保費。相關文獻表明,稅務機關代征模式中存在信息不對稱、信息聯通不暢等問題,漏征漏管現象嚴重(王婷婷,2012;黃家強,2019),這使得勞動力成本沒有顯著增加,因而對企業TFP 沒有顯著影響。這表明,對于政府而言,若想形成完備規范的社保征繳體系,只加強征收力度是遠遠不夠的,更重要的是規范基數核定環節。同時,政府也面臨社保征繳體系規范和企業勞動力成本增加導致TFP 降低之間的權衡,因此,為減少社保征繳體系規范的代價,政府在出臺稅務全責征收社保費政策的同時,適時降低社保費率是必要的。

2001 年中國加入WTO,大幅度降低關稅也會對企業產生影響,并且稅務部門全責征收政策的試點地區廣東、浙江、福建,是受到WTO 影響比較明顯的地區。因此,為了剔除進口關稅降低對企業全要素生產率的影響,本文參照戴覓等(2019)的方法,利用各行業關稅削減幅度的差異以及加入WTO 前各縣域產業結構的差異,來構建縣域層面的關稅削減效應指標①參照戴覓等(2019)的方法構建的縣域層面的關稅削減效應指標,其覆蓋年份為1998—2007 年,因此在控制這一變量后,樣本量有所減少。,添加這一控制變量的結果報告在第(7)— (8)列??梢钥吹?,在控制了WTO 對各地區的沖擊后,稅務全責征收社保費政策對企業TFP 仍產生顯著的負向影響,并且剔除這一干擾后系數有所增加,改革使企業生產率平均下降16%。

(二)平行趨勢假設檢驗

本文使用的識別策略為DID 方法,DID 識別策略的有效性依賴于事前平行趨勢,因此我們對主要結論的事前平行趨勢進行了檢驗。參考Jacobson 等(1993)的處理方法,我們通過將稅務全責征收試點設定在事件發生前后幾年,檢驗稅務部門全責征收社保費政策實施前后企業TFP 的動態變化。具體來說,模型設定如下:

其中,Dtic+k代表實施稅務部門全責征收社保費政策前后的事件窗口虛擬變量,tic0是企業i所在城市c開始實施稅務部門全責征收社保費政策的年份,tic0+k指政策前后的各個年份,其中k取值分別是-5、-4、-3、-2、-1、0、1、2、3、4+,缺省組是t<=-6(即改革第6 年及更遠之前)。其余控制變量和基準模型一致,標準誤仍然聚類到城市層面,并控制了年份和企業固定效應。表4 為平行趨勢檢驗的結果,第(1)—(2)列控制了年份和企業固定效應,第(3)—(4)列加入了與基準回歸一致的控制變量??梢钥吹?,政策實施前五年,企業TFP 沒有顯著下降的趨勢,在政策實施當年,企業TFP 開始顯著下降,且系數逐漸增大,說明企業TFP 滿足事前平行趨勢假設,政策實施前處理組和控制組沒有顯著差異。同時,我們發現稅務全責征收政策對企業TFP 的影響具有持續性,政策實施第二年,企業TFP 下降超過20%,且一直持續到政策實施第四年。

表4 平行趨勢檢驗

五、穩健性檢驗

(一)不進行插補數據,僅使用1998—2007 年數據

本文參照李蘇蘇等(2020)的方法,對中國工業企業數據庫進行了插補,由此可能會產生一個疑問:樣本中包含大量的插補數據可能會使估計偏誤,特別是2008 年及之后的數據,計算企業生產率的關鍵指標缺失較多,插補數據量過大可能會使估計結果產生偏誤。因此,我們也提供了文獻中常用的1998—2007 年的數據,將少量關鍵性指標插補后進行回歸,表5 為回歸結果。結果顯示,稅務全責征收社保費后仍會對企業TFP 產生負向影響,且系數沒有明顯差異。這一方面說明了本文結果的穩健性,另一方面也表明插補是有效的,本文結果沒有因為數據大量插補產生估計偏誤。

表5 使用1998—2007 年數據回歸結果

(二)利用上市公司數據檢驗

考慮到上市公司數據庫的指標更全面準確,提供指標的頻率也更高,而且上市公司數據庫不僅包含工業企業,還包含工業企業數據庫缺乏的服務業企業。因此,我們進一步利用上市公司數據重新對本文基準結果進行穩健性檢驗。

為了和中國工業企業數據庫的時間跨度一致,我們選取A 股上市公司1999—2013 年的數據作為研究樣本,之所以從1999 年開始是因為上市公司的數據中1998 年計算投資指標的相關變量有缺失,無法計算該年的企業TFP。模型中的被解釋變量是企業TFP,我們采取Olley 和Pakes (1996)提出的OP 法進行計算。借鑒魯曉東和連玉君(2012)的做法,總產出采用企業所在省份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平減,資本投入采用固定資產投資價格指數平減,基期均為樣本初始年份1999 年。

參考王雄元等(2016)、趙健宇和陸正飛(2018)的研究,本文控制了企業年齡、企業規模、董事會規模、董監高平均薪酬、市賬比、資產負債率和產權性質。本文還控制了年份、省份和行業的固定效應。標準誤聚類到城市層面。上市公司數據均來自國泰安數據庫。變量的詳細說明如表6 所示。

表6 樣本描述性統計(A 股上市公司數據)

為了比較稅務全責和稅務半責征收兩種模式相對于社保全責征收模式對企業生產率影響的差異,我們在表7 中加入了是否稅務半責征收社保費啞變量,被解釋變量分別是OP 法計算的TFP 和ACF 修正后的TFP。表7 的回歸結果顯示,企業所在城市若實行稅務全責征收社保費,會使企業生產率下降超過20%,與利用中國工業企業數據庫得到的結論一致。以上結果表明,無論使用數據量更大的中國工業企業數據庫,還是更新頻率更高的上市公司數據庫,稅務全責征收社保費政策都會顯著降低企業TFP,本文的結論十分穩健。

表7 利用A 股上市公司數據回歸結果

(三)不同TFP 測算方法估計結果

為了保證TFP 測算的穩健性,本文采用更新的ACF 修正法分別對OP 法和LP 法計算的TFP 進行修正,同時還采用WRDG 法對TFP 重新估算。①全要素生產率的計算方法請見《經濟科學》官網“附錄與擴展”。這兩種方法能夠得到更為穩健的TFP,回歸結果如表8 所示。我們發現,兩種修正方法估計的企業TFP 對稅務全責征收社保費政策的反應是一致的,在稅務部門全責征收社保費的城市,企業TFP 顯著下降約16%,而稅務半責征收模式對企業TFP 仍沒有顯著影響。這表明不同方法計算的TFP 不會影響估計結果,我們的估計結果是穩健的。

表8 不同TFP 測算值回歸結果

(四)安慰劑檢驗

進一步地,我們通過對DID 模型的交互項隨機抽取500 次進行安慰劑檢驗,以查看系數是否與基準結果存在顯著差異。通過隨機抽取交互項能夠構建虛擬處理組和虛擬政策實施時間,安慰劑檢驗的回歸結果系數分布如圖1 所示。我們可以清晰地觀察到,隨機抽樣系數以0 為均值,呈正態分布,系數都遠大于基準回歸的系數-0.159,這表明稅務全責征收社保費對隨機抽取的企業的TFP 負向影響已不存在。

圖1 隨機抽樣的系數分布

六、機制分析

我們在此部分分析社保費征管改革抑制企業生產率的機制。社保費征管改革提高了企業社保費負擔和勞動力成本,減少了現金流,從而導致企業融資約束程度加深,用于提升生產效率的投資被擠出,最終對企業TFP 產生負向影響。我們首先檢驗社保費征管改革提高企業社保費負擔、縮減企業現金流的效應;其次,研發投入是技術進步和經濟持續增長的重要推動力量(Romer,1990;Aghion 和Howitt,1992),我們進一步檢驗社保費征管改革對企業研發創新的負面效應;最后,通過異質性分析,我們驗證社保費征管改革對企業生產率的負面效應,結論顯示主要來自融資約束加重這一渠道。

(一)對企業社保費負擔加重和現金流縮減的直接影響

為了驗證社保費征管改革對企業社保費負擔的影響,我們利用社保費繳費金額與員工工資的比值衡量企業社保費負擔。社會保險費是勞動待業保險費、勞動保險費、養老保險費、醫療保險費、養老醫療保險費、失業保險費、勞動失業保險費之和①這樣做的原因是,中國工業企業數據庫中,有些年份對社保費的統計口徑不同,1998—2007 年(不包含2004 年)為“勞動、待業保險費”,2004 年為“勞動保險費”,2001 年、2004 年和2005年又有“養老保險費”,2005 年新增“失業保險費”,2006 年、2007 年和2011 年有“養老醫療保險”,2011 年為“勞動、事業保險費”,2012—2013 年缺失相關變量。(單位:千元)。表9 第(1)列結果顯示,這一比值在稅務全責征收后顯著增加了1.3%。由此可見,稅務全責征收社保費的確增加了企業的相對社保繳費金額,表明改革顯著增加了企業的勞動力成本。

表9 對企業成本和研發支出的影響

社保費負擔上升后,企業勞動力成本上升,現金流被收緊,而現金流對于企業生產率而言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企業擁有的現金流越多,越有可能進行提高生產率的生產性投資(Chen 和Guariglia,2013;Krishnan 等,2015;Liu 和Mao,2019)。我們按照會計常用的方式定義:現金流=稅后凈利潤+當年折舊,進一步構造了現金流占滯后一期總資產比重。表9 第(2)列結果表明,稅務部門全責征收社保費后,企業現金流顯著減少,這意味著,改革后企業的確面臨資金收緊的壓力。

(二)對企業研發支出和專利的影響

進一步地,我們驗證社保費征管改革后,企業融資約束程度加深是否會減少創新投入和創新產出。首先,本文利用中國工業企業數據庫中的研發投入作為被解釋變量,檢驗稅務全責征收政策的實施是否會擠壓企業用于研發投入的資金。我們構建了研究開發費用的自然對數作為被解釋變量,表9 第(3)列顯示,稅務全責征收顯著降低了企業的研發費用,改革后將減少企業12.89%的研發投入。此外,我們也構建了相對指標——研發費用與企業總資產的比值作為被解釋變量,表9 第(4)列顯示,稅務全責征收模式也會顯著降低企業的相對研發投入。這意味著,稅務部門加強社保費征收強度會導致企業勞動力成本上升,企業會減少在創新研發等方面的投入,從而抑制企業TFP 的提升。

其次,本文將1998—2013 年的中國工業企業數據庫與中國專利數據庫根據對應年份進行匹配,驗證該政策的實施是否會減少企業的創新產出,最終得到了包含每個企業每年申請的總專利數量、設計型專利數量、發明型專利數量和實用型專利數量等變量的381 304 個樣本觀測值。我們分別將總專利數量和細分的三類專利數量作為被解釋變量,并控制了與基準回歸一致的年份固定效應、企業固定效應和一系列控制變量。表10 的回歸結果顯示,稅務全責征收社保費政策實施顯著減少了企業的總專利數量2.35%,其中,發明型專利數量減少4.04%,實用型專利減少了6.20%。這表明,稅務部門加強社保費征管力度不僅會減少企業創新研發投入,也會減少企業申請專利數等創新產出,進而抑制企業TFP 的提升。

表10 對企業專利數量的影響

(三)異質性分析

為了進一步驗證上述機制,我們還通過企業所有制形式和企業規模兩種方式區分企業的融資約束程度,以檢驗面臨不同融資約束的企業,稅務全責征收社保費政策對其生產率的影響是否存在異質性。

1.對不同所有制企業的異質性影響

國有企業與非國有企業對稅務全責征收社保費政策的反應可能存在異質性。金融機構貸款往往需要抵押或信用,為了追求本息安全性傾向于貸款給大型國有企業、政府融資平臺這類政府有擔保的企業或機構,因此金融機構對國有企業有天然的偏好。而中小企業、民營企業等非國有企業需要在貸款前評估風險、貸款后進行風險管理,銀行需要花費更多成本,這會導致非國有企業往往很難從大型商業銀行等正規金融機構獲得貸款,迫使其轉向內源性融資或者非正規金融機構。非國有企業受“融資難” 問題困擾已久,而社保費征收力度加強導致的現金流收縮對這類企業生產率的影響可能更大。

我們在基準回歸模型的基礎上,加入了是否稅務全責征收社保費×是否國有控股的交互項,被解釋變量分別是五種方法計算的企業全要素生產率。表11 第(1)列、第(4)列、第(5)列的異質性回歸結果顯示,稅務全責征收社保費與控股類型的交互項顯著為正,第(2)列、第(6)列系數不顯著為正,這表明,對于國有企業而言,稅務全責征收政策的實施對TFP 的負向影響相對較小。

表11 控股類型異質性回歸結果

在稅務全責征收社保費模式下,企業勞動力成本增加,非國有企業(包括民營企業、港澳臺和外資企業)現金流減少。相比之下,國有企業融資約束較松,即使勞動力成本增加,現金流減少,國有企業也可以通過其他渠道如大型國有銀行等金融機構進行融資。當然,還有一種可能的解釋是,國有企業在繳納社保費時相對規范,欠繳、漏繳、繳費基數不合理等情況較少,因此受到的沖擊較小。

2.對不同規模企業的異質性影響

不同規模企業的融資能力不同,其面臨的融資約束水平也不盡相同,在面臨成本沖擊時,其反應可能存在異質性。在基準回歸模型的基礎上,我們進一步加入了是否稅務全責征收社保費×企業總資產對數的交互項,同時也加入了是否稅務半責征收社保費×企業總資產對數的交互項,用以考察不同規模企業對政策沖擊的異質性影響。被解釋變量分別是五種方法計算的企業全要素生產率。表12 為異質性回歸結果,我們發現,稅務全責征收社保費與企業資產的交互項顯著為正,表明大規模企業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緩解該政策對企業TFP 的負向沖擊。

表12 企業規模異質性回歸結果

這可能的原因與非國有企業類似,一方面,我國中小企業長期面臨著“融資難” 的問題。中小企業往往很難從正規金融機構(特別是國有大型商業銀行)獲得貸款(劉暢等,2017),融資約束相對更緊,因而改革后生產率的降低幅度高于大規模企業。另一方面,規模較大的企業,社保繳納遵從度較高(趙靜等,2015),而小規模企業社保繳納遵從度相對較低,存在少繳、漏交、繳費基數不合理等不規范情況可能更多,因而受到政策沖擊的影響更大。

七、結論及政策建議

本文利用1998—2013 年的中國工業企業數據,使用雙重差分模型,評估了稅務全責征收社保費改革對企業全要素生產率的影響。結果顯示,負向的資金效應占主導地位,稅務全責征收社保費顯著降低了企業全要素生產率。政策實施后,企業全要素生產率平均降低了16%,并且該政策對企業的影響具有持續性;改革后第二年,企業全要素生產率平均下降超過20%,并一直持續到改革后第四年。進一步地,我們檢驗了稅務全責征收社保費模式影響企業全要素生產率的機制。研究發現,該政策主要通過加深企業融資約束降低企業全要素生產率。具體而言,稅務全責征收社保費通過以下幾個步驟影響企業全要素生產率:首先,改革促使企業社保繳費更加規范,企業的實際社保繳費額增加,意味著企業勞動力成本提升,從而使得企業縮減現金流,融資約束程度加深。其次,融資約束程度的加深,會使得企業研發創新投入和專利等創新產出相對減少,最終會抑制企業全要素生產率的提升。最后,異質性分析進一步驗證發現,融資約束緊的非國有企業和小規模企業受政策影響更大。

廣東等省份稅務全責征收社保費政策試點的經驗告訴我們,我國推行這項政策時需要權衡社?;鹗杖朐黾雍推髽I全要素生產率下降之間的關系。一方面,從未來發展趨勢看,規范社保征收方式、擴大社?;鹨幠J墙洕鐣沙掷m發展的必然趨勢。2020年,我國社?;鹗杖?5 863.5 億元,社?;鹬С?8 372.17 億元,當年收支結余為-2 008.67 億元,社會保險基金已不抵支出,而這還是包含財政補貼的“大口徑” 下的情況,實際基金缺口更大。養老保險在社保體系中占比超過50%,是社?;鸬闹饕M成部分。2020 年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也已收不抵支,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基金收入30 706.45 億元,支出37 700.82 億元,缺口高達6 994.37 億元,遠遠超過社?;鹂側笨?。①數據來源:Wind 數據庫。由此可見,解決我國社?;鹳~戶的可持續問題已經刻不容緩。因此,對于中國而言,在養老金“收支差” 持續收窄的現狀下,實行稅務全責征收社保費有較為強烈的現實要求。2019 年全面實施稅務全責征收社保費彰顯了國家深化改革的決心。另一方面,在社保費征收不斷規范化、法制化的趨勢下,政府也應進一步思考如何在制度約束下緩解企業社保費成本增加的負向影響。積極出臺其他配套措施激發企業活力和創造力,對于減輕企業負擔、激發微觀主體活力、促進經濟增長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國家出臺大規模減稅降費政策,包括降低社會保險費率、階段性減免企業社會保險費都有助于紓解企業困難。

結合各年《中國企業社保白皮書》中企業反映的訴求,本文進一步提出以下政策建議:第一,分階段持續降低社保費率。從全球主要國家的社會保險企業繳費比例來看,中國的繳費比例仍偏高,接近40%,在G20 主要成員方中位居第三位①數據來源:《中國企業社保白皮書2018》。,對于企業而言,社保負擔仍然較重。稅務部門全責征收社保費政策的實行,提升了社保征管能力和征管效率,政府應抓住改革時機,適當調整社保費率,在規范社保征收的同時盡可能為企業減負,激發市場主體活力。目前已施行的降低社會保險費率、階段性減免企業社會保險費都有助于紓解企業困難、緩解經營壓力。特別是,2019 年4 月1 日,我國頒布了《降低社會保險費率綜合方案》,將養老保險單位繳費比例降至16%。降低社會保險費率,是減輕企業負擔、優化營商環境、完善社會保險制度的重要舉措,有力地緩解了企業壓力。第二,不斷完善金融市場,為非國有企業、小規模企業融資開通綠色通道,放松這類企業的融資約束。要進一步發揮金融工具對中小企業紓困幫扶的作用,鼓勵中小金融機構的發展、加強利率市場化改革,增強中小金融機構的經營靈活性,特別是活躍農村金融機構,加大對中小企業的貸款力度,拓寬中小企業融資渠道(劉暢等,2017)。對勞動密集型、社會效益高的企業落實貼息貸款和獎補政策等資金支持,通過延緩繳納部分稅費、加大信用貸款支持等政策扶持市場勢力較小企業穩步渡過政策變化期。第三,關注勞動密集型企業,幫助企業優化組織架構,推動企業轉型升級。勞動密集型企業由于其勞動力成本較高,因此受政策沖擊也較大,政府應針對性地幫助這類企業調整產業結構,鼓勵企業與高校合作,加大對人力資源等相關專業的人才培養,定向培訓定向輸送,優化用人用工管理,實現成本效益最大化。同時,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加大鼓勵企業研發投入的力度,推動企業的創新發展和轉型升級。

猜你喜歡
企業
企業
當代水產(2022年8期)2022-09-20 06:44:30
企業
當代水產(2022年6期)2022-06-29 01:11:44
企業
當代水產(2022年5期)2022-06-05 07:55:06
企業
當代水產(2022年4期)2022-06-05 07:53:30
企業
當代水產(2022年1期)2022-04-26 14:34:58
企業
當代水產(2022年3期)2022-04-26 14:27:04
企業
當代水產(2022年2期)2022-04-26 14:25:10
企業
當代水產(2021年5期)2021-07-21 07:32:44
企業
當代水產(2021年4期)2021-07-20 08:10:14
敢為人先的企業——超惠投不動產
云南畫報(2020年9期)2020-10-27 02:03:26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本免费新一区视频| 婷婷六月天激情|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 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字幕 | 在线观看精品自拍视频| 多人乱p欧美在线观看| 毛片免费视频| 女同久久精品国产99国|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人人软件| 色综合天天娱乐综合网| AⅤ色综合久久天堂AV色综合| 一级毛片在线播放免费观看| 亚洲视频免费在线看| 国产精女同一区二区三区久| 午夜啪啪网| 人妻熟妇日韩AV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浪潮Av| 小说 亚洲 无码 精品| 国产 在线视频无码| 日本在线国产| 亚洲三级网站| 992tv国产人成在线观看| 一本大道无码高清| 中文字幕1区2区| 亚洲第一香蕉视频| 日本成人精品视频| 69免费在线视频| 少妇被粗大的猛烈进出免费视频| 中日无码在线观看| 伊人久综合| 99er精品视频| 制服丝袜一区| 国产日韩欧美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亚洲自偷自拍另类小说| 日韩无码黄色| 国产日韩精品欧美一区灰| 午夜毛片免费看| 亚洲美女高潮久久久久久久| 欧日韩在线不卡视频| 高清久久精品亚洲日韩Av| 97超爽成人免费视频在线播放| 欧美中出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AV综合久久| 亚洲成年人片| 亚洲一区精品视频在线| 欧美日韩综合网| 亚洲天堂网视频| 欧美亚洲国产视频| 丁香五月婷婷激情基地| 国产成人精品三级| 人妻熟妇日韩AV在线播放| 久久精品国产免费观看频道| 久久国产精品娇妻素人| 91无码人妻精品一区| 丰满人妻中出白浆| 成人午夜免费观看| 亚洲欧洲日韩综合色天使| 在线观看热码亚洲av每日更新| 免费高清毛片| 91丝袜乱伦| 女人一级毛片| 91久久夜色精品| 无码丝袜人妻| 精品久久综合1区2区3区激情| 99久久人妻精品免费二区| 精品成人一区二区| 幺女国产一级毛片| 国产精品蜜芽在线观看| 亚洲综合极品香蕉久久网| 激情综合网址| 午夜精品影院|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AⅤ无码日韩AV无码网站| 欧美第二区| 国产永久在线观看| 国产在线精彩视频二区|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字幕色伊伊| 色播五月婷婷| 国产特一级毛片| 色综合网址| 久草美女视频| 在线色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