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宇偉
隨著醫療體系的發展與完善,針對急性心梗“黃金急救”時間的方法和步驟也得到了更全面的發展和建立,能夠有效救治急性心梗患者。但另一方面,患者如能掌握院前急救的方法,在急救人員到達之前才能為自己贏得一線生的希望。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心病患者最容易發生的急性并發癥,患病人群以年齡較大者為主,尤其是容易在過勞、情緒激動、飽食、吸煙過多時引發。那么,在疾病出現之前會有哪些前兆性癥狀呢?
1.心絞痛發病史。大多數患者在發病前都有心絞痛病史或心絞痛癥狀突然加重或發病頻率增加,此時就需要患者和家屬及時意識到可能會突發急性心梗,提前做好準備,以備不時之需。
2.頻繁出現胸痛、胸悶、氣短、心慌等不適。患者會感覺到胸骨下或心前區有劇烈而持久的疼痛感,有人還會有心前區的悶脹不適,甚至這種疼痛有時還會向手臂或頸部呈現放射狀,而且有時候還伴有面色蒼白、心慌、氣促和出冷汗等癥狀。
3 .不典型的發病前“信號”。一是身體的疲乏感很強烈,即使什么都不干也會感到很疲乏,還伴有頭昏、心慌的感覺;二是胃部會有持續性的不適感出現,且不適程度會逐漸加重、不適范圍也會增加,與普通的胃疼有所區別;三是突發的肩背痛、牙痛、腹痛出汗、手臂麻木,甚至還會有不知緣由的心律異常、低血壓等,尤其是以上癥狀頻出且伴隨疼痛,但疼痛的來源卻不是疾病自身所致的情況,一定要特別警惕起來;尤其是牙痛,可能是“心源性牙痛”,表現癥狀為牙痛劇烈,但疼痛部位卻無法明確告知且止痛藥無效。
以上這些身體信號癥狀出現時,建議盡快到醫院心內科就診并向醫生說明情況,必要時進行影像學檢查,確認冠狀動脈是否出現狹窄或阻塞,及時清除潛在風險。
1.調整體位,安靜就地平躺。一旦發生征兆,如出現胸痛(主要是胸骨后或左胸部,或向左上臂、頜部、背部或肩部放射性疼痛),或是不典型的腹痛、牙痛、嗓子痛甚至是有劇烈且壓榨性疼痛或緊迫、燒灼感,且伴有呼吸困難、出汗、惡心等癥狀,患者發生心室顫動和猝死的危險性最大。一旦發病,應立即停止一切活動,就地平躺,家屬也不能太過慌亂,更不能隨意挪動或搬動患者。正確做法是幫助就地平躺的患者解開上衣胸口的衣領,保證呼吸順暢,同時撥打“120”呼叫救護車。
2.鎮痛并控制患者情緒。可以舌下含硝酸甘油片,或將亞硝酸異戊酯1支,用手巾擠碎捂鼻吸入,有條件者應立即吸氧。同時,要監測患者血壓,引導患者放松心情,以免較大的情緒波動引發血壓飆升,加劇病情的發展。
3.進行人工呼吸和心肺復蘇。在等待救護車到來之前,患者如果發生了病情變化,比如出現面色蒼白、手足濕冷、心跳加速等情況,多表示已經發生休克,此時最主要的是家屬不能著急,要幫助患者將足部稍墊高,去掉枕頭,促進血流回大腦,以改善大腦缺血狀況。如果患者的心臟突然停止跳動,家屬也不能將其抱起來呼叫或抖動,而是應進行心肺復蘇:將雙掌根重疊且十指相扣,放于患者胸骨中下方,肘關節伸直垂直按壓30次,然后連續進行2次人工呼吸,如此5組為一個循環,之后評估患者頸動脈搏動及胸廓起伏情況,持續按壓,等待AED設備及救護人員。
人工呼吸的方法為:將患者的雙臂向上伸直,護住患者的頸部,幫助患者打開氣道,防止患者無法呼吸,隨后實施者深吸一口氣,用拇指、食指捏住患者鼻孔,雙唇將患者嘴包嚴,進行口對口吹氣。每吹氣一次,放開捏患者鼻孔的手,使其將氣呼出。然后實施者再側轉頭,吸入新鮮空氣,并觀察患者胸部起伏,再進行第二次吹氣,一般以吹氣后患者的胸廓略有隆起為宜。需要注意的是,在進行人工呼吸時一定要將患者的鼻腔雜物或嘔吐物清理干凈,避免進入氣道后堵住氣道無法正常呼吸。
在了解如何展開急性心梗院前急救措施之后,我們還需要對其操作步驟中的一些潛在誤區、易忽略或者操作重點等方面進行著重強調,可以更好地幫助我們實施急救措施,減少出現失誤的可能性。
1.切記不能讓患者一人前往急救中心。主要原因有二:一是自行掛號、等待、檢查等操作比較耗費時間和精力,稍有不慎急救措施會轉瞬即逝;二是疼痛感在急劇增加時,如沒有人員陪同可能會錯過最佳的搶救時間,要知道一旦出現心梗征兆,每活動一下都會增加心臟的負擔,出現意外也就是分秒之間的事。
2.發病時禁止喝水或吃東西。冠狀動脈被阻塞一般是因為血液黏稠,但急性心梗發作時即使喝水也無法改善現狀,甚至還可能會有誤吸的風險,容易引發吸入性肺炎。
3.慎用硝酸甘油、慎做心肺復蘇。硝酸甘油雖然是治療心絞痛的藥,但是用于急性心梗患者時會擴張血管,有降血壓的可能,存在低血壓的風險;心肺復蘇是針對已經失去心跳的患者,急性心梗患者存在休克的可能,但不一定是完全失去心跳,貿然使用心肺復蘇或操作不規范,可能還會加速病情發展,因此一定要慎重,最好是按照醫生的指導來操作。
1.多吃水果蔬菜。可以多吃一些水果、蔬菜,膳食纖維的攝入可以促進體內雜質排出,減少對血管的壓力,降低急性心梗的發作概率。
2.限制對熱量型和厚脂食物的攝入。大量的熱量和脂肪類食物的攝入會增加人體血管脂肪的堆積,對身體造成負擔,尤其是短時間內攝入大量的高熱高脂食物,更是會對人體各個器官產生不良壓力,增加心臟和血管出現意外的風險。
3.低鹽低糖飲食。高鹽類食物會對人體的血壓產生不良影響,糖分會使得血液的黏稠度增加,從而加速器官的老化。
4.多補充維生素類。維生素是人體必不可少的營養元素,其中維生素C對于預防人體出血、軟化血管有很好的效果,還能增加血管的彈性,降低心梗發生的概率,富含維生素的水果有橙子、獼猴桃、冬棗、檸檬等。
急性心梗一旦發作或出現征兆,實施急救措施需分秒必爭。雖然現代醫療技術已經得到了很大的發展,但是急性心梗患者大多以中老年人為主,這類人的基礎身體素質本身就存在一定的問題,因此及時掌握并在救護車到達患者身邊之前實施院前急救措施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