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鑫
(天津職業大學,天津 300410)
隨著國家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中央財政和天津市財政對天津職業大學經費投入不斷增長,特別是通過“央財實訓基地建設”“天津市高職院校提升辦學水平建設項目”“天津市高等職業院校提升辦學能力建設項目”“雙高計劃”等重點項目建設,天津職業大學實訓整體水平特別是硬件水平得到了顯著提升。2023 年5月底,天津職業大學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已達4.69億元。教學科研儀器設備是高校辦學的物質基礎,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大型儀器設備是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的組成部分。大型儀器設備具有價格昂貴、結構復雜等特點。然而,當前大型儀器設備的管理情況不盡理想,存在使用效益不高的問題,在人才培養、科研成果、功能利用等方面貢獻不明顯,儀器設備的作用難以發揮。因此,如何提高高職院校儀器設備使用效益成為管理者必須解決的問題。由此,本研究探究以天津職業大學為例,探究大型儀器設備使用效益的提升路徑,以期提高高職院校大型儀器設備使用效益,支撐職業教育更好地發展。
國內,關于高校大型儀器設備使用效益的探討與實踐的研究有一定成果。有研究者提出了提高大型儀器設備使用效益的路徑,如孟國忠等針對高校大型儀器設備普遍存在的開放共享力度不足、使用效益偏低的現實問題,以南京林業大學為例,提出了建立大型儀器設備共享平臺、加強實驗技術隊伍建設,強化資金使用效能等措施。高祿梅等研究了通過政策激勵引導,創新運行管理體制機制,調動管理人員積極性,從而推動存量設備的平臺化運行管理,實現了存量通用設備的開放共享。蔣卉等以塔里木大學為代表,對高校大型儀器設備使用效益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進行了簡要分析,從設備購置論證、建立效益評價和考核體系等方面提出了提高高校大型儀器設備使用效益的思路和途徑。
還有研究者對高校儀器設備使用效益考核等進行了研究,如李朝明等細化了高校大型儀器設備使用效益考核指標評分標準,并建立了相應的階梯性評價體系,實現了對考核指標的精細化分類及階段性評判等。鄭建彬等通過對比分析部分高校現有的大型儀器設備效益考核體系,提出建設分級分類考核體系、健全實驗技術隊伍激勵機制、構建信息化考核系統等多種具體舉措。桑惠蘭等概括了四川大學、武漢大學等高校在指標選取和個性化評價在指標體系中的實際應用情況,為今后的理論研究提供一定的參考依據。桑惠蘭等還從大型儀器設備使用效益評價現狀入手,分析了其應用在大型儀器設備使用效益評價的可行性及可操作性,并在構建效益評價框架的過程中,探討了財務、顧客、內部流程和學習與成長4 個維度的評價內容等。韓曉敏分析了大型儀器設備使用效益考核的現狀,建立了天津商業大學大型儀器設備考核體系。孫樂為等依據教育部高等學校貴重儀器設備效益評價指標體系,對48 所高校大型儀器設備機時利用、人才培養、教學科研、社會服務、功能利用與開發、日常管理等指標數據進行測評,查找高校大型儀器設備使用效益不高的原因,并提出改進對策。
綜上所述,各高校對儀器設備使用效益不高的現狀有一定的認識與思考,但僅對本科院校大型儀器設備使用效益進行了研究,而對高職院校儀器設備使用效益研究較少,且當前研究未能設計出高職院校儀器設備績效評價指標,信息化手段運用較弱。又由于高等職業教育是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且與高等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因此,有必要根據職業教育的特點,深入研究如何提高高職院校儀器設備的使用效益。
本研究對天津職業大學十余名實驗實訓室管理人員進行調研訪談,經過分析研究,得出了高職院校教學儀器設備使用效益不高的主要原因包括:(1)缺乏科學的教學儀器設備績效評價指標,當前專門針對高職院校的教學儀器設備績效評價指標還較為少見。(2)高職院校教學儀器設備的信息化管理機制不健全,如對教學儀器設備的使用時長進行監控,進行分級管理以明確職責分工等方面還有欠缺。(3)教學儀器設備管理機制不完善,如采購管理、共享管理和管理人員培訓等需要調整。
高職院校大型儀器設備使用效益提升路徑主要包括加強對教學儀器設備使用效益的考核、構建大型儀器設備監測平臺、加強采購環節論證、促進共用共享以及完善管理人員培訓等方面。
本研究從機時利用、人才培養、科研成果、開放服務、功能利用和功能開發等方面考察教學儀器設備使用效益。通過研究《高等學校貴重儀器設備年度效益評價表》,利用層次分析法、專家咨詢法確定指標權重,最終形成了高職院校大型儀器設備績效評價指標及其權重表如表1。利用該評價指標對大型儀器設備使用效益的考核,并根據考核結果采取對應措施。

表1 高職院校大型儀器設備績效評價指標及其權重表
(1)大型儀器設備監測平臺可實現監測儀器設備使用時長,為績效考核提供更客觀的數據。大型儀器設備監測平臺主要通過IT 及物聯網技術,建設一個針對儀器設備的管理系統,具有儀器設備能耗監測并對能耗監測數據進行匯總分析功能。能耗監測,能對各種儀器設備的能耗實時分類/分項計量,實現數據的采集、存儲、傳輸、統計等基本功能。對供配電系統,按不同的使用電壓等級(220V/380V)統一安裝智能電表,對每個配電出線回路的電能參數以及電量自動進行測量,并能將電量實時進行傳輸。實時采集三相電流、電壓、有功功率、有功電度、無功功率、無功電度、有功功率因數、頻率、總諧波含量功能、當前電表止數等各項參數,監測配電室的運行狀態。采集各智能設備的數據,最終實現對整個系統內低壓系統所有智能設備的監控功能,從而保證供配電系統的可靠運行、提高供配電系統運行管理水平。大型儀器設備監測平臺可對能耗監測數據進行匯總分析,為學校能源利用診斷、調試、改善提供依據。針對所采集的能耗實時監測數據,支持實時數據查詢和各種圖形化展示(餅圖、柱狀圖、曲線圖等)。如對電力參數(有功、無功、功率因數、電流、電壓等)等進行歷史追蹤和查詢,對設備運行參數的實時監測。實現能耗數據分析管理,主要功能有負荷分析、電量分析、電壓分析、電流分析、功率因數分析、用電異常分析、供電可靠性分析、損耗分析、負荷平衡分析等。同時,對重要現場設備的故障信號、參數超限進行系統報警;根據故障程度、重要性,將報警信號進行多級分類;并提供相應的聲響、語音、畫面閃光報警方式,并提供相應的報警恢復手段。此外,采集數據使用在校園網基礎上搭建的獨立網絡傳輸到監測系統服務器。為終端設備建立獨立網絡,以校園網為基礎通過三層可管理的交換機把智能終端需要上傳的數據同校園網內其他設備隔離。保證數據安全,同時避免給校園網絡增加安全漏洞。
(2)大型儀器設備監測平臺可實現對教學儀器設備的分級管理,即校級-院系級-實訓室級。校級層面管理員可實現對全校教學儀器設備的能耗情況管理,院系層面管理員可實現對本院系教學儀器設備的能耗情況管理,實訓室級管理員僅可實現其負責的實訓室教學儀器設備的能耗情況管理。通過利用教學儀器設備監測平臺對教學儀器設備進行分級管理,從而明確管理職責,更好地實現對教學儀器設備的信息化管理。
教學儀器設備如果局限在某二級單位使用,會限制其使用率。天津職業大學有眼視光工程學院、包裝與印刷工程學院、生物與環境工程學院、機電工程與自動化學院等學院,以及基礎課部、現代教育技術中心等部門。教學儀器設備在二級單位間可能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因此,建立教學儀器設備共用共享機制。國有資產管理處作為教學儀器設備的管理部門,組織各相關二級單位及時將儀器設備的使用情況以及儀器設備的性能參數在全校范圍內公布,協調二級單位間對教學儀器設備的共用共享。
通過對教學儀器設備管理人員進行培訓,提高其儀器設備管理能力,如設備操作、維修維護等,從而保證儀器設備的完好率和使用率。學校建立分級培訓制度,國有資產管理處負責學校層面教學儀器設備通用類培訓,二級單位負責院系層面教學儀器設備專用類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