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陽,呂金玲,劉玉坤,楊振宇,趙 均,王 鵬,陸有升
(渤海石油裝備(天津)中成機械制造有限公司,天津 300280)
潛油電纜是潛油電泵機組的重要組成部分,敷設于油井中,長期工作在地下高溫、高壓和具有腐蝕性液體環境中,為潛油電泵機組提供動力電源。丁腈橡膠護套是潛油電纜的常見結構護套層,避免電纜絕緣層受潮、腐蝕,保證電纜的電氣性能和使用壽命。該護套層是通過橡膠硫化擠制生產線將丁腈橡膠擠包成所需的形狀,繼而包覆在電纜絕緣線芯上,在一定壓力的連續硫化管道內硫化一定時間后,形成丁腈橡膠護套。
丁腈橡膠護套加工是潛油電纜生產的重要工序之一。隨著原油開采井況的日趨復雜,潛油電纜丁腈橡膠護套加工質量的可靠性至關重要。
丁腈橡膠護套是目前常規耐溫90 ℃潛油電纜護套的關鍵結構層,護套加工質量對耐溫90 ℃潛油電纜的耐腐蝕性和氣密性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護套加工質量不好,油氣竄入電纜內部,加速絕緣老化,直接影響電纜使用壽命。
由于人員操作、工藝執行、設備設施等方面的原因,造成該工序出現沙眼、斷膠、漏洞、竹節等質量問題(圖1),不但給產品質量帶來一定的隱患風險,同時也嚴重影響生產效率。
圖1 丁腈橡膠護套加工質量問題
通過對該工序的調查統計,改進前共生產丁腈膠護套線芯60 條,總計約360 km,其中因沙眼、漏洞、斷膠、竹節等質量問題造成返修點共計180 個,平均每千米返修點數為0.5 個,返修率較高,丁腈橡膠護套加工質量問題分布如圖2 所示。
圖2 丁腈橡膠護套加工質量問題分布圖
結合現場情況,對人員、設備、材料、工藝等情況進行調查摸底分析(表1),確定主要原因(表2)。經過調查統計,確定影響丁腈橡膠護套加工質量的主要原因有:①煉膠打包次數少、粉塵多;②放線設備張力不穩定;③模具設計不夠合理;④搬運方法不合理;⑤工作和儲存環境不潔凈,儲存方法不合理。
表1 原因分析
表2 主要原因
通過深入車間生產現場調查,對丁腈橡膠護套加工質量狀況、環境原料、設備模具、工藝規定、人員技能等一系列情況有了客觀全面的了解,收集掌握了大量信息,分析影響丁腈膠護套加工質量的主次原因,并組織相關人員進行多次討論,圍繞改進目標,從5 個方面確定主要優化改進措施(表3)。
表3 優化改進措施
3.2.1 增加膠料煉制打包次數
進行膠料混煉試驗,提高膠料混煉充分性,完善工藝技術文件要求。改進前護套有粉塵雜質(圖3a)),改進后護套無明顯粉塵雜質(圖3b))。
圖3 打包次數改進前后對比
圖4 模具優化設計
3.2.2 放線穩定性的改進
(1)設計裝置選用:針對放線張力輪輪瓦上耐磨剎車帶嚴重磨損的情況,經過分析討論,決定采用成纜機選用的機械用剎車帶,設計制作長400 mm、寬50 mm、厚6 mm 的剎車帶。
(2)安裝調試:在張力輪輪瓦上均勻地劃線確定位置,鉆出6 個直徑3.5 mm,深20 mm 的底孔,并且在機械用剎車帶上對應的位置也鉆出同樣的6 個孔,然后進行鉚接,并且上線調試,張力性能得到大幅改善。
3.2.3 模具結構優化設計
優化改進模套錐面角度和軸向深度,提高護層包覆緊實性、穩定性,降低護套斷膠的概率。
通過試驗發現,優化改進模套大端口錐面的角度,增大了膠料的徑向壓力,提高了護套包覆的緊實性和光潔性。軸向深度由2.0 mm 增大至3.0 mm 后,提高了膠料壓力穩定性,避免護套斷膠問題的發生。
3.2.4 改進搬運方法
配置膠條儲運車,膠條分層儲存不粘連。同時改進膠料升降車,確保膠條不受外界環境雜質影響。
改進前膠條成圈纏繞并多層疊壓儲存方式,使用時不便拆解,且一旦粘連,容易導致喂膠不能及時跟進填充,出現護套斷膠問題。改進后,膠條逐層有序擺放在潔凈的儲存箱內,通透性好、不粘連,取用便捷,有效防塵、防雜質混入。
3.2.5 改造環境設施
剔除原有存膠房的臺面,將地面鋪設瓷磚,配置空調,改造硫化平臺上下地面,鋪瓷磚,更新盛料裝置。制定橡膠儲存管理制度,提升膠料儲存防護條件,確保膠條潔凈,避免混入沙土使膠條不連續而出現漏洞。
(1)對策實施后試驗效果:各項改進措施實施完畢后,試生產2 條產品,跟蹤結果顯示實施效果良好。沙眼、竹節、斷膠、漏洞、雜質等問題點均未出現,各項指標檢測全部順利通過。
(2)跟蹤改進效果:改進后經一段時期跟蹤統計,生產丁腈橡膠護套線芯22 條,共計132 km、6 個修復點,平均每千米返修點約為0.04 個,丁腈橡膠護套加工質量比改進前有了明顯提高。
分析潛油電纜丁腈橡膠護套加工質量問題的原因,對丁腈橡膠護套加工工藝進行優化設計和改進,通過增加膠料煉制打包次數,放線穩定性的改進,模具結構的優化設計,搬運方法的改進,環境設施的改造等改進措施的實施,積累了豐富的設計和生產經驗,促進了設備、工裝模具的完善,解決了潛油電纜丁腈橡膠護套加工中存在的質量問題,提高了丁腈橡膠護套的生產效率和質量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