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艾森
(上海工業自動化儀表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 200233)
智能裝備作為智能制造的重要組成部分,其領域涉及到多種不同的設備類型,在多種工業場景下廣泛使用。智能高端裝備通常具有復雜的結構和高度集成的特點,高效、可靠的遠程運維管控系統是確保設備正常運轉和降低管理成本的重要手段。
本文提出一種基于云計算技術的智能高端裝備遠程運維管控系統的設計思路,詳細介紹系統架構、實現方案和案例分析,以智能機器人為例驗證該系統的實際效果和應用效果,為提高智能裝備的運行效率和管理水平提供有益的參考。
系統架構主要包括裝備端和云平臺兩部分。裝備端包括了設備管理和數據采集模塊,云平臺則包括了數據存儲、分析和遠程操作模塊。兩端之間通過互聯網進行數據交換和控制。智能裝備云平臺系統架構如圖1 所示。
圖1 智能裝備云平臺系統架構
裝備端主要負責設備管理和數據采集,并將采集到的數據傳輸到云平臺,其主要功能包括設備狀態的監測、控制、維護和保養等。對于不同種類的裝備,可以采用不同的設備管理方式。在數據采集方面,需要根據裝備特點進行設計,包括采集的數據類型、頻率、通信協議等。為了保證數據傳輸的穩定性和安全性,可以采用加密、壓縮等技術。
(1)設備管理方面。不同種類的裝備其監測、控制、維護和保養的方式和手段都是不同的。例如,在工業生產現場中,設備管理的主要目標是確保生產設備的正常運行,因此可以使用傳感器、PLC 控制系統等手段,實現對設備狀態的實時監測和控制。
(2)數據采集方面,需要考慮采集的數據類型、頻率和通信協議等問題。以物聯網遠程終端設備為例,可以通過傳感器采集氣體、光照、溫度、濕度等數據,以及終端設備本身的電壓、電流等基本信息。然后根據不同的實際需求和應用情況,對數據采集的頻率、精度、數據格式進行優化,使用UDP、TCP/IP 等通信協議將采集數據上傳至云平臺,以便進行分析處理和決策支持。
(3)保障數據傳輸的安全穩定性,可以采用加密、壓縮等技術。例如,使用TLS/SSL 協議進行數據傳輸加密,采用MQTT 協議實現數據壓縮,以減少數據傳輸過程中帶寬和存儲的需求,提高數據傳輸效率。
(4)配置管理和遠程維護功能可以提高系統的易用性和可靠性。例如,可以提供智能手機APP,并設置用戶權限等,以方便用戶管理設備并實現遠程控制和維護。在物聯網遠程終端設備中,可以設置設備參數、批量升級固件等遠程維護功能,以方便設備運維人員管理和維護設備。
云平臺系統主要負責數據的存儲、分析和遠程操作。其中,數據存儲主要包括了原始數據和處理后的數據,原始數據用于后續的分析和處理,處理后的數據則可以為用戶提供實時的裝備狀態信息。數據分析方面,則可借助大數據的處理能力進行高效的數據挖掘和分析,進一步優化裝備的運行效率、降低維護成本。遠程操作是指通過云平臺對裝備進行控制和管理,包括遠程診斷、故障排除、設備調整等功能。同時,為了保證數據傳輸的穩定性和安全性,云平臺還需要采用高級加密、安全認證等技術(圖2)。
圖2 云平臺工作流程
在云平臺系統中,數據存儲是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因為數據是企業和組織中最重要的資產之一。因此,云平臺系統需要采用備份、容錯、災備等技術,以確保數據能夠得到充分的保護,不會發生意外丟失。
(1)備份技術是云平臺系統中保護數據的最核心技術之一。備份的目的是為了當出現數據丟失或被損壞等情況時,能夠及時從備份的數據中還原出原始數據。因此,當數據存儲在云平臺的服務器上時,系統會對數據進行多次備份,確保數據的安全性。
(2)容錯技術是指在發生硬件故障時,系統仍能保證設備繼續工作的技術。目前容錯技術主要包括糾錯碼(ECC)和校驗和(CRC)。糾錯碼技術是一種對數據進行編碼的過程,數據在傳輸時會對其進行檢驗和糾正。這樣即使在數據傳輸過程中出現錯誤,系統仍然可以通過糾錯碼對數據進行校驗和恢復,確保數據的完整性。校驗和技術是尋找任何給定數據塊的校驗和,以確保數據的完整性。這種技術通常用于在文件傳輸期間驗證數據的正確性,一旦數據出現錯誤,系統就會報告錯誤,以確保數據的完整性。
(3)災備技術的主要目的是在出現自然災害、電源中斷、網絡中斷等情況時,系統能夠更快速恢復至正常的工作狀態。在云平臺系統中,災備技術通常包括了備用服務器和遠程數據中心的使用。如果云平臺系統的工作服務器出現故障,備用服務器可以立即接管服務,確保服務的穩定性。如果數據中心遇到災害,備用數據中心可以存儲系統備份數據,并在發生災難時及時進行數據恢復,保障數據的安全性(圖3)。
圖3 災備系統結構
在裝備端的實現方面,需要考慮裝備類型不同,可能需要采用不同的方案。例如,對于機械手臂等電動設備,可以通過接入工業以太網和現場總線等裝備通信接口,采集設備工作狀態和運行數據。而對于傳感器等感知器材,則可以通過無線傳感器網絡等技術實現。在實現過程中,需要注意通信協議的兼容性以及數據傳輸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在云平臺的實現方面,需要考慮如何保證穩定的數據存儲、高效的數據分析和安全的遠程操作。采用Hadoop 分布式文件系統,可以將數據分成多個塊存儲在不同的服務器上,實現數據的多副本備份和可擴展性,提高存儲效率和可靠性。數據存儲方面,可采用分布式存儲技術實現數據的復制備份以及災備等功能。數據分析方面,則可結合深度學習、機器學習等技術進行數據挖掘、建模等。例如,采用機器學習算法對采集的數據進行分類、聚類、異常檢測等,從而提高對裝備狀態的預測能力。遠程操作方面,則需要采用安全認證、權限控制等技術保證合法性和安全性。利用OAuth認證來保障用戶的身份認證,同時基于角色的訪問控制(RBAC)來管理用戶訪問權限、限制用戶的操作和訪問范圍,從而保證數據和系統的安全性。這些技術的應用和組合,可以使云平臺的運維能力得到大幅提升,優化裝備的運營和維護成本。
為了驗證該系統的實際效果,以智能機器人為例進行了實驗驗證。該機器人采用光學測距儀、視覺傳感器等設備進行環境感知和自主導航。以裝備端的硬件為控制要點,實現了機器人的遠程操作、故障診斷等功能。而云平臺則通過數據分析、模型預測等技術,在機器人運行過程中進行數據監控、分析和優化處理,提高了機器人的識別精度和控制穩定性。在該智能機器人的實驗中,云平臺和裝備端的技術優勢充分發揮,為機器人的運行提供了通力合作的支撐。
在裝備端,智能機器人采用光學測距儀、視覺傳感器等技術進行環境感知和自主導航,同時通過遠程操作和故障診斷功能實現遠程控制和監控。在處理數據方面,裝備端采用本地數據處理器和算法來對數據進行處理和分析,提高響應速度和減少數據傳輸成本。其次,云平臺具備強大的數據分析和處理功能,應用大數據技術進行數據挖掘、建模、預測技術等,優化裝備的運營和維護成本。對機器人運行過程中采集的傳感器數據進行處理和分析,實現對機器人運動狀態和姿態等參數的實時監控和評估,從而提高了機器人的識別精度和控制穩定性。通過對運行數據的分析,機器人的控制算法逐步優化,提高了機器人在復雜環境中的運動穩定性和控制精度,同時降低了運動能耗,從而擴大了機器人的使用范圍及應用領域。
系統不僅可以應用于智能機器人領域,同樣也可以用于其他裝備及設施的智能化、碼頭和船舶自主導航等業務場景,實現應用前景廣泛。
(1)工業制造:在工業制造領域,智能機器人通過云平臺系統的協同支持,不僅提高了生產線的靈活性和生產效率,同時降低了人工操作和維護開銷。以汽車工業為例,生產線采用了結合云平臺系統的智能機器人,提高了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同時實現了對實時品質數據的監測、追溯和分析,促進了制造水平的持續升級。云平臺智能機器人系統在機械制造、電子制造、食品制造等領域也具有廣泛應用前景,智能化生產將大大提高企業的運營能力和商品質量,有望成為未來工業制造的主流趨勢。
(2)醫療保健:結合云平臺技術,構建基于機器人的智能化醫療系統。例如,在醫療設備的維護方面,智能機器人采用云平臺系統的支持,實現了數字化的醫療設備維護,從而保障了設備的正常運行,提高醫院效率。在病房內,智能機器人不僅能夠通過傳感器和生物識別技術對患者進行監測,還可以通過遠程操作或語音交互,為患者提供快速的診療和健康管理服務。
(3)交通設備:基于云計算的智能高端裝備遠程運維管控系統可以應用于各種交通設備,例如高速公路收費系統、地鐵信號控制系統、航空交通管制系統等。這些設備需要高度精準的控制和監測,而基于云計算的遠程運維管控系統可以通過實時監測、遠程控制和數據分析等功能,提高設備的安全性和穩定性,同時降低維護成本和提高運行效率。
本文提出了一種基于云計算技術的智能高端裝備遠程運維管控系統的設計思路,詳細介紹了系統架構、實現方案和案例分析,并以智能機器人為例驗證了該系統的實際效果和應用效果。該系統能夠優化裝備的運營和維護成本,提高智能裝備的運行效率和管理水平,為智能制造和工業智能化提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