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連博 王健舒 董杭峰
時鐘撥回到2009年1月,第十一屆全運會速度滑冰比賽,孫龍將在10000米比賽中后來居上搶到金牌。賽后,他難以控制自己激動的情緒,剛講了幾句就眼含淚水,幾度哽咽:“我幾乎不敢相信,取得這個成績實在太不容易。上次冬運會,我只拿到了單項第三,今天拿到了全能第一,實現了心愿?!?/p>
孫龍將5歲開始滑冰,14歲進入吉林省隊,15歲進入國家隊,從中國速度滑冰的希望之星到領軍人物,經歷過榮譽等身和絕地反擊,也經歷過飽受爭議和抱憾退役。多年后的今天,他已成為北京體育大學中國冰上運動學院教師。穿上冰刀站在“冰絲帶”的那一刻,他的內心仍懷著一絲不甘。但回顧過往,他堅持所愛,用自己的運動員經歷影響學生,帶動他們成長。孫龍將以自己的方式繼續實現自身價值,彌補曾經的遺憾。
孫龍將生于吉林省吉林市,具有接觸冰雪運動的先天優勢。
孫龍將直言,速度滑冰擁有的大眾基礎一點不差,“東北有大量廣闊的冰雪場地,這種地域優勢使得速度滑冰普及性高于短道速滑,熱愛速度滑冰的人也比短道速滑多”。
孫龍將的母親也曾是運動員。在媽媽的影響下,孫龍將完成了7年業余訓練和兩年中專學習,展現出遠超旁人的天賦。經過慎重考慮后,他堅定地選擇走上專業道路,投身速度滑冰這項運動。
回顧這段歷程,孫龍將十分感激父母給予的支持和鼓勵。他說:“體育這條路對我的影響是一輩子。雖然我那個時候學習還不錯,但父母仍然讓我選擇自己喜愛的事業。在成長的道路上,我的收獲與他們的支持和鼓勵是分不開的?!?/p>
跌宕起伏的職業生涯沒有壓垮孫龍將。他毫不含糊地說:“要么不滑,要滑就要滑出成績。”帶著這樣的決心,孫龍將進入吉林省隊,結識了改變他人生軌跡的喬靜教練。

孫龍將
出生地 吉林省吉林市
出生日期 1992年8月23日
身高 1米94
體重 85公斤
運動項目 速度滑冰


在喬靜帶領下,孫龍將在第十一屆全運會速度滑冰全能比賽中逆轉奪金,獲得國際級運動健將稱號。他說:“現在回想,教練的付出遠遠大于我。喬教練對我不光是運動成績上的幫助,還教我怎么做人,在什么樣的時間做什么樣的事?!苯叹氃谫悎鱿碌慕陶d,使孫龍將在很小的時候便對很多問題有成熟的看法。
孫龍將坦言,在網絡環境中,運動員要做好自我調節,尤其是在準備大賽的關鍵期。他說:“首先要制定明確的目標,然后朝著這個目標一步步邁進,爭取突破瓶頸。我只是做好眼前的,剩下就交給時間?!?h3>心有不甘 彌補遺憾
2006年和2007年,孫龍將完成從省體校到省隊再到國家隊的兩連跳,在更大的平臺上得到了淬煉自我、展現水平的機會。在訓期間,他曾代表中國隊參加溫哥華冬奧會,連續8年代表中國參加國際賽事,獲全國賽事冠軍50余個,亞洲單項錦標賽金牌3枚,世界全能錦標賽500米第四名。2012年,全國第十二屆冬運會上,孫龍將獲得速度滑冰全能冠軍并打破全國紀錄。
然而,這位中國速度滑冰全能項目的領軍人物在國家隊的10年并非一帆風順。2014年,孫龍將獲得了索契冬奧會速度滑冰5000米與10000米比賽遞補參賽的資格。由于種種原因,他未能進入中國代表團大名單,錯失了成為中國參加冬奧會速度滑冰長距離項目第一人的機會?!皼]能參加索契冬奧會是我職業生涯最大的遺憾,尤其是在自己擅長的項目上”,孫龍將的無奈之情溢于言表。
進入平昌冬奧會周期,孫龍將厲兵秣馬,卷土重來,達到奧運會成績標準,年度兩個單項均創造個人最好成績,為國爭光的機會看似近在眼前,一切都在向好發展。然而,在國內的奧運會資格選拔賽中,他的發揮有失水準,再次與冬奧會失之交臂。平昌冬奧會結束后,孫龍將遞交了退役申請。
褪去了運動員的身份,他與冬奧的故事并未就此結束。2022年,孫龍將以速度滑冰項目技術官員身份登上北京冬奧會賽場,負責“冰絲帶”彎道270多個標志塊擺放和回收,是這個項目中唯一穿冰刀站在冰面上的裁判員。
重新穿上冰刀站在冰面,孫龍將內心感慨萬千,再一次意識到自己對速度滑冰的愛沒有因身份的轉變而有一絲動搖。在他執裁的速度滑冰男子1500米決賽中,打破奧運會紀錄并獲得冠軍的荷蘭選手凱爾·內斯正是孫龍將15歲時在國外訓練期間的好友。
看到內斯仍在賽道上創造歷史,孫龍將為好友高興,內心也有一絲不甘。他說:“ 翻出當時的合影,想起了小時候。盡管已經退役了,這種熱愛與情懷沒能完全釋懷,可惜現在的競技狀態不允許我回到賽場上?!?h3>進入校園 貢獻力量
平昌冬奧會后,年僅30歲的孫龍將激流勇退,進入清華附小擔任體育教師。有著過硬的本領和出色的經歷,他很快得到了校長的認可與器重。在校長的建議下,孫龍將選擇去考研。小時候積累下的不錯底子和長期國外集訓打下的基礎,讓他在考研學習中受益匪淺。最終,他成為東北師范大學體育教育專業冰雪運動方向碩士研究生。
畢業后,他再次面臨選擇:回到清華附小擔任體育教師,還是進入高校專攻冰雪運動教學?為了堅持熱愛的事業,他選擇了后者,來到北京體育大學中國冰上運動學院擔任教師。有選擇就有舍棄,孫龍將說:“小學的工作內容要綜合一些,大學里我專攻冰雪。清華附小校長對我特別好,但我在體大找到了歸屬感和認同感,當時的選擇非常正確?!?/p>
與專業隊教練的訓練工作有所不同,盡管孫龍將的努力一時無法在比賽中體現出來,但他在為推廣速滑運動、傳播運動精神發光發熱。他說:“建設體育強國,青少年的成長非常關鍵。激發更多人參與冰雪運動的熱情、感受冰雪運動帶來的樂趣,運動員的成績才能提升,體育強國建設才會越快越好。我專項班中的學生未來回到地方從事冰雪運動,會發揚所學,傳遞更先進的冰雪運動訓練理念,讓更多人接觸冰雪項目?!?h3>道阻且長 行則將至
距米蘭冬奧會不足千日,要繼續北京冬奧會的優異表現,實現“取得境外參賽最好成績”的目標,中國冰雪面臨很大的挑戰。過去一個賽季,競爭日趨激烈。尤其在速度滑冰項目上,有“速度滑冰王國”之稱的荷蘭仍然很強,挪威、美國、加拿大、日本等國迅速崛起。我國冰雪運動整體競爭力還不夠強,新老交替亟待推進,后備力量還很薄弱,本土教練員需加快培養。
孫龍將有多年做運動員與高校教師的經歷,對國內外速度滑冰項目的人才選拔、訓練培養、競賽提高有深刻的認識與體悟。面對米蘭冬奧周期訓練備戰與速滑項目長遠發展的競爭和挑戰,他有獨到的見解與看法。
在北京冬奧會上,24歲的中國選手高亭宇登上了速度滑冰男子項目的最高領獎臺。速度滑冰項目全部42枚獎牌中,屬于中國的僅此一枚。
我國的速度滑冰雖然比過去有了長足的進步,但男子長距離項目一直難以突破。北京冬奧會上,我國僅有的兩個未獲得參賽資格的速度滑冰小項,就是男子5000米和10000米。孫龍將提出,長距離體現一個國家或地區速滑的人才儲備厚度和比賽訓練水平。在人才迭代方面,荷蘭、美國等強國早已實現了一批又一批的人才井噴,我國只能依靠耳熟能詳的老隊員和個別跨界選材而來的苗子,通過自身努力競爭參賽席位。
在孫龍將看來,除了科學訓練理念與方法以外,思想觀念和訓練環境是我國速度滑冰長距離項目提高實力的關鍵。在做好普及之后,如何讓更多青少年參與者在感受冰雪運動之后,投身于專業的運動訓練中,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孫龍將發現不少很有天賦的苗子在小學時期表現出不俗的潛力,隨著年齡增長和家庭影響,不得不將更多時間和精力投入到學習中,只能放棄從事專業的速滑訓練。他說:“很多優秀運動員家庭條件不好,依靠熱愛和努力訓練達到更高水平,國家可以為他們提供更好的生活和訓練環境,免除一些后顧之憂?!痹诮M織管理、個人發展、科技助力、體能提高、國家隊管理和服務保障等方面,舉國體制和體教融合具有強大作用,有待努力實施。
“我每次參加比賽都不會退縮,這源于內心的自信。這種自信是努力造就的,因為我在平時訓練中付出了很多努力,就篤定在比賽中有很好的競技狀態”,這是孫龍將在關鍵比賽時調整心態與展現能力的秘訣。如今進入人生的下半場,孫龍將積累沉淀,迎接轉變身份的全新挑戰。
責編 王敬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