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程
(廣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廣西 南寧 530001)
我國的建筑設計防火相關規范的發展源于蘇聯重工業企業建設部制定的《工業企業及住宅區建筑設計防火標準》,自1949 ~1975 年近30 年間,我國建筑設計防火要求均以蘇聯該防火標準為參考,直至1975 年3 月1 日《建筑設計防火規范》TJ16-74 的試行,成為我國建筑防火規范史上第一個里程碑。由于歷史原因,彼時還未有防排煙的概念提出,直至1983 年6 月1 日試行的《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 J4582,正式提出了防煙、排煙的概念,從此防排煙作為建筑消防的一個重要系統應運而生。此后,經歷《建筑設計防火規范》及《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的逐版修訂及整合,逐步發展至現行的《建筑防煙排煙系統技術標準》GB51251-2017。但為適應國際技術法規與技術標準通行規則,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明確了逐步用全文強制性工程建設規范取代現行標準中分散的強制性條文的改革任務,逐步形成了由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中的技術性規定與全文強制性工程建設規范構成的“技術法規”體系,因此,《消防設施通用規范》GB 55036-2022 和《建筑防火通用規范》GB 55037-2022 既是該背景下發布的規范,分別于2023 年3 月1 日及2023 年6 月1 日起實施。
本文理清了防排煙相關規范的歷史沿革,便于建設工程領域從事暖通相關專業的技術人員,更好地學習、了解和掌握防排煙系統的發展歷程。
(1)《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的歷史沿革。防排煙系統的提出最早出現在1983年6月1日試行的《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 J4582 第七章防煙、排煙和通風、空氣調節章節中。隨后,由公安部會同有關部門共同修訂的強制性國家標準《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45-95 于1995 年11 月1 日起施行(原《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 J4582 同時廢止),并經過1997 年版、1999 年版、2001 年版以及2005 年版的多次修訂,有關高層民用建筑防煙、排煙的有關要求一直保留在該規范體系中,并且隨著多次修訂,對應防煙、排煙的設置要求日趨成熟完善,以下簡稱“舊高規”。
(2)《建筑設計防火規范》的歷史沿革。在1983年《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 J4582 試行前,由國家基本建設委員會,公安部和燃料化學工業部批準的于1975年3 月1 日試行的《建筑設計防火規范》還未提出防煙、排煙系統的概念;1988 年5 月1 日施行的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主編的《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J16-87(原《建筑設計防火規范》TJ16-74(試行)同時廢止),并經過1995 年版、1997 年版、2001 年版的局部修訂,仍未提及防煙、排煙系統的相關要求;直到2006 年12 月1日起施行的《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2006(以下簡稱“舊建規”),在第九章提出了防煙與排煙的相關內容,并且與“高規”2005 年版相對應,對防煙、排煙的設置部位及設置要求均做了較細化清晰的規定。2006版防火規范的施行也意味著《建筑設計防火規范》與《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各自分別修訂的開端。
(3)《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2014(2018年版)的施行。隨著“高規”與“建規”兩套規范體系在建筑中的應用,逐步暴露出兩個規范之間的不協調性,比如,在工程實施中常會遇到難以確定按哪部規范執行防煙排煙系統設計的問題,這給規范的執行帶來了較大的困難。在這種背景下,住房城鄉建設部于2014 年8月27 日批準《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2014 為國家標準,于2015 年5 月1 日實施(于2018 年出了修訂版,以下稱“現行建規”),把原來《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2006 和《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45-97-2005 年版整合起來同時廢止原兩本規范,實現了建筑防火領域基礎性、通用性要求的統一,在我國建筑防火標準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但在該規范中,僅對防排煙設置部位作了規定,對防排煙系統的設置要求并未作出相關規定。
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2014 實施后,《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作為一部獨立的規范,也徹底走下歷史舞臺,并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
(4)《建筑防煙排煙系統技術標準》GB51251-2017 的施行。在《建筑防煙排煙系統技術標準》GB51251-2017 之前,“舊高規”及“舊建規”中有關防煙、排煙的規定雖然對需要防煙和排煙的部位及一些基本設計參數作出了規定,且建筑的防排煙設計都是根據這些規定進行,但實際上是,這兩本規范只規定了防排煙設計的基本內容,已不能完全滿足現代建筑對安全的需求,同時也由于《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2014 僅對防排煙設置部位作了規定,對防排煙系統的設置要求并未作出相關規定,因此出現了一段時間內暖通專業防排煙系統如何進行設計無對應規范依據的情況,只能按照《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2014 確定防排煙設置部位,對于防排煙系統設置要求仍需參考已廢止的《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的相關要求執行。根據上述情況,防煙排煙內容自《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2014 后,獨立出來,形成了現行的《建筑防煙排煙系統技術標準》GB51251-2017(以下簡稱“現行防排煙標準”),其實早在2007 年開始,防排煙規范就已發布討論稿,11 年后終于在2018 年8 月1 日實施,這是我國第一本內容全面、體系科學合理、具有較強可操作性的建筑防煙排煙系統專項技術標準,解決了暖通專業防排煙設計的尷尬境地,填補了暖通專業防排煙技術標準的長期空白。
(5)《消防設施通用規范》GB55036-2022 的施行。2016 年以來,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陸續印發《深化工程建設標準化工作改革的意見》等文件,提出了政府制定強制性標準、社會團體制定自愿采用性標準的長遠目標,明確了逐步用全文強制性工程建設規范取代現行標準中分散的強制性條文的改革任務,《消防設施通用規范》GB55036-2022(以下簡稱“新通用規范”)既是涉及消防設施相關的全文強制性條文,已于2023 年3 月1 日起實施。防煙與排煙系統作為單獨章節內容在本規范中有所體現,在該章節中,幾乎整合了《建筑防煙排煙系統技術標準》GB51251-2017 中所有強制性條文,但有個別原標準為強制性條文的,并未列入本規范,也有原標準為嚴格類條文的,按照強制性條文列入本規范的情況。同時,本規范在整體上,依然關注系統功能的實現,而并未對細節性的參數作詳細要求。
該規范整合了給排水消防、電氣消防以及暖通消防三大專業板塊的強制性條文要求,是對各類項目共性的、通用的專業性關鍵技術措施的規定,而關鍵技術措施是實現建設項目功能、性能要求的基本技術規定,是落實城鄉建設安全、綠色、韌性、智慧、宜居、公平、有效率等發展目標的基本保障。
(6)《建筑防火通用規范》GB55037-2022 的施行。與《消防設施通用規范》GB55036-2022 實施的背景相同,《建筑防火通用規范》GB55037-2022 是設計建筑防火的全文強制性條文,將《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2014(2018 版)的基本全部強制性條文整合,其中框架結構同“現行建規”,在第11 章中按照“一般規定”“防煙”“排煙”3 個小節對防煙系統和排煙系統的通用規定及設置條件作出相關規定,但仍未對防排煙細節性的設置要求提出規定。與同《消防設施通用規范》的制定原則相同,本規范也是更多地關注功能和性能的實現,只對關鍵技術措施提出了規定。
本文梳理了防排煙系統相關規范的歷史沿革,從《消防設施通用規范》GB55036-2022 和《建筑防火通用規范》GB55037-2022 兩本通用規范的施行,可以看出,我國通用技術類規范的全面執行。通用規范以實現工程建設項目功能性能要求的各專業技術為對象,以勘察、設計、施工、維修、養護等通用技術要求為主要內容,對各類項目共性的、通用的專業性關鍵技術措施作出了相應規定。但對于防排煙系統乃至其他各消防系統具體如何落地,相關的關鍵技術措施仍需相應配套技術標準予以規定并落地。
隨著社會、經濟及技術的發展,任何行業都要順應國家大局發展,配合國家整體調控,任何規范的修訂、 ※※出臺均有其相應的背景,作為暖通專業從業人員,在各時期,都應透徹理解國家政策文件及自身專業規范標準關鍵技術措施提出的歷史沿革、要達到的目標以及條文本身的意義,這樣才能保證真正將自身專業的關鍵技術措施落實到位,進而確保自身專業能有效地服務于社會、服務于人民。而新實施的通用規范的全文強制性也對工程建設具有強制約束力,是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人身健康、工程安全、生態環境安全、公眾權益和公眾利益的控制性底線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