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鴨綠江畔,虎山峭立,這里是明長城東端起點。
年輕博主姜一哥畫作中的虎山長城溫柔浪漫、充滿童趣,吸引不少網友了解到這里的歷史和美景。一年四季,姜一哥從未停下創作的腳步,“把自己想象成長城的一塊磚”,專注繪畫,一站就是幾個小時。
長城上,游人如織,穿梭不停,時間仿佛在她這里停滯了。在一旁靜靜觀察著她繪畫狀態的我,用慢速快門捕捉下這一動一靜、對比強烈的瞬間。
(文/張鋮)
古老的城墻,靈動的筆觸
畫里虎山的風跨越古今
流動的水彩,講述著幾百年的崢嶸歲月
畫里的飛鳥翱翔天際
俯瞰萬里長城自此向西,
穿山越嶺、橫跨沙漠
畫里的巨龍蜿蜒山間
昂首未來,煥發出新的生機與魅力
(文/黃臻)

15歲的斯曲卓瑪開朗活潑,是當雄縣中學八年級六班的學生。采訪過程中,她燦爛的笑容總讓我不停將鏡頭對準她。
回家的路上,斯曲卓瑪坐在父親的車里一路歡歌。完成自己的作業后,她和妹妹總會陪著父親去放牧。我們跟著一家三口來到了廣袤的阿熱濕地,牛群如黑珍珠般散落在牧場中,斯曲卓瑪和妹妹嫻熟地把牛群趕到牧草豐沛的草甸,父親次旦多吉悠閑地唱著牧歌,把整片牧場放心交給兩個孩子。
斯曲卓瑪和妹妹在學校學習成績優異,為家里分擔牧活也不在話下。
采訪過程中,斯曲卓瑪在家里幫母親晾曬奶渣,和妹妹一起去挑水打茶。
這些鮮活的生活片段,被我們一一記錄。
父親次旦多吉說:“現在國家政策好,就想著讓孩子們能好好上學,多學點東西。”得益于西藏15年公費教育政策體系和學生資助政策體系,次旦多吉家里4個孩子的教育沒讓他在經濟上承受過大壓力。
兩個孩子安置好牛群,朝著次旦多吉跑來。父親驕傲地一把摟住兩個女兒,幸福感撲面而來。在這片廣闊的牧場上,我定格下孩子們笑靨如花的臉龐,這是生活送給父母最美好的禮物。
(文/丁增尼達)
雪山旁長大的孩子
單純質樸、懂事乖巧
懷揣著夢想
像父輩一樣
把家庭扛在肩上
把故土放入心懷
牛羊不問來客,風吹草低處怡然自得
光陰流轉,牧人的故事鐫刻在厚重的土地上
孩子們在愛與被愛中茁壯成長
長成嬌艷的花,參天的樹
用笑容回饋希望
用幸福回答夢想
(文/黃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