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琳
(臨沂市人民醫院設備與醫學工程部,山東 臨沂 276003)
醫療設備是醫院固定資產中的重要部分,我院固定資產中醫療設備價值占比約為30%,醫療設備的引進一方面可以有效促進醫院醫療技術業務的發展,另一方面,醫療設備的良好運行可為醫院帶來可觀的經濟收入。但如果醫療設備配置預算執行管理不夠科學、合理,會導致配置預算執行過程中出現取消或者暫緩的情況發生,導致醫療設備配置預算執行率低下,不利于醫院的發展。
基于醫療設備配置預算管理的重要性,現已有多篇文獻對其管理制度進行了分析。目前,各級醫院的醫療設備配置預算管理的重點都放在論證階段,沒有對預算執行情況進行歸納分析,缺乏閉環反饋機制進行后期預算考核。如何加強大型綜合醫院醫療設備配置預算執行管理,全面增強醫院的醫療設備管理意識,堅定醫院的醫療設備合理使用觀點,是本文的著力點。為了保障醫療設備配置預算金額執行的科學性、合理性,使醫院資金能夠最大限度地發揮效能,我院對醫療設備配置預算執行情況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整改,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連續2 年上升了醫療設備配置預算執行率。通過規范化科室申購醫療設備準入條件,要求科室從申購理由、產品調研、省內外業務開展情況等更高的角度管理科室;建立醫療設備配置預算專項計劃,綜合考慮醫療設備配置預算的論證原則;建立醫療設備配置預算執行管理考核方案,完善醫療設備配置預算的約束與激勵作用,增強主人翁思想,從而使全院科室發展進入一個良性循環,有利于醫院的健康發展,為各級醫院的醫療設備配置預算執行管理提供了借鑒與參考。
醫院原來的醫療設備申請條件要求不夠嚴格,2018~2020 年科室申報年度醫療設備配置預算申請,提報一份《醫療設備配置申請表》即可參與年度醫療設備配置預算論證,無須提供其他考察調研、論證材料。設備使用科室填報的醫療設備申請是醫療設備配置預算制訂的起始環節,也是醫療設備配置預算論證、執行的依據。若申購前科室未進行充分的調研考察、論證、探討,將導致后續醫院醫療設備配置預算論證工作出現失誤,最終導致醫療設備配置預算執行過程中出現取消或者暫緩的情況發生,不利于醫院健康發展。
根據我院近年來醫療設備配置情況統計分析發現,2018 年、2019 年、2020 年3 年的醫療設備配置預算執行過程中,不僅存在醫療設備配置預算執行率較低的情況,也存在配置預算外的項目進行采購的情況,經過分析,主要原因是醫療設備配置預算申購、論證初期未充分考慮科室發展,也未經過實地調研考察,導致后續科室真正需要的醫療設備未納入預算中,一方面降低了預算執行率,另一方面也制約了科室的基礎發展,與建設高質量發展醫院的理念相違背。
經調研、統計分析發現,部分醫療設備配置后的經濟運行效益不理想,甚至處于閑置狀態。這主要是由于科室上報申請時盲目夸大經濟效益,論證時也未對醫療設備進行充分調研,沒有主觀能動性,對于醫療設備配置預算執行情況未建立預算管理考核方案,難以對預算責任人進行追責,醫院預算指標無法執行,導致醫療設備資源浪費。
近年來,針對我院醫療設備配置預算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詳細的分解、探討、分析,提出以下幾點工作措施。
由原來的僅提報一份《醫療設備配置審批表》即可參與年度醫療設備配置預算論證,提升為科室通過OA系統填報年度醫療設備配置申請表,科室根據醫院、科室發展需求,將學科發展必需,社會效益、經濟效益顯著,代表區域醫療中心專業水平的醫療設備納入配置計劃中,做好論證、調研、配置前的預期效益分析工作,填寫收費標準及代碼,認真填寫預估價值,其中設備價值≥30 萬元以上的項目需提交《醫療設備配置可行性分析報告》,且申購的醫療設備需經過科室內部召開論證大會通過后,上傳會議記錄后,方可在系統中申報。
對于醫院需要集中管理、共同使用、為其他臨床醫技科室提供服務的醫療設備,如檢驗類、病理類、手術類、麻醉類、影像類等相關醫療設備,由設備使用科室向各醫技科室提出需求,由醫技科室聯合臨床科室進行充分論證后,填報申請,對于此類醫療設備應上傳多科室聯合會議論證會議記錄后,方可在系統中申報。
其中設備價值≥50 萬元的項目,相關項目科室負責人需在醫學裝備管理委員會上進行講解,主要內容包括設備申購理由、國內外產品調研情況、設備經濟效益及社會效益分析預測、省內外業務開展情況等,專家現場進行提問、論證打分。通過規范醫療設備申購準入條件,為后續醫療設備配置預算的論證工作做準備,保障醫療設備配置預算論證的充分性、科學性、合理性。
根據我院2018 年、2019 年、2020 年3 年醫療設備總體配置情況進行分析,發現配置預算外項目包含生命支持類項目,小型醫療設備(設備價值≤1 萬元)、更新類醫療設備。針對分析發現的問題,對于后續的論證原則進行了調整,著眼醫院實際發展需求,為此建立醫療設備配置預算專項計劃,包括生命支持類醫療設備專項、小型醫療設備(設備價值≤1 萬元)專項、更新類醫療設備專項。通過到科室實地考察調研,經過查看現有小型醫療設備、生命支持類設備的使用情況以及使用頻率,更新類醫療設備是否達到報廢標準,對于確需配置的專項醫療設備應予以支持。以醫院的實際工作發展需要為基礎,參考我院醫療設備近年來每個年度的預算支出情況,再結合考察調研、科室運營數據分析綜合核算出2021 年的年度醫療設備配置預算中專項金額為2400 萬元,2022 年的專項金額為2500 萬元。此專項配置計劃保障了科室基礎運營所需配置的醫療設備,保障了科室發展的根基,為下一步科室的高質量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為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提升醫院醫療設備配置預算管理水平,增強全院預算管理意識,強化科室管理主體責任,落實醫院發展目標,發揮預算的約束與激勵作用,建立醫院預算管理考核方案。為實現醫院預算指標的有效執行,將預算執行的結果與年終考核掛鉤,考核內容包括:上報預算的及時性、準確性、完整性;控制預算嚴格性、合理性;重點考核預算執行的正確性、準確性;預算反饋的及時性、預見性;配合醫院預算管理執行的積極性等指標綜合進行考核(表1)。

表1 醫療設備配置預算考核標準及考核材料
說明:得分采用100 分制計分,共分四檔:95 分以上表示優秀;85 分~95 分表示良好;60 分~85 分表示合格;60 分以下表示不合格。
按年度預算考核最終得分情況對獲得優秀和良好科室給予獎勵,分別給予科室績效獎勵2000 元和1000 元,對于考核不合格的科室,績效扣罰1000 元。建立有效的內部激勵與約束機制,改進和完善醫療設備配置預算管理,嚴格控制、科學合理地規劃醫療設備的配置,充分提高醫療設備的使用效率,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向發展,是促進醫院長效、健康發展的重要途徑,也確保醫院全面預算工作任務順利完成。
我院針對上文提出的問題整改后,于2021 年開始采購新措施來管理醫療設備配置預算執行,結果發現,2021 年、2022 年兩年的預算執行率呈逐年上升趨勢(圖1),且比未實施新措施的2018 年、2019 年、2020 年3 年預算執行率呈現連續的、顯著的上升。2018 ~2022年醫療設備配置預算外醫療設備采購數量、設備價值呈逐年下降趨勢(圖2)。2022 年,醫療設備配置預算執行率達到96%,醫療設備配置預算外采購金額為447 萬元,預算外采購項目主要為新冠疫情期間需要緊急配置的醫療設備。總的來說,在實施方案后,醫療設備配置預算執行率逐年上升,醫療設備配置預算外采購金額逐年下降,逐漸達到了全面預算精細化管理的要求。

圖1 2018 ~2022 年年度醫療設備配置預算執行率趨勢圖

圖2 2018 ~2022 年醫療設備配置預算外采購金額趨勢圖
我院通過建立醫院預算管理考核方案,來制約醫療設備配置預算申報、論證的準確性、科學性,通過規范醫療設備申請準入條件,嚴格醫療設備申報標準,建立醫療設備配置預算專項計劃,保障醫療設備配置預算的準確性、科學性。2021 年,實施這一系列的醫療設備配置預算管理方案后,連續兩年醫療設備配置預算執行率呈現逐年上升趨勢,且比未實施新措施的三年預算執行率表現出連續的、顯著的上升;此外,醫療設備配置預算外采購項目逐年減少,使得醫院醫療設備配置預算管理更加精細化,也使預算管理考核方案更公開、透明,為醫療設備的配置提供了效益、質量保證。
我院實行的醫療設備配置預算管理辦法的創新性在于以年度預算考核硬性指標,充分發揮科室的主觀能動性,增強科室預算管理意識,強化科室管理主體責任,落實醫院發展目標,發揮預算的約束與激勵作用,加強全面預算管理,全方位提高醫院整體管理水平,具有深遠意義。通過提高醫療設備申報標準、建立醫療設備配置專項計劃,提高了醫療設備配置預算論證準確性,避免了科室盲目申購醫療設備以及醫療設備的資源浪費。但是,對標預算年度考核指標,可能會使科室申報醫療設備時過于追求經濟效益,而忽視了社會效益的重要性。
醫院在加強醫療設備配置預算執行管理的同時,也要秉持醫院為人民服務的核心理念,不要忽視社會效益的公益性。對于經濟效益不佳,但是社會效益極為突出的醫療設備,也應當予以考慮,比如,醫院近期配置的5G+移動卒中單元設備,該設備單從經濟效益方面考慮,并不符合納入醫療設備配置預算的標準,但是該醫療設備大大提升了中風患者的搶救效率,為進一步加強應急醫療項目的戰略合作,用數智化力量賦能醫療救援體系建設,推動更多的5G+應用在醫院應用,表現出的社會效益極高。在醫院醫療設備配置過程中,如何平衡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助力創建醫院的健康發展環境,是一個值得探索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