欒金偉,倪成斌
(本溪北營(鋼鐵)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遼寧 本溪 117000)
設備診斷技術是一門以高等數學、物理、化學、電子技術、機電設備為基礎的新興學科,是現代化設備維修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新興智能運維系統的核心板塊之一。設備診斷技術對確保設備的安全、保證設備功能精度、提高產品質量、節約維修費用以及防止環境污染等方面均起到重要作用。
設備診斷目的是故障的快速測定、檢測裂化趨勢,選擇有疑難問題的設備進行精密診斷。精密診斷主要功能包括判斷故障位置、原因、程度、檢測鑒定應力和強度,確定最合適的修理方法和時間。
某廠兩套單機架可逆軋機為國外設計六輥CVC 形式,主要用于軋制冷硬板和無取向硅鋼板。帶鋼原料規格:1.8 ~3.0mm×750 ~1300mm,帶鋼成品規格0.2 ~1.6mm×750 ~1300mm,最大軋制力18000kN,最大軋制速度1000m/min。主要設備包括開卷機、入口卷取機、6輥機架、出口卷取機及入出口板型輥等。該軋機于2007年投產運行以來,一直處于連續穩定運行狀態,機組負荷率80%左右,機組故障率控制的較好,能夠滿足合同的需要。但近年來設備逐漸進入設備管理浴盆曲線的第三階段,即裂化故障期。設備磨損、腐蝕、疲勞老化等逐漸加劇,致使設備精度降低,生產效能下降,長時間設備故障增多,排除故障的難度逐漸增加,直接導致維修費用和設備運行成本的上升。根據規律,這個階段一方面,是要采取技術改造,引進先進設備和技術替換;另一方面,就是要采取更加精準的設備診斷,持續深度測量設備,進行裂化傾向分析,科學保養。
針對該廠單機架可逆軋機的設備構成和設備狀態,結合當前先進成熟的設備診斷技術,對該單機架實施了以下幾項設備診斷技術。
卷取機是鋼制結構,與卷筒、軸承及齒輪相配合,同步中壓電機驅動。包含硬化鋼小齒輪和磨光斜齒,合金鋼齒輪帶基齒和軸承組件。驅動軸是齒輪型接手,兩端通過管形隔板連接,齒輪潤滑采取集中稀油潤滑方式。
對軸承和齒輪部位進行周期振動檢測,監測指標為振動位移和加速度,包括軸向、水平及垂直3 點。由專業公司進行檢測,檢測周期6 個月1 次,檢測儀器為SPM 振動分析儀,振動監測參數:底部頻率2000Hz,低限頻率2Hz,頻譜線數3200 線。在年度的一次檢測診斷中,診斷頻譜發現異常。
對振動檢測頻譜分析發現,轉頻幅值占主導,與轉子平衡和基礎剛性不足有關,基礎剛性不足和轉子失衡都是影響時域正旋波的重要因素。雖然振速指標不超標,但時域信號中出現高低起伏的正旋波,加速度頻譜發現微量的高頻率諧波,應是機組由于齒輪嚙合或軸承間隙松動影響了晃動現象出現。
同時,輸入端軸承振幅和加速度均高于標準,據此現場對齒輪箱的底座螺栓進行檢查,對齒輪箱進行解體檢查。經過檢查,排除了基礎剛性不足的影響因素,且解體檢查發現輸入端軸承內圈出現磨損(見圖1),間隙增加。

圖1 軸承磨損圖
更換此軸承后起車,卷筒振動現象消失,設備運行平穩。通過振動的檢測,及時發現了設備隱患并消除,避免了故障的發生。
主傳動由萬向軸、主減速機、聯軸器、同步電機組成,主電機和主減速設有安全銷,在力矩過大時,會扭斷安全銷,斷開動力,保護設備。
該單機架軋機2018 ~2019 年運行期間,發生了主電機移位,聯軸器震動大現象。對主電機位置進行調整后,運行3 ~6 個月,又出現移位的情況,同時聯軸器振動逐漸加大。檢查電機及其驅動系統運行正常,檢查軋制工藝正常,檢查軋輥輥系正常,停機解體檢查聯軸器發現,內外齒存在斜角度壓痕(見圖2),聯軸器間隙變大。對此時的主電機與主減速對中精度進行測量,發現對中精度超出標準。

圖2 聯軸器齒壓痕圖
為此在大修時對該聯軸器進行了更換,對主傳動進行了重新對中精度調整。調整后,每月對主傳動對中精度進行復測,從復測數據看(見圖3),主電機沒有再發生移位情況,說明徑向力消失。現場觀測,聯軸器振動平穩,運行噪音正常。

圖3 對中精度檢測結果
據此,分析認為,初期電機發生輕度移位,導致主傳動對中精度超標,從而導致聯軸器振動加劇,長期運行最終損失聯軸器內外齒。聯軸器間隙變大后,反過來影響對主電機有徑向力產生,加劇了主電機移位現象的發生,互相激化。
單機架主電機選用中壓同步交流電機,功率6000kW,主電機的維護保養是軋機的重中之重。為此,對主電機采取了綜合診斷儀診斷和直流電橋測量兩種方法診斷。綜合診斷儀診斷報告中定子繞組的檢測數據看到,阻抗偏差46.8 和電感偏差46.8 均較大,但未影響電機正常運行,系受電機定子繞組污染和局部過熱造成。定子繞組污染在58.0%已超標。報告中轉子的檢測數據看到,絕緣為6.48 偏低,也是由轉子污染所致。轉子污染在74.4%已超標。后續對主電機進行了清洗干燥除塵處理及絕緣,主電機運行平穩。
對主傳動電機用直流電橋診斷情況:檢測儀器型號:QJ44;檢測方式:離線斷電;檢測內容:三相直流電阻;檢測結果:定子直流電阻:AB 相0.01829mΩ、AC相0.01830mΩ、BC 相0.01832mΩ,平衡度0.1%。
從定子繞組的直流電阻值和相間的平衡度(<2%)數值看,均在標準值范圍內,主傳動電機繞組狀態良好。綜合診斷儀診斷指標多,能綜合性體現電機狀態,直流電橋法能直接測量繞組直流電阻,專項診斷精度高,對中壓同步電機,要兩種方法結合進行診斷。
設備的安裝精度是機組建設初期重點把握的指標,每臺設備及設備之間都要達到設計的安裝精度要求,方可投入聯動運行。但由于長時間的運行,地腳松動及設備腐蝕裂化等因素將影響設備的安裝精度,導致設備安裝精度降低,輕者影響設備功能,重者直接造成設備故障發生。單機架可逆軋機屬于大張力、大壓下力的運行工藝,同時主要設備的安裝精度對軋制工藝影響極大,為此,需要在機組運行5 ~10 年周期間,對機組主要設備安裝精度進行測量校核。圖4 為對機組進行的安裝精度測量報告。

圖4 開卷取、板型輥及牌坊測量公差圖
從圖4 測量報告看,單機架可逆軋機入出口板型輥垂直軋制線精度滿足要求,但水平精度超出范圍,直接影響板型輥檢測板型的精度,進而影響帶鋼板型。后續定修對該軋機入出口板型輥水平精度進行了調整,根據測量的數據增加了墊片,調整后起車,觀察帶鋼板型檢測,與實際帶鋼板型符合。
單機架可逆軋機油品有高低壓液壓系統用的液壓油,減速機使用的集中稀有潤滑系統的工業齒輪潤滑油。油品的質量對設備運行穩定性、高精度快響應性能都有很大的影響。所以,在油品控制上,采取了定期對系統油液取樣進行品質分析的手段。由專業點檢現場取樣,送專業實驗室進行品質分析出具報告。
檢測報告給出了連續三年的油液分析數據和使用建議,從表中可以看出,主要指標均滿足使用要求,含水量0.03 遠低于參考值0.20。該報告不僅表明油液的品質良好,同時還說明開卷取及主傳動減速機的狀態良好,未出現啃齒磨損等問題。
圖5 為該單機架六輥可逆軋機高壓液壓系統液壓油分析報告。

圖5 液壓油品質檢測報告
數據看出,液壓油理化指標正常,但污染度等級偏高,油中有少量油泥顆粒污染,影響系統工作的可靠性和有關閥體部件的使用壽命。油品理化指標正常說明該油可以繼續使用,但從污染度程度看,需要加強過濾凈化。拿到報告后,現場一是縮短了高壓液壓系統濾芯的更換周期,二是利用定修集中用高精度的液壓油過濾小車進行外循環過濾,從而延長了油品的使用周期,又降低了污染度,保證了系統工作的可靠性。
隨著設備裂化速度的加快,離線的測量方式和周期就不能滿足設備運行的需要,為此有必要對重點設備重點部位建立在線的檢測和監控平臺。通過在線的實時的測量和趨勢分析,能夠及時掌握設備狀態及其裂化趨勢,為精準地建立定修模型和備件儲備提供依據。結合機組特點,計劃對單機架可逆軋機開卷機、入出口卷取機、入出口板型輥、機架主傳動及排霧風機等設備重點部位安裝振動溫度一體傳感器。檢測信號通過網絡傳送到在線診斷檢測服務器,通過監控平臺進行實施監控和定期診斷分析。主傳動配置方案如表1 和圖6,開卷取的配置方案與此相同。

表1 主傳動測點配置方案

圖6 主傳動振動監測點配置圖
在線診斷平臺實時性強,分析功能強,能夠實施觀測到設備的時域與頻域圖,能夠利用功率譜分析法、邊頻帶分析法、倒頻譜分析法及包絡解調法等方法進行深度分析。在線診斷系統是現代化企業設備運行的重要保障手段,更是未來智能運維設備智能診斷的核心模塊。隨著日常運行設備數據(正常和異常的)逐漸積累,逐漸確定出每個設備部位的振動良好標準值,確定出其警告、報警閥值,就能實現設備狀態自動監控診斷功能。根據日常數據變化趨勢及其趨勢變化的速度,就能實現自動建立定修模型功能,最終實現設備最優設備壽命周期管理。
近年來,對該單機架可逆軋機機械設備陸續應用了振動及對中診斷,油液品質分析及設備安裝精度測量等技術,對電機采用了綜合診斷和直流電橋測量技術,初步形成了系統的診斷體系。
(1)對減速機軸承、齒輪及電機的軸承進行短周期的振動三指標(振動位移、振動速度、振動加速度)檢測,能實時掌握設備的運行狀態,異常時及時檢查,消滅隱患。
(2)對主傳動及開卷取傳動,每年開展對中精度檢測,接近報警值時及時進行調整,可有效保障傳動設備的安全和機組的運行穩定。
(3)對開卷取及主傳動電機每年兩次綜合診斷,一次直流電橋診斷,既能得到電機綜合狀態,又能對繞組進行專項診斷,根據診斷的結果進行有效的保養,可保障電機的壽命和經濟性。
(4)對主要設備安裝精度要長周期進行精度測量,能對長時間積累的誤差進行發現和消除,從根本上保證設備精度,進而保證產品質量。
(5)對油液品質周期化驗,能夠精準掌握使用周期和診斷重要設備隱蔽部位的運行情況。目前系統取樣化驗的周期是2 年,為了避免因設備或系統異常導致油品品質下降,現場還采取了專業點檢短周期取樣,油品靜置觀察的辦法,一旦出現異常情況,及時診斷系統和取樣化驗。
最終通過將來建立的在線診斷平臺,綜合所有的離線的、在線的檢測數據一起,系統的分析診斷,能更加科學地進行診斷分析。
這些設備診斷技術的應用在保證設備穩定運行的同時,還帶來了其他好處:(1)避免設備事故的發生,減少設備損毀;(2)設備精度得到有效保證,產品質量穩定;(3)定修周期制定合理,避免了設備過修和欠修;(4)機組實現經濟性運行,如通過對中精度檢測調整,降低電能的消耗。通過油液品質分析,確定準確換油時間,降低機組油耗。
設備診斷技術發展至今,已經能夠有效地支撐起冷軋設備的良好運行,需要做的就是根據機組設備的特點,選擇適合的診斷手段,建立自己的標準數據,構建精簡高效的診斷系統,從而實現設備經濟壽命周期最大化。結合該單機架可逆軋機設備診斷技術應用情況,總結出冷軋設備診斷管理實施幾條原則如下:(1)重點設備的※安裝精度要長周期實施檢測調整,這是基礎;(2)重點設備的重點部位要短周期實施振動、對中、動平衡等診斷,掌握設備狀態;(3)診斷從設備良好運行時開始,初期診斷分析標準值從國家標準手冊中查取,但貼合實際應用場景的正常標準值需要從現場測量及分析得到,這是關鍵;(4)采取離線和在線診斷結合的方式,重要的、隱蔽的、運行中難以人為測量的部位應采用在線診斷方式,其他情況可以采取離線診斷方式;(5)診斷要周期性持續開展;(6)建立起長期的診斷數據庫及其分析診斷知識庫,為實現智能診斷和智能運維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