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婕
聽到外公外婆回老家了,他帶著滿腹的委屈大哭:“怎么就走了呢?都沒帶上我。”遇到陌生人,他一直看到好遠:“那個沒有頭發的人好像爺爺哦。”“那個像爺爺的人也在門口。”一早醒來,他就給外公打電話,電話兩端都眼淚汪汪的。
兒子晴朗一歲半的時候,是我父母帶的。媽媽告訴我,我們姐弟四個,爸爸從來沒有給我們穿過衣服,沒給我們洗過尿布。可是現在呢?晴朗的衣服外公幫忙穿,晴朗的水壺外公幫忙拿,晴朗的鞋子外公幫忙刷……晴朗的一切都是外公管。
在外公眼里,晴朗是最聰明最可愛的。晴朗吃飯,外公說:“吃得真好,嘴巴真好看。”晴朗大便,外公說:“拉得真好,很快就拉出來了。”晴朗在玩,外公說:“玩得真好,什么都會。”
晴朗也知道誰最疼他,受了委屈,轉身就撲到外公懷里,哭著說:“爺爺抱著安慰一下。”好像有魔法似的,外公抱一下就沒事了。
那次,外公膽結石住院,最難過的就是晴朗。白天,他跟最喜歡的兩個表姐玩,沒有想外公。但到晚上開始找外公了,因為他一直是跟外公睡的。好不容易哄睡著,他睡得很不好,睡著睡著就醒了,哭著喊爺爺,怎么哄都不聽。早上,一醒來就給外公打電話,祖孫倆在電話兩邊都眼淚汪汪的。
這幾年,祖孫倆就沒怎么分開過。晴朗上學放學都是外公接送;外公戴著老花鏡,給晴朗讀厚厚的《不一樣的卡梅拉》;幼兒園四點半放學,外公三點就到了,隔著大門看晴朗玩,一定要排在第一個接……
今年1 月底,我父母要回老家過年。兒子聽說外公外婆要走,嚷著也要跟著去。他到處找自己的行李箱,看到在衣柜上面放著,就把凳子拖過來,使勁伸手去夠。當然夠不著,他就大聲喊外婆:“奶奶,你來幫我拿行李箱,站到凳子上去拿。”把我們都逗笑了。
我們問他是不是確定跟外公外婆走,并反復跟他講,外公外婆是回臨湘,爸爸媽媽和姐姐不走,過幾天帶他回桃江。“臨湘”和“桃江”他都搞得清,他很肯定地說:“我要回臨湘。”
那天晚上,趁孩子爸爸把晴朗帶出去玩,兩位老人就往火車站出發了。
晚上八點左右,晴朗回來了,還在門口就喊:“爺爺、爺爺。”我跟他說,爺爺已經回老家了,他一聽,馬上大哭起來,著急地喊:“怎么就走了呢?都沒帶上我。”想了想,他又說:“我都沒走成。”帶著滿腹的委屈。
我把他抱起來安慰,想講清楚他不能去臨湘而去桃江的種種理由,但他聽不太明白,只是哭。我只好給他讀書,才把他安撫下來。
第二天早上,帶他上體能課。下課接他時,他第一時間問我:“爺爺過來接我了嗎?”我說:“沒有呢,他回老家了,過完年才回來。”晴朗很失望,怏怏不快地跟著我走。快走到門口時,他回頭看了一眼,告訴我:“那個沒有頭發的人好像爺爺哦。”我們進一家快餐店吃飯。進門后,晴朗突然說:“那個像爺爺的人也在門口。”
晚上,我讓晴朗給外公發語音,晴朗又想起沒帶他走的事情了,哭著說:“爺爺,你都忘記帶上我了。”爺爺一直說:“晴朗好乖哦,等爺爺過完年回來帶你。”一聽,就帶著明顯的哭腔。
以前總聽說隔代親,沒想到隔代這么親。每天晴朗都問我:“爺爺什么時候回來呀?”爺爺到現在還不敢和晴朗視頻通話,怕忍不住掉眼淚。
這可貴的祖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