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5周年,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之年,是現代化新重慶建設從全面部署到縱深推進的重要之年,是改革攻堅突破的奮斗之年。全市各級各部門要按照市委部署要求和政府工作報告明確的目標任務,確定作戰圖、任務書、進度表,找準工作重點、難點、關鍵點,在細化量化上下更大功夫,強化協同、形成合力,推動重點工作落實落地,奮力交出經濟社會發展高分報表。
扎實推動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提質躍升
要在通道設施建設上全面發力,提速主通道建設,打通運力“卡脖子”路段,加快樞紐港產業園建設重點突破,提升通道“內聯外暢”水平。要在提升物流運輸效能上取得實效,提升數字通道建設水平,拓展延伸多式聯運“觸角”,加快多層次物流樞紐節點體系建設,提升樞紐集散能級。要在做強通道經濟上創新思路,推進“通道+經貿+產業”融合發展,用好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助力培育現代化產業體系,提升通道帶貿易水平,發揮通道對戰略資源要素的集聚效應,促進內外聯動融入雙循環。要在完善開放口岸功能上加快突破,完善空間布局、積極拓展功能,深化口岸改革,打造綜合服務大平臺,進一步提升通關便利化水平。要在培育壯大市場主體上下更大功夫,引育做強生產運輸、貿易、綜合服務等領域龍頭企業,培育高水平專業服務領軍企業,發展多元業態市場主體。要在與國家部委和通道沿線省(區、市)聯動上實現新提升,進一步抓好向上對接,積極推動與沿線省(區、市)在政策、產業、基礎設施、組織領導等方面協同聯動。
以重大項目支撐高質量發展
要樹牢抓大項目就是抓大發展的鮮明導向,堅持以重大項目支撐高質量發展。要在抓投資上發力,統籌做好在建項目、新建項目和謀劃項目工作,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抓好項目前期工作,完善工作機制,確保牽一發動全身的重大項目持續推進,形成更多實物工作量。要積極爭取國家政策支持,抓住國家“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實施中期評估契機,加強向上對接,突出抓好政策儲備和項目儲備。要強化資金保障,拓寬資金來源渠道,抓好財政收支管理。要毫不松懈做好能源保障,掌握電力迎峰度夏主動權,千方百計降低用電成本,加強油氣資源統籌力度。
加快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
要在科技創新上持續發力,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促進產學研協同聯動,以大企業帶小企業協同創新,持續加快創新成果轉化運用。要加大力度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布局建設未來產業,促進數實深度融合,及時把科技創新成果應用到具體產業和產業鏈上。要創新體制機制,完善高端人才引育機制,激發各類生產要素活力,在全市營造創新創業良好氛圍。
扎實推動“三攻堅一盤活”改革突破
要按照“止損、瘦身、提質、增效”思路,深化打好國企改革攻堅戰,細化改革方案,突出問題導向,強化頂層設計,堅定信心、攻堅克難,加快提升國企核心競爭力。要扎實推進政企分開、政事分開,做到職能清、產權清、利益清、管理清、人員清,實現服務回歸政府,企業市場化運行,形成責權利明確的政企關系。要明確改革方向,細化量化改革任務,集中力量攻重點、破難點、保節點,切實為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松綁”。要用好市場力量,加快“僵尸企業”出清、優質企業發展,以科技創新為引領做大做強核心業務,在市場經濟大舞臺上闖出新天地。
加快打造西部金融中心
要牢牢把握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根本宗旨,拓寬金融資源進入實體經濟、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的通道,賦能新質生產力發展,提升企業融資能力,加快打造“信用重慶”升級版,提高金融適老化服務水平,加快構建金融與經濟良性循環格局。要加強對重大戰略的優質金融服務,加強成渝金融“雙核聯動”相互賦能相向發力,打開西部陸海新通道金融發展新局面,加強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金融供給,謀劃國家戰略腹地建設金融服務體系,打造政銀企協作落地落實國家重大戰略標志性成果。要深化高水平金融改革開放,構建金融與“三攻堅一盤活”改革突破良性互動新格局,推動中新、渝港金融合作取得實質性進展,打造金融數智化轉型市域樣板,不斷厚植地方金融高質量發展動能。
爭當西部地區營商環境排頭兵
要對標國際國內一流,堅持高位推動、久久為功,持續優化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要健全目標體系,聚焦推動好企業快速成長、壞企業快速出清,建設更加高效的政務環境、更加公正的法治環境、更加有序的市場環境、更加活躍的創新環境、更加完善的要素保障環境,嚴厲打擊破壞營商環境行為,努力成為西部地區營商環境排頭兵。要優化完善工作體系,強化目標導向,突出體系化推進,提升“三服務”質效,推進“大綜合一體化”行政執法改革,整體推動營商環境改進提升。要突出重點完善政策體系,打造“信用重慶”升級版,拓展“信用+”市場化應用場景,推動各類要素資源高效配置。要進一步優化評價體系,用好市場化評價方式,發揮政府監督作用,大力宣傳正面典型,開展反面典型復盤,形成優化提升營商環境的良好氛圍。
組織工作要展現新氣象新作為
要在加強黨的政治建設、提升政治能力上展現新氣象新作為,推進政治鑄魂體系建設,落實持續修復凈化政治生態十項舉措,鞏固拓展主題教育成果,樹立踐行正確政績觀,確保“總書記有號令、黨中央有部署,重慶見行動”一貫到底。要在選人用人上展現新氣象新作為,在實干實績實效中發現干部,選好配強“一把手”和各級領導班子,打造現代化高素質干部隊伍。要在推動基層黨建重點突破、整體躍升中展現新氣象新作為,增強“141”基層智治體系實戰能力,聚焦鄉村全面振興深化農村基層黨建,加強新經濟組織、新社會組織、新就業群體黨的建設。要在建設高水平人才平臺、打造人才高地上展現新氣象新作為,圍繞構建“416”科技創新戰略布局和“33618”現代制造業集群體系加快人才集聚,深入實施“渝躍行動”和新重慶引才計劃,積極營造良好人才生態。要在建設模范組織部門和過硬組工隊伍上展現新氣象新作為,深化政治機關建設,深刻認識現代化新重慶建設對組織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創新變革理念方法,建強組工干部隊伍,增強適應和引領現代化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