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煬

家住重慶市九龍坡區謝家灣街道的黃先生,每天都要駕駛新能源汽車到20多公里外,位于西部科學城重慶高新區含谷鎮的科學谷上班。
在科學谷,黃先生將汽車接上一塊巨大的“充電寶”后,汽車便開始充電,這比在自己小區車庫的充電樁充電還要快捷經濟。這塊“充電寶”就是黃先生所在公司清安儲能技術(重慶)有限公司研發的新型儲能設備。不只是黃先生,一些企業也選擇使用這樣的“充電寶”,每年最高可節省近百萬元電費。
近年來,致力服務國家“雙碳”戰略,西部(重慶)科學城正加速布局更多的綠色低碳項目,在綠色低碳的高質量發展之路上行穩致遠。
龍頭帶動:培育新型儲能生態
“3、2、1,并網!”隨著儲能啟動指令送達科學谷清安智慧能源云平臺,企業實時的供電負荷曲線和動態調整的儲能充放電曲線,在大屏幕中顯示了出來。
這是去年清安儲能公司為重慶金華電器成套有限公司研制的2.45MWh儲能電站并網啟動儀式上的一幕。該儲能電站的建成,標志著重慶首個兆瓦級用戶側自投儲能項目正式并網投用。
電能不能直接儲存,在傳統技術中,人們都是將其轉化為其他形式的能量來進行儲存,比如抽水蓄能、壓縮空氣儲能等,需要用電的時候,再把能量轉化出來進行發電。
對大工業用戶來說,在高峰時段用電,不僅電費高,還可能導致電力供應緊張。建設儲能設施,把低谷時段便宜的電能儲存起來留在高峰時段用,已成為儲能行業的一大發展趨勢。金華電器成套公司便選擇使用清安儲能公司提供的儲能設備,從而降低用電成本。
金華電器成套公司總經理秦嶺算了一筆細賬:夜間的電費是每度電3角多,但是高峰時段的電價是每度電1元多,通過峰谷套利每度電大概能節省8角,每天節省電費近3000元,一年下來,預計企業能節省用電成本近百萬元。
記者了解到,這套儲能設備位于西部(重慶)科學城的金華電器產業園,整個系統僅一個集裝箱大小,卻能夠為廠區發揮巨型“充電寶”的作用。
“這種儲能設備通過晚上低谷時段充電,白天高峰時段放電,能夠抑制工業負荷峰谷的波動。”清安儲能公司董事長李德勝介紹,充滿電的儲能設備還能在限電或者停電的情況下,為企業生產提供半天左右的應急供電。
搶灘布局:瞄準綠色低碳藍海
目前,西部(重慶)科學城正以建設低碳之谷——科學谷為抓手,著力集聚低碳產業,推進智能化改造,探索“雙碳”戰略下的科學城方案。瞄準綠色低碳藍海,西部(重慶)科學城既聚焦新項目招引,也助力存量企業轉型升級,推動構建綠色制造體系。
在西部(重慶)科學城,常年運行于各建筑工地、渣土消納場、商混站的柴油重型卡車約有1500輛。因此,加快推進作為排放“大戶”的柴油重卡的新能源化進程,對西部(重慶)科學城積極踐行“雙碳”戰略意義重大。
早在2022年6月,重慶首個城市新能源渣土車重卡移動換電項目就在西部(重慶)科學城開始試運營,如今已在轄區全面推廣。重慶科學城城市運營集團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移動換電站可以提供不同場景下的換電支持,集中充電,一小時就能充滿整塊電池。在換電模式下,一輛重卡渣土車全年能減少碳排放21.6噸,節約燃油費用約3萬元。轄區1500輛柴油重卡全部換電,一年下來,僅燃油費就能節省約4500萬元。
城市新能源渣土車重卡移動換電項目,只是西部(重慶)科學城將綠色發展理念融入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縮影。當前,西部(重慶)科學城正搶抓碳達峰、碳中和發展機遇,重點推動清潔能源、節能環保等領域項目引進落地,推進低碳產業系統集成、循環鏈接、能源替代,完善“雙碳”相關產業鏈與創新鏈,著力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雙碳經濟示范區”。
節能減排: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機器人揮舞手臂自動夾取、挪移、加工,電機定轉子零部件在生產線上自動推送……在西部(重慶)科學城重慶金康動力新能源有限公司大學城智慧工廠,高自動化、高智能化、高集成化的生產線,既降低了人力成本,也確保了制造精度和產品品質。金康動力公司是西部(重慶)科學城綠色低碳產業的龍頭企業,目前,該公司電機定轉子車間的關鍵工序已實現100%自動化,可以24小時全時在線檢測產品。
數據顯示,西部(重慶)科學城已引導廣達、英業達等162家企業開展智能化改造,為75家企業開展清潔化診斷,建成市級智能化工廠8個、數字化車間22個、綠色工廠6個,企業能源利用率平均提高19.5%。
在能源轉型這個宏大的課題上,人類需要團結起來去直面各個亟待解決的問題,因而有了碳達峰、碳中和的宏偉目標。市第六次黨代會報告要求: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碳排放降幅實現國家下達的目標,碳達峰、碳中和實現階段性目標。
為實現以上目標,重慶市能源利用監測中心(重慶市節能技術服務中心)黨委書記、主任劉學來提出了5條建議:堅持節能優先,提高全社會能源利用效率;嚴格能源消費總量控制,堅決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項目盲目發展;加快調整優化產業結構,推動實現高質量發展;深度挖掘全社會節能潛力,高標準實施節能降碳行動;抓住機遇,大力發展節能低碳產業。劉學來表示,立足重慶市情和資源稟賦,選擇好產業發展方向,在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框架內,控制好增量,調整好存量,才能實現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
未來,西部(重慶)科學城將聚焦新能源及智能網聯汽車、智能制造、清潔能源、新材料等重點領域,依托科學谷等產業載體,打造500億元級綠色低碳產業集群,力爭引領整個西部綠色低碳產業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