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明航 張曉放 梁英慧 馮曉純
咳嗽變異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以咳嗽為主要臨床表現,屬于非典型哮喘,也是支氣管哮喘的前兆階段。若未及時控制,極易轉變為典型哮喘。吉林省地處東北地區,冬季時間長,氣候寒冷且干燥,加之新冠肺炎的影響,CVA暴露多發態勢,該病極大影響患兒的發育成長,也增加了患兒家庭的經濟負擔[1]。西醫治療方式為應用支氣管擴張劑、激素類藥物[2]。中醫在治療此病運用三期分治的獨特方法,采用證型與方藥相結合,更好地從源頭上治療CVA[3]。本研究通過蝎黃解痙顆粒治療兒童風寒襲肺證CVA,觀察本方對兒童外周血IgE、EOS以及FeNO和肺功能的影響。結果如下。
選取2021年6月至2022年12月在長春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兒科門診就診的70例風寒襲肺證CVA患兒。70例患兒按隨機數字表分為兩組各35例。部分患兒由于個人原因脫組,其中觀察組有1例脫組,對照組有2例脫組,納入統計病例觀察組34例,對照組33例。觀察組男18例,女16例,年齡4~12歲,平均年齡(8.22±1.66)歲,病程3~18個月,平均病程(6.32±1.21)個月;對照組男19例,女14例,年齡4~12歲,平均年齡(8.13±1.81)歲,病程3~18個月,平均病程(6.34±1.26)個月。兩組基本資料年齡和病程,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可比性可。本試驗經本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批件號:CCZYFFLL2020-067。
(1)患兒符合CVA的西醫診斷標準[4];(2)符合風寒襲肺證型的中醫辨證標準[5]:主癥:咳嗽,夜間、晨起咳嗽明顯,呈陣發性嗆咳,少痰。次癥:咽癢,流清涕,舌淡紅、苔薄白,舌下絡脈淡紫,目下氣池淡紫,鼻甲淡紅微腫,脈浮緊[6];(3)咳嗽嚴重程度(日間+夜間)評分≥4分;(4)年齡在4~12歲;(5)患者家長同意入組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其他原因引起的慢性咳嗽;(2)入選前一周應用過茶堿藥物,入選前兩周內應用過白三烯調節劑、全身糖皮質激素、長效β2受體激動劑;(3)用藥過程中發生中藥過敏反應;(4)患有其他嚴重疾病;(5)參試兒童前三個月內參與過其他疾病藥物試驗;(6)研究者應決定受試者退出研究的其他情況。
對照組:予沙丁胺醇氣霧劑(批號:SH4K, 規格: 5 mg/2.5mL),3~4次/日,一次1噴,治療2周。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予蝎黃解痙顆粒全成分顆粒(合肥華潤三九醫藥公司,批號:Z20201126)治療,具體藥物組成:全蝎1.5 g、麻黃3 g、杏仁5 g、白果5 g、苦參5 g、甘草5 g。溫開水沖服,1袋/次,3次/日。兩組療程為2周。
1.5.1 臨床療效 比較兩組患兒用藥前后的臨床療效評分。療效標準: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療效判定標準,根據治療前后評分降低變化情況分為痊愈、顯效、有效、無效[6]。
1.5.2 咳嗽癥狀積分 采用咳嗽癥狀積分評分法,評分標準采用中華醫學會《咳嗽的診斷與治療指南(2015)》,日間咳嗽依照咳嗽程度、頻數及影響患兒正常生活設0~3分;夜間咳嗽依照咳嗽程度、頻數及影響患兒正常生活設0~3分[7]。
1.5.3 肺功能指標比較 用藥前后使用肺功能檢測儀,檢測第1秒用力呼氣容積 (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 FEV1)、呼氣高峰流量(peak expiratory flow, PEF )、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 FVC),最后計算FEV1/FVC。
1.5.4 血清總免疫球蛋白E(immunoglobulin,IgE)、外周血嗜酸性粒細胞(eosinophils,EOS) 分別采集檢測患兒在治療前后晨起空腹狀態下的靜脈血,Elisa法檢測患兒血清的總IgE指數,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檢測外周血EOS的數量。
1.5.5 呼出氣一氧化氮(fractional exhaled nitric oxide,FeNO)測試 測試開始囑患兒先向外吐氣,盡力排空肺中的空氣,然后緊緊含住儀器吹嘴用力吸氣,直到吸不動為止最后保證不換氣的情況下稍用力一直吹氣即可。

治療后兩組均有一定的治療效果,但觀察組的療效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CVA患兒臨床療效比較[例(%)]
治療前兩組患兒日間和夜間咳嗽證候積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日間、夜間證候積分均有改善,且觀察組咳嗽評分較對照組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CVA患兒治療前后中醫證候積分比較分)
治療前兩組患兒CVA單項癥狀積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單項癥狀積分均有改善,且觀察組較對照組更佳,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1)。詳見表3。

表3 兩組CVA患兒治療前后CVA單項癥狀積分比較分)
治療前兩組患兒肺功能指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肺功能指標均有改善,且觀察組指標較對照組更佳(P<0.05)。詳見表4。

表4 兩組CVA患兒治療前后肺功能指標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兒血清 IgE、EOS及FeNO指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兒血清 IgE、EOS 及FeNO指標均有改善,且觀察組較對照組更佳(P<0.01)。詳見表5。

表5 兩組CVA患兒治療前后血清IgE、EOS及FeNO水平比較比較
CVA歸于慢性咳嗽,兒科門診較為常見,患兒在受到冷空氣或異味刺激,過量運動以及感染后會出現明顯的刺激性咳嗽[8]。風寒襲肺證為CVA發作期的主要證型,因此秉承中醫“未病先防、既病防變”的理論[9],在早期進行干預為患兒的預后做好了基礎。CVA在中醫屬 “咳嗽、痙咳、風咳” 范疇,病位在五臟中屬肺,本病內因在于患兒臟腑嬌嫩,肺脾腎三臟虧虛,內風痰邪留伏,外邪誘發,引動伏邪,肺氣上逆,發為咳嗽,頑纏難愈[10]。風為陽邪,易襲陽位,因此肺是風邪最易避藏的部位,應當祛風透邪,解痙止咳,因此風寒襲肺證其治則宜采取 “疏風散寒、解痙止咳” 之法[11]。國醫大師王烈教授首次提出“哮咳”理論,本團隊結合兒童CVA的臨床特點及治療經驗,制定疏風散寒,止咳解痙的治療原則,擬定蝎黃解痙顆粒。
本次臨床研究顯示,經過治療后,觀察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且治療后觀察組的中醫證候積分均低于對照組,提示蝎黃解痙顆粒對CVA的癥狀改善優于單一使用沙丁胺醇氣霧劑。方中君藥為麻黃和全蝎,麻黃宣肺,可宣暢肺氣防止氣逆;全蝎屬于蟲類藥,風邪常藏于肺絡腠理之間,祛風藥難達病處,運用全蝎可更好發揮祛風解痙之效,治療頑咳[12]。白果、苦參共為臣藥,白果收斂肺氣,散邪且平喘;苦參清熱燥濕止癢,可止CVA致使的咽喉發癢。杏仁為佐藥入氣分,可化痰止咳定喘。紫蘇子降氣平喘,三者散收并步;甘草為使藥,調和諸藥為此方使藥,即可調和藥味,又可緩和蟲類藥的峻猛之力。
臨床研究顯示兩組外周血IgE與EOS在治療后均有緩解,且觀察組較對照組低,說明此方具有進一步拮抗炎性因子、抑制促炎物質釋放以及調節患兒免疫功能的作用。現代藥理學研究麻黃中的麻黃堿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變態反應進行,偽麻黃堿具有較好的抗過敏和抗炎效果,可以有效緩解咳嗽癥狀。且全蝎中含有豐富的蛋白,有動物實驗驗證全蝎可以調節Treg/Th17平衡,進而調節機體免疫功能[13]。除氣道炎癥指標外,FeNO檢測在呼吸系統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一氧化氮是一種能夠調節人體多種生理過程的信號分子,可由氣道上皮細胞、神經細胞、炎癥細胞和血管內皮細胞在一氧化氮合酶的催化下產生,在氣道慢性炎癥性疾病的發生發展中起重要作用[14]。本研究通過比較治療前后兩組FeNO指標變化,表明蝎黃解痙顆粒治療CVA患兒能降低FeNO水平。現代藥理學研究白果中的銀杏乙醇具有修復氣道粘膜等作用,中藥配伍起到局部抗炎作用,從而促進持續改善患兒的預后[15]。
本研究通過比較FEV1、PEF、FEV1/ FVC指標顯示兩組患兒的肺功能均有改善,且觀察組較對照組改善更佳,表明蝎黃解痙顆粒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CVA患兒肺功能,肺功能檢查可以直觀地反映肺部的情況。現代藥理學研究苦杏仁中的苦杏仁苷能促進肺表面活性物質的合成而有利于肺呼吸功能,改善各種有關肺的生理與生化指標[16]。麻黃、白果在抗炎作用上發揮功效,中斷炎性因子侵襲,從而在臨床上緩解肺功能的損傷。但因此地屬寒地,臨床研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若能開展多地研究觀察其療效結論更加可靠。
綜上所述,蝎黃解痙顆粒治療兒童CVA療效顯著,不僅能夠緩解患兒咳嗽、咽癢癥狀,降低血清IgE、EOS和FeNO指標,且對肺功能的改善具有一定的作用,臨床值得借鑒此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