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四平市關工委常務副主任 崔屹山
2001年加入關工委隊伍的崔屹山把之前在領導崗位上一絲不茍的作風完整地帶了過來。為節省經費,關工委辦公室書寫、打印,全是一張紙兩面用;車輛統一安排、結算,別說漏洞,連個縫兒都沒有。節儉節約,崔屹山是真“摳”,可看見需要幫助的人,他從來不“摳”。
每次在媒體上看見有困難家庭、困難孩子需要錢了,他就悄悄給人捐一二百,從不留姓名。得知伊通縣關工委要去慰問留守兒童,他就自掏腰包,花兩千多塊錢購置了一批文具,贈給當地困難家庭的孩子們,也不讓關工委工作人員說誰買的。
在關工委工作20多年,崔屹山和在職人員一樣,每天按時上下班。2015年他突發腦出血,搶救醒來后,對來看望的同志說的第一句話就是問工作的情況。2016年冬季,他不慎摔倒,胯骨骨折,住院一段時間后,他就堅決要求出院,因為在家可以邊養傷邊工作。一個多月,他坐在輪椅上書寫各種文字材料。市關工委領導勸他休息,他說:“腿骨折,不影響手干活兒。”
編輯感言:“一顆善心、一身正氣、兩袖清風”這是吉林省關工委執行主任王葆光對崔屹山的評價。當一個人為了工作而“摳、軸、悶”時,這些貶義詞倒有了些高尚的涵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