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宣辰
東方春來早,奮斗向未來。
3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繼續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提振全社會發展信心,黨員干部首先要堅定信心、真抓實干”“激發全黨全社會創造活力,提振黨員干部干事創業的精氣神”。
人無精神不立,國無精神不強。精氣神,對于現代化新重慶建設尤為重要。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5周年,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之年,是現代化新重慶建設從全面部署到縱深推進的重要之年,是改革攻堅突破的奮斗之年。從“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加快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持續推進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加強國家戰略腹地建設”到“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深入推進數字經濟創新發展”“鞏固擴大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等產業領先優勢”“深入實施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2024年全國兩會給重慶注入強勁動力、釋放更多利好。
“乘風破浪正當時,快馬加鞭自奮蹄。”以實干實績縱深推進現代化新重慶建設邁上新臺階,需要黨員干部鼓足精氣神,對標對表、落實落細、見行見效。現實中,有的干部對發展新質生產力、建設數字重慶等學習不夠、一頭霧水,因為跟不上、不會干而畏難頹廢,寧愿做“躺平式”干部,過著“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日子;有的干部取得一點成績后就沾沾自喜、自我減壓,產生了喘口氣、歇歇腳的念頭,少了一鼓作氣、一往無前的精氣神。前進路上,懈怠者貽誤事業,守成者沒有前途,奮進者才有未來。
發展變化很快,學習永無止境。面對新領域、新事物、新技術、新知識,黨員干部要努力避免陷入少知而迷、不知而盲、無知而亂的困境,著力解決本領不足、本領恐慌、本領落后的問題,保持“如饑似渴”的狀態,學新知、應變局,在學中干、在干中學,以“不甘示弱”的進取精神和“弱鳥先飛”的行動自覺,以生成性學習、創造性張力、奮進者姿態,鼓起精氣神、提升行動力,爭做現代化新重慶建設的“發動機”。
重任在肩,不擇息地。2023年重慶地區生產總值邁上3萬億元新臺階。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黨員干部要牢記“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以“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罷艱險又出發”的壯志豪情,始終燃起心中“那團火”、鼓足身上“那股勁”,一鼓作氣、迎難而上,傾情以赴之、全力以成之,在“喜慶之年”交出高分報表,在“關鍵之年”展現關鍵擔當,在“重要之年”落實重要任務,在“奮斗之年”奏響奮斗樂章,以優異成績迎接新中國成立75周年。
春天,充滿希望、孕育美好。巴渝兒女正以龍騰虎躍、魚躍龍門的干勁闖勁,向著春天進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