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驊 賀興梅 龍宣辰 胡夢元 胡晨愉



鳥瞰重慶市沙坪壩區土主街道團歇路附近,12條股道盤根交織在2000余畝的貨運場上,仿佛大地的指紋,延伸出發展的印記。
這里是位于重慶國際物流樞紐園區內的團結村站,是全國18個鐵路集裝箱中心站之一,是重慶鐵路樞紐在主城區內最大的綜合性貨運辦理站,也是全國一類物流基地和路網型分撥中心。
隨著近些年的聲名遠播,有人曾拿它與聞名遐邇的北京中關村“相提并論”,說“中關村與團結村,是村又不是村”。
說團結村是村,是因為在數十年以前,這里是個真正的村子,位于現土主街道北部。由于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曾多產玉米、紅薯、小麥等農作物,被譽為“千年鄉土,巴縣糧倉”(該地曾歸屬四川巴縣)。
說它不是村,是因為隨著中歐班列在此始發和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推進,這里早已從一個以農業經濟為主導的村莊,搖身一變成為知名的國際物流樞紐站,是重慶物流經濟產出持續走高的地方,也是讓更多“中國制造”走出國門通向世界的地方。
難怪有句話,“一座團結村,半部重慶開放史”。
這個當初的四等小站,一天天在發生變化。它的壯大之路,折射出重慶雖不沿邊、不靠海,卻仍志在聯通世界的雄心,成為重慶不斷延伸對外開放之路、觸摸世界的“窗口”。
緣起:以“團結”為名,古道涅槃開新篇
站在土主街道民心路惠民小區84棟1單元的樓頂天臺,退休后的高澤泉得空便習慣在此憑欄而望,看不遠處團結村站內集裝箱在龍門吊上升降,看運送貨箱的卡車川流不息,看滿載貨物的班列整裝出發。
而腳下,提著鳥籠的老人在團結公園里閑散漫步,新絲路小學校門口接送孩子的家長們不時笑語盈耳,從路邊餐飲店和居民樓里冒出的美食熱氣“扎堆兒”鉆進城市上空……
一邊見證著發展,一邊鬧熱著生活。對于曾出任過土主街道四塘村黨總支書記的高澤泉而言,這里曾因古道而興,如今又因要道而旺,是名副其實的世界之“村”。
世界之“村”緣何而來,高澤泉再清楚不過。
團結村站最初的建成地的確是在一個村里,不過并非團結村,而是伏善村。
彼時,伏善村屬于巴縣土主鎮(現土主街道)下轄范圍。1995年初,重慶對部分地區進行行政區劃調整,土主鎮被劃歸至沙坪壩區。也是在同一年,伏善村與周邊3個村合并成了現今土主街道的四塘村。
“塘”有何意?
從歷史上看,“塘”是古代官方傳遞文書的重要樞紐。在清代,“十里一塘”的設置得到快速發展。過去,在出重慶城的渝合古道上,沿途共設有10個“塘汛”(泛指關卡),其中第四塘,正是位于土主境內的四塘橋(現高灘橋)附近。
高澤泉曾查閱過相關文獻,渝合古道起于佛圖關,終于合川南津渡,北上與秦嶺山區驛路相接,南下聯接渝黔古道與長江水路,是明清乃至民國初期溝通重慶與合州(現合川區)、聯通全國的一條重要官路驛道,銘刻著巴人先祖探尋外世、渴求開放的印記。
“當時的土主,可以說是位于古道上承上啟下的關鍵節點,交通要塞的作用自是不言而喻。”高澤泉一直相信,渝合古道雖已不存,但其對外開放的精髓卻影響深遠,“或許也正是基于此,當火車站點‘團結村站落址伏善村后,這里再一次成為聯通全國乃至世界的交通節點”。
新中國成立后,為促進我國中西部之間的聯系,襄渝鐵路應運而生。由于地勢開闊平坦,線路鋪通到重慶境內時,一個名為伏善村老鷹壩的地方被成功選址為火車??空军c之一,取名團結村(火車)站。
為何取名為團結村(火車)站?在高澤泉的印象里,家中長輩曾給予“借鄰村汽車站‘團結之名,愿其不斷走向遠方、向前發展”的解釋。
“當時,團結村與伏善村一樣,在土主鎮行政區劃調整之前,也曾真實存在?!备邼扇貞?,“那個時候,村里有個汽車站,就叫團結村汽車站,幾乎是土主人出遠門的唯一選擇。”
“快看,團結就能走得遠。”或許是出于對團結村汽車站能通向遠方的理解,高澤泉至今仍記得,當第一趟火車在1975年經過團結村(火車)站時,14歲的他跟著家中長輩趕去觀望,驚喜得一個勁兒地贊嘆。
“雖然火車站剛開始只是一個小站,但卻讓很多村民走出了村,甚至走出了重慶。乘客和一些輕量貨物都能上火車,最遠還能到廣州。”高澤泉的語氣里,有一種四等小站能“挑大梁”的堅定,仿佛古道通達四方造就的繁榮之景,又以更恢宏的方式在歲月的長河里浮現出來。
承接:以“團結”為站,人貨暢流展新貌
在距離團結村站約兩公里的民心路上,有一家開了近十年的飯店“紅燈籠”。2023年11月17日,聽聞記者一行人正在打聽團結村站的前塵往事,年近60歲的飯店老板王三爽快地一拍大腿,從收銀臺后起身湊上前說:“嘿,我就是在火車站對面長大的。”
“小時候,父親起早摸黑去搬石頭,一天掙幾毛錢,能給家里買回好些吃的?!焙髞硗跞胖?,父親曾是鎮上采石場的工人,為了修建火車站,工人們將山上的石頭鑿成條石,再搬運到老鷹壩,用作火車軌道下的枕石。
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年幼的王三不懂父輩們為何會為了修建火車站去辛苦地搬石頭,直到1975年,團結村(火車)站正式開通運營,王三的生活開始發生變化。
“每天兩班火車路過,上午10點30分,下午4點30分。”王三的家離團結村(火車)站不過數百米,每日到點,便有如潮水般的人群向火車站匯聚又散開。
王三記得,那時每日天微亮,團結村(火車)站的四周便圍滿了賣糖瓜、薄荷水、瓜子、花生的商販;每周六的下午,自己會偷偷跑進火車站候車廳,越過重重人群,圍在只有票箱大小的黑白電視機前,觀看風靡全國的電視劇《霍元甲》。
過年去外婆家,王三也不再需要輾轉不同線路的大巴車,“半天!從團結村坐火車,半天就能到廣順場站(現位于榮昌區廣順街道),再坐一個多小時汽車就能見到外婆”。
其實,和王三一樣,生活被團結村(火車)站改變了的村民不在少數,熊祥伯也不例外。
彼時20歲出頭的熊祥伯,依靠火車站有了更好的生計——拔鵝絨。
每天下午,上百只鵝在火車靠站的幾分鐘內被成捆扔下火車,熊祥伯和同伴們當晚的任務就是將所有鵝的絨毛拔下,裝入袋,再借助第二天上午的班次運往四川成都等地。
10年時間,熊祥伯靠此養活了家人,翻新了小樓,后來還踏上火車到外地務工,日子過得一天比一天紅火。
人們的生活隨鐵軌轉動,車站改變了人,人也改變了車站。
2004年,一份由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的關于中長期鐵路網規劃的通知下達至重慶,要求重慶選址建成全國18個國家鐵路集裝箱中心站之一。
中心站具體建在何處?曾參與團結村站設計的原中鐵二院副總工程師敖云碧回憶,2004年7月,原鐵道部計劃司、工程設計鑒定中心,中鐵聯合國際集裝箱有限公司一行考察了重慶樞紐集裝箱中心站候選站址,并與重慶市發展改革委、原成都鐵路局多次溝通交流。
“當時有4個選擇擺在專家們面前:一是土主;二是現重慶西站站址;三是北碚蔡家,原遂渝線蔡家站;四是江津珞璜?!卑皆票陶f,考慮輻射方向、車流的集輸配運、與編組站的結合情況以及小運轉列車開行等因素,最終確定土主為最優地點。
“團結村”就此迎來新生。
2009年12月,重慶鐵路集裝箱中心站正式開通運營。
火車站升級成“中心站”,占地面積從幾百平方米不斷擴建至如今的2000余畝,周邊村民漸次搬入新房,川流不息的貨車和五顏六色的集裝箱成了這里的“新客人”。
如今,搬入惠民小區的熊祥伯過上了含飴弄孫的生活,依靠綠皮火車謀生的日子早已消散。但不經意間路過小區東向的紅磚圍墻時,他仍會看看歷經了幾十年的團結村(火車)站站臺,與自己的青春隔空相望。
啟航:以“團結”為始,鐵龍馳騁行萬里
2011年3月19日,江彤作為首發司機,登上了首趟中歐班列(渝新歐)的駕駛室。蜂鳴聲中,窗外景色不斷變換,巨大的榮耀感從他的胸膛噴薄而出,隨班列在大地上縱情馳騁。
這是一趟從中國重慶團結村站出發,開往德國西部城市杜伊斯堡的列車。當天,時任團結村站站長的張信揮動著綠色的通信旗幟,將滿載“重慶造”筆記本電腦的列車緩緩送出站臺。
這趟列車一路向西,穿越崇山峻嶺、沙漠戈壁,由新疆阿拉山口出境,途經哈薩克斯坦、俄羅斯、白俄羅斯、波蘭,最終在16天后抵達德國杜伊斯堡站。它的成功開行,猶如一條鋼鐵巨龍,開創了歷史,也開啟了山城重慶國際貿易的新篇章。
10余年后,回憶起列車出發的那一刻,江彤依然心潮澎湃,“激動!列車開行半年前我們便開始不斷練習,接收發車指令、鳴響出站長笛、緩解制動機、推動前進手柄。開行當日,當列車成功出發后,我們知道我們做到了”。
然而,這趟列車成功開行的背后,還有另外一個故事。
事實上,以江蘇連云港為起點,沿隴海鐵路、蘭新鐵路直達新疆阿拉山口,再接入哈薩克斯坦鐵路,經俄羅斯、白俄羅斯、波蘭、德國的鐵路線早已修通,也曾有企業和地區試圖通過這條大陸橋將貨物運輸到歐洲,并實現常態化運營,但幾乎沒有成功者。
“其中的困難太多了?!庇逍職W(重慶)物流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回憶道,此條線路途經的國家及地區眾多,每個國家的語言文字、托運方法和程序、收費標準、海關檢查要求都有所差異。
為解決這些問題,中國聯合多方制定“五國六方”鐵路聯席會議制度,牽頭統一亞歐兩大鐵路組織的運單,確立“五定”班列開行模式,并由“四國五方”聯合成立渝新歐(重慶)物流有限公司作為統一運營平臺,踏出了實質化聯通亞歐大陸的關鍵一步,為中歐班列暢通運行打下了基礎。
毫無疑問,團結村站因中歐班列的開通聲名鵲起。然而,它的故事并不僅限于這條向西聯通歐洲的鐵路線。
2014年,“渝滿俄”國際鐵路班列正式開行,列車自團結村站始發,一路北上,經內蒙古滿洲里口岸出境,最終抵達莫斯科,一條綿亙萬里的草原絲綢之路豁然展現。
2017年,“渝黔桂新”鐵海聯運常態化運行班列在這里首發,正式拉開了西部陸海新通道的建設序幕,打開了重慶從內陸腹地到開放前沿的無限想象。
2018年,首趟重慶至寧波(渝甬)沿江鐵海聯運國際班列從團結村站始發,快速駛向東部沿海城市寧波。該班列的開行標志著橫貫中國東、中、西部的沿江鐵海國際聯運通道被正式打通。
大道通達、絲路共鳴,絡繹于途、馳而不息。
隨著“四向”物流通道在團結村站的交匯,其客運業務也逐漸被剝離。昔日的農田小站已發展為東南西北國際通道“四向”齊發、鐵公水空“四式”聯運的國際樞紐。貿易紐帶在此編織,物資往來絡繹不絕。團結村站成了新時代重慶對外開放的原點,從此處啟程,無數企業叩開了與世界對話的大門……
大業:以“團結”為基,開放經濟繪藍圖
2017年,重慶尼爾森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主要提供國際物流與供應鏈服務,董事長陳恒毅深知,第一筆訂單尤為重要。
“時間要短、成本要低,做好進出口,這兩點一定要抓好。”深思熟慮后,陳恒毅決定將首筆訂單通過“渝黔桂新”南向通道(現西部陸海新通道)經團結村站引進。
“400噸的柬埔寨大米,通過海運到達廣西欽州港,3天后就到了團結村站,非??臁!标惡阋阌X得自己選對了,這一筆訂單不僅創造了較高的利潤,還為公司后續拓展業務夯實了基礎、積累了經驗。
如今,尼爾森公司通過中歐班列、“渝滿俄”國際鐵路班列、西部陸海新通道鐵海聯運班列等,從葡萄牙、波蘭、俄羅斯、泰國、加拿大等國家進口產品,在團結村站接貨,進口貿易額連年增長。
不僅如此,借助團結村站的通道優勢,尼爾森公司還在團結村站附近設置了云倉分撥中心和冷鏈倉庫。占地8100平方米的月臺式平層標準倉庫里,貨物種類多達上百種。
“在團結村站,我們得以實現‘一站式和世界做生意。這對一家民營企業來說,真的太方便了?!标惡阋闳滩蛔「锌?/p>
誠然,在團結村站的影響下,“和世界做生意”的遠不止尼爾森公司一家。
2019年4月26日,賽力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汽車零部件借助西部陸海新通道首次從團結村站發出?!澳谴挝覀冞\輸的貨物共25個集裝箱,總價值超過500萬元,不容有任何閃失?!闭勂甬敵踹x擇從團結村站出口的場景,賽力斯公司海外BU(業務單元)總裁助理劉利穎坦言有些緊張。
賽力斯公司從2005年便開始布局汽車出口業務,由于運輸環節中存在耗時長、成本高、穩定性不夠等諸多問題,出口效益一直欠佳。
“但那次從團結村站出口的汽車零部件,運至廣西北部灣港后換裝海運貨輪,直抵印度尼西亞雅加達港,比以往通過江海聯運方式快了10天時間。”說到此處,劉利穎豎起了大拇指。
“不僅如此,從團結村站出口,在報關和場站服務方面也有很大的便利。”劉利穎以通關為例,“我們在重慶海關報關后,由重慶海關向廣西欽州海關出具相關手續,委托欽州海關在貨物運抵廣西后履行查驗抽檢等流程。如此一來,我們的新能源汽車出口不僅節省了至少兩天的通關手續核驗時間,還能實現隨到隨走,免去了在出發站點的一裝一卸和短途接駁流程,讓每個集裝箱的裝運費用節省超300元?!?/p>
截至目前,賽力斯公司通過團結村站發運整車及汽車零部件超1萬標箱,貨值近20億元,產品遠銷東南亞、中東、歐洲、非洲、南美等地。
聚產業興經濟,在一趟趟班列的來來往往間,團結村站的通道優勢正持續轉化為經濟優勢,實現通道帶物流、物流帶經貿、經貿帶產業的良性循環。
重慶社會科學院國際經貿與物流研究所所長、研究員馬曉燕認為,通道經濟不僅可以助推產業集聚發展,推動物流產業發展水平不斷提升,還能推動臨鐵特色產業發展,最終實現跨境產業鏈、供應鏈的加速構建。
走過近50個年頭,團結村站搖身一變,成為重慶通達四方、聯通世界的原點。它的成長,讓世界看到了重慶,也讓重慶更快地走向了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