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
古優特果園定植及整形
由于目前市場上還沒有古優特樹苗,所以我們開始建園時用了普通苗木,這在客觀上影響了古優特果園建設的效率,同時增加了前期管理的工作量和難度,也會一定程度上影響果園的整齊度。隨著古優特樹形被廣泛了解和接受,相關的苗木市場也會逐步發展起來。
對于采用雙古優特樹形的果園,國外通常采用并棒樹苗建園。國內目前沒有并棒樹苗,怎么辦呢?有兩種辦法:一種辦法是采用普通單干苗,定植后在距離地面30 cm左右定干,隨后選留兩個長勢相當、位置靠近的樹頭向上生長。當夏季枝條長到一定程度時,將兩個樹頭向兩邊拉平,培養雙古優特樹形;另一種方法是在同一個定植穴中定植兩株樹苗,待苗木成活后,將兩株樹苗分別向兩個方向拉平培養,見圖13。
在這里,主要介紹一下單古優特果園的定植及樹形培養。在培養單古優特時,樹苗也有兩個選擇,一是采用單干苗,一是采用分枝苗。采用單干苗建園,結果可能會稍晚一些,但有成本優勢,其大致的整形過程見圖14。采用分枝苗則相反。
選擇生長健壯、芽體飽滿的單干苗,要求苗木粗度1 cm以上、高度1.5 m以上,距地面50~120 cm位置芽體飽滿,苗木根系發達。
春季苗木定植后,不要急著拉枝,等苗木成活枝條變軟后再拉枝。拉枝時,一定要使枝干充分柔軟,防止拉斷。在距離地面30 cm左右的位置開始彎曲,到50 cm左右達到水平,以保證果樹彎曲部位弧度平緩,防止拉成急彎,刺激萌發旺長枝條,將來各領導干之間難以平衡,詳見圖15和圖16。
拉枝時還要注意,水平方向的主干應呈前高后低姿勢,確保枝頭上揚,以此來平衡各領導干的長勢(詳見圖17)。
將原來的樹頭作為領導干之一。
采用分枝大苗建園,同樣需要苗木成活后再拉枝,拉枝要求與單干苗一致。拉枝后對原來苗木側枝進行修剪,然后對留下來的被選定為領導干的側枝進行整形和固定(詳見圖18)。
修剪時,疏除水平以下的過長側枝(大于20 cm),選留背上及斜背上的側枝,同時疏除過密、過旺枝條。中干上著生的小短枝可予以保留,先行結果。定植當年疏除中干上的側枝時一律留保護樁,防止傷口對中干造成影響。
將留下來的選定為領導干的側枝,采用纏繞的方式固定在垂直引線上。生長季節,根據枝條延長及新領導干萌發生長情況纏繞固定。
古優特果園樹形培養
采用傳統分枝大苗建設古優特栽培系統,樹形培養也很簡單。一般來說,經過3個生長季,樹高即可達到2.2 m左右,每個樹有5個直立樹干,樹干間距20 cm,長勢緩和,干上著生大量短枝。在樹形培養的同時,保證一定的掛果量,一方面可以盡快收回投資,另一方面以果控勢。一般從定植第2年開始掛果,單株掛果20~30個,畝產1.5 t左右。第3年單株掛果40~50個,畝產3 t左右。
1)拉平主干,選留領導干。定植當年,將樹干拉平,在樹干背上選擇4個側枝,加上原來的樹頭,共5個領導干,按照20 cm的間距均勻固定在鋼絲上。為方便作業,也可事先在鋼絲上每隔20 cm固定1道引線,將要培養成領導干的枝條繞在引線上。
需要注意的是:①在枝條選擇方面,優先選擇斜向上的枝條,而不是直立向上的枝條,因為直立向上的枝條往往會因為生長太快而影響其他領導干生長,也容易形成光禿帶。對于直立方向過粗過旺的枝條,可以留3~5 cm短樁疏除,讓短樁重新萌發新枝。②有些樹,在拉平的水平干上,枝條分布不均勻,希望培養領導枝的位置沒有側枝,而另外一些地方側枝卻很多。出現這種情況,可以將密集部位的枝條拉到缺枝處補位,甚至相鄰兩樹之間也可相互補位,只要上面領導干分布均勻即可。③對于拉平的主干上著生的其他側枝,長度超過40 cm的可以直接疏除,較短的側枝則保留下來讓其結果。④拉平主干時要保持一定的角度斜向上,防止樹頭變弱。
2)多領導干之間的平衡調整。古優特樹形管理的重點之一就是保持各領導干之間的平衡,這一工作從樹干拉平那一刻就開始了。對于長勢較旺的領導干,可以采取多次摘心等措施進行控制。
如果選留的領導干已經比較長了,又沒辦法疏除換新,可以在枝條基部環割控旺。或者先讓其斜向或水平生長,緩和長勢,待其他領導干長起來以后,再將其扶直。還可以采取拿枝的方法,讓枝條輕微受傷,達到控制旺長的目的。
冬季修剪時,對于長勢過旺的領導干,如果其上沒有花芽,可以果斷更換,即疏除強旺領導干,讓其附近側向的預備枝轉正,如果沒有合適的預備枝,可以一個換兩個,疏除領導干時留樁,在留的樁上培養兩個枝,以緩和長勢。
3)防止多領導干出現光禿帶。古優特樹形領導干上容易出現光禿帶,影響掛果能力,應盡量避免。造成光禿帶的主要原因是枝條生長過快,因此在樹形培養過程中要防止領導干生長過快。
首先,定植時要保證砧木露出地面10~20 cm,確保砧木充分發揮作用。其次,不宜過多供應肥水。定植當年,由于存在移栽脅迫作用,在肥水供應適量的情況下,果樹不會過旺生長;第2年以后,樹體會有一定的負載量,這也能防止過旺生長。當然,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評判標準。一般來說,古優特樹形領導干從地面算起50 cm左右開始生長,最終高度達到2.2~2.5 m,總生長量1.7~2 m。這1.7~2 m的生長量,建議通過3個生長季來完成。在這樣的生長節奏下,領導干不會太旺。新梢生長量(領導干以外的側枝),每年保持10~20 cm是合理的,這個標準遠低于高紡錘形以及喬化樹。
對于已經比較旺的領導干,可以通過多次摘心來控制旺長,消除光禿帶。
4)促發短枝,控制長枝。古優特樹形領導干間距只有20 cm,整個冠層厚度也只有30 cm左右,每個中央領導干上都要配置中短枝,以短枝為主,不留長枝。
生產上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促短控長:①利用果臺副梢充當側枝。②加強夏季修剪和采后修剪,控制長枝。夏季修剪時,對于中干上的過長枝條進行留樁修剪(留3片葉),促使形成短枝。枝條密集處也可以直接疏除。③對新生側枝進行多次摘心。④控制樹勢,讓樹體整個生長量降下來。⑤在領導干生長過程當中,可以噴普洛馬林促發側枝。大量側枝萌芽以后,每個側枝的生長量就會被抑制。
喬化密閉園改造新思路——古優特改造
當前我國蘋果低質低效喬化園占比較高,急需進行改造。當然,這種密閉喬化果園的改造方法有很多,在這里我想提出另外一種思路,即通過嫁接,改造成古優特樹形——平面多主干樹形(圖19),品種、樹形、管理方法同步改造提升,徹底解決密閉問題。
蘋果樹的冠層設計應當遵循一個原則,即用最少的枝量實現最大的光截獲。傳統栽培模式枝葉量過大,雖然果園光截獲很充分,但光分布不均,樹體當中存在大量低光照區,這些區域往往成為無效區和寄生區,造成果園密閉,蘋果質量效益不高。
古優特樹形具有良好的光截獲和光分布,樹勢緩和,管理簡單。其本身具有矮化效果,樹干越多矮化效果越好,所以對喬化栽培而言,包括陜北等一些旱地果園,完全可以應用。
采用古優特栽培可以大幅縮小冠幅,從根本上解決果園密閉問題。對于每一個樹干的管理,可以參照高紡錘形,每年通過去除過大過粗大側枝、留樁修剪,以大換小。
改造時,可以根據原來的株行距,每株樹培養4~10個主干。嫁接時,可從地面以上30~40 cm部位改接,采用多頭嫁接法,快速培養樹干。
嫁接后順行向拉1道鋼絲,將新長出的樹干均勻排列在一條直線上,形成結果墻。
嫁接后,在主干培養過程中,可以借鑒分枝大苗培育技術,在關鍵時期噴布普洛馬林促發側枝。
為穩妥起見,可以先嫁接容易成花的品種,如瑞雪、嘎拉、秦脆、維納斯黃金、短枝富士等。
史繼東,陜西華圣現代農業研究院副院長,華圣蘋果生產技術總負責。長年深耕現代蘋果矮砧密植生產,在新優品種砧木引進推廣、自根砧大苗繁育、現代蘋果產業發展方面經驗豐富、見解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