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S476;S436.631
文獻標識碼:B
DOI編碼:10.19440/j.cnki.1006-9402.2024.04.028
葡萄的全產業鏈經濟效益巨大,在國內、國際農產品貿易中均占據著重要地位;河北省是國內葡萄主要產區之一,栽培面積在全國排第3位,產量居全國第2位,葡萄產業在特產區促進鄉村振興中起著重要作用[1]。隨著栽培面積的擴大及種植年數的增長,葡萄病蟲害發生也越來越嚴重,特別是在近成熟期發生的葡萄灰霉病、霜霉病、白腐病、酸腐病及果蠅、葉蟬等,對葡萄的產量及品質危害巨大[2-4]。化學農藥防治雖然有很好的防治效果,但是受農藥安全間隔期的限制,進入采摘期難以應用,此時噴化學農藥也存在極大的農藥殘留超標風險;這時,微生物農藥以其安全、有效的特點,可以發揮較好的防治效果;同時,在葡萄的綠色生產、有機生產中,微生物農藥也可做為關鍵防控手段。
1 微生物農藥主要類群及作用機理
1.1 細菌類 細菌是單細胞原核生物,篩選其中具有較高毒力、較強的適應性和繁殖能力,且易于培養的種類、品系,可以開發為細菌農藥。細菌類殺蟲劑經害蟲取食、穿透寄主中腸進入細胞、血淋巴,通過消耗寄主營養、分泌毒素而殺死寄主;細菌類殺菌劑通過營養及位點競爭、分泌拮抗抑菌物質等方式抑制植物病原菌的生長,或誘導植物產生系統抗性等方式,達到防治病害的目的[5]。
1.2 真菌類 真菌是無葉綠體只能進行異養生活的真核生物,營養生長階段可產生菌絲或菌絲體;繁殖階段可產生各種孢子。其中一些種類寄生于昆蟲而成為昆蟲病原微生物。昆蟲病原真菌可以直接以菌絲穿透昆蟲的體壁而進入蟲體內,通過菌絲穿透形成傷口、消耗寄主營養、分泌殺蟲毒素等方式殺死寄主昆蟲[6]。
1.3 病毒類 病毒是只含一種核酸(DNA或RNA),必須在活細胞內寄生并以復制方式增殖的非細胞型生物。開發為殺蟲劑的病毒都可以形成包涵體,包涵體被昆蟲取食進入中腸,經堿性腸液溶解后釋放病毒粒子,病毒粒子進入中腸細胞增殖并擴散到昆蟲其它組織、細胞,通過大量增殖破壞寄主細胞而發揮殺蟲作用[7]。
2 農藥登記的主要微生物種類及防治對象
檢索中國農藥信息網,整理已經做為農藥登記的主要微生物種類及防治對象如下[8]:
2.1 細菌類微生物及防治對象 蘇云金桿菌:小菜蛾、菜青蟲、棉鈴蟲、草地貪夜蛾、斜紋夜蛾、甜菜夜蛾、玉米螟、稻縱卷葉螟、食心蟲、造橋蟲、潛葉蛾、草地螟、尺蠖、黃條跳甲、甲蟲、根結線蟲等。
短穩桿菌:小菜蛾、棉鈴蟲、煙青蟲、斜紋夜蛾、稻縱卷葉螟、茶尺蠖、果蠅等
枯草芽孢桿菌:枯萎病、黃萎病、晚疫病、白粉病、立枯病、潰瘍病、黑脛病、姜瘟病、根結線蟲等。
解淀粉芽孢桿菌:灰霉病、霜霉病、白粉病、瘡痂病、稻曲病、立枯病、軟腐病、青枯病、細菌性條斑病、火疫病等。
貝萊斯芽孢桿菌:白粉病、炭疽病、黑脛病、赤星病等。
多粘類芽孢桿菌:霜霉病、炭疽病、枯萎病、角斑病、姜瘟病、青枯病等。
甲基營養型芽孢桿菌:灰霉病、根腐病、腐爛病、潰瘍病、細菌性條斑病、根結線蟲等。
嗜硫小紅卵菌:赤霉病、稻曲病、細菌性條斑病、根結線蟲、花葉病等。
地衣芽孢桿菌:霜霉病、全蝕病、枯萎病等。
蠟質芽孢桿菌:紋枯病、青枯病、稻曲病、稻瘟病、根結線蟲等。
熒光假單胞桿菌:青枯病、灰霉病、稻瘟病、靶斑病等。
海洋芽孢桿菌:青枯病、灰霉病等。
側孢短芽孢桿菌:疫病。
堅強芽孢桿菌:根結線蟲。
2.2 真菌類微生物及防治對象 球孢白僵菌:小菜蛾、棉鈴蟲、斜紋夜蛾、地老虎、煙青蟲、草地貪夜蛾、粘蟲、美國白蛾、玉米螟、二化螟、稻縱卷葉螟、楊小舟蛾、松毛蟲、柳毒蛾、薊馬、蚜蟲、白粉虱、煙粉虱、茶小綠葉蟬、稻飛虱、松突圓蚧、蝗蟲、韭蛆、蠐螬、甲蟲、蕭氏松莖象、光肩星天牛、紅蜘蛛等。
金龜子綠僵菌:菜青蟲、甜菜夜蛾、草地貪夜蛾、地老虎、桃小食心蟲、玉米螟、稻縱卷葉螟、二化螟、尺蠖、松毛蟲、蚜蟲、白粉虱、煙粉虱、薊馬、綿蚜、盲蝽蟓、葉蟬、茶小綠葉蟬、木虱、稻飛虱、蠐螬、黃條跳甲、天牛、飛蝗、蝗蟲、韭蛆、橘小實蠅、立枯病等。
耳霉菌:蚜蟲、白粉虱、稻飛虱等。
木霉菌:灰霉病、枯萎病、紋枯病、根腐病、立枯病、猝倒病、莖基腐病、霜霉病、晚疫病、早疫病、白粉病、炭疽病、赤霉病、黑脛病、赤星病、根腫病、菌核病等。
寡雄腐霉菌:立枯病、黑脛病、晚疫病、腐爛病等。
淡紫擬青霉:根結線蟲、線蟲。
厚孢輪枝菌:根結線蟲。
殺線蟲芽孢桿菌:根結線蟲。
1.3 病毒類微生物及防治對象 病毒類微生物的宿主具有很高的專一性,微生物農藥的防治對象就是農藥名字中的害蟲,個別范圍較廣的登記防治對象放到括號內。
核型多角體病毒:棉鈴蟲核型多角體病毒、斜紋夜蛾核型多角體病毒、茶尺蠖核型多角體病毒、草地貪夜蛾核型多角體病毒、稻縱卷葉螟顆粒體病毒、甘藍夜蛾核型多角體病毒(棉鈴蟲、草地貪夜蛾、小菜蛾、茶尺蠖、地老虎、稻縱卷葉螟、玉米螟、煙青蟲)、苜蓿銀紋夜蛾核型多角體病毒(甜菜夜蛾)、芹菜夜蛾核型多角體病毒(玉米螟)等。
顆粒體病毒:菜青蟲顆粒體病毒、小菜蛾顆粒體病毒。
質型多角體病毒:松毛蟲質型多角體病毒。
3 葡萄上登記的微生物農藥及使用技術
目前在葡萄上登記的微生物農藥有8個制劑,其中解淀粉芽孢桿菌2個制劑防治灰霉病;木霉菌類5個制劑防治灰霉病或霜霉病;球孢白僵菌1個制劑防治紅蜘蛛。各制劑的防治對象、每畝制劑用量及施用方式的技術要點參見表1[8]。
微生物農藥沒有安全間隔期限制、也沒有農藥殘留限量要求,當葡萄上有其它病蟲害發生時,可以選用已登記的對應微生物農藥實施防控。防治害蟲應在卵孵化盛期或低齡幼蟲期使用,防治病害應于作物發病前預防或發病初期施藥。在病蟲害發生周期內,要每7~15 d施藥1次,連續用藥2~4次。
4 微生物農藥使用注意事項
1)有些微生物對眼睛、呼吸道有一定的刺激性,應穿戴防護用具。2)同一種微生物,不同企業的產品活性差異很大,要按照標簽寫明的防治對象及用藥量使用。3)微生物制劑多為觸殺、保護性農藥,故用水量要足夠、葉正反兩面噴霧全面周到。4)高溫天氣、大風天或預計12 h之內有降雨,請勿施藥;雨后陰天有利于提高藥效。微生物在高溫、紫外線下易失活,施藥時最好在下午4點后或日落后作業。5)配藥前搖勻,采用2次稀釋法,現配現用,4 h內用完。6)不能與堿性化學農藥同期使用,不可與殺菌劑混用。7)施藥田塊及其周邊植物開花期禁用白僵菌、綠僵菌類殺蟲譜廣的微生物農藥,或施藥3日前告知所在地及鄰近3 000 m以內的養蜂者及時采取安全防范措施;蠶室和桑園附近亦禁用。8)應貯存在40 ℃以下、干燥、陰涼、通風、防雨處,切忌陽光直射。
參考文獻
[1] 劉寅喆,武亞敬,沈鳳英,等.河北葡萄產業現狀分析與高質量發展建議. 中外葡萄與葡萄酒[J]. 2024(5):97-102.
[2] 袁軍偉,李敏敏,趙勝建.葡萄酸腐病發病特點及防治措施[J]. 河北果樹,2016(3):31-32.
[3] 孫 艷,韓 斌,郭紫娟,等. 葡萄霜霉病的發生與防治[J].河北果樹,2021(3):56.
[4] 楊麗麗,褚鳳杰,王忠躍.綠盲蜷在葡萄上的危害特點及綜合防治[J].中外葡萄與葡萄酒.2010(3):44-45.
[5] 張 慧,許 寧,曹麗茹,等. 我國微生物農藥的研發與應用研究進展[J]. 農藥學學報,2023,25(4):769-778.
[6] 李增智.我國利用真菌防治害蟲的歷史、進展及現狀[J].中國生物防治學報,2015,31(5):699-711.
[7] 張海波,王風良,陳永明,等.核型多角體病毒對玉米草地貪夜蛾的控制作用研究[J].植物保護,2020,46(2):254-260.
[8] 農業農村部農藥檢定所.中國農藥信息網[EB/OL].(2024-10-23)[2024-11-28].http://www.chinapesticide.org.cn/zwb/ dataC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