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成成
告訴你們一個驚天大秘密:我是我爸的親兒子,我是我奶奶的親孫子,但是,我爸卻不是我奶奶的親兒子!
過年的時候,爸爸給奶奶買了一雙名牌鞋,看著很時尚,奶奶穿上后,人似乎年輕了二十歲。奶奶很高興,在家里不停地走來走去。過了一會兒,奶奶問:“這鞋多少錢呢?”
爸爸回答道:“三百多吧!”
奶奶聽到這句話立馬變了臉:“又花冤枉錢,花三百塊錢買幾包大米不好嗎?非要買這么貴的鞋!我這老年人,用不著為穿著花這些不該花的錢!哎喲,大手大腳慣了,真不會過日子!浪費錢喲浪費錢!你都這么大了,還不讓我省心!”
奶奶說著換回了拖鞋,把新買的皮鞋用布擦了又擦,放回了鞋盒。
爸爸頓時啞口無言:“我……我錯了。”
“給我換一雙普通的鞋就行!”奶奶說。
爸爸馬上回答:“換不了,這是打折的商品。”爸爸說完沖媽媽擠了擠眼。
媽媽馬上附和:“是的,換季打折的不能退換。這鞋原價三千多,現在才花一折的錢。”
“三千多?”奶奶把鞋拿出來看了又看,“不能退?!哎呀,以后不許給我買東西,總是亂花錢,盡惹我生氣!”
幾天后,我跟奶奶逛商場,奶奶給我買了一件名牌衣服和一堆零食。爸爸看到我穿著新衣服,吃著零食,心里很不爽:“媽,為什么您給他買了那么多東西?小孩子不需要穿那么貴那么好的衣服,而且吃零食對身體也不好,您上次還說我亂花錢……”
我聽到這番話,覺得很委屈,眼淚都差點流出來了。奶奶一把抱住我:“成成是我的乖孫子,很懂事,值得買!這怎么叫亂花錢呢?”
爸爸不樂意了:“我也是您親生的,為什么就不給我買?還有,為什么我給您買東西就是亂花錢?”
奶奶笑了,說:“你是我撿來的,不是我生的!”
媽媽聽了哈哈大笑:“哈哈,親孫子一到,親兒子就一文不值了!”
爸爸翻了翻白眼,無奈地說道:“世上只有媽媽好,結果,孫子一到,兒子不如草啊!”
雖然嘴上嫌棄爸爸買的鞋,但奶奶每次出門都要穿那雙“打折”的鞋,臟了就會及時擦拭,簡直愛不釋“腳”呢!
這就是發生在我們家的一件趣事。奶奶是不愛我爸嗎?不是,她想讓我爸留著錢給自己買東西呢!我們全家人就是這樣,就像一句歌詞里說的:你愛我呀我愛你,我們一家甜蜜蜜!
(指導老師:林丹)
點評
這篇作文寫得幽默、風趣,單看題目就覺得頗有意思,讓讀者有了往下閱讀的興趣。
整篇作文由兩件事情組成,第一件事情是爸爸為奶奶買鞋,說明爸爸在行“孝”道,這也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而奶奶卻覺得爸爸花了冤枉錢,執意要爸爸把鞋退了,體現了奶奶勤儉節約的品質。第二件事是奶奶在“我”身上花錢時大手大腳,引得爸爸不滿和“吃醋”。奶奶在這兩件事中都是主角,但是在花錢上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和反差,即對“己”吝嗇,對“我”大方。
細節描寫就如同電影里的特寫鏡頭,要求真實且感人,能給讀者留下深刻印象。本文就有多處細節描寫,如“奶奶說著換回了拖鞋,把新買的皮鞋用布擦了又擦,放回了鞋盒”。一連串的動作描寫,體現了奶奶要把新鞋退了的急切心情。
同學們在寫作文的時候,時常會遇到人物說話的情況,在這里提醒同學們一點:語言一定要符合人物的身份。這篇作文奶奶、爸爸、媽媽都有說話,而且每個人說出的話都符合了人物的身份,希望同學們好好學習一下,“悟”出其中之道,以便自己在寫作文的時候,能夠應用自如。
(張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