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燕梅,蒙萱
(南寧理工學院,廣西 桂林 541006)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速和人口的不斷增長,大型城市綜合體工程已成為現代城市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型城市綜合體工程包括商業綜合體、住宅綜合體、辦公綜合體等多功能建筑群體,其規模龐大、結構復雜,往往涉及多個專業領域的設計、施工和運維。傳統的建筑工程管理方式往往無法有效應對大型城市綜合體工程的挑戰,因此需要引入先進的技術手段來提高工程的質量、效率和可持續性。本文的目的是探討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簡稱BIM)技術在大型城市綜合體工程中的應用,旨在通過對BIM 技術的研究和實踐案例的分析,闡述BIM 技術在大型城市綜合體工程智能建造中的重要作用。
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是一種基于數字化建模的集成化設計與管理方法。它通過建立一個包含建筑物各個方面信息的三維模型,實現多個參與方之間的協同工作和信息共享。BIM 技術不僅僅是一個軟件工具,更是一種全新的建筑設計、施工和運維的理念和方法。
(1)信息集成。BIM 技術將建筑物各個方面的信息整合在一個統一的數字模型中,包括幾何信息、屬性信息、時間信息和成本信息等,實現多領域數據的協同管理和共享。
(2)三維建模。BIM 技術以三維模型為基礎,將建筑物的各個組成部分以及其相互關系表達為幾何對象,實現對建筑物的全方位可視化和仿真分析。
(3)協同工作。BIM 技術通過建立共享的平臺和工作流程,實現建筑設計師、結構工程師、施工人員和設施管理人員等多個參與方之間的協同工作和信息交流。
(4)數據驅動。BIM 技術基于數據的思維方式,通過對建筑物信息的可視化和分析,實現對設計決策和工程管理的科學支持,提高決策的準確性和效率。
大型城市綜合體工程是指在城市中建設的包含商業、住宅、辦公、文化娛樂等多功能建筑群體的綜合性工程項目。這些綜合體通常由多棟建筑物、交通樞紐、公共空間和基礎設施等組成,具有獨特的規模、形態和功能特點。
(1)規模和復雜度。大型城市綜合體工程通常具有龐大的規模和復雜的空間布局,涉及多個建筑單體的設計和協調,需要考慮多方面的要求和限制。
(2)多領域協同。大型城市綜合體工程涉及多個專業領域的設計、施工和運維,需要實現不同參與方之間的協同工作和信息共享,確保各專業之間的一致性和協調性。
(3)施工和安全風險。大型城市綜合體工程施工過程復雜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風險,需要有效的施工管理和風險控制措施,確保工程的安全和質量。
(4)運維和設施管理。大型城市綜合體工程在投入使用后需要進行長期的設施管理和運營,包括設備維護、能源管理和空間利用等方面的挑戰。
面對大型城市綜合體工程的挑戰,智能建造技術成為了必要的解決方案。具體智能建造需求如下。
(1)設計與協調。大型城市綜合體工程需要通過BIM 技術實現各專業之間的協同設計和沖突檢測,確保設計的一致性和準確性。
(2)施工與管理。智能建造技術可以實現施工過程的可視化和仿真,提供施工進度管理和決策支持,減少施工風險和延誤。
(3)運維與設施管理。智能建造技術可以為大型城市綜合體工程提供設施管理和運維的支持,包括設備監控、維護計劃和能源管理等方面的智能化手段。
(1)激光掃描技術。激光掃描技術是一種高精度的數據采集方法,它通過激光掃描儀將建筑物和周圍環境轉化為點云數據。在大型城市綜合體工程中,激光掃描技術的應用可以實現以下目標:①獲取現場建筑物的精確幾何信息:激光掃描技術可以快速、準確地捕捉建筑物的各個細節,包括外部結構、內部空間和構件的尺寸和位置等。②輔助建立或更新BIM 模型:通過與現場激光掃描數據進行對比,可以驗證現有BIM 模型的準確性,并進行必要的更新和修正。③支持設計決策和施工規劃:激光掃描數據可以為設計師和施工團隊提供詳細的參考資料,幫助他們做出準確的設計決策和施工規劃。
(2)三維建模和數據采集。在大型城市綜合體工程中,基于BIM 技術的三維建模和數據采集是重要的工作,它包括以下方面:①各專業數據的集成:通過BIM技術,將建筑、結構、機電等各個專業的設計數據進行集成和整合,形成一個統一的數字模型。②屬性數據的采集:除了幾何信息外,BIM 模型還包含各個構件和設備的屬性數據,如材料、尺寸、性能等,這些數據可以通過現場勘測、供應商提供的資料等途徑獲取。③數據的可視化和分析:通過BIM 技術,可以將建筑物的各個方面信息以可視化的形式展現出來,為設計師、施工人員和設施管理人員提供全面的數據支持,幫助他們做出決策和管理工作。
通過數據收集與整合,BIM 技術能夠為大型城市綜合體工程提供全方位的數據支持和管理工具,實現多專業協同、沖突檢測、可視化和數據驅動的智能建造過程。
(1)協同設計與協同施工。BIM 技術為大型城市綜合體工程提供了一個協同工作平臺,不同專業的設計師和工程師可以在同一個模型中進行實時協同工作。協同設計能夠促進各專業之間的溝通和合作,減少設計中的沖突和誤差。通過模型的共享和更新,設計團隊可以及時了解其他專業的設計進展和需求。而協同施工則是指在施工階段,各施工專業團隊之間基于BIM 模型進行協同工作,提前解決施工沖突和協調問題,提高施工效率和減少變更。
(2)沖突檢測和預防。基于BIM 模型的沖突檢測是BIM 技術中的一個重要功能。通過將各專業的設計數據整合到一個模型中,可以自動檢測出模型中存在的沖突和碰撞。其中,沖突檢測可以在設計階段及早發現潛在的沖突,避免施工過程中的設計變更和現場調整。通過可視化的沖突展示,設計團隊可以共同討論并制定解決方案,從而避免延誤和增加成本。而沖突預防則是通過分析和模擬,預測可能出現的沖突并采取措施進行規避。通過在模型中引入施工序列、安全要求和工序限制等信息,可以在設計階段就避免施工過程中的沖突。
(1)施工進度管理。基于BIM 技術的施工進度管理將施工計劃與三維模型相結合,實現對施工進度的可視化管理。通過將施工任務與BIM 模型中的構件和工序進行關聯,可以直觀地展示每個施工任務的進度和狀態。而施工進度的可視化管理可以幫助項目管理人員更好地理解和掌控整個施工過程,及時發現并解決進度延誤和資源沖突等問題。
(2)虛擬現實技術在施工中的應用。虛擬現實技術可以在BIM 模型的基礎上創建虛擬施工環境,為施工人員提供沉浸式的體驗和培訓。施工人員可以通過虛擬現實技術在虛擬環境中進行施工操作的模擬,提前熟悉施工流程和操作步驟。虛擬現實技術還可以用于施工場景的模擬和安全培訓,幫助施工人員識別潛在的安全風險并學習正確的安全操作方法。
(1)建筑設備管理。BIM 技術可以在模型中集成建筑設備的信息,包括設備的類型、位置、規格、維護記錄等。設備管理人員可以通過BIM 模型快速定位設備,查看其維護歷史和狀態,進行維修計劃和預防性維護。BIM 模型還可以與設備管理系統集成,實現設備故障的自動檢測和報警,提高設備維護的效率和響應速度。
(2)設施運營和維護。BIM 模型為設施管理人員提供了一個全面的視圖,包括建筑物的結構、系統和設備等信息。設施管理人員可以通過BIM 模型進行設施運營和維護的計劃和調度,包括定期維護、設備更換、能源管理等。BIM 模型還可以與傳感器和監控系統集成,實現實時監測設施的狀態和性能,幫助管理人員做出及時的決策。
盡管BIM 技術在大型城市綜合體工程中的應用帶來了許多優勢,但仍然存在一些挑戰和局限性。
(1)數據質量和一致性。BIM 模型所依賴的數據需要準確、完整且一致。然而,在實際應用中,數據的收集和整合可能存在困難,導致模型中的數據質量和一致性問題。
(2)技術和標準的不統一。BIM 技術的標準和應用方法在不同地區和行業之間存在差異,缺乏統一的規范和指南。這給跨地區、跨行業的大型城市綜合體工程的合作和數據交換帶來了挑戰。
(3)人員培訓和適應。BIM 技術的廣泛應用需要具備相關技術和操作知識的專業人員。然而,現有的人員可能需要接受培訓和轉型,以適應BIM 技術的需求,這需要投入時間和資源。
(1)綜合信息模型。BIM 模型將不僅僅包含建筑的幾何形狀和結構信息,還將整合更多的數據,如材料、能源、環境等,以實現更全面的綜合信息模型。
(2)數字孿生模型。將BIM 模型與實際建筑物的傳感器數據相結合,形成數字孿生模型。這樣可以實時監測和模擬建筑物的運行狀態,進行預測性維護和優化。
(3)智能建筑與物聯網。BIM 技術將與物聯網技術相結合,實現建筑設備的智能管理和控制。通過建筑設備的互聯互通,可以提高能源效率和用戶體驗。
(4)建筑生命周期管理。BIM 技術將在建筑的整個生命周期中發揮作用,包括規劃、設計、建造、運營和拆除階段。這將使建筑項目的管理更加綜合和可持續。
本文探討了BIM 技術在大型城市綜合體工程智能建造中的應用。首先,介紹了BIM 技術的定義、原理以及核心特點;接著,介紹了大型城市綜合體工程的定義、特點以及智能建造的需求。在具體應用方面,討論了BIM 技術在大型城市綜合體工程中的數據收集與整合、工程協調與沖突檢測、施工過程可視化與仿真以及運維與設施管理等方面的應用。隨后,分析了BIM 技術在大型城市綜合體工程中面臨的挑戰和局限性;最后,展望了BIM 技術未來的發展方向和趨勢,包括綜合信息模型、數字孿生模型、智能建筑與物聯網、建筑生命周期管理等。綜上所述,通過BIM 技術的應用,大型城市綜合體工程可以實現數據集成、協同設計、沖突檢測、施工過程可視化、設施運維等方面的優化,提高工程的效率、質量和可持續性。然而,仍需克服一些挑戰,不斷創新和發展BIM 技術,以適應未來智能建造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