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小說《贖罪》中“男孩的消失” 的象征意義解讀

2024-04-07 11:48:03陳娟
今古文創 2024年11期

陳娟

【摘要】文學作品中象征代表觀念,本質是從特殊對象和具象中經過直觀和想象力的中介,與本體和永恒達到直接的溝通。文學作品中使用象征手法能夠表達更多層次且更豐富的內涵,促使讀者積極參與作品意義建構。在小說《贖罪》第二部分關于敦刻爾克大撤退的戰爭書寫部分,“男孩的消失”這一意象多次出現,貫穿始終。從表層來看,“男孩的消失”的這一意象揭示戰爭殘酷的殺戮本質及對人們移情能力的腐蝕而導致的人性冷漠和殘暴后果;從深層來看,“男孩的消失”一方面象征著小說另一條隱形敘事線索,暗示主人公羅比個人命運的發展和結局;另一方面象征著道德符號,帶給主人公良知拷問和道德反思。主人公羅比結合社會現實和自身命運,對“男孩的消失”進行思考和反思,最終抵達“世界以痛吻我,我卻報之以歌”的精神境界,實現了心靈上的救贖。

【關鍵詞】男孩的消失;象征;戰爭本質;移情腐蝕;隱形敘事;道德符號

【中圖分類號】I106?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標號】2096-8264(2024)12-0019-05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4.12.006

一、引言

英國劍橋著名文學雜志《格蘭特》常以刊登名家名作的節選而享譽文壇,小說《贖罪》被選中的內容是第二部分。這一部分發生在1940年敦刻爾克大撤退前的兩個晝夜之間,羅比是這一部分的主角。麥克尤恩以抒寫個人愴痛為出發點,從羅比,這個從監獄里入伍且沒有任何軍銜的小人物的視角出發,將敦刻爾克大撤退的真實圖景及在此場景下各類人群的生存狀態,通過簡約直觀的語言向讀者展示出來。

在這部分,“男孩的消失”這一暴力畫面貫穿始終,并反復被提及。眾所周知,戰爭中炮彈是不長眼睛的,它們對人類進行的是無差別的殺戮,而麥克尤恩反復讓“男孩的消失”這一暴力畫面呈現,目的是什么呢?麥克尤恩說過:“如果寫暴力只為追求刺激,那它不過是色情而已。我認為,假如你嚴肅對待暴力——也就是說,無須濫情行事——你總是會給它注入某種探究的成分,因此你不僅僅是在展示暴力,而是在描寫和探討暴力……然而,在較大的格局中,你必定會讓讀者對情勢持某種形式的批判態度。這背后總是有更宏大的旨意。”[1]98

基于此,在本文中筆者將從文本出發,從文學象征主義批評的角度,探究“男孩的消失”這一暴力畫面背后所象征的個性化意義,從而理解“男孩的消失”背后更宏大的旨意。

二、文學作品中的象征

(一)象征含義

亞里士多德曾指出象征是“通過其形式或本質,與抽象的或不在場的事物產生思想上的聯系的自然現象或者對象”[2]56。由此可見,一個象征的產生必須有兩個平面:一個是感覺的世界,一個是觀念的世界。簡單地說,象征就是用具象表達抽象。在文學作品中,“象征”是指一些描述特定物品或事物的詞語或短語,蘊含著超越本身意義之外的含義,有一般象征和個性化象征之分[3]。

一般象征是指在文學作品中,有些事物的象征含義在特定的文化里是傳統且約定俗成的,比如孔雀象征驕傲,老鷹代表英勇,日升代表初生,日落象征死亡等等,這一類的象征是“符號、類型、標志的種類,或者用自然事物的形象或特性代表道德事物,比如獅子是英勇的象征”[2]57,這一類象征的具象和抽象是一個統一體,互為前提。這類象征手法應用于文學作品,其代表的含義已經被廣泛接受,對于讀者來說,理解起來并不困難。

而在另外一些文學作品中,有些事物的象征意義是非常私人化,個性化的。歌德在《格言與反思》中,認為“象征把現象轉化為一個觀念,把觀念轉化為一個形象,因此觀念在形象里總是永無止境地發揮作用而又不可捉摸,縱然用一切語言來表現它,它依然是不可表現的”[4],也就是說,象征傳達觀念,而最高意義的觀念,是一種最高真理,是超驗和超現實的,從不直接顯示,只能訴諸象征。而且在傳遞觀念時語言是無能為力的,“語言界定局限思想,而象征則表達思想的無限一面”[5]。

到了18世紀末期,隨著法國浪漫主義文學出現,象征的意義越發接近個性的象征,如斯達爾夫人曾認為要“將整個世界是做心靈感情的象征”[2]57。再到后來,波德萊爾認為:“在某些近乎超自然的心靈狀態中,生活的深度將完全地在鏡像中展現出來,看上去如此平常,就在人們眼前。它成為象征。”[2]18換言之,波德萊爾認為象征并不是一種語言的修辭手法,而是一種特殊的心境,具有暗示力的形象。

由此可見,作為文學創作手法的象征是作者觀念和想法的顯現,表達了語言未表達的內容,內涵豐富且不確定,可以代表無窮無盡的豐富意義,是一種高級神秘的語言。

(二)文學作品中象征手法的作用

首先,由于個性化象征不對應具體固定的事物,其所代表的含義具有多種開放性解讀的可能,所以在文學作品中,這一手法被一些作家廣泛運用到作品中,以表達更加豐富且深邃的旨意和內涵。如Herman Melville的小說Moby Dick(1851)中white whale,Nathaniel Howthorne的the Scarlet Letter, James Joyce的Fennegans Wake等等。

到了近現代,隨著技術和物質的極大發展,各種新事物新觀念層出不窮,文學作品中象征手法的使用更加個性化。例如在小說《贖罪》里面,《阿拉貝拉的磨難》劇本,克萊姆叔叔的花瓶,馬歇爾生產的阿莫牌巧克力,等等,這些象征物品極具時代特點,在推動小說故事情節發展或是揭示小說主題方面都起到了奇妙的作用。

其次,作者運用個性化象征手法,可以積極調動讀者參與小說的內涵發掘和意義構建。在文學作品中,象征的個性化和私人化會帶來具象和抽象脫節的問題。當普遍公認的象征性或先驗性的事物不存在了,讀者就有可能只看到作品中具象的東西,很難看清它背后象征的東西。所以,通過對一些具體事物的個性化象征意義進行解讀,讀者能夠發掘具象背后的深層意義,從而深刻理解作品內涵。如象征主義代表人物之一巴雷斯所說,象征是事物進行的對比,這種對比很多人是看不到的,是隱秘的;和平常的對比不同,象征對它進行的對比并不做出說明,它需要敏銳的讀者主動參與:“只要讀者進入了象征,這種比較就獨自在讀者的心靈中確立起來。”[2]57借助對個性化象征內涵的解析,讀者可以領悟更高的存在,洞察事物真正的本質。

三、“男孩的消失”的象征意義解析

(一)“男孩的消失”的表層象征意義

1.戰爭殘酷的殺戮本質

“呈現集體記憶的官方歷史大多從正面書寫歷史事件,往往粉飾歷史事件背后的暴力真相。”[6]敦刻爾克大撤退這樣的歷史事件也不例外。

正統的史料向來把二戰中的敦刻爾克大撤退譽為一場軍事行動奇跡,英國首相丘吉爾稱之是一場蘊含勝利的救援行動[7],是“一場堪稱奇跡的大運送”[8]。雖然英國官方也報道,這場撤退中“英軍有68111人死亡”[9],但麥克尤恩認為在民族敘述中人們通常對這場撤退抱有相當美好的記憶,悖逆現實,上演一出濫情的戲碼,“將普通士兵向海灘進發渲染為敦刻爾克‘奇跡;而實際的情況是“士兵和平民混雜在一起,慘不忍睹”[1]98,“到處都是令人顫栗的慘狀”[10]165,“簡直就是一場血腥屠殺”[10]193。麥克尤恩認為:“要是你描寫敦刻爾克大撤退,就像我在《贖罪》中所做的那樣,你就不能避而不寫數以萬計的人在那場撤退中喪生這一事實。”[1]98

然而怎樣描述才能凸顯這一個慘烈的事實,麥克尤恩有自己的創作理念:“在小說創作中如果能正確地處理細節,余下的則會順理成章。”[6]他把這個“細節”錨定在“男孩的消失”這一意象上。

在小說中,“男孩的消失”對主人公羅比影響巨大,使其對過往的軍旅生活和眼前的戰爭產生了深深的質疑。參軍到部隊本是羅比人生最重要的轉折之一——他獲得了自由,見到了戀人,可以重新開始規劃后面的人生。但“男孩的消失”使他意識到,“殺戮成了冷冰冰工業中的一環”[10]175,“他們甚至會把一整艙的炸彈砸向鐵道旁一個沉睡中的小村莊,而懶得去想里面究竟有誰”[10]175,“他們從來不必想自己行動的后果——一個男孩的驟然消失”[10]175。羅比曾經為英國皇家炮兵部隊的干活速度、紀律性、日常訓練及團隊合作精神而自豪,但如今他看到的恐怖景象——樹上掛著的男孩的腿——使他那種自豪感蕩然無存,他開始覺得“這種紀律和凝聚力的作秀令人羞恥”[10]211,并認識到“戰爭中的殺戮是人類最大的罪孽”[11]。

麥克尤恩通過描寫羅比對戰爭中一個“男孩的消失”的深刻反思,“解構了宏大的歷史書寫,消解了政治話語的常論,顛覆了軍事行動的‘戰爭奇跡”[6],從而真實還原了戰爭殘酷的殺戮和破壞本質。麥克尤恩“以他招牌式的冷靜和精確的細節敘述,把戰爭的破壞力,殘忍性和變態性揭示得一覽無余,以文學這種形象的語言一次次挑戰人的心靈忍受極限。”[12]

“男孩的消失”之所以能夠在揭示戰爭的本質中凸現出重要的作用,是因為這一“象征”具有強烈的現實性和關聯性特征。關于這一點,柯勒律治(Samuel Taylor Coleridge,1772-1834)在《政治家手冊》中做過這樣的闡述:“象征以半透明為特征,或者是個別中的特殊,或者是特殊中的一般……象征總是具有現實的特點,并使現實變得可理解;當它闡明整體,容許自己作為那統一體的一個活生生的部分,它是那統一體的代表(表征)。”[13]因此,一個“男孩的消失”在戰爭中可以代表千千萬萬男孩的消失,其本身也作為整體活生生的一部分而遭受了戰爭的蹂躪和迫害。

“男孩的消失”背后是無數生命的消失。“在路上,在溝里,在人行道上,他們看見日益增多的尸體……但是誰會在意呢……沒有了細節,也就無法構成全貌。”[10]199如果讀者能夠充分思考和理解一個“男孩的消失”這一象征所蘊含的慘烈真相,就不難想象成千上萬的在戰爭中喪生的人們所經歷的種種非人的磨難, 從而也就能夠理解戰爭殘酷的殺戮本質。

2.戰爭對人的移情腐蝕

在邁克爾·斯洛特(Michael Slote)的移情理論中,“移情”(Empathy)主要指的是一種道德心理機制,是“一個行動者對于另外一個行為者的心靈狀況尤其是情感狀況的近乎等同的感受和體驗,亦即一種基于感同身受的情感共鳴”[14]。斯洛特認為,“人類道德行動的理由便是移情,移情對道德的各個方面都有著基礎地位。正常情況下,大多數人都有著中等水平的移情能力,不會做出殘忍的行為。”[15]但據西蒙·巴倫-科恩(Simon Baron-Cohen)研究,在特定情景下,普通人的移情能力會遭受移情腐蝕而減弱,甚至達至零度移情水平,將他人視為物件而忽視他人的情感和思想。進而對他人做出暴虐行為,展示出人類的殘暴。[16]

在《贖罪》第二部分,殘酷的戰爭對人們的感官和心理都帶來了極大的沖擊,強烈的求生本能使人們的注意力從關注自己與人之間的關系變成只關注自我的模式,只和物品產生聯系,即使和人產生聯系也只是把對方當成物品。當一個人全神貫注地追求自身的關切,共情模式就很有可能關閉了,移情腐蝕的后果也會體現出來。

例如,與羅比同行的兩個士兵在面對樹丫上掛著的一個“光禿禿的,齊齊從膝蓋以下斬斷的”小孩子的腿時表現出的冷淡和厭惡,正是體現了殘酷的戰爭對人的移情能力的腐蝕。看到樹上掛著的男孩的腿,羅比心里感到極度不適并劇烈嘔吐。對羅比來說,普通人對一個掛樹上的孩子的殘肢無動于衷,這是“一個國家,一種文明就要在眼前崩坍”[10]的前兆。但與羅比同行的另外兩個士兵只是“發出輕蔑的聲音以表示厭惡”[10],由于見到太多類似的情形,他們拒絕為“男孩的消失”浪費感情,普通人本應具有的想象他人的感受和思想的移情能力,在他們身上得不到體現。

由于移情能力遭到腐蝕,兩位士兵的道德行動便缺乏動機,他們可以任由小孩的殘肢掛在樹上不去理會,接下來一路上不顧羅比的傷勢和心情,肆意開著羅比的玩笑,而且晚上酒足飯飽之后很快就進入了夢鄉。在這樣的情況下,羅比自身也不可遏制地產生一些自私的想法,比如,他雖然知道同行的兩個家伙都是城里人,一到鄉間就迷路,他們行軍很依賴羅比,可是羅比卻想“悄悄地溜走掉,讓那兩個下士聽天由命去吧”[10]177。一路上兩位下士的冷嘲熱諷,使得羅比進一步加深了對他們的敵意,羅比覺得自己沒有必要對他們負責了,“事實上,他敵視身邊的每一個人。他只關心自己的存在。”[10]189

在橫尸遍野的撤退途中,雖然隨處可見“被炸飛的血肉,骨頭和燒焦的皮膚”,但“大家都陷入沉思,默默無語”[10]187。這便是人們移情能力的喪失。當人屏蔽了對他人的移情能力,不再把他人看成與自己一樣的人類的一員,那么就可能表現出任何殘忍的行為。[6]人性在戰爭中受到極大摧殘和扭曲,人與人之間充斥著暴戾和仇恨,個個變得“狂妄自大,不計后果”[10]221。

書中更極端的例子是,在海灘的一間酒吧,準備撤退的英國士兵們把戰爭的失利歸結于英國空軍作戰不力,于是他們圍著一個矮小的英國空軍士兵進行肆意謾罵和毆打。他們認為,這個士兵要對所有的事情負責,“每一次失利,每一次戰敗,都由這個身材矮小的家伙所賜。”[10]221他們身上體現出漢娜·阿倫特所說的“平庸的惡”,這種惡“最顯著的特征是無思性,即作惡動機的缺失,思考能力的匱乏”[17]。

由此可見,與戰爭中“男孩的消失”一同消失的是不僅僅是鮮活的生命,更是人們對同類的悲憫移情能力和對問題的正常思考能力。“現代化技術戰場是令士兵們移情能力趨于枯竭,催生‘平庸的惡的典型場所。”[6]

(二)“男孩的消失”的深層象征意義

1.隱形抽象的敘事動力

敘事作品作為一種話語系統,它的內部結構可以從兩個向度進行分析:首先是歷時性向度,即根據敘述的順序研究各個單元之間的關系,一般文藝理論中所講的結構主要是指這種歷時性向度的結構關系;其次是共時性向度,研究內容各個要素在敘述順序背后的內在關系。前者我們稱為表層結構,后者稱為深層結構。[18]

《贖罪》這部小說的表層敘事結構比較明顯,三個部分不同的故事按時間和空間轉換分別展開,脈絡比較清晰。但作為一部“想去贖罪,但罪無可恕”的小說,其敘事結構不止停留在表層。在小說第二部分隨著“男孩的消失”這一意象反復出現,聯系整部小說進行解析,不難發現“男孩的消失”代表著一種深層的隱形敘事元素,暗示了主人公羅比的命運發展和結局,在推動小說敘事發展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象征著小說隱形的深層敘事動力。

在小說第一部分,昆汀家族兩個雙胞胎男孩的不告而別,這一事件觸發了主人公羅比的命運多米諾骨牌,使其往后的人生陡然轉向,走向一條難以預料的道路。當年的羅比雖出身卑微,家境貧寒,但單純善良,志存高遠,受到了命運之神的格外垂青——他獲得塔利斯先生的資金支持,即將進入劍橋大學入讀醫學專業;他還捕獲了塔利斯家大小姐塞西莉亞的芳心,即將開啟美好的生活。然而昆汀家族“消失的兩個雙胞胎男孩”這一事件卻如同一只無形的巨手,一把拉住了羅比滾滾前進的命運之輪。自此,一切開始往相反的方向行進——他被誣告入獄,作為“自由社會人”的個體存在自此消失,他先前所有對未來的美好理想和抱負瞬間化為了泡影,他的人生悲劇從此拉開大幕。

昆丁家族“雙胞胎男孩的消失”直接導致現實中羅比作為社會人的個體的消失。在人生最美好的年華,羅比蒙冤入獄,大好前程盡毀,在獄中過了三年半愚蠢幽閉的日子。羅比認為,自那時起,先于戰爭之前,“他的人生先毀了,接著每個人的都毀了”[10]190。因此在撤退中看到的“男孩的消失”這一慘烈的景象時,羅比意難平,不可遏制地想到了“另一個驟然消失的男孩,曾經屬于他自己的那個消逝的生命”[10]176。

如果“男孩的消失”暗示著羅比曾經美好人生的消失,那么小說中另一位法國少年的“消失”則預示著羅比最終的命運結局。這位在撤退中遭空襲而遇難的法國少年年僅十五歲,相貌英俊,穿著白色襯衣,“襯衣口袋上別著一排自來水筆。”[10]197法國少年帥氣的書生形象與當年在劍橋求學的羅比極其相似。另外兩位士兵在埋葬少年的墓穴中唱起了跑調的贊歌:“四面受敵,全軍覆沒,放眼展望,吉少兇多。”[10]196這歌本是兩位下士唱給去世的法國少年的,但卻為羅比最終的命運提前做了預告:兇多吉少。其實在撤退中,羅比早就受傷了,且傷勢很重,一直以來他都是在極力掩飾傷口,不讓旁人看出自己有任何異常,因為他知道受傷的士兵不會被優先安排登船撤退。但傷勢越來越重,羅比經常感到眩暈,當他跟著下士一起埋葬少年的時候,他自己也清晰意識到“不一會兒,男孩就消失了”[10]197。羅比最終在撤退的前夜去世了,嚴重的敗血癥奪走了他的生命。

2.拷問良知的道德符號

文學評論家亨利·詹姆斯認為,英國作家有“道德膽怯”,“他們討厭對描述真實時會遇到的重重困難。因此他們常會十分膽怯,并且其作品的標志大體上就是在某些問題上保持謹慎的沉默。”[19]26英國的這種“低調陳述”傳統(understatement),表面上是紳士風度,實際上是拒絕面對真實問題,逃避現實責任。這種深入英國民族機體細胞的“敘述綜合征”在二戰時體現得淋漓盡致。

但“國民作家”麥克尤恩在小說《贖罪》中對這種“敘述綜合征”進行了嚴肅的反思。雖然他認為“一般而言,作家很難回答道德和寫作的問題”[1]78,但“寫作充滿了道德意蘊,語言中儲藏了道德價值,這是無法逃避的。”[1]78因此,在小說里,麥克尤恩借助羅比對“男孩的消失”這一象征的思考和反思,提出了人性惡之罪及戰爭之罪由誰來贖的道德問題。

作為黑暗人性及罪惡戰爭的最大受害者,羅比本已對人性失望至極,對人生不抱任何希望,但當面對“男孩的消失”這一慘烈畫面時,羅比還是會感到惡心嘔吐,會輾轉難眠,會不由自主地思考:“你今天沒有殺人,可是對多少人的死你采取了聽之任之的態度?”[10]232因此,“男孩的消失”這一意象對羅比來說不僅僅是一個生命的消失,更象征著一種道德符號,拷問他的人性和良知。

年輕時的羅比善良勤勞,有著強烈的正義感和崇高的道德感,對塔利斯家族有著深深的感恩之情。作為塔利斯家族仆人的兒子,羅比從小跟隨母親在塔利斯莊園長大,被允許和塔利斯家族的孩子一起玩耍,接受塔利斯先生的資助,去讀書深造,并深得塔利斯家族大小姐的愛慕,他早已把自己看作這個家族的一分子。所以在得知昆汀家族兩個雙胞胎男孩夜里離家出走后,“消失的男孩”激起了他心底無限的同情和責任感,因為“他愛塞西莉亞,愛這對雙胞胎,愛飛黃騰達,愛黎明的曙光以及黎明時分不可思議閃爍發光的薄霧。”[10]232經過一夜的尋找,羅比在一棵樹下找到了雙胞胎,并于清晨五點鐘帶回這兩個小男孩。“一個男孩坐在他肩上,另一個牽著他的手,跟在他后面。”[10]15可是,等待羅比的不是眾人的感激和夸贊,而是冰冷的手銬和警車。這次事件毀掉了羅比美好的前程,更摧毀了他的人生價值觀。

在經歷了這次變故之后,羅比明白無論自己如何努力,自己局外人的身份始終無法改變,階層的鴻溝也是無法逾越的。漸漸地對這樣的事他習以為常了,覺得它就跟家常便飯一樣,曾經縈繞在心頭強烈的道德感和責任心不復存在,他甚至變得有些自私,整個行軍撤退過程中,“他敵視身邊每個人。他只關心自己的存在”[10]189。當看到樹上掛著一個“消失的男孩”時,羅比除了感到壓抑和惡心,并沒有想采取什么實際的行動;當看到空襲中一對說佛蘭芒語的母子驚慌失措,不知如何自救,羅比知道他們被炸死是遲早的事兒,于是撇下他們,自己去逃生。經歷了現實的殘酷打擊,羅比覺得自己已經“變得沒有責任感,對往昔毫無印象,對未來摸不著頭緒;要去哪兒,打算干什么,他一概不知,也不想弄明白”[10]216。

然而在海灘等待撤退的前夜,羅比因傷勢嚴重而高燒不斷,昏睡中他又再次想起路上“消失的男孩”,回想起自己曾經找到的“消失的雙胞胎”,最終他覺得自己還是有一些“隱而未見的包袱”放不下。他覺得自己應該原路返回,“必須從那棵樹上找到那個男孩”,“從軟泥里把一塊塊燒焦的條紋布片和男孩睡衣褲的碎條拾起來”[10]233,然后把那位“可憐的,膚色蒼白的男孩放下,給他舉行一場像模像樣的葬禮”[10]233。就像他曾經義無反顧地去尋找那一對失蹤的雙胞胎男孩一樣,不計個人得失,也沒有想過什么回報,只憑單純善良的本性去做這件事情。他還為沒能全力保護那對說佛蘭芒語的母子而忐忑不安,他想親自問問那位夫人,他對他們的死要不要負責。他希望婦人告訴他:“不,你沒有罪。沒有。”

由此可見,經歷了人生那么多的至暗時刻,羅比曾絕望和憤恨過,也有過自暴自棄,但他最終還是沒有完全任由自己滑向深淵,他始終與內心的惡魔奮力斗爭,以完成對自己因飽經蹂躪摧殘而千瘡百孔的靈魂的救贖,如他自己所說,“他只是想要找回自己”,找回那個充滿正義感和責任感的自己;而當初那些人怎么對他都無關緊要了,他堅信自己會被昭雪沉冤,覺得自己甚至都不需要道歉或稱贊。還他清白就已經足夠,而后他就可以“找到塞西莉亞,愛她,娶她,毫無屈辱地生活”[10]199,他堅信自己的未來將是“一次再生,一次凱旋”[10]198。

四、結語

綜上所述,文學作品中個性化象征代表觀念,本質是從特殊對象和具象中經過直觀和想象力的中介,與本體和永恒達到直接的溝通。而讀者到達象征所暗示的觀念的路徑,不能依靠純理性和邏輯,要靠讀者感官的和情感的方式來獲得。因此,象征的特點為讀者解析作品內涵提供了更廣闊的維度,能夠鼓勵讀者積極參與作品深層意義的解析和建構。

《贖罪》作者麥克尤恩通過“男孩的消失”這一個性化象征確立了具體且特殊的對象,引導讀者在接觸作品時,先是用“男孩的消失”這一特殊意象喚起讀者的某些感受,使讀者在想象力的參與下,解讀這一意象的表層意思及背后所蘊含的深意。“男孩的消失”從表層來說,代表現實中的雙胞胎男孩失蹤事件和戰爭中無數男孩生命的消失;但從深層次來看,“男孩的消失”象征羅比自身的多舛命運和戰爭的荒誕殘酷本質。由“男孩的消失”引發的一系列問題,不斷拷問著羅比的道德和良知,迫使他不斷深入思考人性的復雜和戰爭的本質意義,最終于彌留之際在精神和道德上完成自我救贖,坦然接受自己不幸的命運,與之和解,決心重新以赤子情懷擁抱這個現實世界,以實現超越今生的生命意義。

參考文獻:

[1](美)萊恩·羅伯茨.伊恩·麥克尤恩訪談錄[M].郭國良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21.

[2]李國輝.19世紀西方文學思潮研究·第五卷象征主義[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22.

[3]M·H·Abrams.A Glossary of Literary Terms[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4:311.

[4]朱光潛.西方美學史[M].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

2008:12.

[5]武曉霞.梅列日科夫斯基象征主義詩學研究[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63.

[6]羅媛,宋艷芳.論麥克尤恩在《贖罪》中對戰爭暴力的書寫[J].蘇州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32(04):

86-91.

[7](英)丘吉爾.最光輝的時刻[M].北京編譯社譯.長春:時代文藝出版社,1995:115.

[8](新西蘭)安東尼·麥卡滕.至暗時刻[M].陳恒仕譯.

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19:189.

[9]阿德里安·吉爾伯特.閃電戰[M].孔婭妮等譯.北京:中國市場出版社,2009:149.

[10]伊恩·麥克尤恩.贖罪[M].郭國良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7.

[11]張和龍.宏大而優美的心靈史詩——評伊恩·麥克尤恩的《贖罪》[J].外國文學動態,2008,(02):20-22.

[12]劉洋,高飛.漫漫懺悔路—— 《贖罪》的文學倫理學解讀[J].外國語文研究(輯刊),2018,9(01):129-138.

[13]Coleridge S.T.The Satemans Manual[M].S.Curtis London,1916:37-38.

[14]李義天.移情概念的淵源與指稱[J].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7,44(01):19.

[15]徐少鵬.邁克爾·斯洛特移情倫理思想研究[D].西南大學,2023.

[16](英)西蒙·巴倫-科恩.惡的科學[M].高天羽譯.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8.

[17]陳令儀.阿倫特的思之困境及其克服——對平庸之惡的深層思考[J].巢湖學院學報,2020,22(01):25-30.

[18]童慶炳.文學理論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327.

[19](英)亨利·詹姆斯.小說的藝術[M].崔潔瑩譯.成都:四川文藝出版社,2021:26.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2020一| 日韩无码视频专区|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视频| 99久久99这里只有免费的精品| 欧美高清国产| 老司国产精品视频| 免费黄色国产视频| 亚洲欧美色中文字幕| 四虎永久免费地址| 美女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多人乱p欧美在线观看| 成人a免费α片在线视频网站| 亚洲精品午夜无码电影网| 国产传媒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 欧美日韩动态图| 中文字幕久久波多野结衣 | 国产一级视频久久| 91免费在线看| 国产午夜一级淫片| 最新国产精品第1页| 久精品色妇丰满人妻| 手机在线免费毛片| 人妖无码第一页| 欧美日韩亚洲国产主播第一区| 亚洲人人视频| 国产杨幂丝袜av在线播放| 国产极品美女在线| 国产午夜不卡| 国产95在线 | 国产亚洲精品无码专| 乱人伦中文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国产浮力第一页永久地址| 国产区网址| 国产精品私拍在线爆乳| 9久久伊人精品综合| 丰满人妻久久中文字幕| 好吊色妇女免费视频免费| 欧美成人二区| 国产成人免费手机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床戏一区| 国产日产欧美精品| 国产制服丝袜91在线| 999在线免费视频| 日本一本正道综合久久dvd| 国产三级国产精品国产普男人 | 国产人成网线在线播放va| 日本高清成本人视频一区| 精品无码国产自产野外拍在线| 亚洲香蕉伊综合在人在线| av一区二区三区高清久久| av一区二区人妻无码| 中文字幕在线日本| 亚洲天堂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人成人让影院| 欧美激情福利|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swag| 成人午夜天| 69视频国产| 伊人蕉久影院| 国产成人AV大片大片在线播放 | 国产精品女熟高潮视频| 无码中文字幕乱码免费2|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无码| 网久久综合| 国模极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日韩精品欧美中文字幕| 国产一级毛片网站| 99re精彩视频| 国产在线观看第二页| 国产白浆在线| 亚洲中文精品人人永久免费| 美女被操黄色视频网站| 免费一级全黄少妇性色生活片| 久久久无码人妻精品无码| 久久国产高潮流白浆免费观看| 亚洲中文在线看视频一区| 热久久国产| 亚洲最新地址| 色天天综合| 蜜桃视频一区二区| 成人日韩欧美| 中文天堂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