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固有力
今人當用之
故事者有力,可助溝通、善表達、啟智慧,亦可長見聞、改命運、展形象。有力量之如此,今人何不用之以成就自我?故曰:故事固有力,今人當用之。
故事者,故時之事情也。發生于過去而傳誦于今人。其內容或真實發生,或想象得之,但皆有相似相同之處;好的故事,均喻于理。今人可借以溝通,亦可學以啟智 ,但凡用之,即可借其力量,成就自我。
用好故事,可以是借故事來表達溝通、喻事說理。這里借用的,可以是像莊子那樣借用大鵬之類奇幻神秘的故事,也可以是像陸游那樣借由諸葛亮“出師一表真名世”的真實歷史。凡是借用,內容不限而重在表達情意。好的故事往往像一位優秀的翻譯官,能將你所想要說的話、論的理以一種靈活主動的方式傳達給對方。就好比說明人多力量大的時候,“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就能生動地將道理闡明。所以說,借用故事的力量溝通與表達,能夠使交流更加高效與輕松。
用好故事,可以是學習故事中的經驗教訓與精神品質。一代代傳承下來,故事的經久不衰肯定有它的意義。這意義便是今人應吸收的營養、應借助的力量。從農夫與蛇的故事里,我們可以學到應警惕忘恩負義之人;從愚公移山的故事中,我們可以習得“有心人,天不負”的道理,可以感悟不畏艱險、永不放棄的精神的可貴。故事浩如煙海,其中蘊含的哲理亦是不可勝數。今人通過學習故事、深挖其中哲理,也可化故事的力量為自己的力量,進而用以成就自我。
用好故事,還在于講好故事。正如有許多故事值得被學習,也有許多故事值得去講述。發揮故事的力量,講述是必不可少的。講好趙一曼的故事,讓她堅韌而又雅致的精神之花開在中華兒女的心田,講好雷鋒的故事,讓他奉獻自我的精神鐫刻在炎黃子孫的基因里……無數高貴美好的品質,值得我們宏揚;無數好的故事,等待著我們去講述,去釋放它的力量。
故事的力量,無疑是巨大的。今人所應做的,是用好故事。學好故事,講好故事,以故事的力量推動個人的命運,推動時代之巨輪。
愿行舟于人生海海的你我,都能借由故事的力量這一海風,遠揚風帆。
點評
文章標題即明確了故事之力量及與今人之關系,簡潔有力,直擊主題。
開篇為“問題的提出”。以六個三字短語點明故事的力量,駢散結合,簡練有力,頗具《六國論》開篇之妙。
接下來為“問題的詮釋”。先闡釋“故事”的含義,再點明“好故事”對今人的價值,為下文論證的展開作好了鋪墊。
主體部分為“問題的解決”。從“借故事表達溝通、喻事說理”“學習故事中的經驗教訓與精神品質”“用好故事,還在于講好故事”三個層面具體論述,從“借”到“學”再到“講”,層層深入地論證了“好故事”的價值。論據有真實的歷史故事,也有虛構的文學故事,豐富多樣,具有代表性。論證的語言也很有特點,整齊對稱的句式、恰當形象的比喻,都增加了論證的力量。
最后為“總結陳辭”,再次強調好故事于個人、于時代的意義,發出號召,收束全文。
當然,本文也有一些可商榷之處,如語言上文白夾雜,讀來覺得有些生硬,不夠暢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