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玉東
摘要:? 遼寧清原被劃為松材線蟲病疫區以后,采取了綜合防治方法應對疫情帶來的危機。焚燒法是清原縣疫木清理的主要技術措施之一,是通過普遍監測調查后對枯死枯黃形態的松科樹種進行取樣、檢測鑒定,對被鑒定為疫木或疑似疫木的林木采取即死即清、集中除治的方式將疫木燒成灰燼或徹底碳化。焚燒法是結合縣域防疫現狀應用到實際防治工作中最為普遍的技術手段,從2017~2023年調查結果來看,能夠有效控制疫木外運外流源頭、阻斷松材線蟲病疫情的傳播途徑,為清原縣穩定防控局勢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是早日解除疫區的至關重要因素。
關鍵詞:? 松材線蟲病;? 焚燒法;? 松科;? 防控;? 疫木
中圖分類號:? ?S 433?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 ? ? 文章編號:1001 - 9499(2024)02 - 0050 - 04
松材線蟲病具有致病力強、傳染快、潛伏期長等特點,是由松材線蟲(Bursaphelenchus xylophius)引起的林業重大外來入侵有害生物。目前,我國是遭受松材線蟲病威脅最重的國家,病害已經大面積流行,松材線蟲病危害態勢十分嚴峻[ 1 ],于1982年在南京中山陵首次被發現,現已擴散到18個省,呈北擴西進之勢[ 2 ]。2018年,遼寧省被國家正式確定為松材線蟲病新發生區,發生面積4 300 hm2,涉及7市22縣,防疫形勢不容樂觀[ 3 ]。受地理位置、氣候條件的影響,遼寧疫區與國內其他疫區存在較大差異,防控對策不能照抄照搬南方地區或者其他省份,而要因地制宜。
2017年,清原縣西部的紅透山鎮、南口前鎮最先發現了松材線蟲病病例,2018年被正式劃為疫區。受松材線蟲病入侵的影響,松科樹種資源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威脅與挑戰,尤其對縣域內的紅松、油松樹種危害最為嚴重。面對疫情危機,清原縣按照國家、省、市等主管部門的部署,制定了“普遍監測,積極預防,綜合防治”的防控方針,采取消滅媒介昆蟲、防止人為傳播、及時清除疫木等技術措施,嚴格控制疫木外運外流等監管辦法,最大限度控制疫情在縣內傳播蔓延,嚴防北擴。本文重點論述了焚燒法在疫木清理生產中的廣泛應用及實踐技術,分析該技術方法對縣域松材線蟲病防控起到的關鍵性作用,以期為松材線蟲病防治工作提供一些實踐性做法或者可借鑒經驗。
1 清原縣自然地理概況
清原滿族自治縣位于遼寧省東部,隸屬遼寧省撫順市,地處長白山余脈龍崗山北麓,屬低山丘陵區。東與吉林省梅河口市、柳河縣、東豐縣交界,北、西和南分別與本省西豐縣、開原市、鐵嶺縣、撫順縣、新賓滿族自治縣為鄰,地理坐標為124°20′06″~? 125°28′58″E,41°47′52″~42°28′25″N,總面積3 932.96 km2,是以林業為主的典型山區縣。中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溫度5.2 ℃,月平均氣溫最低-20.5 ℃。林地面積310 927 hm2,其中針葉林面積128 925 hm2,占林地面積的41.5%。針葉林絕大部分均為松科樹種,紅松(Pinus koraiensis)、油松(P.tabuliformis)、樟子松(P.sylvestris var.mongholia)、赤松(P.densiflora)、云杉(Picea asperata)等樹種面積125 959.7 hm2,占97.7%。
2 清原縣松材線蟲病防控形勢及前景
松材線蟲病又叫松樹枯萎病,被稱為松樹的“癌癥”[ 4 ]。入侵清原后,大面積松科樹種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危險。從當前清原縣松材線蟲病防治的局勢來看,面臨著巨大的困難和挑戰,不利因素與有利條件并存。不利因素包括:防治區域較大,幾乎涵蓋了3 932.96 km2的面積范圍,包括紅透山、南口前等5個疫點鄉鎮,草市、南山城等9個非疫點鄉鎮,10個縣屬國有林場、撫礦林場、北三家鐵路林場、遼寧省實驗林場、遼寧省生態工程職業學院實驗林場等眾多經營單位;防治任務量相當繁重,完成縣域內125 959.7 hm2松科樹種的監測、取樣、送檢、防治等各項技術環節,需要消耗大量人力、物力、財力,其工作量與難度不言自明;除治作業期與春秋季護林防火撞車,防火期內禁止一切野外用火會很大程度影響焚燒除治的作業進度,增加了期限內完成防治任務和目標的難度;感染了松材線蟲病的松樹,在發病初期,工作人員很難從外貌上完成病癥問題的分辨,松材線蟲病有潛伏期長的特征,并不利于疾病的防治,會加重工作人員的判斷難度,潛伏期的松樹很可能會使松材線蟲病害傳播范圍進一步擴大[ 5 ]。有利因素有三個方面:一是國家已將防治松材線蟲病列入到“十四五”規劃的戰略高度,國家政策的支持是打贏松材線蟲病防控戰役的至關因素。按照省市部署,清原縣制定了屬地管理辦法與明確的防治目標,體現了地方政府防疫的決心,是解除松材線蟲病疫區的堅強保障;二是經過近幾年先前幾個疫點鄉鎮對疫木除治積累了較為豐富的防治經驗,即便是個體經營者、廣大林農都加深了對松材線蟲病本質的認知,提高了對蟲害的日常監測和防治力度,逐漸形成全民防疫的良好格局;三是清原縣四季分明且冬季寒冷漫長,從松材線蟲、云杉花墨天牛(Monochanus saltuarius)本身的生物學特性來看,其傳播的整體速度較中國低緯度地區要相對緩慢,為本區徹底除治創造了時間上的優勢,充分利用這個優勢可以有效控制蟲害向周邊區域蔓延和傳播。因此,只要采取及時有效的科學防治措施,化不利因素為有利因素,消除蟲害威脅的前景仍然光明。
3 焚燒法清理疫木實踐技術
3. 1 監測普查與踏查
治理松材線蟲病應以疫木清理為核心,以嚴格疫木源頭管理為根本,優化普查監測手段[ 6 ]。在疫木除治之前,先要做好松科樹種的監測、踏查工作。按照屬地管理原則,縣自然資源局森防站負責組織各鄉鎮、國有林場等部門對所在轄區進行全面監測普查,重點小班要現地踏查,對象為油松、紅松、樟子松、赤松、落葉松等松科樹種。監測普查、踏查時要做到全面細致,使用無人機、PDA、GPS等林業調查設備,對枯死枯黃林木所在位置確定坐標點位并做好記錄,確定監測地塊的林班、小班、樹種、坐落等因子,做到數據準確、林分因子齊全。
3. 2 取樣、檢測鑒定及通報結果
監測普查后,立即對枯死枯黃林木采取取樣工作。取樣時,要將取樣的林木伐倒,對林木的上部、中部、下部的木質部分別取樣,并在標簽上標明取樣林木的采集時間、地點、坐落、樹種、林齡、取樣部位、取樣人等詳細信息,用密封袋裝好。送到屬地國有林場森保站檢測,檢測時有疑問或不能確定的,由屬地林業站統一送到縣森防站專職檢測部門檢測。重點區域重點小班由縣森防站統一送省級檢測部門鑒定。檢測鑒定結束后,由森防站向各鄉鎮、林場統一通報檢測鑒定結果。
3. 3 疫木設計與采伐方式的確定
對鑒定結果為疫木、疑似疫木的小班立即啟動疫木設計程序,涉及到疫點鄉鎮的由自然資源局森林資源調查隊人員負責設計,非疫點鄉鎮由國有林場或林業站業務人員負責設計。外業設計時,要準確確定疫木、疑似疫木的林班、小班、坐落、林種、樹種、作業面積、采伐株數等重要因子,做好記錄。內業設計文本要具備詳細的森林經營作業設計說明書;森林主伐更新、撫育間伐、改造作業設計一覽表;森林經營作業設計發證補充項目明細表;樹高曲線圖;實測圖等圖表材料。要根據外業設計記錄的現地情況來確定相應的采伐作業方式,對已經大面積感染蟲害的小班采取皆伐措施,伐除所有林木;對樹種經濟價值高且感染數量小、程度輕的染病小班,或檢測結果為疑似疫木的小班采取衛生撫育措施,防止疫情在小班內繼續擴散,最大限度保護未染病的林木資源,將損失降到最低。
3. 4 除治方法的選擇
2017~2020年,清原縣采取了焚燒、粉碎、高溫熏蒸多措并舉的除治方法。2021年開始,綜合考慮染疫情況、除治數量、指定加工點(熏蒸點)規模、監管難易程度等因素,將焚燒除治做為清除疫木最主要的技術手段。
3. 5 焚燒疫木技術要點
焚燒清理就是對采伐后的疫木或疑似疫木采取徹底焚燒方式,使林木化為灰燼或徹底碳化,切斷媒介昆蟲的生存與繁殖空間。疫木除治時,要實行全過程現場監管,確保用火安全。該技術方法包括采伐疫木、打枝截段、集材、伐根去皮、放藥、覆膜、焚燒七項技術要點。
采伐疫木 伐木時,要控制樹木倒向盡量避免“架瓜”,以減少對周圍林木的損傷。要嚴格控制伐根質量,伐根高度必須低于5 cm,為后續的技術操作打好基礎。
打枝截段 伐倒后的疫木,使用木棒或小型油鋸將樹干上的樹枝清理干凈。用油鋸對整根樹木均勻截段,截段時的木段長度必須低于1 m或者更短,方便作業人員搬運從而加快作業進度,有利于將疫木焚燒的更為徹底。
集材 將所有打掉的樹枝和截取完畢的木段集中到林內寬闊的林間空地,林分郁閉度較大沒有林間空地時,可以將疫木集中到林外附近的林道或其他開闊地,集材時疫木和樹枝不許遺漏,集材地點即為疫木焚燒點。
伐根去皮 使用斧頭、鐵鍬等工具對伐根進行細致處理,將伐根上的樹皮全部去除干凈,不能有殘留。
放藥 根據伐根橫截面面積的大小,將去皮后的伐根上放置1~2粒磷化鋁藥物。
覆膜 圍繞伐根一周挖出深度適宜的土溝,使用≥0.8 mm厚度塑料布覆蓋在伐根上并用土壓實,使覆蓋后的伐根形成一個密閉空間,發揮磷化鋁熏蒸的最佳效果。
焚燒 焚燒對象為截取完畢的木段和樹枝,焚燒點附近的其他枯死木或枝丫一并燒掉。木段、樹枝擺放時,要把干枝、細枝放在地面上的第一層,上面第二層為較粗樹枝,第三層為細木段,最上層為粗木段,這樣的順序有助于充分燃燒。雨季造成的濕度較大或不易燃燒的木段可以使用柴油等助燃材料,便于加快焚燒進度。焚燒過程中要有專人看護確保用火安全,要控制好火勢防止灼傷周圍活立木。焚燒后的木段、枝丫要化為灰燼或者達到徹底碳化的效果為止。
4 焚燒法清理疫木對清原疫區防控重要性的影響
清原縣從2017年冬季起至今始終沿用該防治措施,對縣域松材線蟲病疫情防控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焚燒清理可以在小班內或小班附近即可完成各個技術環節作業,將染病疫木、疑似疫木徹底碳化或化為灰燼,作業進度快、工作效率高。粉碎和高溫熏蒸則要將疫木或者碎片轉運到指定加工場所,涉及到從除治小班到指定場所的途中運輸,中間環節多、操作復雜,增加了監管難度和疫木走向的不確定性,一旦出現紕漏會造成疫情傳播的嚴重后果。焚燒除治具備了更大的靈活性,雖然受制于防火期野外用火的限制,但每年6月1日至8月31日是采取“即死即清”焚燒防治措施的最佳時間段,發現枯死枯黃的松科疫木立即采取焚燒的方式,將傳播隱患化解在最初階段。僅2021~2023這三年里,以焚燒方式除治松科樹種株數就達到了近40萬株,從根源上控制了疫木非法外運外流的渠道,有效切斷了松材線蟲病疫情在縣域內及周邊地區傳播的途徑。綜合來看,焚燒除治是清原地區疫木除治最適合的防治方法,有效遏制了松材線蟲病的大范圍傳播,為清原縣盡早解除疫區提供了強有力支撐。
5 其他防治措施
5. 1 滅殺媒介昆蟲
松材線蟲在自然環境中傳播需要借助媒介昆蟲,主要是通過天牛取食樹皮時的傷口進入紅松、油松等松科樹種的木質部,之后大量繁殖和擴散[ 7 - 8 ]。清原縣的主要媒介昆蟲是云杉花墨天牛,為了有效阻斷天牛的傳播危害,清原縣采取了物理防治法和化學防治法的綜合措施。物理防治法主要是采用誘捕器誘殺天牛,方法是在誘捕器下方放入裝有引誘劑的誘芯瓶,引誘劑每隔一周更換一次[ 9 ]。松褐天牛引誘劑(誘捕器)不僅對松褐天牛具備防治效果,同時在疫情監測、防治效果評價方面均有較好的應用效果[ 10 - 13 ]。此外,還采取了人工捕捉的方法,對降低媒介昆蟲的蟲口密度也起到了一定的效果。化學防治法主要采用了無人機、直升飛機噴灑藥物的防治措施,選擇在天牛成蟲羽化期和交配產卵期,效果十分顯著,也是清原縣滅殺媒介昆蟲的主要技術手段。
5. 2 阻斷人為傳播
人為傳播是指人為攜帶疫木從疫區到無病區,通過長距離運輸過程,使疫木內攜帶的媒介昆蟲對其他健康松樹進行傳播[ 14 ]。清原縣在通往各個相鄰縣區、外省等主要路口均設置了檢查站點,嚴防人為造成的疫木外流現象發生。除此之外,清原縣對每年處暑季節紅松球果采集時期的采果人員流動嚴格監管,尤其是疫點鄉鎮采果人員不允許到外地或其他鄉鎮上樹作業,明令禁止任何人到除治小班、已染病小班撿拾松科木段枝丫作為燒火柴,防止“腳扎子”等采果工具和松科木段枝丫攜帶病蟲造成疫情傳播。
5. 3 注干預防
利用保護藥劑對樹干進行注射,效果也比較好,清原地區主要應用在經濟價值相對較高的紅松樹種上,但受成本偏高及認知程度等因素的制約,應用的范圍相對較小。以松材線蟲病枯死松樹清理為基礎,以打孔注藥、誘捕器誘殺等綜合防控措施,證明對防治松材線蟲病是行之有效的[ 15 ]。疫木發生株數、媒介昆蟲蟲口密度和數量呈現直線下降趨勢。
6 結 論
面對松材線蟲病帶來的巨大威脅與危害,清原縣采取綜合防治措施的效果十分明顯。疫木除治作業中,焚燒除治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使疫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防控局面穩步推進。實踐證明,只要采取科學、果斷的措施手段,加大監管監測及檢疫力度,揚長避短,解除松材線蟲病疫區指日可待。
參考文獻
[1] 苗力,? 王禹,? 李瑞紅,? 等.? 松材線蟲病的危害、傳播途徑和防控措施[J].? 吉林林業科技, 2023, 52(1): 44 - 45.
[2] 鄭雅楠,? 劉佩旋,? 時勇,? 等.? 遼寧松材線蟲病與中國其他疫區的差異分析[J].? 北京林業大學學報, 2021, 43(5): 155 - 160.
[3] 郭明秋.? 遼寧省松材線蟲病發生現狀及綜合防治策略[J].? 林業勘查設計, 2023, 52(2): 36 - 39.
[4] 朱克恭.? 松材線蟲病研究綜述[J].? 世界林業研究, 1995(4):28 - 33.
[5] 林紜宇,? 鄭發中.? 松材線蟲病普查與防控重點措施[J].? 農業開發與裝備, 2023(2): 235 - 236
[6] 劉清,? 王安靜,? 馬愛麗.? 松材線蟲病普查監測技術及治理對策[J].? 農業開發與裝備, 2021(9): 188 - 189.
[7] 葉建仁.? 松材線蟲病在中國流行現狀、? 防治技術與對策分析[J].? 林業科學, 2019, 55(9): 1 - 10.
[8] 嚴正梅,? 談家金.? 我國松樹體內線蟲種類及其分布[J].? 中國森林病蟲, 2019, 38(5): 38 - 42.
[9] 孟潔菲.? 松材線蟲病發生規律和防治技術[J].? 現代園藝,2021, 44(13): 100 - 101.
[10] 徐浩峰,? 韋蓉靜.? 不同誘捕器和引誘劑組合對松褐天牛的引誘效果分析[J].? 林業科技通訊,? 2022(5): 67 - 69.
[11] 周宏,? APF-1誘捕器林間誘捕防治松褐天牛的試驗研究[J].吉林農業, 2019(7): 46 - 47.
[12] 劉云鵬,? 王愛忠,? 解春霞,? 等.? 松褐天牛誘捕器的篩選比較試驗[J].? 江蘇林業科技, 2018, 45(1): 14 - 18.
[13] 徐浩峰,? 宜紅燕,? 艾萍萍,? 等.? 2種誘捕器引誘松褐天牛試驗效果分析[J].? 林業科技通訊, 2015(5): 40 - 42.
[14] 于海英,? 吳昊.? 遼寧發現松材線蟲新寄主植物和新傳播媒介昆蟲[J].? 中國森林病蟲, 2018, 37(5): 61.
[15] 張敬峰,? 鄒軍民,? 等.? 松材線蟲病綜合防控試驗研究[J].湖北植保, 2023(1): 22 -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