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秦風
為阻止暴怒的丈夫毆打兒子,防止剛裝上人工耳蝸的兒子受傷,女子連刺3 刀,將前夫捅成重傷,并及時送醫搶救。
危急狀態下,她的這種行為是否構成犯罪?防衛行為是否明顯超過必要限度呢?
1980 年出生的林芳,是湖北省長沙縣人。28 歲那年,她不顧家人阻攔,嫁給了在武漢打工期間結識的王勇。婚后初期,王勇對林芳關愛呵護備至,夫妻感情甚篤。然而,不知何故,林芳遲遲不見有孕,王勇漸漸地對她態度冷淡起來。
2013 年初,林芳終于生育了兒子小進,王勇喜出望外,夫妻感情恢復如初。可是兒子快滿6 個月時,對外界的響動似乎沒有反應,夫妻倆于是帶著兒子去醫院檢查。小進被診斷為先天性右小耳畸形,耳蝸缺失導致聽力受損。醫生建議施行人工耳蝸手術,費用數萬元到數十萬元不等。“最好用進口材料的人工耳蝸,大概需要20 多萬元。”
王勇和林芳在武漢打工,收入較低,他們租住在城中村的2 樓,聽聞手術費用這么多,王勇提出等經濟條件改善了再做手術。林芳反對:“過幾年兒子就要上幼兒園了,之后還要讀小學,手術要趁早,要不對兒子成長不利。”她表示自己可以找娘家人資助一部分,還問丈夫:“你是不是也可以找你父母湊點錢?”王勇表示不愿意給父母增加負擔。手術費一時湊不齊,手術無法進行,林芳也無可奈何。
轉眼5 年過去了,眼看著小進就要讀小學了,林芳十分焦急。這幾年,她從打工的單位離開,邊帶孩子邊擺小攤,積攢了幾萬元。她還聯系了一家醫療機構,正在等候免費人工耳蝸的名額(手術費等自理)。但是,2018 年上半年,王勇突然失業了,林芳追問原因,王勇東扯西扯,就是不肯說實情。此后,王勇隔三岔五向林芳要零花錢,口口聲聲說自己養了林芳母子好幾年,現在要點錢用也不為過,兩人因此爭吵不斷。
因為這對夫妻經常吵鬧,四周鄰居經常向社區反映,當地社區將其列為擾民家庭,民警也多次上門調解。2019 年3 月的一天深夜,兩人又發生激烈爭吵,民警再次到場。林芳表示要離婚,民警勸雙方冷靜一段時間,還要保障四鄰的安寧權。于是,王勇搬離出租房,另找其他住處安頓下來。
2019 年6 月上旬,小進在耳鼻喉專科醫院進行手術治療,重建右耳郭并安裝了人工耳蝸。同月,林芳到法院起訴離婚。
7 月3 日凌晨,王勇來到林芳母子住處樓下,發手機短信給林芳,稱要和兒子一起睡覺。未見回應,王勇于是拿起地面上的石頭往2 樓林芳家砸去,“哐當”一聲,石頭卻砸壞了1 樓鄰居朱某的窗戶。朱某被驚動,大聲叫喊。為了不影響鄰居休息,林芳將水果刀藏在身后,讓王勇進了門。隨后,她又將水果刀藏在床頭。
王勇進門后,表示要睡在林芳母子的身邊,林芳堅決不讓。這時,惱怒的王勇一邊破口大罵一邊接連甩林芳的耳光。年僅6 歲的小進被驚醒,哭喊著:“不許你打媽媽!”小進迅速爬下床,拿起玩具“金箍棒”對著父親亂打。王勇于是轉身打兒子。眼見王勇要揪小進的耳朵,林芳尖叫道:“放開孩子,他剛剛裝了耳蝸!”并沖上前拉扯王勇。
王勇猛力甩開林芳,把小進按在床上,用腿跪壓住小進的雙腿,并用右拳擊打小進的屁股。情急之下,林芳拿起事先藏在床頭的水果刀,朝王勇背部連刺3 刀,鮮血噴涌而出……
被刺傷的王勇痛苦地吼叫著。看到他渾身是血,林芳害怕極了,趕緊打急救電話,將王勇送往醫院救治。
在醫院,林芳打電話給王勇在武漢市唯一的親戚陳某,告知對方,自己把王勇捅了,王勇正在醫院搶救。電話里,林芳害怕地說:“他要是死了,我的兒子可怎么辦啊!”陳某認為后果很嚴重,于是掛了電話后先打電話報警,然后奔往醫院。
民警很快趕到醫院,接診醫生告知,王勇被捅了3 刀,有兩刀插進去了,一刀未插入,都在后背上。刀沒有傷到主動脈,主要傷到肺部。背部有肋骨,刀其實不容易插進去,這種情況比較特別。
公安機關偵查期間,司法鑒定意見認定,王勇損傷程度為重傷二級。
面對辦案民警的訊問,林芳辯解稱,小進剛裝人工耳蝸不久,出院時,醫生囑咐要對孩子的耳朵特別保護,為了防止兒子被傷害,她才持刀捅刺了王勇。
辦案民警在走訪調查時,周邊鄰居表示,王勇脾氣暴躁,經常和林芳吵鬧,每次吵鬧都以林芳跑開結束。一次,王勇拿器具朝林芳腳上砸,傷痕到現在還沒有復原,看上去是被重物砸了凹下去的傷。
鄰居還表示,二人在小區屬于擾民家庭,嚴重影響附近鄰居的正常休息。林芳多次向鄰居哭訴說,自己很想離婚,因為想到孩子才一直忍受著。
考慮到此案系家庭矛盾引發,且王勇存在較大過錯,公安機關經審查批準了林芳取保候審的申請。
2019 年8 月27 日,王勇出具諒解書。他寫道,自己與林芳系夫妻關系,事發后,林芳積極將自己送往醫院搶救,并承諾離婚訴訟將放棄所有共同財產所有權,并向自己道歉、悔過,王勇愿意對于林芳的犯罪行為予以諒解,并請求國家機關對其免予刑事處罰。
2019 年11 月11 日,武漢市新洲區人民檢察院以故意傷害罪對林芳提起公訴。公訴意見認為,林芳正當防衛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傷害,應當以故意傷害罪追究其刑事責任。鑒于其到案后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可認定為坦白,可從輕處罰。建議以故意傷害罪,判處被告人您芳有期徒刑二年,緩刑三年。
法庭上,林芳對檢察官指控的事實不持異議,表示自愿認罪。她的辯護人提出,王勇不斷糾纏和毆打兒子,其行為符合行兇的行為特征,林芳的行為屬于正當防衛,應當免予處罰。同時,本案因家事矛盾引發,林芳事后主動送王勇就醫,放棄全部共同財產并獲得王勇的諒解,自愿認罪認罰,因此,請求對其免予刑事處罰。
法院經審理認為,正當防衛是法律賦予公民的一項權利。《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關于依法辦理家庭暴力犯罪案件的意見》第19 條規定,為了使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權利免受不法侵害,對正在進行的家庭暴力采取制止行為,只要符合刑法規定的條件,就應當依法認定為正當防衛,不負刑事責任。
本案中,林芳因婚姻糾紛而與王勇分居。事發前,王勇糾纏滋擾直至凌晨時分,林芳和年幼的兒子先后被王勇毆打。為防止兒子手術不久的再造耳廓受損,林芳在徒手制止王勇未果的情形下,持單刃水果刀向其背部連刺3 刀的行為符合正當防衛的起因、時間、主觀、對象等條件,控辯雙方對此均無異議。本案爭議的焦點是,林芳的正當防衛行為是否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
法院指出,認定防衛行為是否“明顯超過必要限度”,應當以足以制止并使防衛人免受家庭暴力不法侵害的需要為標準。根據防衛人所處的環境、面臨的危險程度、采取的制止暴力的手段、施暴人正在實施家庭暴力的嚴重程度、造成施暴人重大損害的程度以及既往家庭暴力史等進行綜合判斷。
首先,林芳在事發前因婚姻矛盾反復被王勇糾纏,直至凌晨時分仍受其不斷滋擾。為避免影響鄰居休息,林芳無奈打開家門面對憤怒的王勇。因林芳母子均曾受脾氣暴躁的王勇打罵,林芳在孤立無援、心理恐懼、力量對比懸殊的情形下,準備水果刀欲進行防衛,其事先有所防備,準備工具的行為具有正當性、合理性。
其次,林芳在自己遭到王勇辱罵、扇耳光毆打后,雖然手中藏有刀具,但未立即持刀反抗,而順勢放下刀具藏于床頭,反映林芳此時仍保持了一定的隱忍和克制。
王勇將兒子按在床上毆打時,其雖然擊打的只是兒子的臀部,但一個憤怒成年人對于一個兒童的暴力壓制和傷害,具有造成再造耳廓嚴重受損的明顯危險。林芳慮到兒子右耳先天畸形、剛裝上再造耳廓、出院不足1 個月等情形,擔心其子術耳受損,在徒手制止無果后,情急之中持刀對王勇進行扎刺,制止其對兒子的傷害,避免嚴重損害后果的行為應當評價為正當防衛。
那么,林芳的防衛行為是否明顯超過必要限度呢?法院指出,本案不僅應當充分體諒一個母親為保護兒子免受傷害的急迫心情,還應當充分考慮林芳在當時緊張焦慮狀態下的正常應激反應和兒子身體的特殊狀況。王勇受傷停止毆打小進后,林芳亦立即停止了對其扎刺,此時不能以事后冷靜的旁觀者的立場,過分苛求防衛人“手段對等”,要求防衛人在孤立無援、高度緊張的情形之下作出客觀冷靜、理智準確的反應,實施剛好制止不法侵害的行為。亦不能陷入“唯結果論”的誤區,根據查明的全部客觀事實進行事后判斷,特別是不能以致人重傷的防衛后果來逆推防衛行為是否過當。而是要設身處地對事發起因、不法侵害可能造成的后果、當時的客觀情境等因素進行綜合判斷,適當作有利于防衛人的考量和認定。
因此,法院應當認定林芳的正當防衛行為未超過必要限度,不負刑事責任。2020 年6 月24 日,湖北省武漢市新洲區人民法院作出一審判決,宣告林芳無罪。
2023 年6 月1 日,最高人民法院將該案作為反家暴十大典型案例之一予以公開發布。11 月15日是反家暴日,武漢市新洲區人民法院面向婦聯和社區工作人員,針對該典型案例進行了宣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