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澎
(景德鎮陶瓷大學 江西 景德鎮 333000)
宋代是中國陶瓷歷史上的輝煌時期,宋瓷在造型、釉色、比例等方面都可圈可點,相較于明清時期裝飾與造型的繁復,其審美格調高,造型簡約且不失美感。田自秉先生贊揚宋瓷的造型簡約準確——“增一分則多,減一分則短。”宋代有名的窯口眾多,官、哥、汝、定、鈞、龍泉、耀州窯等都各有特點,如汝窯的胎質細膩,鈞窯的出窯萬彩,官窯的“紫口鐵足”哥窯的“金絲鐵線”與其他窯口的釉色特點不同,景德鎮窯青白瓷沒有多余繁瑣的裝飾,也沒有華麗的裝飾色彩,以造型取勝。有關于仿生設計的研究涉及到自然科學、工業設計、產品設計等多個領域。
在仿生設計中,可以按照形態仿生、肌理仿生和色彩仿生進行分類,并對各種仿生方式進行研究。根據筆者對宋代景德鎮窯青白瓷相關圖片資料的查詢發現器皿的造型多來源于對自然的模仿,如植物、動物等,可見早在宋代景德鎮窯青白瓷在造型上就廣泛采用了仿生設計。
與此同時,宋代民生富庶,商業發達,人民安居樂業,使得陶瓷產量可觀,宋代景德鎮窯青白瓷相關圖片資料較多,可為筆者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參考,通過對相關圖片的梳理將其分為日常生活、藝術陳設、宗教明器三類,分析仿生在這三類中的運用。
方李莉《中國陶瓷史》說到:“當時景德鎮的主要瓷器產品是胎薄釉凈色澤如玉的青白瓷,在它的影響下,現福建、廣東、四川、浙江、安徽等地區當時的許多窯廠無不紛起仿燒青白瓷,在我國陶瓷史上結成了一個青白瓷窯系”。青白瓷特點是瓷質極薄,釉似白而青,暗雕花紋,內外都可以映見,釉色介于青白之間,又稱影青、映青等。其中最多的就是日常生活類仿生青白瓷。
日常生活類仿生青白瓷主要有香爐、蓋盒、燈具、罐、瓶、尊、壺、碗、盞、盤、臺座、枕、筆架這些具有實際用途的器物。它們在仿生類別中多以仿植物或者動物為主,且動植物仿生多出現于日常生活類器皿部件中,如香爐蓋以動物形態呈現;瓶的口、足部仿生各種花朵;壺的腹部仿生各種瓜類、蓋鈕仿生動物居多。這些部件往往也是在實用部件的基礎上進行的仿生設計,可見宋代人類的生活器皿滿足實用功能的同時也滿足審美需求。
這類仿生青白瓷在部件仿生中采用單一形態仿生或者多種形態復合仿生,單一是指一件器物只有一個部件包含仿生設計,多種復合是指在一件器物中有兩個及兩個以上部件包含仿生設計。單一形態仿生以仿植物、瓜果的某種形態或在部件中仿動物形態為主。復合仿生以植物加植物、植物加瓜果、植物加動物為主。較為經典的器物有北宋青白瓷刻花獅鈕溫注(見圖1),執壺溫婉組合成為一套,壺身成瓜棱形,整體周身以蓮花形形態為主,頂部隆起,其上立有一獅形紐,獅子呈坐立式。此仿生青白瓷不僅以植物加動物復合仿生形態出現,更采用了植物加動物加瓜果三重復合形式出現。這種仿生形式并未影響其使用功能,且使得器物加入了自然的氣息更顯生機活力,與自然緊密相連。

圖1 北宋青白瓷刻花獅鈕溫注
此外還有一些具有使用功能的器具通過工匠們加入仿生元素后,使得整體造型已不再是簡單的日常使用器具模樣,藝術性增強在實用與美觀間達到和諧統一。如北宋青白瓷獅身駝蓮寶燈(見圖2),整個器型以整個獅子為主,獅身背馱著高華寶蓮,寶蓮之中刻有蓮芯,中央嵌鐵針的痕跡是為了燈插之用。整體裝飾精細華麗,獅子表情刻畫細膩,獅身系有鈴鐺、絲櫻等物,遠看似雕塑藝術品,近看細品才覺是實用燈具。

圖2 北宋青白瓷獅身馱蓮寶燈
藝術陳設類仿生青白瓷相較于日常生活類實用功能并不顯著,多以雕塑類擺件為主,以動物、植物、人物為主,有觀音、童子、道士、魚等各類豐富形象。楊永善在《陶瓷造型藝術》一書中講道:“通常所說的'造型'具有兩種含義:一是創造物體形態的活動;二是創造出來的物體的具體形態。前者是指創造活動而言,后者則是指創造對象的形態和樣式而言?!?/p>
這類仿生青白瓷最顯著的特點是仿生造型以整體的形式出現,并不是某個部位的仿生設計,接近于陶瓷雕塑,各種形象多采用具象寫實的手法,造型生動逼真。如北宋青白瓷象生摩羯形雕塑(見圖3),整體呈遨游形態,頭部采用精湛的捏雕手法將整體的生動靈活的態勢展現出來,身體上的鱗片以點刻的形式,整體形態具象寫實但又不缺對形態的提煉。圖4中的宋青白釉瓷塑獅子,兩個獅子均為立式,獅子形態挺立、雙目圓睜,豎耳拱鼻,張牙伸舌,整體呈現出待發之勢,整個五官、四肢、尾部均為雕刻裝飾,刀法靈活,線條剛勁有力。由此可見宋代景德鎮窯仿生青白瓷在造型上已經達到了一定水準,可以制作出氣韻生動、精彩絕倫的仿生青白瓷。這些器物雖然并不具有一定的實用功能,但在塑造中對自然界的生物進行了細微的觀察,才能塑造出與真實生物相差無幾的作品。

圖3 北宋青白瓷象生摩羯形雕塑

圖4 宋青白釉瓷塑獅子
除了日常生活、藝術陳設類,還有與宗教相關或者作為明器使用的一類仿生青白瓷,宗教類主要以道士、觀音、羅漢形象為主,這一類仿生青白瓷既是宗教類也是藝術陳設類。如南宋青白瓷素胎觀音像(見圖5),以自在的姿態坐于寶臺之上,姿態優美,衣折紋飾流暢,瓔珞紋布身,且層次分明。

圖5 南宋青白瓷素胎觀音象

圖6 南宋青白瓷道士像
觀音的寶冠精美細致,做斗篷式,開像莊嚴肅穆,靜態慈藹。此時的仿生青白瓷除了對宗教類人物形象的塑造非常細致之外,日常生活中的人物與動物也塑造的與現實如出一轍。如南宋青白瓷道士像(見圖6),道士屈膝坐于臺座之上,深情細膩,表情喜悅。整個人物的五官塑造為柳葉彎眉,細目微翹,垂耳豐唇,頭戴寶冠,身穿寬袍,整體衣飾自然,層次分明。明器主要以魂瓶為主。此類仿生青白瓷以植物加動物仿生、無生命仿生加動物仿生為主。
仿生樣式多樣,是為祈福保佑逝者靈魂之器。如北宋景德鎮窯青白釉堆塑塔式瓶(見圖7),具有多種形態仿生,其上部分為塔形,貼塑四靈(青龍、白虎、朱雀、玄武)與人形十二生肖。這類仿生青白瓷相較于日常生活、藝術陳設類而言更加注重裝飾層面,堆塑感強烈,通常整體都是滿裝飾,給人一種繁縟莊重之感。

圖7 北宋景德鎮窯青白釉堆塑塔式瓶
綜上所述,筆者通過對宋代景德鎮仿生青白瓷的分類研究,得出以下結論:
(1)日常生活類仿生青白瓷品種多樣,幾乎涵蓋了生活中所需的所有器具。這類青白瓷并未違背設計規律,在造型中以實用為主,仿生為輔。以仿生之名使得青白瓷更加充滿生機活力,此類青白瓷仿生多部件仿生,在器物部件處融入動物、植物仿生元素,使得器物整體脫離無生命存在,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佳作。
(2)藝術陳設類仿生青白瓷與日常生活類完全不同,實用價值雖然不明顯,但在整體仿生中雕刻精細、栩栩如生,整個造型完全來源于自然界的生物,具象寫實體現了宋代匠人的高超技藝與細致嚴謹的態度。
(3)宗教明器類仿生青白瓷兼具了日常生活與藝術陳設兩類,宗教類觀音、羅漢、道士等形象青白瓷既符合宗教人物又符合藝術陳設。明器以魂瓶為主,通身裝飾繁滿,仿生元素并不局限于一種,動物加植物、植物加植物、無生命加植物、無生命加動物等仿生。總之宋代景德鎮窯仿生青白瓷可分為多類,筆者將其分為三類,研究其在不同分類下的青白瓷的仿生情況。三類青白瓷仿生分布多樣,可見在宋代景德鎮窯所生產的仿生青白瓷已經融入了人們的日常生活之中,仿生元素所見不鮮。在運用仿生元素的同時并未本末倒置,而是使得青白瓷在具有實用價值的同時附著情趣與自然活力。各種仿生類型皆是來自于自然的模仿,可見宋代匠人們尊重自然并合理運用自然元素,技術高超且獨具匠心甚是難能可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