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順琴
(琴風徐來紫砂藝術館 江蘇 宜興 214221)
當大文豪蘇軾邂逅江南小鎮,留下了詩句“買田陽羨吾將老,從初只為溪山好。”由此可見宜興的山水詩意與人杰地靈。這里不僅是文人的文脈傳承,也有著舉世聞名的紫砂礦。
蘇軾被貶于江南蜀山時,就發現當地人使用的紫色砂罐比其他器皿煮出來的茶味道更好,從而對于紫砂器皿情有獨鐘。到了明朝時期,紫砂壺正式誕生,也順利成章地延續了文脈傳承,以自然、詩詞、書畫、金石、情感、清格等入壺,留下了無數經典。
現代壺藝根據紫砂壺的造型將其分為:幾何器、花器和筋紋器。這種獨特的分類方式是根據造型的特色和線條的走勢變化而定義的,可以呈現出紫砂壺不同的韻味與美學,讓觀賞者更加直觀地感受到茶壺的造型藝術之美。
幾何器又可以分為圓器和方器,前者以不同的弧線組成,骨肉豐滿;后者以線條的張力構建壺器的筋骨與血肉,突顯了方器的硬朗與穩健。花器攜自然風韻,含日月山川之精華,靈動而充滿趣味性。筋紋器以瓜果花卉的紋理為器型特征,主要是線條的藝術,突出藝術的科學與嚴謹。這些不同的器型造就了紫砂壺的花團錦簇,也給壺藝愛好者帶來了不一樣的視覺體驗。
從明朝紫砂起源至今,無數紫砂手藝人用堅持和執著推動紫砂的發展與傳承,留下了無數經典作品。這些作品放在現代依然有著旺盛的藝術生命力,人們能在各種茶事活動中看到它們的身影,周盤壺就是這樣的經典。
周盤壺的起源可以追溯至清朝乾隆年間,乃陳曼生與楊彭年合制的一款壺型,屬曼生十八式之一。其造型靈感源自中國古代的羅盤。對于羅盤大家一定不會陌生,它與司南、磁針一樣為我國古代開創,是用于航海、測量以及軍事上的重要工具,可以看出早在古代中國就已經具有“科技感”的創造了,這也說明古代中國人能動性的發揮以及對自然科學探索的精神。晚清民國的紫砂大家俞國良先生在周盤壺規整的壺身中添加了梅花花瓣的紋理線條,形成了梅花周盤這一獨特的筋紋造型。后紫砂七老之一的王寅春先生在俞國良先生所制梅花周盤的基礎上又加以改進與完善,從而成就了筋紋器的一大經典。
由此可見,大膽的創新與創造是藝術蓬勃生命力的源動力之一。梅花花瓣紋理與周盤壺結合,可以是形制規整嚴謹的梅花周盤,那如果將松、竹、梅的自然形態與周盤壺結合,又會摩擦出怎樣的火花呢? 答案都在紫砂壺“香望套壺”中。
此件套壺是一件十分有韻味的原創作品,由一把茶壺、三個品茗杯組成(見圖1)。茶壺造型充滿設計感,雖是圓器但棱角分明,輪廓清晰,形似周盤,氣質優雅而端莊,造型簡練大方,基本功扎實,具有深厚的人文內涵。流、把、鈕分別以松、竹、梅裝飾,圓塑器與花塑器結合在一起,風格簡約、自然氣息濃郁,呈現出了獨特的壺藝風格與審美品味。

圖1 香望套壺
壺身是直身筒,矮扁造型,形如周盤,折肩處理,略微上提,顯示出了層次感。大口蓋設計,美觀大方,蓋與壺口如眉目閉合,嚴絲合縫。整體框架節奏把握得非常到位,線條剛硬又不顯得僵硬,圓潤處婉轉流暢又不過于軟弱。然后在簡約樸實的壺體上進行仿生設計,以竹節幻化成一彎壺流蜿蜒向前,給人一種十分舒適的美學感受。根部以竹節線裝飾,逼真而傳神,并以纖細的竹葉裝飾于壺身,三兩片竹葉,卻營造了碧波蕩漾的竹海之景。壺把是遒勁老辣的梅枝彎曲形成的,質感簡明清晰,執握有力,顯示出了梅花不屈的品質。梅枝順著壺把的仿生設計悄悄攀爬于壺身,并零星綻放,美輪美奐。壺鈕是仿蒼勁的松枝所形成的拱形橋鈕,斑駁的樹皮、暗沉的肌理都清晰可見,散落于蓋面上的松球呈現藍色的色澤,一改紫砂泥樸素的形象,顯示出了勃勃的生機與活力。
三個品茗杯造型都十分特殊,靈感源于寺廟和尚化緣用的缽,但是缽的線條是外擴的,因此格外飽滿圓潤。套壺中的品茗杯則是以內凹的曲線來修飾杯身,因此杯子造型都呈現上斂下擴的姿態,并且杯身收斂,十分別致。并且每一個品茗杯的杯身都對應裝飾了松、竹、梅。一段松枝、一叢竹葉、一截梅枝,簡單中透出自然的美妙與無窮奧義。
自古以來,竹都是謙謙君子的正直形象,身姿挺拔、寧折不彎;梅花不畏嚴寒,一花開盡百花殺,它的清奇在寒冬中綻放;松更是常青不老、四季不倒,再惡劣的環境都不能摧殘它的枝干,也不能磨滅它的意志。因此作品“香望套壺”通過經典的周盤器皿、簡約的花器仿生設計,以及紫砂泥多姿的泥色裝飾,將竹枝、竹葉栩栩如生的表現,并彰顯了竹的氣質;也將梅的疏落淡雅表現得獨一無二,更是通過捏塑、貼花技藝將梅的通透、簡單表現得入木三分;還將松枝的老辣樹皮、俏麗松球通過不同泥色形成鮮明的色彩對比,營造視覺上的分明層次。于藝人的手下,紫砂壺簡約雅致,又不輸文人雅趣,個中韻味一一留駐。
紫砂壺“香望套壺”雖是花器,卻保留了光素器的簡約風格,整體造型輪廓分明,結構清晰,層次感極強,對于點、曲線、塊面的要求十分嚴格。在精巧的技藝下呈現出紫砂特有的古樸雅韻,且此壺以老紫泥制作,更顯古色古香,再以不同的泥料進行色彩點綴,更是充滿自然氣息。
從經典的光素器周盤壺,到充滿筋紋線條之美的梅花周盤,再到以簡約花器為特色的“香望套壺”,都延續了紫砂的精工、精巧、精致,既保留了傳統壺型古樸雅致的一面,又摻雜了清新秀麗、獨到創新的現代風尚。“香望套壺”作為根植傳統的一次創新,將傳統紫砂壺所沒有的優雅、俏麗、俊秀都表現得淋漓盡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