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劍愷 林玉潔
血液透析是腎臟替代治療的重要手段之一,在維持患者的生命體征穩定和糾正代謝性酸中毒、電解質紊亂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血液透析是以腎臟替代療法為基礎,通過人工方法代替腎臟的部分功能,達到清除體內過多水分及代謝產物,維持人體內環境穩定,使機體恢復到一個相對正常的狀態。
對于透析患者來說,通常需要注意以下事項——
1.適當補充蛋白質:長期低蛋白質飲食會導致人體免疫力降低,從而導致疾病的爆發。但攝入大量的蛋白質也不利于身體的健康,還可能造成體內的毒素積累。血液透析患者每天蛋白質需求通常是每千克體重1.0~1.2g,最好是少食用蠶豆、綠豆、毛豆、紅豆、豌豆等低生物效價的植物性蛋白質。
2.控制鹽的攝入:體內的鈉離子是保持血漿滲透壓的關鍵物質,如果人體內的鈉過多,水分會從血管周圍的組織中移向滲透壓高的血管內,引起血管內水分過多,加重心臟的負擔,導致高血壓、腎功能衰竭等。生活中攝入鈉的主要途徑為食鹽,控鹽實際上就是為了控制鈉的攝入,對于尿少、水腫、高血壓以及血液透析超濾不充分的患者來說,每天最多吃3g食鹽。
3.控制鉀的攝入:不要多食橙子、香蕉、紅棗、堅果類、可可咖啡、運動飲料等鉀含量較高的食物,如果體內的鉀過多,就會出現手腳乏力、舌頭麻木、心率失常、心跳驟停等癥狀。患者一旦發生以上情況,應及時進行透析干預,以免發生心跳驟停等嚴重后果。
4.控制磷的攝入:血透患者因腎功能衰竭,不能將磷及時排出,故極易發生高磷血癥。高磷血癥可導致皮膚瘙癢及骨脆而易折等情況,同時伴有甲狀旁腺功能亢進及軟組織鈣化等癥狀。所以血透患者要少吃含磷高的食物,如堅果、動物內臟、豆類,以及少喝可樂、濃茶等。
5.補充維生素:患者食欲差,多與維生素缺乏有關。此外,每次透析都有部分的水溶性維生素流失。因此要注意維生素的補充。
6.防止便秘:多吃谷類、豆類種子的表皮、蔬菜莖葉等,這些食物富含膳食纖維,能疏通腸胃,幫助體內的毒素排出。對于不能移動,長期躺著的患者,可以用順時針的方法來按摩腹部,有助于腸道的蠕動,幫助排便。
7.控制水分:攝入過多液體會造成患者體內水分潴留并可引發心功能不全,因此透析患者應控制水分的攝入,包括飲水量和食物含水量,對于無尿患者,每日飲水量應為每千克體重15ml;有尿患者的飲水量可在以上條件下,適當增加飲水量。
8.活動方面:透析患者應避免劇烈運動和重體力勞動,也不要長時間行走、久坐等,可適當參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或文體活動。
9.控制體重:在透析過程中要注意體重控制,不要一次脫水過多,否則會引起血液粘稠、低血壓、抽搐等并發癥。建議患者在每次透析后要注意及時稱體重,以免出現脫水過度的現象。
10.保護內瘺:內瘺可以說是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線,應做好相關保護,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保持內瘺肢體干凈、干燥,定期對局部進行消毒,防止受壓和感染。一旦出現不正常情況,要立即到醫院檢查。
11.調整方案:定期進行血常規、肝腎功能、血脂、血糖、甲狀旁腺激素等檢查,一旦出現任何指標不正常的情況,就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透析方案調整,以讓身體保持較好狀態。
此外,透析患者因自身免疫系統有所欠缺,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安全,不隨意進入游戲室、電影院等人群聚集的公共場所,可降低感染、跌倒等意外情況的發生。在透析過程中也要注意安全,不要隨意觸摸各種醫療器械,透析后若出現頭暈、眼花、心慌等不適癥狀,應立即平臥或坐下,及時尋求醫護人員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