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荔荔
產后抑郁同時也被臨床稱作產后抑郁障礙,并不是獨立疾病,而是一種出現在女性生產后4周內的抑郁癥。隨著人們對抑郁癥患者的關注度不斷提高,產后抑郁也成為了人們所重視的疾病,國際上提出產后抑郁發生率在10%~15%之間,國內也已經有很多女性受到了產后抑郁的困擾,給家庭、女性、寶寶都帶來了嚴重的影響。部分產婦在生產之初沒有抑郁的表現,但是在生產兩三月后或一年內隨時都有可能出現。
產后抑郁主要有3個典型癥狀:(1)情緒長期處于低落的狀態,難以感受到開心、愉悅的情緒,女性患病后會突然哭泣,且早上情緒狀態更差,在進入下午、晚上會有所減輕。(2)對以前感興趣的事物突然失去興趣,不愿意參加社交活動,不能從生活中獲得愉悅的情緒,在照顧寶寶的時候也會有明顯的焦慮、抑郁表現,無法通過養育新生兒獲取幸福。(3)有明顯的精神疲乏癥狀,生活中很小的事情也會感到困難,身體乏力,缺少照顧孩子的能力,充足的休息或者睡眠也無法讓個人精力得到恢復。除此之外,產后抑郁患者還會伴有焦慮、難以集中注意力、缺少自信、嚴重內疚情緒、睡眠質量差等癥狀。產后抑郁癥狀持續加重會有精神病性癥狀和軀體癥狀表現,如幻聽或者自罪妄想等,從而導致自殺、自殘或者傷害嬰兒等行為。
產后抑郁會受到遺傳因素、神經遞質功能異常、內分泌系統紊亂、腦電生理變化等的影響,親子關系期望不符也是產后抑郁的誘發因素。部分產婦在懷孕前對母子關系有很高的期望,但當實際與預期不符時,會感到沮喪和失望,進而導致產后抑郁。例如,如果產婦期望自己能夠輕松建立親子關系,但實際上卻遭遇到困難,就可能導致心理壓力。除此之外,部分產婦由于家庭支持不足,給予產婦過大壓力,也會引起產后抑郁。
產后抑郁是一種嚴重的心理健康問題,需要綜合的心理護理來幫助患者恢復,作為朋友、家人我們應該走進每一位產后抑郁患者的內心,幫助她們走進新生活,勇敢地面對未來,燃起生活的希望!
1.改善家庭環境
環境會給一個人的心情帶來重要影響,面對產后抑郁患者應當重視為其提供一個良好的休養環境,不僅能夠幫助患者改善心情,同時也可以讓新生兒得以健康成長。定期對室內進行通風,每天通風兩次,每次持續30分鐘,保持室內空氣質量。產后抑郁患者的情緒并不穩定,可以選擇在室內放置一些安神的植物,例如百合和茉莉,這類花卉不僅美觀,還能帶來一定的鎮靜安神效果。薰衣草被廣泛認為有助于緩解壓力和焦慮,能夠促進情緒穩定,并改善睡眠。還有觸感植物,如吊蘭、鴨腳木等,能為產后抑郁患者提供觸摸的愉悅感,促進身心放松。放置這些安神植物的同時,還可以考慮配備舒緩音樂、調節燈光、改善空氣質量等因素,打造一個舒適寧靜的環境,有助于產后抑郁患者的情緒穩定。
2.增進溝通交流
外界的態度是影響產后抑郁患者恢復的主要因素,家屬以及護理人員應當多多關注患者的心理狀態變化情況。特別是丈夫,務必密切關注患者情緒,確保能夠在患者情緒異常的時候第一時間提供心理支持。護理人員應當根據患者不同的情緒狀態為其提供心理護理。
(1)情緒正常:在患者情緒正常時針對產后抑郁進行健康宣教,對產后抑郁的發生原因、癥狀、危害、治療方法等內容進行詳細講述,為產婦發放健康知識手冊,播放有關于其他產婦對抗產后抑郁的視頻,引導產婦正確認識產后抑郁。邀請其他產婦利用視頻通話的方式和患者進行溝通,分享治療經驗,講述防止自己再次陷入到胡思亂想的狀態的方法,使產婦擁有主動控制和調節自我意識的想法。
(2)沉默、情緒低落:在發現產婦不愿意開口說話、始終沉默的時候,應該設置良好的心理交流氛圍,為患者提供私密、安靜、舒適的空間,鼓勵患者說出自己內心的想法,如負罪感、擔憂、抑郁等,并為患者提供安慰。如果產婦仍然不愿意交流,護理人員或者家屬可以選擇用肢體語言安撫患者,如拍背、擁抱等,讓患者感受到外界的支持。
(3)暴躁:暴躁是很多產后抑郁患者的典型癥狀表現,即使外界認可患者的一些行為、想法,患者仍然會有情緒過于激動、暴躁的問題。此時護理人員不能讓家屬一味地和患者吵架或者采取冷暴力忽視患者,這都會給患者的情緒造成刺激。護理人員應該先安撫患者的情緒,讓患者盡快冷靜下來,主動關心患者是否遇到了哪些不開心的事,讓患者說明情緒的產生原因,引導產婦和孩子進行接觸,提升患者照顧孩子的信心。
3.鼓勵產婦參與社交活動
產后抑郁患者往往不愿意參加各類社交活動,抑郁情緒難以得到宣泄,護理人員可以幫助患者尋找情緒發泄渠道,例如聽音樂、跳舞或者運動鍛煉等,拓展患者的社交范圍,使其不再將注意力放在生產后所出現的異常變化上,擁有其他的情緒發泄方式,能夠在調整患者心情的同時使其盡快恢復正常生活狀態,提升患者個人社會活動能力,改變患者對其他事物不感興趣的問題。可以通過創辦母嬰小組,鼓勵產后抑郁患者參與,建立一個互助支持的社交圈子。通過分享育兒經驗、交流情感,產婦可以感受到共鳴和支持,緩解抑郁情緒。開展藝術治療工作坊,讓產婦通過繪畫、手工制作等形式表達內心情感,促進情緒的宣泄和釋放,同時增加與其他參與者的交流。組織一些私人聚會,邀請產婦和她們信任的好友或親人一起度過輕松愉快的時光,私密的社交環境可以減輕壓力,增進彼此的了解和支持。這些方法旨在鼓勵產婦積極參與社交活動,幫助她們恢復自信、緩解焦慮和抑郁情緒。
4.產后抑郁的治療
產后抑郁的治療分為心理治療和藥物治療。其中,心理治療是調節產婦抑郁情緒的重要方式,由專業的心理醫生和患者進行溝通,引導患者傾訴情緒,提升產婦心理韌性,加強產婦對自我情緒調節的能力,使產婦能夠走出抑郁狀態。可以引導產后抑郁患者進行心理寫作,讓她們通過書寫來表達內心的情感和體驗。這種療法可以幫助產婦釋放壓力、整理思緒,并促進心理成長和自我認知。如果病情嚴重,需要根據產婦的身體恢復狀況選擇合適的抗抑郁藥物,通過藥物治療的方式調節體內激素水平。護理人員要對產婦實施用藥指導,督促其根據醫生的要求按時、按量服用藥物,不能隨意增加藥物或者停止用藥。帕羅西汀、鹽酸舍曲林片、鹽酸文拉法辛膠囊均是常用的抗抑郁藥物,可以有效改善焦慮抑郁癥狀,促進患者食欲提升,減輕失眠癥狀,提升產婦睡眠質量,使產婦可以在日常活動中保持良好的身心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