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佳訊
汕尾是一座海濱城市,地方雖小,但值得我們去了解它、欣賞它、贊美它!
清晨,太陽從海平線上悄悄地探出頭來,將蔚藍色的海面染上金黃。頭戴斗笠的漁夫早早在小船上忙碌著,手提大張的魚網,隨之甩鋪在水面上。當空空如也的魚網中裝滿活蹦亂跳的魚兒,漁夫臉上洋溢著喜悅的笑容。住在靠近海邊的人們,尤其是少年,他們宛如一群翱翔的大雁,成群結隊,在日光下自由奔跑著。一陣風吹過,帶來些海水的淡咸氣息,混著海濱街旁花的香味兒,溫柔地親吻臉頰,感受到一絲放松、治愈。
汕尾的文化很獨特,它不屬于潮汕文化、閩南文化、客家文化和廣府文化,但卻是這幾種文化的交匯地。汕尾較著名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是白字戲。元末明初,白字戲從閩南流入汕尾,如今成了本土的傳統戲曲。白字戲是本地戲劇的活化石,是汕尾文化的載體。每到媽祖生辰,人們都會進行白字戲演出。戲劇演員在臺上高聲演唱,輝煌奪目;臺下老百姓們,往木凳一坐就忘記了時間,全神貫注地觀看,沉浸其中,直到演出結束仍流連忘返。
春節期間,虎獅拜年是最能振奮人心的,在汕尾,虎獅和麒麟最為常見。鑼聲一響、鼓聲一振、獅子一躍,代表著人們的精氣神。舞獅的基本上是二十多歲的年輕人,他們舉著沉重的獅頭,披著厚實的獅被,在熱烈的陽光下起舞,跳上一柱比一柱高的梅花樁,并將獅子的神態、動作表現得淋漓盡致。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虎獅傳遞著汕尾文化的力量和自信。
舌尖上的汕尾,美食應有盡有,其中最為著名的是擂茶。擂茶的制作方法簡單、有趣,把茶葉放進茶缽,加入薄荷葉,用茶槌把茶葉搗爛,沖上熱騰騰的開水,蓋上木蓋燜一會兒,最后加點鹽巴。如果家中有客人來,擂茶是必備的。盛上一碗茶,撒上炒米、芝麻、幾粒花生,嘗上一口,口中充滿炒米的脆、芝麻花生的香、茶的咸,各種味道的結合。擂茶是汕尾美食特色的媒介,也是汕尾人民的美食智慧。
汕尾的魅力藏在各個角落,這座小城里,有數不清的特色,值得你去探尋。
(指導老師:莊海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