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伊盼
笑似乎是對撓癢癢的一種下意識反應。當你被撓癢癢的時候,你總會咯咯笑,好像剛剛聽到了世界上最好笑的笑話,即使它并不是真的令人愉快。事實證明,“撓癢癢———發笑”并不是因為你覺得癢很好笑,其背后的機制要有趣得多。
你的皮膚下面躺著成千上萬的微小神經末梢,這些神經末梢時刻提醒大腦注意各種觸摸。毫無疑問,對于觸摸產生的癢感是我們身體的一種保護機制,使我們警惕各種威脅,讓我們及時避開可怕的叮咬。可為什么撓癢癢總是會伴隨著發笑呢?
研究表明,被撓癢癢時會激活大腦中觸發逃離危險的原始愿望的區域———下丘腦。這使得一些科學家相信,我們對撓癢癢的反應可能是一種原始的防御機制。撓癢癢時大笑可能是我們向“侵略者”屈服的一種自然信號,它能幫助我們向更強大的人發出不想戰斗的信號,以消除緊張的局面,防止我們受到傷害。
回憶一下,當有人撓你癢癢的時候,你會怎么做?你會努力避開對方,并在試圖逃跑的過程中“蠕動”。科學家通過對嬰兒的研究得出結論,雖然嬰兒缺乏社交和語言技能,但當他們被撓癢癢時仍會發笑。這是數百種無意識反應中的一種,在這種反射中,我們的大腦凌駕于有意識的決策之上,會快速采取行動來保護我們。
不過另一種理論則認為“撓癢癢———發笑”是父母和孩子最早的交流形式之一,甚至在語言出現之前,撓癢癢作為一種游戲形式,可以幫助嬰兒與父母溝通。
那為什么我們撓自己卻不會笑?這得歸功于我們的小腦。當你試圖撓自己的時候,你頭腦中負責控制運動的小腦能夠發出信號,告訴人腦的其他部分,不要對這種刺激給予反應。它不是你無法控制的東西,不是一個威脅,因此,癢這種感覺也就減弱了。因為癢本質上是一種警告,告訴你有東西在接觸你身體的敏感區域(比如背部、腳或腋窩)。當你的大腦知道源頭來自哪里時,它就不會作出反應。
為什么大腦這么做?這可能與感官衰減有關。大腦通過這種過程過濾掉不必要的信息,以便集中精力處理重要的事情。你自己手指發出的可預測的輕微觸覺似乎不值得你的大腦注意,所以你的大腦在癢有機會進入你的意識之前就拋棄了它。
歷史上,笑刑曾經是一種酷刑。通過將犯人或戰俘的手腳捆住,在其腳底涂滿蜂蜜或鹽水,再讓山羊盡興地舔舐腳底上的美味。結果受刑者奇癢難忍,嚴重者可因狂笑缺氧窒息而死。所以,撓癢癢還需適度,有時候笑并不意味著開心,它只是人下意識的反應。
(選自《大科技之迷》,有刪改)
●思考練習
1.請簡要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
答:
2.文中畫線句的黑體詞能否去掉?為什么?
答:
3.文章最后一段運用了哪種說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