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超 周美麗
2018 年末至今,A 股溢價率總體呈上升趨勢,已持續較長時間。2024 年,AH 溢價短期仍有擾動,長期收窄的可能性較大,尤其是進入下半年以后。當前溢價率較高的科技資訊業、必需性消費業值得重點關注。
2007 年7 月9 日,香港恒生指數服務公司發布恒生AH股溢價指數,該指數追蹤在內地和香港兩地同時上市的股票(內地稱A 股,香港稱H 股)的價格差異。恒生AH 股溢價指數根據納入指數計算的成份股的A 股及H 股的流通市值,計算出A 股相對H 股的加權平均溢價。截至2024 年2 月29日收盤,恒生滬深港通AH 股溢價為153.79%,創2009 年4 月以來新高。(見圖一)

2006 年至今,恒生滬深港通AH 股溢價走勢可粗略分為七個階段。AH 股溢價上升的四個階段:2006/1/5-2008/1/16 期間和2014/7/24-2015/7/9 期間,A 股漲幅高于H 股;2010/9/30-2011/9/26 期間,A 股跌幅小于H 股;2018/7/3-2024/2/29 期間,A 股上漲而H 股下跌。AH 股溢價下降的三個階段:2008/1/17-2010/9/29 期間,A 股跌幅大于H 股;2011/9/27-2014/7/23 期間和2015/7/10-2018/7/2 期間,A股下跌而H 股上漲。(見表一)

2018/7/3-2024/2/29 期間又可分為兩個階段,其中2018 年末至2020 年末,A 股和H 股均總體上漲;2021 年初至2023 年末,A 股和H 股均總體下跌。當前階段持續較長時期,2024 年可能出現反轉,即H 股表現好于A 股,有望在下半年實現。
截至2024 年2 月29 日,共有149 家中國內地公司同時在A 股和H 股市場上市交易。
從溢價率分布來看,平均溢價率為128.07%,全部A 股對H 股均有溢價。溢價率低于25% 的公司有8 家,溢價率集中在25%-50% 的公司有15 家,合計占比15.44%;溢價率集中在50%-100% 的上市公司最多,共有53 家,占比達35.57%;溢價率分布在100%-150%、150%-200%、200%-300% 的公司數量相當,分別有26 家、20 家、21 家;溢價率高于300% 的公司共有6 家,其中最高的一家溢價率為675.95%,是金融業的弘業期貨。
還可以看到,同一上市公司A 股成交量/H 股成交量的比值與AH 股溢價之間呈正相關關系,即A 股相對H 股成交量越高,則A 股溢價率可能越高。
1、交易制度不同
A 股市場與港股市場政策不同。總體上,H 股市場化程度更高,價格漲跌幅空間更大,而A 股受限制更多,一定程度上拉高了A 股的股價或降低了A 股的跌幅,從而促進A 股對H 股產生溢價。
2、投資者結構不同
A 股散戶投資者較多,而港股以機構投資者為主,60%以上為機構投資者。港股機構投資者中,國際投資者占比較高,為30% 左右,香港本地中介機構投資者、港股通、中資中介機構占比分別為31.36%、23.77%、14.86%。因此,A 股投資者和H 股投資者對市場的看法和偏好存在較大差異。
A 股投資者和港股投資者的風險偏好不同,因為港股市場中的國際投資者可選投資范圍較大,從而對H 股要求更高的預期回報率,導致AH 股溢價增大。此外,H 股投資者對公司基本面的了解程度低于A 股投資者,因此,H 股投資者給出的估值更低,以降低投資風險。
3、市場流動性不同
A 股成交量大、換手率高,市場流動性充裕。而港股成交量小、換手率,流動性不足,從而H 股投資者要求更高的回報以補償流動性風險,促進AH 股溢價抬升。
4、稅收政策不同
根據國內A 股的紅利稅規定,個人投資者持有股票所得的紅利:對于持股期限在1 個月以內(含1 個月)的,股息紅利按20% 的稅率繳納個人所得稅;對于持股期限在1 個月以上至1 年(含1 年)的,暫減按50% 計入應納稅所得額;而對于持股期限超過1 年的,暫免征收個人所得稅。
但內地個人投資者和證券投資基金投資于港交所上市H 股將面臨20% 的股息紅利稅。因此,在投資者持有股票1年以上的情況下,估值模型下,持有H 股的價值相當于持有A 股價值的80%,即因紅利稅收政策不同,A 股相對H 股存在25% 的溢價。
5、市場分割
同時在A股和港股上市的公司,其基本面相同,但投資者在A股市場持有的公司股份不能拿到港股市場交易,同樣,投資者在港股市場持有的H股也不能拿到A股市場交易。
2018 年末至今,A 股溢價率總體呈上升趨勢,已持續較長時間。展望后市,業績方面,隨著中國經濟穩步復蘇,A 股和港股盈利能力均有望繼續好轉。流動性方面,2024 年美聯儲將開啟降息周期,盡管時點面臨較大不確定性,但全年來看,美債收益率下行概率較大,中美利差倒掛程度有望收窄,有利于港股流動性增強。此外,隨著港股通在港股市場上成交額占比逐漸上升,南向資金定價話語權增大,南向資金大幅凈流入,有利于降低AH 股溢價。2014 年11 月17 日,滬港通股票交易正式啟動,2016 年12 月5 日,深港通正式開通,當前港股通占港交所市場總成交額的30% 左右,且有上升趨勢。(見圖二)
因此,2024 年,AH 溢價短期仍有擾動,長期收窄的可能性較大,尤其是進入下半年以后。由于A 股和H 股市場分割,不能自由流動,因此投資者可以選擇的投資策略是買低賣高。如果溢價指數有上升趨勢,則應該買入A 股,賣出H 股;如果溢價指數有下降趨勢,則應該賣出A 股,買入H 股。其中,當前溢價率較高的科技資訊業、必需性消費業值得重點關注。

本文圖表資料來源:Wind,中國銀河證券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