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志 謝植峰
摘要:體育是我國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重要戰略部分,更是提高體育國際影響力的主要窗口。二十大指出“體育強國是一項宏偉的目標,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舉措”。因此,作為我國重要產業組成部分,體育產業經濟發展建設也是體育強國建設的核心內容之一。鑒于此,本文首先簡要敘述體育強國、體育經濟等內容,再提出提高體育品牌影響力、宣傳體育文化、精神,構建體育大環境等策略,旨在推動體育經濟、體育產業、體育強國發展。
關鍵詞:體育強國? 體育經濟? 發展
中圖分類號:G8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8902-(2024)-04-051-3-ZQ
二十大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需要轉變經濟發展形勢,推動社會經濟發展”。同時建設體育強國也提出推動經濟向著綠色、低碳化的方向發展。體育強國作為我國現代化進程的核心部分,對推進我國的經濟轉型、提升和建設都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那么,體育強國建設是怎樣推動體育經濟發展的呢?現有的研究文獻主要從單一的視角進行探討,并沒有明確地描述體育大國如何影響體育經濟的增長。例如,部分文獻資料只集中于就業環境、民眾收入、健康狀況、體育比賽以及體育活動對經濟產生的影響,并沒有進行全面系統的研究。因此,本文分析建設體育強國大背景下的體育經濟發展,并提供了一些策略建議。
1、建設體育強國背景下的體育經濟概述
1.1、體育經濟概念分析
近幾年,我國國民身體素質逐漸呈現下降趨勢,該狀況吸引了黨和國家的重點關注。政府陸續頒發了大量的政策性文件,提出了多樣化的措施,旨在促進體育項目普及程度,促使國家向著體育強國的方向不斷發展。體育強國政策與措施也推動了體育產業的形成與發展。事實上,體育產業、體育經濟兩者有著本質的區別。體育產業即人們生活中有關體育鍛煉的任意產品的總稱;體育經濟則可以看作是一種特殊的產品,其依賴于體育產業的成長和發展,并隨著體育產業的發展凸顯外在價值。隨著體育產業的日益成熟,體育經濟的內在價值已經獲得了公眾的廣泛認同,并逐漸成為市場關注的核心議題。從經濟學角度而言,體育經濟就是對體育事業所形成的經濟關系和經濟規律進行分析研究而取得的經濟效益以及社會效益。由此可見體育經濟與體育產業之間存在著緊密的聯系。體育經濟作為一種產業類型,具有鮮明的特色和獨特的功能,能夠有效促進體育產業健康可持續地發展。此外體育經濟也是社會經濟結構中的一個重要分支,因此社會經濟發展模式也同樣適用于體育經濟,并可能對體育經濟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
1.2、體育強國含義分析
國民體質問題已經被廣大人民所關注,特別是學生的身體素質問題尤為明顯。在國家提倡體育強國建設的大背景下,如何提高國民身體素質已成為一個亟待解決的難題?;诖宋覈_始大力推廣各種體育活動,特別強調激發公眾的鍛煉意識和能力,并已經實施了眾多相關措施。尤其是國家層面提出的“體育強國”建設戰略,加大了全民健身工作的推進力度。目前,建設體育強國的觀念已成為關鍵政策,并被視為我國的一項重要國策。打造體育強國不僅反映了一個國家民眾的身體健康狀況,更展示了國家文明和綜合實力的進步,此外體育強國戰略也是衡量一個國家在社會層面發展的關鍵指標。在新時代下,建設體育強國已經成為社會大眾普遍關注的話題,打造體育強國更是展現國家實力的關鍵途徑,因此體育產業需要審視體育強國建設政策。并始終圍繞國家情況從科學的視角解決體育問題,推進體育強國建設,推進體育產業與經濟發展。
1.3、發展體育經濟的重要性
體育產業獲得持續發展之下帶動了體育經濟的發展,群眾愈發意識到體育經濟的價值。實際上體育市場有著巨大的未來潛力,其也必將成為我國經濟增長的新動力,因此推動體育經濟發展有著重要的價值。首先,構建支柱產業培育政策,優化體育產業結構。我國體育產業尚處于發展階段,制定支柱產業培育政策是夯實產業地位、推動產業發展的主要途徑。具體而言,可以制定產業扶持政策,如財政、金融、貿易保護等方面制定體育產業扶持發展政策,借助這些政策升級體育產品、優化體育生產技術、體育服務質量、體育產品服務管理等,進而推動體育產業與經濟發展。在產業結構方面,則可以融合現代科技元素,構建現代化體育產業體系。具體而言可以推動“體育+”發展,拓展體育新業態;其次挖掘體育文化元素,以精神力量助推經濟發展。體育精神是體育產業不斷發展的成果,更是凝聚社會力量促進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具體而言可以運用快手短視頻或者是電影等媒體元素宣傳體育文化、體育賽事拓展體育社會影響力,以體育精神激發人們體育參與積極性、體育創造積極性,進而推動經濟的發展??傊w育經濟發展對于擴大消費市場、優化產業有著重要的作用,其可以促進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
2、基于建設體育強國背景的體育經濟發展策略
2.1、制定支柱產業培育政策,助推體育經濟發展
建設體育強國背景下,應當借助培育政策促進體育經濟的發展。其中支柱產業培育政策則是重要政策之一,其是推動產業經濟發展、確保產業經濟地位的主要保障。體育產業經濟發展在我國社會經濟體系發展中并沒有穩固的發展地位。而頒布體育產業扶持政策則可以借助政策支持推動體育產業支柱地位的穩固,進而推動體育經濟發展。產業扶持、技術扶持政策具體內容如下:
其一,體育產業扶持政策。產業扶持政策理論認為,我國內部有著潛力巨大且技術更新迭代速度較快、產業關聯密切的市場環境,在這種市場環境中,政府只需要借助適當的金融政策展開適當的扶持即可。我國體育產業起步較晚,市場環境以及市場主體、消費環境等都有著較大的發展空間,其需要政府提供適當的扶持措施。通過這些扶持舉措也可以讓體育產業的供給不足問題得到處理。一方面,體育扶持措施能夠推動體育產業在產品、技術、服務和管理方面實現全方位的優化和發展,為體育產業創新優化提供必要的支撐,以催動體育經濟的發展;另一方面,則可以提供給體育產業、經濟大量的金融方面的服務,比如金融借貸、貿易等,完善體育產業的發展環境,推動體育經濟發展;
其二,體育產業技術扶持政策。技術扶持政策與當下的科技、產業變革發展相互符合。體育產業扶持措施的制定可以推動體育產業的產品研發制作、產品服務完善等內容。特別是近幾年間體育產業與其他行業不斷融合發展,產業需要高質量、高效率的科技創新,技術創新以支持產業發展。而扶持政策措施則可以提供給產業科技技術創新發展方面的引導,還可以構建智能化體育賽場運用,提高體育裝備研發水準,助力體育品牌競爭力的發展,以推動體育創新,實現體育產業支柱地位的夯實,進而助推體育經濟的發展。
2.2、打造現代體育產業體系,助推體育經濟發展
《體育強國建設綱要》中指出體育強國建設背景下,要想構建具備時代化、科技化特點的新體育產業結構切實助力體育產業、體育經濟的發展,就需要構建融合科技、信息技術的新的產業生態體系,發揮出科技的力量讓體育產業結構得以完善,推動體育產業向著經濟高質量發展,滿足群眾體育產品需求的方向前進。具體而言,體育產業可以創新引進“體育+”,以構建全新的體育產業結構,實現對市場、對體育產品需求的最大程度滿足。同時體育產業要充分意識到產業本身的關聯性較強的特點,構建適宜現代化經濟體系發展要求的“體育+”發展模式,完善體育產業體系、體育經濟發展體系。具體而言則是契合新科技革命、工業革命實現科技創新,如大數據、5G、人工智能等科技化元素,呈現出全新的體育產品、全新的體育賽事觀看模式,設計科技化的產品商務平臺、智能化的體育活動場館,實現智能化研發制造。借助科技的方式推動體育產業生產、服務等多個方面的發展,融合“體育+”理念,完善體育產業、體育經濟體系結構,優化人民消費方式、體育服務方式,從而有效地推動體育經濟的持續發展。
2.3、提升體育品牌影響力,助推體育經濟發展
建設體育強國背景下體育產業需要意識到良好的體育品牌力量也是推動體育經濟發展的主要策略之一。具備高度影響力的品牌不僅代表著擁有該品牌的公司在產業中的競爭力,也是公司向商業化體育產業轉型的關鍵指標。體育品牌影響力不僅能夠影響體育消費者的購買決策,還可以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到體育品牌本身的價值、聲譽等。實際上同歐美國家相比,我國體育品牌的影響力相對較弱。而在追求成為體育強國的背景下,增強品牌影響力顯得尤為關鍵。因此對于提高體育品牌影響力問題,體育產業也可以借鑒歐美國家的技術手段,具體可以采取如下措施提高體育品牌影響力:
首先,強化對體育品牌的創建和管理。對于體育品牌而言除了其外部的視覺標識之外,其深層含義也是至關重要的。因此在建設與管理中,應當側重品牌文化的傳播,以此來提升品牌的價值和影響力;
其次,優化體育品牌的推廣和營銷活動。營銷和推廣活動也是提升品牌影響力的關鍵。體育產業應該從自身實際出發制定合理有效的市場營銷策略和廣告策略,并結合消費者心理需求進行相應調整。如可以選擇贊助體育賽事、與運動明星簽約,或者利用社交媒體等公共渠道來推廣和宣傳產品品牌,從而增強品牌的知名度。除此之外,體育產業還需關注體育經濟發展的核心問題,即產品質量問題。體育品牌的核心競爭力就是產品的質量。事實上,體育品牌在市場上的位置不只是基于品牌的知名度,更多的是基于其產品和服務的高質量。因此,如果體育品牌想要推動體育產業的經濟增長,就必須意識到產品的研發和提升,從而增強品牌的競爭力;
最后,展開體育產業國際交流互動。體育產業品牌影響力的發展事實上無法脫離技術、管理、營銷。而體育企業想要提高品牌的影響力就需要不斷創新體育生產技術、品牌管理、體育產品營銷,這就需要與國際先進水平交流探討。比如引進來自國際的高水平體育賽事活動和訓練資源,以進一步推動我國體育產業在產品創新和技術創新方面的能力發展。國際交流與合作不僅有助于增強體育賽事的組織和推動體育品牌的宣傳,增強品牌的影響力,并可以吸引外國的體育投資者和游客,從而顯著提升體育旅游市場的知名度和影響力。總之,通過國際交流合作,能夠提升我國體育文化的傳播力,并能夠驅使國內體育產業的發展。在國際的交流與合作中我國體育制造、體育產品能夠獲得豐富的交流、探索、成長機會。此外良好的國際交流與合作還能夠激發了體育從業者的創新和創業激情,促進了體育經濟的持續增長。
簡而言之,體育品牌影響力在體育產業經濟的增長中起到了關鍵的推動作用。因此,我們需要加強品牌的管理和建設、營銷、創新等,借助多種途徑促進體育品牌影響力的提高。如重視品牌的市場推廣、產品和服務的質量,通過國際交流合作打開產品品牌的知名度等。唯有如此品牌的價值和影響力才能得到提升,才能真正促進體育經濟的持續發展。
3、挖掘體育文化資源,助推體育經濟發展
3.1、弘揚中華體育精神,凝聚經濟協調發展動力
我國擁有著濃厚的體育精神元素,其誕生于我國體育事業與社會群體、經濟等多種元素的共同發展之下。因此在建設體育強國背景下,需要意識到想要促進體育經濟發展體育產業就需要在獲得物質支持的基礎上獲得強有力的精神資源支撐。具體而言,體育產業可以借助視頻軟件、微電影以及新媒體平臺等多種媒介宣傳我國的體育文化精神內涵,豐富公眾體育精神,還可以借助直播平臺等形式大力宣傳體育賽事活動、團隊合作精神、奮斗拼搏的體育精神等,在線上構建體育榜樣,打造一個追求卓越、勇往直前精神信念的社會體育精神大環境,借助我國體育精神激發人民體育參與意識與參與積極性,鼓勵人民參與其中,進而推動經濟發展。
3.2、盤活特色體育文化元素,培育體育經濟增長點
在建設體育強國背景下,應當意識到地方特色體育文化資源的重要價值。地方特色體育文化特色也是促進體育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文化帶給群眾的不僅僅是書面內容,更是精神慰藉與內在能力驅動。此外文化在對人的行為驅動角度而言還具有巨大的經濟驅動力量,因此在推動體育經濟發展中,應當積極利用體育文化資源。
具體而言,體育產業可以將地方地域文化資源、地理環境資源,人文資源結合起來構建全新的體育旅游產業。比如,在適宜登山的地區可以修建步行登山道或者組織登山賽事活動,并提供給游客配套登山體育服裝、道具等服務項目,以帶給游客登山文化體驗,還可以在活動中宣傳地域體育精神文化,讓游客獲得精神方面的鼓舞,提高體育賽事活動的開展價值;還可以探索地域人物文化、體育事件文化資源,打造獨具特色的體育產品。比如,通過地方特色體育人物、體育活動趣味事件等制作體育電影、短視頻或者是音樂,轉變體育文化的呈現形式,借助媒體平臺宣傳體育文化,以此吸引民眾的關注,打造一個文化氛圍濃厚的地方體育文化產品,發揮出體育文化的價值,推動體育經濟的發展。
4、結束語
簡言之,在建設體育強國背景下,體育經濟的發展十分重要。體育強國政策旨在推廣體育項目、發展群眾的身體素質,開展體育建設活動,加快體育強國建設,當下,該理念已經成為我國新時代國策之一。而想要實現體育強國建設的目標則必須推動體育經濟的發展。同樣想要推動體育經濟發展則需要推動體育產業的發展。鑒于此,文中借助制定支柱產業培育政策,強化體育品牌影響力度,宣傳體育文化,增加文化凝聚力、構建現代化體育產業體系等方式助推體育產業發展,以期推動體育經濟發展,進而全面助力體育強國建設,最終為國家體育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張亮.我國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機制研究[D].吉林大學,2022.
[2]任波,黃海燕.體育強國建設背景下我國體育產業現實問題與發展策略[J].體育文化導刊,2022(04).
[3]宋笑敏.新時代發展壯大體育經濟的三個基本立足點[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20,43(02).
[4]余躍.體育經濟發展的基本條件及對策探討[J].環渤海經濟瞭望,2018(12).
[5]梁明.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體育強國建設研究[D].吉林大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