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紅松 江吉成 李慶學 師澤斌
摘要:體育與健康服務對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普及體育健身知識與運動技能學習具有積極作用。本文采用問卷調查法和深度訪談法等方法,對高校學生的體育與健康服務需求進行全面調查與分析,研究發現:(1)當前高校學生對體育與健康服務需求日益增加,涉及到體育技術及鍛煉指導、體育與健康咨詢、體育活動開展等多方面;(2)當前高校體育與健康服務工作難以滿足大學生體育與健康需求,主要表現在服務體系不健全,服務內容資源分散、碎片化等方面,無法有效滿足學生個性化和綜合性需求。基于此,本研究從整合與優化服務內容、提高服務效率和學生滿意度的角度構建了高校“一站式”體育與健康服務體系,以實現資源供給與學生需求有效對接,精準滿足學生需求,促進高校體育與健康工作服務模式的改革創新。
關鍵詞:學生需求? 體育與健康服務? “一站式”服務體系
中圖分類號:G8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8902-(2024)-04-090-3-ZQ
前言
服務育人是落實“三全育人”的重要舉措,高校“一站式”服務體系是“服務育人”的創新路徑。大學體育是學校體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解決當前學生體質健康水平逐年下降的重要保障,而高校建立“一站式”體育與健康服務體系是堅持“以學生為中心”、提高學生體質和完善高校體育服務的創新路徑。本研究在對高校在校生現實需求調查基礎上,對相關“一站式服務”的實踐經驗進行分析與總結,探索構建滿足學生需求的高校“一站式”體育與健康服務體系。以滿足學生體育與健康服務需求,提升學生的身體心理健康水平,提高學生的整體生活質量,推動高校體育與健康教育的發展。
1、研究對象和方法
1.1、研究對象
采用抽樣調查法, 選取臨沂大學的在校生為調查對象。
1.2、研究方法
(1)問卷調查法,本研究于2023年10月至12月,采用問卷星對臨沂大學在校大學生進行體育與健康服務需求問卷調查,共發放問卷527份,回收問卷502份,問卷回收率為 95.25%,有效問卷477份。在問卷效度分析方面,將問卷初稿交于專家學者審核、修改,確保調查問卷能準確、全面反映學生對體育與健康服務需求,經預調查后對問卷進行進一步修改完善,使問卷更準確和全面地表達研究內容;
(2)訪談法,本研究于2023年12月,在有效問卷作答的學生中隨機選取30名學生進行有關體育與健康服務問題和建議的深度訪談。另外,選取12名體育專業教師及4名行政管理人員進行有關加強體育與健康服務方面的訪談;
(3)數據分析法,本研究運用Excel 2019對獲取的調查數據進行處理,采用頻數、百分比等指標進行描述性分析。
2、研究結果
2.1、調查對象基本信息
本次調查對象為477名在校大學生,其中男性263人,占55.14%,女性214人,占48.47%;調查對象涵蓋大學本科4個年級,其中大二的學生最多,占44.23%,大四學生由于考研、實習等任務,參與調查對象最少,僅占8.6%,具體見表1。
2.2、在校學生體育與健康服務需求問卷調查結果
通過對在校學生體育與健康服務需求問卷調查結果統計分析發現(見表2):在校大學生對體育與健康服務需求比較廣泛,涉及開展體育活動,提供體育技術及鍛煉指導服務、政策咨詢與推送以及保障支持等內容。其中學生對開展趣味性體育活動、提供體質健康測試項目訓練指導、運動健身指導、科學健身的知識咨詢和體育運動技能指導等方面體育服務的需求較為迫切。有42.56%的學生希望開展經常性趣味性體育活動,有34.59%的學生希望提供體質健康測試項目訓練指導服務,有30.82%的學生希望提供運動健身指導服務。此外,大學生期望性較高的還有提供科學健身知識咨詢和體育運動技能指導服務。然而,期望得到學校(學院)體育賽事信息推送、提供運動損傷預防問診服務、健康養生知識信息推送、舉辦健康養生知識講座和提供及制定營養膳食指南的服務的學生比較相對較低,如分別有4.4%和4.19%的學生希望舉辦健康養生知識講座和提供及制定營養膳食指南。
2.3、在校學生體育與健康服務需求訪談結果
在對30名有效問卷作答的學生有關體育與健康服務需求和建議的深度訪談結果顯示:(1)在運動參與方面,大部分學生能夠正確認識體育鍛煉功能,并有較強烈的參與欲望,但也有少數學生對體育鍛煉沒有興趣,從主觀上不愿意參加體育鍛煉;(2)在運動鍛煉動機方面,受訪談的學生絕大多數有著明確的健身目的或通過體育考試(尤其是體質測試)的指向,而為磨煉意志、豐富社會經驗、消遣和尋求刺激等目的而運動鍛煉的學生較少;(3)在影響體育鍛煉因素方面,除了跑步之外,沒有其它運動技能是影響大學生運動鍛煉重要原因之一,此外訪談中還發現,很多學生的體育鍛煉內容與大學體育教育主要內容基本保持一致。說明,高校體育教學內容選擇對大學生今后體育鍛煉具有重要影響;(4)在體育與健康服務建議方面,學生建議突出變現在高校應精準認知學生體育與健康需求,為不同專業、性別學生提供個性化、多樣化的體育運動項目,避免“一刀切”的供給行為。此外學習應加強體育與健康服務保障工作,積極發揮運動協會、體育專業教師的作用。
3、討論與分析
健康是人生最根本的載體和平臺,高校體育與健康服務精確、有效供給是學生健康的重要保障。大量研究指出,當前大學生對體育與健康服務的需求呈現出多元化、個性化的特點,因此從供給側結構角度來講,精確了解學生體育與健康服務的需求,是高校開展體育與健康服務重要依據。有研究指出,大學生體育與健康需求主要包括強身健體、消除疲勞、延緩衰老、防治疾病和豐富文化生活等方面,并根據KANO模型將大學生整體體育服務需求分為期望型、魅力型和無差異型三種類型。本研究調查問卷思路與內容借鑒上述研究成果,從體育技術及鍛煉指導、信息咨詢與推送、體育活動開展和保障支持四個方面設計了高校學生體育與健康服務需求調查問卷。
信息咨詢與推送部分包括提供科學健身知識咨詢服務、提供體質測試咨詢服務、學校(學院)體育賽事信息推送、提供運動損傷預防問診服務、健康養生知識信息推送、舉辦健康養生知識講座、提供及制定營養膳食指南等內容。從調查結果來看,學生希望提供科學健身知識咨詢服務以及提供體質測試咨詢服務的期望較高。說明,大部分學生能夠正確認識體育鍛煉功能,但大多數學生運動動機有著明確的健身目標或通過體質測試的指向,這一現象也與后面學生訪談的結果相一致。
在體育技術及鍛煉指導部分,主要包括體育運動技能指導、運動健身指導和體質健康測試項目訓練指導三方面內容。從調查結果來看,所調查學生對本部分內容整體期望高,其中體質健康測試項目訓練指導、運動健身指導、體育運動技能指導分別位于學生體育與健康服務需求的第2、3和5位。說明學生對體育鍛煉有了正確的認知與思考,大部分學生對參與體育鍛煉持支持態度,但是缺乏體育技術及鍛煉指導是制約學生運動參與的重要原因,這是后期學習體育服務工作迫切解決的問題。高校學生體質測試是促進學生體質健康發展、激勵學生積極進行身體鍛煉的教育手段,測試成績是學生體質健康的個體評價標準,也是學生畢業的基本條件之一,因此學生對此項測試非常重視,急切希望加強對體質健康測試項目訓練指導。
在體育活動開展方面,開展趣味性體育活動位于學生體育與健康服務需求調查結果的首位,說明學生迫切希望多參加此類體育活動。趣味性體育活動具有“運動、健康、快樂”特征,不僅能讓學生感受適度的競爭性,更能體會到運動的樂趣。因此,大力開展趣味體育活動,對于學生放松緊張或抑郁等心情,緩解學習生活壓力促進團隊的凝聚力、合作能力和競爭意識,提升學生健康活力,促進身心健康發展都具有積極的影響。另外,有19.29%學生期望學校多開展賽事體育活動,參加賽事體育活動與參與一般的體育活動不同,需要學生全身心投入,所以培養學生體育情感的效果要比一般參與活動好得多。因此,建議學校經常性地開展多樣性、小型性、趣味性、娛樂性、健身性、考核性的體育比賽活動,提高學生鍛煉的積極性。
在保障支持方面,提供體育專業教師指導服務、加強體育運動委員會或運動協會指導,增加各類運動場地與設施數量和改善運動場地環境等也是學生比較期望的服務內容。體育教師專業指導在保障支持學生體育鍛煉方面作用重要,專業體育教師不僅具備專業的知識和豐富的運動經驗,還可有效地幫助學生提高運動技能和增強學生的自我保護能力。高校體育運動委員會是全校師生員工體育競賽、群體活動的管理機構,負責全校師生各類體育健身活動、體育訓練與比賽等方面工作的規劃、組織、協調和監督任務,是培養品德高尚、素質全面、體魄強健的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提高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的重要保障。運動協會具有協調組織運動活動、培訓和指導會員管理運動設施和器材、組織比賽和賽事、開展體育文化活動以及促進協會會員交流和合作的重要。良好運行的協會能為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運動環境和平臺,促進其運動興趣和身體健康。同時,協會還可以培養會員們的團隊協作能力和體育文化素養,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活躍校園體育文化生活。
此外,根據對在校學生體育與健康服務需求訪談結果分析,我們還發現,高校體育工作不但影響著在校學生的身體健康,還對學生養成終生體育鍛煉習慣具有重要影響,但目前高校體育與健康服務工作還對學生體育與健康需求缺乏整體、精準認知,未能為學生提供個性化、多樣化的體育運動項目。其次信息傳遞的不暢和服務推廣的不足進一步加劇了這一問題,導致學生難以及時獲取相關服務信息,從而影響了服務資源的有效利用和學生參與體育與健康活動的積極性。此外,高校體育運動委員會和運動協會還未積極發揮體育與健康服務保障作用。該訪談結果與前面問卷調查結果相一致。
4、基于學生需求的高校“一站式”體育與健康服務體系構建
“一站式”服務模式最初出現在美國汽車維修行業,并迅速擴展到商業和公共管理領域。在高等教育領域,2002年,英國里丁大學率先將“一站式”服務理念引入大學,整合學生服務內容形成“一站式”服務體系。在我國,自2006年青島大學成立國內第一個“一站式”服務學生事務與發展中心以來,包括清華大學、中國科技大學等眾多高校紛紛建立起學生“一站式”服務大廳,處理學生綜合事務。經過近20年發展國內高校“一站式”服務實踐雖取得了很多顯著成績,但仍面臨著諸多問題,一定程度上制約了一站式服務的健康發展。
當前高校學生對體育與健康服務需求日益增長,涉及到體育鍛煉、技術指導、政策與健康咨詢等多方面需求,而高校現有服務體系呈現資源分散、服務碎片化特點,無法有效滿足學生個性化和綜合性需求。因此,對高校學生的體育與健康服務需求進行全面調研與分析,以學生為中心,探索并構建一個高校“一站式”體育與健康服務體系,通過服務整合與優化,建立高校體育服務供給與學生需求的有效銜接機制,對推動高校體育與健康教育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為此本研究基于學生需求構建了高校“一站式”體育與健康服務體系(如圖1所示)。
高校“一站式”體育與健康服務體系由“一站式”服務總臺(前臺)和集成處理后臺構成,其中前臺面向全校師生,師生只需通過電話、來訪或網絡向前臺提出服務需求,前臺如能處理就及時處理,如不能處理轉交集成處理后臺處理。集成處理后臺主要由服務操作部分和支持保障部分構成,其中服務操作部分主要由體育技術及鍛煉指導中心、信息咨詢與推送中心、體育活動開展中心、保障支持中心以及組織協調中心等構成,而后臺支持與保障部分主要由體育運動委員會、體育健康學院、體育運動協會、體育專業教師等機構、組織或人員構成。集成處理后臺負責執行完成具體的需求服務并向師生提供最終服務。在后臺支持與保障部分,高校體育運動委員會除負責學校體育工作的計劃、組織、施行、監督和協調,高效率地開展學校體育工作和體育活動外,對于學生普通關心或需求的服務,從全校范圍內整合體育資源,精準滿足學生需求。體育運動協會積極協助體育學院或體育課部,組織體育活動或競賽,引導、支持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室外運動活動。體育健康學院充分利用師資和場館優勢,積極參與制定學校體育活動、運動競賽等各項計劃,負責實施各項工作,保障運動場所日常運行,建設良好校園運動文化,引導、支持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體育活動。
5、結語
當前高校學生對體育與健康服務需求日益增加,對于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高校體育與健康服務工作難以滿足大學生體育與健康需求,因此要建立高校體育服務供給與學生實際需求的有效銜接機制。
高校“一站式”體育與健康服務體系旨在整合校內各職能部門業務和資源,致力于精準、全面滿足學生多樣化和個性化的健康需求,多措并舉推進高校體育工作高質量發展,提供更為科學和全面的支持,真正提高大學生體育鍛煉積極性,為學生構建一個更加健康、活躍和支持性的校園環境,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李騰.服務育人視角下“一站式”退役大學生服務中心的實踐探索[J].福建輕紡,2024(02).
[2]王松,陳怡瑩.從“清華模式”到大學體育高質量發展的思考——劉波教授訪談錄[J].體育與科學,2022,43(05).
[3]韓偉.“健康中國”背景下河南省大學生體育行為、體育態度與健康需求調查研究[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24,32(02).
[4]任世永.基于KANO模型的大學生體育服務需求層次實證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23,13(20).
[5]Georgios P,Krushna M,Brijesh M.A business model canvas framework for sustainable one-stop-shops [J]. IOP Conference Series: Earth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 2022, 1085(1).
[6]錢江明.“以學生為中心”的高校后勤服務體系構建及滿意度調查[J].高校后勤研究,2023(02).
[7]霍曉冉.基于流程再造的高校一站式服務大廳建設探析[J].辦公室業務,2020(20).
[8]韓標,吳昊芳.高校一站式服務體系建設初探——以清華大學昌平科研基地為例[J].高校后勤研究,202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