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公共交通集團有限公司 馮豫川
近年來,受疫情以及地鐵、網約出租、共享單車、共享電單車、私家車等多樣化出行方式飛速發展影響,城市(地面)公交企業都經歷了“痛苦”的嚴冬,資金緊張、經營困難、市場沖擊、主業下滑成了城市公交發展中的共性問題。
一方面,傳統公交行業受到巨大沖擊,客運量呈斷崖式下跌,以西安為例,2022年全年公交客運量5.25 億人次,較2019年的13.25 億人次,下降60.38%;公共交通系統內市場份額由2019年的48.43%降至2022年的33.33%。另一方面,各級政府財政緊張,對公交行業的補貼也在逐年減少,經營難度不斷加劇。
面對城市(地面)公交發展困境,西安公交集團通過高質量轉型發展尋求企業出路,在以下方面進行了轉型發展嘗試,并結合全國各城市公交經驗,提出了城市(地面)公交轉型發展建議。
為解決市民“最后一公里”出行問題,西安公交集團開通了16 條社區巴士,用通達性強的小型公交車輛連接居民社區與地鐵站點,為社區居民提供便捷的地鐵接駁公交出行服務。
梳理推出旅游、校園、生活、通勤等4 大板塊18 個子項的多樣化定制公交服務,緊抓春節、高校開學季、清明祭掃等機遇,開通富有特色的定制公交線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地鐵、常規公交服務半徑還不能滿足全覆蓋的情況下,我們利用“互聯網”思維,設計“網約公交·捷巴士”這種新型公交出行模式,通過在出行需求較為集中的區域開通網約公交,有效解決地鐵接駁的功能性和特定性交通出行問題。
同時,西安公交集團還深挖市場潛力,推出包租車等市場化服務,增加企業營收;創新發展思路,深入研究中運量公交,開發地面公共交通新的出行方式,為傳統主業注入新的活力。
2022年,根據上級安排西安公交集團承擔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任務,集團以西安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快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的實施意見》為契機,落實場站綜合開發工作要求,以“場 站+保租房”的立體開發思路,引入TOD 開發理念,通過保租房項目先行先試,探索盤活存量土地資源新模式。
西安公交集團轉變發展思路開展多元化經營,大力發展面向社會的汽車維修、對外充電等業務,同時發揮自身資源優勢,通過線上職業教育、全車身定制和站截屏廣告等多項對外服務實現增收,增效工作效果明顯。
西安公交與西安農投優勢互補、攜手惠民,打造西安“公交菜籃子惠民驛站”,通過將公交車變身菜籃子、將公交場站變身惠民點,既解決周邊小區居民的買菜問題,又創造了新的增收增效方式。同時我們積極研究公交“新零售”、車輛檢測線等新型業態,構建公交環境下新消費場景。
核定各單位全年運營成本,劃定成本總額,依據成本總額自行經營。同時圍繞年度成本管控體系,對人工、能源、保修等主要項目進行管控,推進運營核定成本的督導。
圍繞集團提質增效目標,按照公益性定位、市場化運行原則,根據各單位經營內容差異化調整考核側重點,為企業提質增效提供支撐。
優化組織結構,調整崗位設置和人員編制,按照精簡高效的原則,科學定員定編,提高管理效率。同時推動場站區域管理,探索以樞紐站為核心的區域化營運調度、應急處置、車輛維修等工作。
不同類型城市的特點不盡相同,其城鎮化率、人口結構、產業結構、經濟發展等因素均會對需求端產生影響,各城市應根據自身城市特點和出行需求,不斷結合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和共享化的技術發展條件,推出多場景、多樣化的公共出行解決方案,覆蓋公共出行的各個不同細分領域。
公交企業發展應以出行需求為導向,除滿足提供常規公交出行服務外,還應與學校、醫院、企業、社區、商圈、景區等機構廣泛合作,通過供給靈活、精準對接的定制公交、需求響應式公交等特色服務,為各類用戶群體提供豐富多樣的服務產品體系,滿足多樣化出行需求,提高公交出行吸引力。同時,以數字化轉型為契機,通過大數據等技術提升公交通達率、準點率和便捷度,全面提升公交出行體驗。
為提高企業的可持續經營能力,一方面可對企業現有的人、車、站、場、線、樁等傳統要素進行深度挖掘,另一方面要加大對數據、碳、票、電、券、客等新經濟要素的經營,為車輛、能源、出行服務、廣告等上下游產業鏈進行數據賦能增值,在電的開發方面,依托當前公交行業停、儲、充規模大、能力強的特點,可從能源使用者轉變為能源經營者。
緊扣數字化轉型要點,以業務對象數字化、業務知識結構化、業務流程線上化、數據資產價值化為導向,通過數字化賦能傳統業務、創新服務模式、促進生態融合等方式,實現數字化經營收益和社會效益。
按照《交通強國建設綱要》的相關要求,應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把“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出行的需要”作為工作出發點和落腳點,公交行業應更加開放創新,傾力參與甚至主導推動城市各種交通方式由相對獨立發展向更加注重一體化融合發展轉變,打造基于移動智能終端技術的服務系統,實現出行即服務(MaaS)。
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等高新信息技術,為新形勢下城市公交高質量轉型發展注入了新動力。公交運營智能調度排班,公交出行多元化需求,提升服務質量和能力,是城市公交轉型發展的重要內容,也是城市公交高質量發展不可或缺的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