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菡丹

從懷揣鐵路夢到穿越千里讓夢想照進現實,從一名技術“小白”成長為邊陲線路車間的業務骨干,中國鐵路哈爾濱局集團有限公司佳木斯工務段同江線路車間線路班長萬廣鋒以鍥而不舍的攻堅精神,在平凡的崗位上沖鋒在前、勇擔重任。他在祖國的最東方守護中歐班列的暢通,用青春守護著同江中俄鐵路大橋國際聯運大通道,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彰顯了新時代下年輕鐵路人的責任和擔當。
1994年,萬廣鋒出生在甘肅省慶陽市環縣的一個偏遠山區。他說,自己從小就深刻體會到交通不便對家鄉經濟的影響,所以心中一直懷揣著一個鐵路夢。2015年,高中畢業后,他考到天津鐵道職業技術學院電氣化鐵道技術專業學習。在校學習期間,他踏實努力,勤奮刻苦,專業課成績和綜合成績始終名列前茅。
2018年畢業時,萬廣鋒順利應聘到中國鐵路哈爾濱局集團有限公司,并義無反顧地來到離家近3800公里的佳木斯工務段工作。同年,萬廣鋒親歷了哈佳鐵路的開通運營,并體驗了動車組的快捷舒適,這更加堅定了他要為鐵路奉獻青春的信念。
來到富錦線路車間后,萬廣鋒平時利用休息時間努力學習理論知識,工作中認真向老師傅請教學習。他還十分注重理論結合實際,堅持學以致用,短短幾年,就從技術“小白”成長為業務骨干。
回想剛參加工作的那段時間,萬廣鋒坦言:“每一天都過得很充實,雖然天氣寒冷,但是領導和同事們都非常熱情,吃住都在車間,沒有什么不適應的?!?/p>
2022年11月,同江線路車間成立,萬廣鋒自愿報名到這個位于祖國邊陲的車間工作。新車間地處偏遠、環境艱苦,很多人不理解萬廣鋒的選擇。萬廣鋒卻擲地有聲:“年輕人就應該到最艱苦的地方打磨歷練。再說,我十幾歲的時候,因為家里貧困,所以我經常利用寒暑假的時間在建筑工地上打零工,那不比這苦?不比這累?”
同江線路車間50名職工中有27個“00后”,占車間職工總數的54%,職工平均年齡只有29歲,是全段最“年輕”的車間。而萬廣鋒所在的班組職工平均年齡只有27歲,“00后”占65%。相比之下,萬廣鋒已經算是“老職工”。看到這些年輕人,他仿佛看到了幾年前的自己,現在他已經成長為班長。“我也要像當年老師傅們對我一樣,在生活和工作上,無微不至地關照這些年輕人,傳道授業,答疑解惑,同時在生活上還要做他們的‘好大哥?!?/p>
大伙兒輪休回家期間,萬廣鋒就一頭扎進車間機具庫,自己動手維修一些機械設備?!霸蹅冘囬g太偏遠,專業人員來現場維修不方便,有些小問題自己能解決的,就不麻煩別人了?!比f廣鋒總是樂呵呵地說。
今年冬天的第一場大雪,同江線路車間的5個站場都被大雪掩埋了,萬廣鋒和工友們以雪為令,全員上陣,在最短時間內清雪,以保障列車的正常運行?!按蠡飪荷先プ⒁獍踩逊€扶固,昨天晚上下雪了,別滑倒了?!比f廣鋒時時叮囑著工友們。
“同江線路上主要運行的是貨車,在我們大家伙兒的共同努力下,這場大雪沒有耽誤一列貨車的運行,我們圓滿完成了任務?!比f廣鋒說道。
今年春節期間,萬廣鋒回甘肅老家探親。由于早在2020年底,銀西高鐵全線開通運營,這讓他回家的時間大大縮短,列車一路穿越無數隧道和橋梁,他臉上的笑容也更加燦爛。“作為一名鐵路職工,我的職業生涯與鐵路的發展同頻共振,我很自豪。我將牢記職責與使命,努力實現我的鐵路夢!”自從探親回來,萬廣鋒每天干勁更足,他覺得自己的鐵路夢越來越近、越來越清晰。
同江,赫哲語“拉哈蘇蘇”,意為“古老的屋子”,邊境線長170千米,與俄羅斯隔江相望。萬廣鋒介紹,同江線路車間負責佳同鐵路近100公里線路的檢修工作,由于位置距離市區10多公里,周邊少有人煙。
2022年12月29日,同江中俄鐵路大橋正式通車。這是首座橫跨中俄兩國界河——黑龍江的鐵路大橋。它把同江市與俄羅斯猶太自治州下列寧斯闊耶緊緊連在一起,開辟了一條新的國際聯運大通道。建成通車后,黑龍江經同江至莫斯科的鐵路運距較綏芬河口岸縮短809公里,節省運輸時間10小時。
橋上鋪設的是四股套軌線路,既有俄羅斯1520毫米的寬軌,又有中國1435毫米的標軌。大橋全長 6735.91米,主橋長2215.02米,處于中方境內的有1886米。大橋有10米多高,風雪撲面時,人走在上面搖搖晃晃,睜不開眼,透過橋枕的空隙,就能看到下面白雪覆蓋的冰面。
“我們要定期對大橋進行檢測與維修,確保中歐班列運行安全?!比f廣鋒說,毫無疑問,這條鐵路線路養護工作任務十分復雜,“通俗地講,大橋鐵路線就是由一條俄羅斯適用的寬軌,套著一條我國適用的標準軌組成,是國內罕見的騎馬式雙道4條鋼軌組成的鐵軌線路,被形象地稱為‘騎馬線。”
受東北極寒天氣影響,再加上俄方多為長大重載車型,使得鋼軌磨耗速率加快,線路框架尺寸不易保持。這就大大增加了“騎馬線”的維修難度和工作量。為了保障鐵路進出口貨物運輸暢通,萬廣鋒和工友們每天都忙碌在“騎馬線”上。“能為中歐班列保駕護航,我們都感到自豪?!比f廣鋒說。
每一次,萬廣鋒和工友們都要克服恐高心理,精檢細修,以毫米為單位調整軌道幾何尺寸?!巴亩焯貏e漫長,零下30多度,寒風刺骨,我們只要上了大橋,就必須走到橋尾才能下來,中間下不來,包里帶的中午飯面包和火腿腸等到吃的時候早已凍得又冰又硬?!比f廣鋒說,“避車臺上的風比同江市里大了3級到4級,如果走到橋中心,會比避車臺的風還大?!?/p>
當記者問冬天得穿多厚時,萬廣鋒笑著說:“我們上身穿棉襖加勞保大衣,下身穿棉褲加羽絨褲,腳上穿勞保鞋,鞋墊上必須貼發熱貼,戴棉帽子、棉手套??傊覀兌急M可能多穿。”
而在橋下的冰面上,萬廣鋒的同事們在進行橋墩刨冰作業。為了防止春融時積冰成壩堵塞橋孔、“跑冰排”損壞橋墩,需要為每一個橋墩刨出一個寬0.5米、深0.8米,周長近500米的冰溝,總長度近1公里,遠遠望去就像是用冰做的長城。這個冰溝就像防止森林火災的隔離帶,穩穩地守護著橋梁的安全。
“這些年來,我每年能回家一次看望父母親人,但是他們還沒有來過黑龍江,所以我一直有一個心愿,我想帶著遠在甘肅的家人坐火車來到祖國邊陲同江,讓他們感受我維修的線路,體驗列車通過時的平穩和舒適,看一看祖國最東方中歐班列安全通過大橋的場景?!比f廣鋒說。
責任編輯 王碧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