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不多說,直接總結。
正面:發現優點很容易
1、壟斷資源+稀缺資源:中國最賺錢的高速路網中有300公里專營權,護城河就是壟斷的特許經營權。本無上市必要,是難得的投資品種。
2、中短期業績非常穩定:回報穩健,現金奶牛。
3、總資產行業卻符合輕資產特征:ROIC接近20%、資產價值可變現、長期健康的自由現金流。
4、費用率越來越低:說明經營越來越順、維護維修成本低廉、運營效率越來越高。
5、分紅大方:從2016年開始連續8年分紅率維持70%。
6、毛利率高:近10年從40%穩步攀升到60%,2023年創新高——64%。
7、會計政策保守:兩項最核心資產的折舊攤銷——高速公路專營權的攤銷、高速公路固定資產的折舊都非常保守,可以相信其利潤的堅實度。
8、擴張戰略越來越保守:近十年來,特別是2016年以來,固定資產的擴張、對外投資變得越來越穩健,保障了可分紅的收益基數。
反面:發現缺點需要好視力
1、業務模式是典型的“地頭蛇”模式——依靠天然稟賦但是無發展空間,缺乏成長性;無定價權,收費標準由政府確定。
2、遠期不確定性:2036-2040年特許經營權到期后能否延續?如不能延續,則價值無非就是未來10+年的現金流回報。所以股價長期被“低估”。(如果中國未來20年將成為發達國家,高速公路免費是大概率的。)3、管理層:舉一個例子,上市后用了3 家會計師事務所,不選好的、就選本地的。其中兩家臭名遠揚:廣東正中珠江(因康美造假注銷)和瑞華(因康得新造假注銷)。
4、大股東:從2016年以來,少數股東的凈資產回報率平均為34%,公眾股東凈資產回報率平均只有15%,而粵高速的整體凈資產回報率平均為17%。少數股東是粵高速的“娘家”——廣東省交通集團有限公司、廣東省公路建設有限公司,他們的資產回報率比巴菲特還高。
另一個與大股東的瓜田李下是面向集團財務公司的大存大貸。在賬面有47億現金睡覺的情況下,公司的有息負債遠遠高于速動資產。2023年支付了2億的利息。
5、雖然對外投資規模降低,但是總體質量不高。投資性資產的回報率不到6%,而且主要靠48%的參股高速公路提供回報。另外52%的投資與主營無關,這部分資產質量參差不齊。例如,投資了3家證券公司,其中兩家已經“嚴重資不抵債”。
6、廣佛高速的遺留問題:廣佛高速停止收費后,管養費用該如何處理一直沒有政策落實(這還是在管理水平較高的廣東)。按理說公司應通過行政手段、法律手段推動問題解決,不過公司卻另有高招:2022、2023計提了2.2億的管養費用。
以下是筆者個人的主觀看法,大家求同存異:首先是一家不錯的投資標的,妥妥的奶牛。問題也要分性質,管理水平、大股東利益、不積極作為等其實都不是大問題,不影響底色。特許專營權的有效期也許才是粵高速最大的不確定性。如果還能收15年費,按現金流折現(折現率5%),粵高速目前值159億。如果是20年,就是190億;如果是30年,就是235億;如果是40年,就是262億。這樣算下來,無論A股還是B股都并不是太便宜。(作者:阿茲卡班的囚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