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期文化館作為文化傳承和推廣的主要陣地,是群眾文化活動的重要場所。群眾舞蹈作為一種富有地方文化特色的藝術形式,在文化館群眾舞蹈推廣工作中具有重要意義。舞蹈的美妙旋律和動人節奏不僅能夠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審美需求,更為重要的是通過參與其中,人們還能夠放松身心,陶冶情操,進而提升自身的藝術素養。因此,文化館作為公益性事業單位,要強化自身服務職能,根據群眾對文化活動的訴求,組織豐富多樣的群眾舞蹈活動以吸引群眾了解舞蹈文化,參與群眾舞蹈活動,促進群眾舞蹈文化蓬勃發展。基于此,本文將從文化館群眾舞蹈的內涵和群眾舞蹈推廣工作的重要意義入手,針對群眾舞蹈推廣工作中面臨的問題提出解決策略,以期有效推進群眾舞蹈推廣工作的開展,在激發群眾對舞蹈的興趣、引導群眾積極主動參與舞蹈活動的同時,助力群眾文化活動繁榮發展。
一、群眾舞蹈概述
群眾舞蹈是以群眾為主體,在群眾中進行的,并以群眾自我娛樂為主要目的的舞蹈活動。這種舞蹈形式通常不同于專業舞蹈,它更注重的是參與和共同創造的過程,是反映群眾思想情感和生活方式的藝術表達形式。其中不僅涵蓋多樣的舞蹈形態,更融入了豐富的地域文化元素,反映著不同地區的文化藝術特點。
(一)群體性
與專業舞蹈相比,群眾舞蹈更注重群體的共同參與和協調配合。群眾舞蹈的群體性特點使其大多以群體舞的形式呈現,且以滿足群眾精神文化需求為目標。
(二)民俗性
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群眾舞蹈承載著獨特的文化元素,通過動作、服飾、音樂等多種表達方式共同呈現特定的歷史、民俗特點。群眾舞蹈題材選取以及創作過程中,注重挖掘和呈現各地的文化特色,可以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群眾舞蹈中得以廣泛傳播。
(三)娛樂性
群眾舞蹈活動不僅能使參與群體夠鍛煉身體,同時也能夠愉悅心情,促進群眾間情感交流,有益身心健康。通過豐富多彩的舞蹈活動,群眾可以豐富業余文化生活,獲得良好的文化體驗。
二、文化館群眾舞蹈推廣工作的重要意義
文化館作為文化傳承和交流的平臺,開展群眾舞蹈推廣工作不僅有益于傳承和弘揚民間文化藝術,更為重要的是其對社區文化建設、發掘等方面有著深遠的意義。
首先,文化館群眾舞蹈推廣工作有助于本土文化傳承。群眾舞蹈承載著豐富的地域文化特色,通過群眾舞蹈推廣,文化館能夠促進地域文化的傳承與發展,使更多人了解和熱愛地方文化。其次,文化館群眾舞蹈推廣工作對社區文化建設具有引領作用。群眾舞蹈作為一種群體性的藝術形式,能夠促進社區居民的互動和交流,形成和諧的文化氛圍。通過在社區舉辦群眾舞蹈培訓、演出和比賽等活動,文化館能夠積極促進社區文化建設,增強群眾凝聚力和認同感。最后,群眾舞蹈推廣工作有助于培養和發掘藝術人才。通過舉辦舞蹈培訓班、組建演出團隊等方式,文化館能夠激發群眾對舞蹈的興趣,培養一批具有較高藝術水平的新人。這樣可以極大地豐富當地舞蹈人才資源,為文化館群眾舞蹈推廣工作儲備人才,進而為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做出積極的貢獻。
三、目前文化館群眾舞蹈推廣工作中面臨的問題
現代社會的飛速進步和發展使人們對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不斷增長,群眾舞蹈作為一種普及范圍廣、參與性強、形式多樣的文化活動形式,越來越受到廣大群眾的喜愛和歡迎。但從以往的活動開展情況看,各類群眾舞蹈通常是由群眾自發組織的,由于缺乏專業人員的指導,舞蹈活動的開展缺乏一定的專業性與系統性,群眾舞蹈的真正價值并未充分發揮出來。還有一些文化館在開展群眾舞蹈推廣工作中普遍存在一些問題,在不同程度上影響著群眾舞蹈的普及推廣,具體體現在以下幾點。
(一)缺乏專業指導和訓練
縱觀當前文化館群眾舞蹈推廣工作現狀,一個顯著的問題是缺乏專業的指導和訓練。具體體現在一些鄉鎮文化站中,由于部分工作人員對群眾舞蹈推廣工作的重視程度不夠,沒有擔當起群眾舞蹈的指導責任,在活動組織上缺乏精細化的管理,導致活動流程出現問題。同時,由于群眾在舞蹈排練中難以獲得系統和專業的指導,使舞蹈表演效果不佳,群眾的舞蹈水平未得到提升,表現出非專業性與隨意性,進而為群眾舞蹈推廣帶來一定的不利影響,影響了參與者的體驗感和滿意度。
(二)推廣方式較為單一
目前,許多文化館在推廣群眾舞蹈時,主要采用傳統推廣方式。這種方式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夠起到宣傳作用,但往往難以吸引更多群眾的關注和參與。一方面,海報和宣傳冊的宣傳效果往往受到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文化館要在合適的時間和地點張貼海報或發放宣傳冊,才能讓更多群眾了解到相關信息。然而,這種方式往往只能覆蓋到有限的受眾,無法實現大范圍的宣傳。另一方面,廣播或電視宣傳也是一種常用的推廣方式,文化館可以通過這樣的渠道吸引更多的人關注和參與舞蹈活動。但是,這種方式往往具有一定的滯后性,影響了推廣效果。
(三)工作人員素養有待提高
在開展群眾舞蹈推廣工作中,工作人員的素養直接影響到推廣工作的效果。工作人員如果缺乏對群眾舞蹈的了解和認識,就無法準確地向參與者傳達舞蹈活動的相關信息,進而會導致參與者對活動的期望與實際體驗存在差距,影響群眾舞蹈推廣成效。從實際情況看,目前仍有部分基層文化館的群眾舞蹈工作人員尚未具備良好的溝通技巧和服務意識,其責任心和敬業精神也有待提高,無法與參與者建立良好的關系并及時解決他們提出的問題,影響群眾對舞蹈活動參與的積極性,同樣也無法保證活動的質量和效果。
四、文化館開展群眾舞蹈推廣工作的有效措施
(一)充分調查和了解群眾實際需求
為了確保群眾舞蹈推廣工作的有效性,文化館應充分調查和了解群眾的實際需求。可以通過組織調研、開展問卷調查、與社區居民進行面對面的交流等方式來實現。了解群眾的文化背景、興趣愛好、舞蹈水平以及參與的意愿,將有助于精準定位推廣活動的內容和形式。在這一階段,文化館可以與社區合作,建立群眾舞蹈愛好者數據庫,記錄他們的特點和需求。通過多途徑搜集信息,文化館可以更好地制訂推廣計劃,使推廣活動更符合群眾的實際需求,提高參與的積極性。例如,文化館如果了解到某社區有較多年輕父母,可以考慮開設親子舞蹈課程;如果發現居民對傳統舞蹈更感興趣,可以策劃相關的文化交流活動。這種精細化的調研能夠使推廣工作更有針對性,更好地聚焦群眾的期待。
(二)豐富和創新推廣形式
為了提高群眾舞蹈推廣工作的吸引力和參與度,文化館可以采取豐富多彩、富有創意的推廣形式,在滿足不同群體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時,還可以使推廣活動更具趣味性和吸引力。
首先,文化館可以定期舉辦舞蹈比賽和展演活動,為群眾提供一個展示才藝的平臺。這樣的比賽可以激發群眾的競爭欲望,提高年輕人的積極性。通過比賽和展演,群眾可以展示自己的舞蹈成果,增強自信心和成就感。同時,比賽形式可以吸引更多觀眾,為文化館的舞蹈推廣活動提高影響力。文化館可以根據比賽的特點設置專業評審團,為獲勝者提供機會參與更高水平的演出,從而激發更多人投身到舞蹈活動推廣中。
其次,文化館可以嘗試組織舞蹈主題展覽、街頭巡回演出等活動,將舞蹈推廣融入群眾的社會生活中,拉近其與群眾舞蹈的距離。通過開展多種形式的推廣活動,文化館可以吸引不同群體的關注,使舞蹈推廣更具影響力。
再次,引入新媒體宣傳方式。通過在社交媒體平臺進行在線直播等方式,將舞蹈活動推廣到更廣泛的受眾中,尤其是年輕群體,在擴大群眾舞蹈影響力的同時,帶給群眾精神的陶冶。
最后,文化館可以積極與學校、社區、企事業單位合作,通過開展舞蹈工作坊、文藝晚會等活動,將群眾舞蹈融入更廣泛的社會群體中。這樣的合作不僅有助于擴大觀眾基礎,也為群眾提供更多參與的機會。
(三)提高工作人員專業素養
開展群眾舞蹈推廣工作時,文化館應高度關注對工作人員專業素養的提升。工作人員作為文化館與群眾溝通的橋梁,其專業水平直接影響到推廣工作的效果,如何提高工作人員的專業素養是一項重要內容。
首先,文化館可以通過培訓課程,豐富工作人員的舞蹈知識并提升其審美水平。這些培訓可以包括舞蹈歷史、舞蹈形式、舞蹈技巧等方面的知識,使工作人員能夠更好地理解和傳遞舞蹈的文化內涵。同時,專業培訓還可以提升工作人員在舞蹈活動組織和實施方面的能力,使其工作更具操作性和創新性。
其次,文化館可以建立定期的專業分享和學習機制,讓工作人員能夠及時了解舞蹈領域的新動向和新理念,便于工作人員在推廣工作中更好地運用最新的舞蹈理念,提高推廣活動的專業水平。
再次,文化館可以通過與專業舞蹈團體或教育機構建立合作關系,邀請專業人士開展培訓和指導。專業舞蹈團體的藝術家可以分享舞臺經驗和藝術見解,為工作人員提供寶貴的學習機會,提高其對舞蹈藝術的認知水平。
最后,建立合理的激勵機制,如通過組織內部培訓競賽等方式對優秀工作人員進行獎勵,提高工作人員工作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鼓勵他們不斷學習、創新,為文化館的群眾舞蹈推廣工作注入更多活力。通過提高文化館工作人員專業素養,使其更具有親和力、專業性和創新性,從而更好地促進群眾與舞蹈藝術的交流和互動,使推廣工作更富有深度和內涵,引導更多群眾了解并喜愛舞蹈藝術。
(四)加強推廣活動的專業指導
在推廣群眾舞蹈的過程中,文化館的專業指導和示范職能是不可或缺的。
首先,文化館應建立一支專業的指導團隊,定期為群眾開設舞蹈培訓課程,教授舞蹈技巧和知識,提高群眾的舞蹈水平。指導團隊包括舞蹈教師、編導、策劃人員等,他們具備專業的舞蹈知識和技能,能夠為群眾提供專業的指導和幫助。
其次,文化館可以在社區舉辦舞蹈示范活動,邀請知名舞者進行表演,展示優美的舞姿和精湛的技巧。這樣的示范活動不僅可以吸引群眾的關注,還能夠激發群眾對舞蹈的興趣和熱情。同時,文化館還可以組織群眾積極參與示范活動,讓他們親身體驗舞蹈的魅力,增強對舞蹈的認同感。
總之,文化館在群眾舞蹈推廣過程中加強專業指導,可以確保群眾舞蹈推廣活動更加專業、有深度,提高參與者的學習體驗,增強推廣效果,為舞蹈文化的傳承和普及貢獻更大的力量。
(五)加強合作
文化館可以與學校、社區、企事業單位以及社會文化機構進行合作,共同推廣群眾舞蹈。例如,可以與學校、社區、企業等,共同開展舞蹈培訓和表演活動。通過合作,可以擴大群眾舞蹈推廣范圍,實現資源共享和互利共贏。
五、結語
綜上所述,群眾舞蹈是一種常見的群眾文化活動形式,深受廣大群眾喜愛。新時期為了更好地滿足群眾的多元文化需求,各級文化館應大力開展群眾舞蹈推廣工作。通過豐富和創新推廣形式,提高推廣隊伍專業素養,加強專業指導,能夠有效地提高群眾舞蹈推廣工作的成效,使更多人參與到群眾舞蹈推廣中,助力群眾文化的繁榮與發展。
參考文獻:
[1]江曉宇,胡雪.以舞潤疆:新疆群眾舞蹈的當代實踐與價值引領[J].藝術教育,2023(09):267-270.
[2]張子兮,鄭元凱.新時代群眾舞蹈助力社區文化建設的邏輯進路[J].藝苑,2023(03):83-87.
[3]楊超然.群眾文化視角下當代群眾舞蹈的社會功能與文化價值[J].尚舞,2023(03):126-128.
[4]元明杰.論文化館如何做好群眾舞蹈的普及推廣[J].參花(上),2022(10):122-124.
[5]王世章.應用型高校舞蹈專業服務地方群眾舞蹈文化發展研究[J].四川文化藝術研究,2021(00):143-148.
[6]楊曉宇.淺談文化館如何做好群眾舞蹈的普及推廣[J].中國民族博覽,2021(21):148-150.
[7]趙鑫.拉斯韋爾5w模式下體育舞蹈大眾化推廣研究[J].冰雪體育創新研究,2021(13):175-176.
[8]馬瓊.地方群眾舞蹈活動的組織與推廣思考[J].藝術大觀,2021(12):100-101.
[9]曹京哲.文化館開展群眾舞蹈推廣工作的策略[J].參花(下),2023(11):128-130.
(作者簡介:王亞飛,女,本科,高平市文化館,館員,研究方向:群眾文化)
(責任編輯 葛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