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省關工委常務副主任澤巴足

重慶市關工委副主任韓國濤

河北省石家莊市鹿泉區關工委主任安明法
研討背景:從2023 年6 月開始,川渝兩地關工委達成合作協議,在兩地信息互通、資源共享的基礎上,加強工作合作。當年10 月,石家莊與大連兩地關工委也在調研互訪后,達成協議,計劃開展深度合作。不同地區關工委在資源互補、品牌共建方面進行積極探索。
本期邀請四川、重慶、石家莊鹿泉區三地領導就關工委開展異地合作的契機、目標、具體實施方案、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方案等進行探討。
為服務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推動關心下一代工作高質量發展,川渝兩地關工委決定強化合作交流。2023 年6 月8 日,四川省關工委、重慶市關工委簽署《關于服務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 推動川渝兩地關工委工作高質量發展合作框架協議》,四川省關工委以此為契機,認真學習借鑒重慶市關工委的先進經驗,努力開創兩地關工委交流合作新局面。
市委有要求,關工委見行動。兩地合作共同攜手打造具有川渝辨識度、全國影響力的關工委工作品牌,構建川渝兩地關心下一代事業新格局。
2023 年10 月河北省石家莊市關工委派出學習考察團,赴遼寧省大連市學習考察關心下一代工作。雙方決定,利用各自的紅色文化資源、品牌活動、“五老”先進人物等優勢,加強互補互通。經過討論和協商,雙方簽訂了《關于共享紅色資源,攜手推動青少年黨史國史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協議》。
兩地關工委共同制定《服務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深化川渝兩地關工委合作交流“四個一”活動方案》。“四個一”,即開展一次走訪交流、召開一次片區會議、開展一個主題活動、打造一個宣傳陣地。
一是組織共聯。重慶市關工委探索建立多層次的兩地關工委常態化交流合作機制。二是資源共享。重慶市關工委與四川省關工委、四川日報報業集團溝通協商,增設為四川日報《關愛明天》雜志主辦單位并開設“川渝同心”專欄;邀請四川省專家來渝參加重慶市家庭教育論壇。三是活動共建。重慶市關工委組織開展兩地青少年共同參與的夏令營、研學等系列活動。
一是進一步總結規范講好西柏坡故事和正定故事活動,準備與大連市進行交流,并邀請大連市關工委領導前來指導。二是選擇鹿泉區育才中學參照大連市開發區小學模式,創建雷鋒式學校,并邀請大連市開發區關工委領導前來指導。三是擬請大連市開發區關工委主任帶領有關同志到石家莊指導工作。
進一步做好聯動文章。突出經驗互學互鑒、品牌共創共建、資源共融共享、信息互聯互通,圍繞助弱幫困、育人活動、品牌建設、自身建設等工作,探索聯動調研、聯合開展活動等合作模式,培育立得起、效果好、有影響的區域性工作品牌。鼓勵和指導毗鄰市、區、縣關工委加強合作交流,鼓勵和指導有關地市、區縣大膽創新探索,打造區域合作的“地方版”。進一步用好“五老”力量。注重發揮“五老”人才資源優勢,組織引導兩地“五老”通過調研考察、建言獻策等多種形式,積極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獻智出力。支持川渝兩地異地居住“五老”參加常住地志愿服務活動。充分整合宣傳資源,共同打造宣傳平臺,探索開設交流專欄,促進互相學習、互相借鑒。
兩地關工委在合作中還存在以下四個方面的困難和問題:一是跨區域協作方面經驗不足;二是兩地關工委打造具有川渝共同特色的品牌項目不多,活動形式比較單一、深度廣度還不夠;三是溝通合作機制不健全;四是常態化開展共建活動經費存在缺口。
重慶市關工委將以兩地關工委達成共識的 “四個一”活動機制,從五個方面積極探索。一是健全強化交流機制。每年確定主題,開展省市級層面走訪交流活動;市關工委辦公室指定專人負責與四川省關工委辦公室建立穩定、及時、高效的溝通機制。二是發揮優勢形成亮點。兩地關工委共同打造一到兩個青少年喜聞樂見的、常態化開展的品牌項目。三是攜手共建宣傳平臺。持續打造雜志宣傳平臺和微信公眾號,提高兩地關工委通訊員隊伍水平。四是持續深化基層交流。市關工委支持指導各級關工委與四川省各級關工委開展調研走訪活動。五是共同打造活動陣地。將聯動兩地黨史國史教育基地,加強“五老”工作室的溝通交流。
此項活動剛剛開展,經驗不足,還有許多問題有待實踐探索。尤其是兩市相距遙遠,如常態化開展共建活動,交通和經費困難較大。
本文要點提煉:
川渝、石家莊與大連均達成基于優勢互補、品牌共建的合作協議。
川渝兩地共同制定了具體合作活動方案。
川渝兩地將在交流聯動、開展品牌活動項目、共同打造宣傳平臺等方面進行深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