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姚瑤
周俊
“創二代”企業家中擁有出國留學經歷的并不鮮見,但是像周俊這樣從英國頂尖藝術設計學府出身,再轉而接班家族企業,與“田間地頭”打交道的卻不多。
從巴黎時尚之都的高端買手,到傳統農業管理的變革者,在周俊看來,無論從事什么工作都能實現自己的價值,年輕人就應該敢想敢拼。
她想打造的不僅僅是一個消費場景,而是一種提供給城市人的周末田園生活新方式。
周俊從小成績優秀,高中畢業后在父母的支持下留學,考入英國倫敦藝術大學。通過苦讀,周俊成功拿到時尚管理專業的學士學位。
畢業之后,她順理成章地開始在歐美各大時尚公司工作。在奢侈品行業摸爬滾打了七年后,2018 年她毅然回國當起了農民。
江蘇駿瑞食品配送公司成立于2007 年,是周俊父輩開創的企業。多年來,公司在種子選擇、種養殖等方面追求標準化和作業規范化,從源頭保障“舌尖上的安全”,高標準的執行與把控獲得了市場的廣泛認可。
“我日益感覺互聯網、青年文化、社交消費正在裹挾大部分行業并‘勒令’它們追隨潮流而動,那些應對緩慢的傳統行業有可能在未來的某一天遭遇‘突然死亡’。另一方面,對跨行業強強互補,我也躍躍欲試。在奢侈品行業的打拼讓我意識到,其實任何行業在底層邏輯和本質上都有相通之處,因而也就具備開展模式借鑒來達到博采眾長、推動發展的可能性。當然,重要的一點還有,我周圍有很多同屬‘創二代’的小伙伴,眼看著他們一個個開始為家族企業接班,心中自然也升起了讓鬢角生出星星白發的父母得到解壓、扶助的心愿。”周俊如此談及回國接手家業的想法。
父輩打拼出的家底是周俊創業堅實的基礎,但環境的差異、行業的轉變都給她帶來挑戰,作為一名年輕的管理者,周俊深知在這個互聯網發達的注意力經濟時代,唯有增強企業的吸引力才能走出一條現代農業新路徑。
定下目標后,周俊開始主動出擊:豐富企業文化、改善工作環境、引入農文旅融合發展新理念、為駿瑞食品的發展儲備青春力量。她敏銳地意識到,企業光靠傳統的三板斧(生產、運輸、銷售)“突出重圍”的可能性極小,在這個追求品質的時代,必須做好產品定位,創立屬于自己的品牌,才能把好的農產品推薦給更多人。
起初,周俊的想法并不被接受和理解,但她不愿放棄,一方面,她持續推動企業與高校、科研機構聯合,努力打造綠色農產品創新項目孵化器、創新創業基地;另一方面,她積極探索農業產業與文化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的新路徑,憑借一腔熱情和對未來的期待,她帶領團隊著手打造農文旅產業基地,四處奔走洽談,鼓勵年輕人敢想敢干,不怕失敗。
如何讓更多年輕人來鄉村,愛上鄉村?這是周俊一直在思考的問題。
2021 年5 月,周俊與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在農場內舉辦了第一場乂芽田野市集快閃活動,三天的客流量便達到一萬人次左右。除了有采摘、騎馬、露營、燒烤、萌寵喂養等休閑項目,還有從源頭觀摩一張紙的誕生、走進田間地頭種植向日葵、把毛豆變成豆腐等特色農業科普教育。
這里有美食、有音樂、有手工、有萌寵,這里既是田野也是市集,滿足大家在結束一周的工作后找到田野式生活,遠離都市喧囂。為了豐富田野生活,周俊帶著她田野市集團隊收集了全市的潮牌產品、品牌,并一家一家地跑,一家一家地商談合作。即使被拒絕,她也不氣餒,一次又一次,最后用滿滿的誠意打動了很多商家,尋找到一批與市集氣場契合的品牌入駐。
人們可能沒有想到農事也能玩出新花樣,往往活動一經推出,名額就被預約一空,十分受歡迎。看著游客們在田野間采摘、烘焙、露營,聽著民謠,吹著微風,感受著美好的田園時光,周俊充滿了自豪。乂芽田野市集農文旅品牌被越來越多人知道,“農業+休閑文化旅游”的發展模式也廣受認可。
迄今為止,田野市集的活動帶動三萬人次客流量,市民自發打卡近千次,帶動城市消費落地農村,提供農村就業崗位三十余個,設計衍生文旅產品五十多項,周俊走出了一條特色化鄉村旅游之路。在周俊的規劃里,田野市集并不是公司的吉祥物,而是即將實實在在引領時尚消費潮流,助力駿瑞食品在網絡新消費潮流中迅速找準發展脈搏、實現精準轉型的產品。
“現在很多孩子吃到瓜果蔬菜,只知道好不好吃,卻不知道是怎么來的,比起看花開花落,吃到自己澆水、施肥種出來的菜,更能讓孩子感受自然的神奇,增加對勞動果實的尊重。”周俊說,趁著田野市集期間,像花兒一樣栽在盆里的蔬菜被孩子們帶走不少。接下來,周俊打算在農場內開發一處小農莊,以游客認領菜地、農民負責照料、定期寄送農產品的方式,讓居住在城市的人們也能擁有一塊屬于自己的菜園。
作為近幾年做起來的一個休閑式品牌農場活動,乂芽田野市集想打造的不僅僅是一個消費場景,而是一種提供給城市人的周末田園生活新方式。
“農業工作確實比較辛苦,實現更多的可能在于意念的堅持。”周俊笑著說,“能在一個長期互動的交流平臺下,團結青年到田間地頭,去做一番事情,我感覺很有意義。”
田野市集活動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