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巖 徐凱宏
摘? 要:該文首先梳理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的現狀,分析當前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中存在的問題。隨后,以東北林業大學新一代電子信息技術專業學位研究生人才培養模式為背景,介紹產教融合的培養模式創新性探索。該創新舉措旨在使學生能夠更好地適應快速變化的行業需求,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
關鍵詞: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創新;實踐能力;創新意識;新一代電子信息技術
中圖分類號:G643?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000X(2024)11-0053-05
Abstract: This paper firstly comb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professional degree graduate training mode and analyz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current professional degree graduate education. Then, based on the talent training model of the new generation of electronic information technology graduate students in 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innovative exploration of the training model of the 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and education. These innovative measures aim to enable students to better adapt to the rapidly changing needs of the industry and cultivate their innovative thinking and practical abilities.
Keywords: professional degree postgraduates; training mode innovation; practical ability; innovation consciousness; new generation of electronic information technology
全日制碩士專業學位是為了滿足特定領域具有突出的專業技能人才而設立的學位類型,其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目標,側重于人才的應用性和實踐性,在知識結構方面更強調實用知識的專業指向性,要求具有較強的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自2009年教育部出臺《關于做好全日制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工作的若干意見》以來,以應屆本科畢業生為主的全日制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招生規模逐年擴大,如何在招生規模擴大的情況下保證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培養質量,尤其是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是研究生教育必須面對的重要課題。實踐教學正是著眼于能力培養的關鍵環節,但是,一方面受學術型研究生培養模式的影響,實踐教學重視程度不夠;另一方面全日制專業學位設立時間相對較短,如何對接黑龍江省經濟和行業產業發展需求,整合校、企優質教育資源,探索校企合作育人機制,強化產教融合實踐基地建設,創新培養模式,是當前專業學位研究生實踐能力培養中亟需解決的問題。在推進新時代研究生教育改革發展進程中,創新實踐能力的培養與提升是實現創新發展的必由之路。本文以東北林業大學新一代電子信息技術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的創新與實踐為例,對其培養模式進行闡述與總結,以期在工科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的特色方面提供思路。
一 專業學位研究生實踐能力培養現狀
自1991年開始實行專業學位制度至今,我國的專業學位教育經過30多年的發展,已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教育模式。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增長較快,現已基本實現了研究生教育專業學位與學術型學位并重的發展格局[1]。但由于全日制專業學位設立時間相對較短,高校認知存有誤區,特別是部分高校對培養目標認識不到位,專業定位不清晰。與此同時,高校目前的學術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已經逐漸趨向完善,然而在實際辦學過程中,對學術學位和專業學位的培養模式缺乏明確區分,這導致了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質量不高,培養模式仍有待改進等問題,從而影響了學生實踐能力的提升。
(一)? 專業學位研究生實踐實訓基地建設不足
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培養需符合其自身應用型和實踐性的關鍵特點,研究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也離不開高校與企業的深度合作。因此,產學研聯合培養基地是專業學位研究生實踐訓練的重要保證。雖然,目前有不少高校與企業開展了校企合作、聯合培養等模式,但始終缺乏深入、持續的合作與共享機制,對研究生培養流于形式,而并未真正深入基地進行創新實踐訓練。企業對聯合培養的積極性不高,促使校外實訓基地不足,有些實踐平臺與專業學位研究生專業領域的差距較大,造成基地內絕大多數研究生實習機會太少,實習時間不夠,創新能力提升的培養目標難以實現。此外,高校與基地、校內導師與實習基地導師權責不相適,教育培養體系不夠清晰,專業學位研究生實踐基地缺少有效的規范管理制度,以及實踐能力考核和評估制度等有關基地建設的缺陷,都會促使研究生對實訓工作不重視,難以提高學生的應用實踐水平。
(二)? 校企合作效果欠佳
教育實踐基地建設的方向與使命,就是確定高校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實踐基地的目標和功能定位[2-3]?;亟ㄔO與高校、企業兩大主體的合作密不可分。但目前看來,校企合作的經驗、模式不夠成熟,并且缺乏共建、共治、共享的建設機制。根本問題在于參與主體缺乏足夠的參與動力和意愿,以及緊密合作的共同目標、教育資源整合有限等。首先,企業所代表的行業系統與高校所代表的教育系統性質不同,在追求利益上存在偏差,合作動力不足,容易形成雙方合作流于表面,無法保證高校與企業雙方的協同價值,難以達到預期的專業實踐效果。另外,部分企業接收研究生實踐的積極性不高,由于研究生缺乏實踐經驗,他們的實踐能力相對有限。企業為了生產目標的順利完成,只能將研究生分配到相對次要的崗位,因此得不到專業核心能力的實踐訓練,不能充分發揮其實踐能力。實踐基地督導制度不夠健全,難以保證實踐的任務量達到預期標準,不能滿足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目標。
(三)? 辦學模式存在問題
目前,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存在著培養機制不健全、辦學模式不適用于專業學位研究生發展的問題,與學術型研究生培養模式同質化現象也時有發生。隨著專業學位研究生招生規模的迅速擴大,盡管經過多年的改革和發展,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目前還存在著一些人才培養模式和機制上的問題,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基地建設與管理不夠規范,基地建設缺乏持久性,缺乏規范化的管理制度,部分實習基地導師對研究生培養培訓缺乏系統性,導致很多專業學位研究生缺乏主動學習意識,無法找到適合自己的途徑進行實踐;其次,雙導師交流機制不完善、行業導師在培養過程中介入不深、產學研深度合作長效機制缺失等問題也依然存在[4];再次,課程學習仍與實際脫節,實踐性課程比例不足,缺乏創新性、創業性實踐,培養方式與學術性學位差異不明顯,且對知識、能力、素質全面培養過程的考核標準和評價體系也不完善,其中實踐環節的比重過低;最后,同樣存在校企產學研協同育人質量保障體系缺失等問題。因此,就現在的辦學模式來說,從長遠來看,對培養應用型、技能型的高素質人才是不利的,就業后對工作的適應能力也會受到影響。
二? 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改革探索與實踐
為滿足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對高層次、應用型人才的需求,對接黑龍江省經濟和行業產業發展需求,全面提升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培養質量,探索產學研融合的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具有重要意義[5]。專業碩士培養模式改革的關鍵在于整合校、企優質教育資源,探索校企合作育人機制,強化產教融合實踐基地建設,創新辦學模式等方面,從而滿足培養實踐型人才的目標。同時,培養模式的創新與實踐也將促進研究生教育的可持續發展。
(一)? 重視實踐基地建設,推動產教融合發展
良好的實訓平臺為高層次、高素質的應用人才提供了有力的保證。為了確保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創新實踐能力和專業能力有效提升,實踐基地的建設是重要抓手。在實際應用的訓練中,研究生能切實感受到企業文化、學習專業知識在真實場景中的應用。真正做到人才培養與就業零距離對接,使專業學位教學與社會經濟發展更加貼切,通過加強實踐基地建設,不斷加強校企合作和產教融合。
哈爾濱東方報警設備開發有限公司與東北林業大學計算機與控制工程學院新一代電子信息技術(含量子技術等)領域合作的嵌入式開發技術研究生創新實踐示范基地的建立,提高了學生的專業實踐能力,經過實踐鍛煉的研究生能夠達到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目標。校方與企業之間實現緊密合作、互利共贏。加強了信息交流與資源融合,以真正發揮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實踐基地提升專業學位研究生實踐能力的載體功能。此外,企業作為用人單位,對當下及未來社會需要怎樣的電子信息工程人才有著最直接的話語權,校企雙方有著相同的研究領域。因而,校企合作模式的高度配合更有利于高校全日制電子信息工程碩士人才培養的調整及改革,提升研究生的培養質量。新一代電子信息技術領域積累了較為豐富的研究生培養經驗,建設了條件良好的人才培養平臺,形成了穩定的培養方向。
(二)? 強化校企合作關系,整合優質教育資源
實現教育實踐基地在校企合作中的長效運行,既要實現影響因素之間的利益平衡,又要保證雙方的共同目標價值和根本動力。高校和企事業單位應積極主動地建立良好的互動,互惠互利,協同發展,產生良好的協調共治效果,整合校企教育資源,明確實踐能力培養的核心地位。嵌入式開發技術研究生創新實踐示范基地校企雙方本著“優勢互補、互惠互利”的原則在校內建立實訓基地,將哈爾濱東方報警設備開發有限公司的“便攜氣檢記錄儀的硬件開發”等項目帶入學生實訓實踐環節,在專業建設、課程建設、教學內容更新、實踐教學內容設計及其教學方法等方面注重實踐教學效果。在校企合作模式下,教學資源優勢打破了常規的高等教育的局限及企業人才培養的局限[6]。為充分利用彼此的資源優勢,校企雙方已經在資源應用方面達成共識:互相提供資源上的輔助,實驗室為企業提供優質的教師資源、知識資源;企業根據項目需要分配相應的人員隊伍,提供硬件開發實習生、圖像處理實習生、算法研究實習生等崗位及各種工作資源。工作機會對于學生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學生需要參與項目建設的機會,以此為基礎才能不斷豐富自身的實踐經驗。實訓基地可以為學生提供種類豐富的硬件設施及開發成功的實例資源,校方可以幫助企業研發尚未成型的項目。校企雙方發揮科技優勢和人才優勢,加快科技成果落地轉化,助力企業發展。同時,通過建立教學、科研、實習基地,進一步提升高校科學技術人才培養質量。通過基地建設,幫助企業解決實際技術問題,針對“卡脖子”問題,提出切實可行的技術方案并付諸實施,通過提升產品給企業帶來直接經濟效益增長。通過校企共建,使學生能夠“畢業即就業”,實現無縫銜接,省去就業培訓時間,節省企業用工成本。校企合作的實踐基地建設達到了學校與實踐基地單位的共同發展,共創雙贏局面。
(三)? 創新教育辦學模式,完善人才培養機制
專業學位研究生辦學模式的創新,是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質量整體提升的核心和關鍵所在。高校應立足地方、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制定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改革發展戰略,創新辦學模式。完善管理、考核評價體系,制定合理的人才培養模式,促進研究生應用能力與品德素養的雙提高。
管理制度方面,建立了體系化研究生聯合培養的管理體制,在較為完善的管理機構的指導下,嵌入式開發技術研究生創新實踐基地正平穩運行。人才培養方面,實踐基地具有人才培養的具體實施規范,健全科教融合育人與產教融合育人機制,完善以提高科研創新能力為目標的學術碩士培養制度與以提高職業技術能力為目標的專業碩士培養制度??己嗽u估方面,實行了研究生在企業實踐結果的具體考核辦法,評估機制較為精細化。嵌入式開發技術研究生創新實踐示范基地的建立保證了有序的教育教學秩序,確立了高質量的研究生培養體系。
1? 協同發展的管理體制
加強聯合培養基地的管理,發揮聯合培養的優勢,校企共同制定規范的協同管理機制,為提高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質量提供了必要的條件和保障。為積極推動相關管理工作向實踐基地延伸,教育實踐基地建設雙方要通力合作,共建基地管理制度。新一代電子信息技術(含量子技術等)領域作為東北林業大學計算機與控制工程學院的重點學科領域之一,自從與哈爾濱東方報警設備開發有限公司建立嵌入式開發技術研究生創新實踐示范基地以來,建立健全了基地管理機制。堅持落實“雙導師”制度,校內導師對理論知識進行講授,企業導師則針對企業或行業內的實際需求提出具體建議。目前,雙方所建立起的管理機構已經初具規模,為學生實踐活動的開展提供了理論依據和運行指導。管理機構部門與導師授課、企業制造的工作不同,具有基地管理功能,其存在的任務之一就是確保學校和企業溝通暢通,并充分調動學生研究學習的積極性[7]。根據其服務對象,管理機構的能力職能可以分為協調管理職能和服務職能,目前都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協調管理方面,管理機構在整個嵌入式開發技術研究生創新實踐示范基地體系運作中發揮著“協調員”的作用,其協調職能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第一是組織內部研究生之間的分工協作;第二是組織與高校及企業其他職能部門之間的分工協作;第三是組織參與研究生個人能力提升的指導工作。管理部門的存在大大提高了實踐示范基地的運行效率,是校企合作順利開展的前提。
在服務方面,管理機構身為嵌入式開發技術研究生創新實踐示范基地的管理職能部門,另一個使命就是指導學生,確保學生不會因為遇到學業研究上的困難無法解決而停滯不前。其指導工作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一是理論指導;二是協同研發;三是為學生爭取更多的社會資助資源。在較為完善的管理機制的指導下,嵌入式開發技術研究生創新實踐示范基地落實情況相對較好,切實推動了研究生應用能力水平的提升。
2? 人才培養的具體模式
隨著我國進入社會主義現代化新時代,經濟水平不斷發展,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也面臨全面創新改革,為全面提升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質量,提高人才培養和社會、企業需求的契合度,應當強化產學研聯合培養的人才培養模式,從而為經濟社會發展和產業智能化升級發展提供人才支撐,進一步促進經濟社會創新發展和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可持續發展。
1)努力建設“雙師型”隊伍。為適應新時代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的新模式,推動研究生職業能力水平的提高。校、企導師通力合作加強理論知識與工程實際應用的緊密結合,建設一支互利共贏的“雙師型”隊伍。嵌入式開發技術研究生創新實踐示范基地在教師隊伍的建設方面,取得了較好效果。在高校導師的指導下,研究生們進行理論知識的學習;在企業實踐基地工程師的指導下,進行具體的研發、實踐等操作,嵌入式開發技術研究生創新實踐示范基地便通過相互合作共同建設的形式建立起優質的項目團隊。隨著合作的不斷加深,實驗室與企業已經開始相互派遣代表進行交流學習。校方教師到企業當中,觀摩并參與工程項目的建設,企業同時委派資深工程師到校內參與學生開題、中期及畢業答辯等工作指導。建立校內外導師定期交流合作機制,校企聯絡人隨時保持聯絡,定期召開校企導師座談會,商討學生培養、項目進展等工作,加強了校內導師與校外導師的溝通交流,以便更好地、更高效地指導研究生。雙方協作的師資隊伍建設,是互利共贏的師資隊伍建設方式。在這樣的模式下,有效提升了電子通信專業工程碩士人才培養的質量。
2)項目牽引的課程體系建設。在課程教學方面,應整合學校和企業教育資源,將課堂教育和企業實踐相結合,建立科學合理的課程體系,全面提升教學質量。東北林業大學人工智能與過程控制實驗室,與校企聯合單位哈爾濱東方報警設備開發有限公司以開放多元、跨域綜合的方式培育專業型、復合型、創新型的高學歷人才,根據電子信息專業方向以內涵發展為導向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和教育內容。合理安排必修課、選修課與實踐課程,加強創新創業服務教育等。通過校企合作改變重理論、輕實踐,重模仿、輕創新的傳統課堂教學[8]。結合工程案例,理論指導實踐,將理論課與實踐課程無縫銜接,理論方法與實際應用緊密結合,推動人才培養的實用性建設。
3)實踐訓練質量保障機制。應用型人才的培養,離不開完善的實踐訓練質量保障制度。實踐基地聚焦于結合社會需求,利用學科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從學生入學開始就分階段安排學生到相關企業參觀學習,了解企業中關于嵌入式開發、硬件設計等項目的前沿科技內容,再根據學生的實際能力與水平制訂可行性計劃,幫助學生設立與社會需求緊密相關的、有實用價值的畢業設計課題,切實保障學生的實訓水平。實踐基地還注重研究生科研素養、科研道德、創新能力的培養。在培養研究生科研能力方面,經常舉辦校企技術講座、學術論壇、專題研討會等,為培養科研人才提供了廣闊的平臺。學校導師和企業項目經理需要定期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和項目進展情況,耐心指導研究生對科研方法的掌握。以強化研究生科研著作知識產權意識和原創意識為導向,適度開展研究生科研規范培訓和科研誠信道德引導。同時,在研究生工作和生活保障方面,基地成立之初,學校就明確了雙方的合作目的、合作基礎、合作內容、權利義務及知識產權的歸屬等,與企業簽訂了共建協議。對企業提供實習補貼,對研究生購買商業保險等方面進行了詳細規定。
3? 多元的考核評估制度
對于人才培養的考核評估方式應追求多樣化,以培養目標為導向,注重日常表現,突出實踐能力的培養。實踐基地以高質量的研究生培養體系為保障,建立了完善的教育教學秩序和評價機制[9]。學生在企業實踐結束后,企業導師需要對學生的出勤情況、工作態度、協調能力、組織溝通能力和技術水平等進行評判,給出具體分數。分數作為學生實習實踐環節評分的重要參考。除此之外,嵌入式開發技術研究生創新實踐示范基地將哈爾濱東方報警設備開發有限公司的實際需要與研究生的專業技能教育工作相結合,定期進行信息反饋,使研究生教育培養工作不斷完善,不斷調整教學結構。針對學生需求和社會需求制定個性化培養方案,通過更加完善的考核評價機制,真正把以研究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以企業培養為補充的培養教育理念落到實處。
4? 廣泛深入的宣傳方式
深化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需要有正確的理念,以滿足國家社會需要和學生個人發展為目標,以綜合素質的提高和職業發展需要為導向,對學生進行全方位的培養。但社會對專業學位研究生內涵的認識還存在不足,因此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的相關內容,從學術組織到各行各業都應大力宣傳。例如,通過媒體宣傳等方式,吸引更多教育工作者和社會人士積極為發展專業學位研究生出謀劃策。據此,在哈爾濱市科學技術局的推動下,哈爾濱東方報警設備開發有限公司與東北林業大學發揮科技優勢和人才優勢,加快科技成果落地轉化,助力企業發展,校企合作的嵌入式開發技術研究生創新實踐示范基地簽約揭牌工作順利達成。簽約儀式經哈爾濱電視臺新聞頻道報道,在社會上產生了一定的影響,提升了學校和企業的知名度。
三? 結束語
將理論學習與社會實踐相結合,強化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創新能力培養是提升學生實踐能力、培養應用型人才的必然途徑。因此,多元參與主體在創新實踐基地建設、校企協同合作、辦學模式創新等方面進行深入探索和改革,將有效推動學生的創新意識、團隊協作能力、實踐能力的提升,以適應不斷變化的職業需求和社會發展的挑戰,從而促進中國特色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高質量發展[10]。新一代電子信息技術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創新培養模式,雖取得了一定的實踐效果,但仍然需要進一步完善和深入研究。未來,筆者將持續關注電子信息技術領域的發展趨勢,不斷優化培養模式,以培養更多具備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人才,為我國電子信息技術產業的發展作出貢獻。
參考文獻:
[1] 秦北辰,花喆斌,陶然.擴招背景下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培養模式改革[J].西部素質教育,2022,8(24):166-169.
[2] 楊玉,黃麗靜,景曉娜.基于協商共治的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實踐基地建設研究[J].黑龍江高教研究,2022,40(9):85-90.
[3] 高孌,吳雷,徐涵蕾.基于勝任力的新工科研究生創新創業教育模式研究[J].高教學刊,2022,8(34):26-29.
[4] 葛道凱.新時代推進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內涵式發展的實踐與思考[J].大學與學科,2020,1(2):24-31.
[5] 梁寶英,王永清,劉培云.基于產學研聯合培養的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的研究與實踐[J].高教論壇,2023(3):98-101.
[6] 萬紅友,王晨,竇明.新時代專業學位研究生創新實踐能力提升路徑初探[J].河南教育(高等教育),2023(3):11-13.
[7] 楊茜,師悅.專業學位研究生實踐基地內涵式質量評價研究[J].研究生教育研究,2023(2):75-80.
[8] 韓建海,尚振東,薛玉君,等.地方高校工科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特色體系構建與實踐[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23,15(1):121-128.
[9] 董錦坤,吳艷,趙薇,等.專業學位研究生企業實踐培養模式探討——以遼寧工業大學為例[J].遼寧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3,25(2):83-85,102.
[10] 喻科,吳瀟航.專業學位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高質量建設思考[J].高教學刊,2023,9(32):6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