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虎
鐵路建設工程相對其他道路工程來講,工程項目涵蓋較廣、施工難度和施工規模較大,加上耗時較長、經濟投入多等因素,因此實際建設時極有可能發生不可控的風險,直接影響到鐵路工程的施工建設質量和工期。為堅決貫徹黨和國家關于加快西部地區鐵路建設的各項要求,在過去的十年中,西部地區建成了南廣高鐵、西成高鐵、寶蘭高鐵、蘭新高鐵、成渝高鐵、貴廣高鐵、蘭渝鐵路等諸多項目,完善了西部鐵路網格局,有力促進了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全面實施。
隨著我國鐵路建設東部地區趨于飽和,重心逐漸從東部向西部地區傾斜,西部鐵路建設項目將逐漸增多。對鐵路建設監理單位而言,市場前景廣闊。然而,鐵路建設項目與地理環境、人文風俗、地方經濟等因素有很大關系,西部地區地質條件較為復雜,較東部區域工程來說,更容易發生地質災害,再加上地域經濟相對落后、地域多元化文化底蘊等因素,增加了鐵路項目建設的難度。
本文分析了西部區域建設開發特點及地域環境,在此基礎上對鐵路建設監理項目存在的主要風險進行探討,并提出針對性的應對策略,旨在為類似工程監理的優化設計提供參考。
一、西部概況
我國西部地區主要包括西南五省市(四川、云南、貴州、西藏、重慶),西北五省區(陜西、甘肅、青海、新疆、寧夏)和內蒙古、廣西以及湖南湘西、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等。復雜化的地形地貌條件、地質構造發育衍生、多元化的人文文化、相對落后的經濟基礎、極端脆弱的生態環境等因素,都極大地增加了鐵路建設監理的風險。
(一)作為我國的制高點,區域內高原和山地眾多,地形條件復雜,地質構造衍生,成為極易發生地質災害的多發地區,比如,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時有發生。
(二)西部地區屬于溫帶大陸性氣候和高原山地氣候,隨著海拔不斷攀升,氣候條件越來越惡化,且差異性較大,氣候垂直變化顯著,在一定高度內,濕度大、多云霧、降水多。愈向山地上部,風力愈強。如青藏高原海拔高,氣溫低,凍土廣布;云貴高原和黃土高原降水較少,風力作用強,水土流失嚴重。
(三)西部地區是我國自然生態的極端脆弱區,加上長期以來不合理的人為活動,生態環境遭到嚴重破壞,人地關系之間的矛盾十分突出,面臨著一系列的生態破壞及退化問題: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壤鹽漬化等土地退化現象嚴重;植被稀少、森林草原大面積退化、生物多樣性減少;西北地區水資源短缺惡化。
(四)由于西部地區地形復雜、山地多、降水稀少、自然條件惡劣,不利于發展農業,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比較低。因歷史和地理因素,人口稀少,經濟發展的動力不足,導致經濟發展相對落后,很多地方沒有開發或開發程度較低。
(五)有著鮮明的地域性、民族性、多元性、活態性、脆弱性等豐富的民族文化和傳統。
二、施工技術風險及環境風險
西部地區地理特征、生態環境、人文文化等特點,導致西部地區鐵路建設施工難度較大,面臨的施工風險也相對較高。作為鐵路建設的監理單位,為了保證鐵路施工質量,必須根據施工條件和施工環境,對工程施工存在的風險進行充分研判,并采取有針對性的應對措施。
(一)工程設計變更風險
西部地區地質情況復雜多樣,項目地質勘探設計深度不足、現有設計規范不適合地質環境等因素,增加了鐵路建設項目的設計變更風險。主要風險體現在設計變更導致成本增加、設計變更導致進度延誤、設計變更引起的技術風險、設計變更引起的安全風險、設計變更引起的環境影響、設計變更引起的合同糾紛等方面。
針對上述設計變更引起的風險,監理單位應采取以下風險控制措施:加強與設計單位、施工單位、建設單位等多方的溝通協調,明確變更意圖和要求;對變更申請進行充分論證,確保變更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加強對施工單位的監管和技術支持,確保施工單位具備實施變更的能力;對新技術、新設備進行充分調研和論證,確保其適用于工程實際;加強對環保措施的監管,減少施工對環境的影響;明確變更費用承擔和工期調整等事宜,避免合同糾紛的發生;在變更實施過程中,督促各方履行合同義務,確保工程順利進行。
(二)施工環境風險
我國西部地區環境復雜多變,包括高山、盆地、河流、草原、戈壁等多種地形地貌。這些復雜的自然環境給鐵路建設帶來了諸多風險。其中,地質災害是最常見的風險,如滑坡、泥石流、地震等。針對這些風險,應采取以下措施:
1.做好地質勘察和風險評估,預測可能出現的自然環境風險,制定相應的應對措施。
2.檢查和督促施工單位根據檢測方案,實時監控地質狀況,發現異常及時處理。
3.項目監理部制定應對突發事件的預案。針對可能出現的地質災害,制定詳細的應對預案,確保在突發事件發生時能夠迅速響應。
4.勘察項目所在地地理位置狀況,合理選擇、規劃監理項目部駐地,審查施工單位的大小臨建方案,降低地質災害對駐地人員的傷害風險。
(三)技術風險
西部鐵路建設項目在技術方面也存在一定風險。由于施工環境復雜,技術難度較大,可能出現施工工藝不合理、安全技術不足、信號傳輸不暢等問題,或監理過程對施工工藝的把關和質量控制措施不到位。為應對這些風險,可采取以下措施:
1.加強技術設備升級,引入先進的施工設備和技術,提高施工工藝水平,降低技術難度,保證施工質量。
2.提高安全意識,加強安全培訓,提高施工人員安全意識,確保施工過程中的人身安全。
3.優化信號傳輸系統,采用先進的信息技術,優化信號傳輸系統,確保鐵路運行過程中的信號穩定、暢通無阻。
(四)管理風險
西部鐵路建設項目在管理方面同樣存在風險。監理機構設置不合理、管理不規范、協調不到位等問題可能導致鐵路工程建設過程中出現管理混亂和失誤。
1.人員風險。監理人員素質不高、技能不足、工作失誤等問題可能影響鐵路工程建設的質量和安全。
2.項目風險管理流程風險。項目風險管理流程不完善、不規范,可能造成無法及時發現和處理鐵路工程建設中的風險。監理人員素質、工作流程、項目監控等因素都可能影響項目的順利進行。
為應對這些風險,可采取以下措施:
1.加強監理人員培訓。提高監理人員的專業素質和技能水平,確保他們能夠勝任鐵路建設項目的監理工作。
2.優化工作流程。制定詳細的工作流程和規章制度,確保項目從設計到施工再到驗收的整個過程都有明確的流程和責任人。
3.加強項目監控。采用現代化的項目管理軟件,實時監控項目進度和質量,發現問題及時處理,確保項目的穩定進行。
三、其他風險及預防措施
(一)投資控制風險
從企業財務風險角度看,投資控制風險主要包括籌資風險、運用風險、信用風險等,最終表現為現金斷流。西部鐵路建設項目受人文條件、地形地質條件等因素影響,在經濟方面也面臨一定風險,主要體現在預算超支、工期延誤、市場變化等方面。為應對這些風險,可采取以下措施:
1.加強預算控制。在項目初期,對各項費用進行詳細預算,并在施工過程中嚴格控制各項費用支出,防止預算超支。
2.提高工作效率。通過優化工作流程、引入先進技術等方式,提高施工效率,縮短工期,降低成本。
3.多元化資金來源。除了政府投資,可以積極吸引社會資本參與鐵路建設項目,降低政府財政壓力,同時提高項目經濟效益。
4.強化風險管理。對可能出現的經濟風險進行預測和分析,制定相應的應對措施,降低經濟風險對項目的影響。
(二)工程質量管理風險
工程質量問題風險主要涉及施工單位質量管理體系不健全,制度不完善,施工工藝、材料質量、人員素質等方面。對施工區域內環境和人文條件等調研評判不足,都會導致工程質量風險的提升。為降低這一風險,監理單位應檢查施工單位質量管理體系的建立和運行,加強施工過程中的質量管理和控制,對施工單位進行嚴格的資質審查和工序驗收。同時,加強材料、構配件進場檢驗,并加強對監理人員的業務技能培訓和考核,以提高整體施工質量管理水平。
(三)安全管理風險
西部地區鐵路建設項目存在的安全風險較高,主要存在地質災害、施工管理等安全風險。針對這些風險,監理單位應采取以下措施:
1.做好風險識別與評估。風險識別與評估是監理工程安全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這一過程中,監理單位需要識別可能存在的風險,評估其發生的概率和可能帶來的損失。常見風險包括人員傷亡、財產損失、環境污染等。這些風險的來源可能包括工程本身、環境條件、人員操作等。為了有效識別和評估風險,監理單位需要加強對工程的監測和信息收集,及時進行分析和處理。
2.嚴格遵守安全法規。在監理工程中,必須嚴格遵守國家和地方的安全法規。違規行為可能導致嚴重后果,包括罰款、停工等。監理單位應該了解和掌握相關法規,明確監理工程師的職責和權利,遵循法規要求進行安全管理和監督。對于違反法規的行為,要及時糾正并嚴肅處理。
3.強化安全教育培訓。安全教育培訓是提高監理工程師和施工人員安全意識的重要途徑。監理單位應該制定安全培訓計劃,包括培訓內容、時間、地點等,確保培訓效果。同時,要實施培訓考核,確保相關人員具備必要的安全知識和技能。除此之外,還要定期組織安全例會,總結和部署安全管理工作。
4.完善應急預案與響應機制。為了應對可能發生的突發事件,監理單位需要完善應急預案和響應機制。要制定應急計劃,明確應急組織、通訊聯絡、現場處置等方面的要求。同時,要加強應急演練,提高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對于發生的緊急事件,要立即啟動應急預案,迅速組織救援和處理,盡量減少損失和影響。
5.建立完善協調與溝通機制。監理工程涉及多個參與方,需要建立良好的協調和溝通機制。監理單位應該與建設單位、施工單位、設計單位等建立定期溝通和協調機制,共同商討安全生產相關問題,協同解決各種矛盾、應對各種挑戰。同時,要積極與當地政府和相關職能部門溝通合作,共同推動監理工程的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實施。此外,監理單位還可以采用先進的技術手段和管理方法,提高監理工程安全管理的效果。
(四)廉潔管理風險
在監理工作中,廉潔管理是監理人員職業道德修養的最根本體現,也是工程領域的管理重點和風險。工程項目監理部通過職業道德培訓,檢查、強化制度管理,落實責任制度,加強團隊管理及簽訂廉潔承諾書等措施加強監理人員的職業道德修養,以有效預防出現廉潔問題。
(五)生態環境保護管理風險
工程項目建設勢必存在生態環境保護風險。針對該風險,監理單位應采取如下措施:選派專業監理工程師負責環保監理工作;制定環保監理實施細則,明確監理范圍及工作標準;要求承包人確定環保工作責任人,會同地方政府、建設單位建立環保工作聯動監控體系,落實各方聯系人員、聯系方式;認真審查施工設計文件,檢查有無遺落差錯,協助設計單位提交滿足環保法規要求的設計文件;審查承包人的環境管理體系建立及運行情況。
結語:
綜上所述,我國西部鐵路建設項目監理面臨的風險是全方位的。為了降低這些風險的影響,需要采取針對性的應對措施。通過不斷的教育培訓提高監理人員業務水平和職業道德,優化監理內部管理流程和制度,加強現場巡視檢查;利用法律賦予監理的權利制定工作方法,采取強有力的措施,努力規避監理風險,“依法、按約、獨立、公正”地開展監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