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莉華
1979年《光圈》冬季刊刊發了馬克·霍沃斯-布斯(MarkHaworth-Booth)撰寫的文章,詳細描繪了一場關于攝影收藏的研討。通過文章,我們看到,博蒙特·紐霍爾在此次研討會上提出,攝影可以像版畫等領域的作品一樣,只有獲得藝術家證明精選而出的作品,方可對應相應的價格。著名攝影經紀人哈里·H·倫恩則以安塞爾·亞當斯(AnselAdams)為例,介紹了將一個攝影師的不同作品搭建出不同價位區間的價格結構對提升其作品價值極具成效的營銷策略。如今看來,這兩大主題都已成為攝影收藏市場的常規動作。
1978年10月12日至14日,一場關于攝影收藏的研討會在位于美國紐約州羅徹斯特的國際攝影博物館/喬治·伊士曼之家舉行,名為“攝影收藏:回顧與現狀,在美國、加拿大和歐洲”(PhotographicCollecting,PastandPresent,intheUnitedStates,CanadaandEurope),約有350人參加,與會者大都是當時攝影收藏市場的領軍人物,包括博物館館長、畫廊主、私人藏家、企業收藏的代表等參加了此次研討會。

在博物館內的德萊登劇院DrydenTheater,館長羅伯特·多赫蒂(RobertJ.Doherty)在開幕詞中說,召開研討會是為了給攝影收藏市場提供學術支持。緊接著,就是著名的博蒙特·紐霍爾(BeaumontNewhal)做主題演講。他引用了阿爾弗雷德·斯蒂格利茨1903年發表在《相機藝術;現代藝術攝影的國際收藏》(CameraArt;eineinternationalSammlungvonKunst-PhotographienderNeuzeit)中的文章《收藏家與好版本》(TheCollectorandFinePrints)。
在文中,斯蒂格利茨談到,(當時)收藏家和鑒賞家開始關注權衡同一底片的不同版本的價值。收藏家在購買藏品的時候,已經有意識地挑選原版作品,雖然人數不多,但發展卻是穩定的,他們愿意為此支付更高的價格。在斯蒂格利茨看來,當時復雜的制作工藝條件下,用同一張底片制作兩張完全相同的照片是不可能的。紐霍爾在此基礎上延展提出關于攝影收藏的一個新的視角,即攝影可以像版畫等領域的作品一樣,只有獲得藝術家證明精選而出的作品,才能對應相應的價格。
文章作者、V&A博物館館長馬克·霍沃斯-布斯在文中提到,在當時,攝影收藏領域已經開始關注與研究比較不同時期制作的作品的不同。就在研討會的前幾天,他在現代藝術博物館(MuseumofModernArt)感受了保羅·斯特蘭德(PaulStrand)、安塞爾·亞當斯和比爾·布蘭特(BillBrandt)不同時期制作的照片的不同。他特別提到,亞當斯在1940年根據優勝美地的底片制作的照片是對這個地方的安靜而抒情的記錄,而在60年代制作的則過于閃耀、富有戲劇性了。比爾·布蘭特有一張作品,拍攝了羊在艾夫伯里石頭之間,非常灰暗但完美地展現了主題的秋霧和精確的天氣。而當時新制作的照片已經失去了這種質感。對于亨利·卡蒂埃-布列松(HenriCartier-Bresson)的作品,他認為阿諾德·吉爾伯特收藏的20世紀50年中期的作品與芝加哥藝術學院朱利安·利維收藏的20世紀30年代的作品相比較,后者較小,而且非常灰暗,效果是完全透明和不矯揉造作。他認為與卡蒂埃-布列松使用相機的“抓拍精神”相對應,他的作品的制作也應該是簡單、直接的。



關于攝影作品的銷售,首先上場的是海倫·吉(HelenGee),她是最早一批將照片作為藝術品銷售的開創性人物之一。她從1954年至1961年在紐約市第七大道南91號主理的Limelight畫廊,被稱為第一個攝影畫廊。這是“二戰”后紐約首家重要的攝影畫廊,很多攝影師的首場展覽,或者在紐約的首場展覽都在這里舉辦。Limelight畫廊也是當時攝影藝術界知名人士的聚會場所。畫廊關閉后,吉開始擔任攝影老師、策展人及寫作者。在此次研討會上,她回顧了自己過往創辦畫廊與銷售照片的經歷。那時照片的價格實實在在地顯示出攝影市場初創時的不易以及那些年攝影市場的發展。例如,1954—1955年冬天的“偉大的照片”展覽中,包括比爾·布蘭特、曼努埃爾·阿爾瓦雷斯·布拉沃、邁納·懷特、保羅·斯特蘭德、貝倫尼絲·阿伯特等人的作品,總銷售額為475美元。海倫·吉說,那是一個純真的時代,金錢還未涉足其中。
加拿大國家電影委員會的洛蘭·蒙克(LorraineMonk)則在研討會上提出,為了確保攝影師有體面的生活水平,攝影師不應該將他們的作品捐贈給博物館,他們的照片應以其市場價值被購買。她曾策劃了一場大型的羅伯特·弗蘭克回顧展,其中包括弗蘭克和他的妻子朱恩·利夫在新斯科舍完成的新作品,展覽中的所有作品都被購買了。
著名攝影經紀人、華盛頓特區Lunn畫廊的哈里·H·倫恩在最后一天的下午進行了演講,演講主題為“稀有性的創造”(TheCreationofRarity)。他以安塞爾·亞當斯的圖像作為案例,介紹了如何制造藝術品照片的稀缺性以及如何就一位攝影師不同的作品構建其價格結構的營銷策略。在20世紀70年代,亞當斯照片價格的飆升確實驚人。1971年,一張亞當斯的照片售價為150美元;1972年,250美元;1973年,350美元。在那個時候,亞當斯的經紀人威廉·特納奇宣布,到1975年底,將不再向經銷商或私人收藏家銷售照片。此外,聲明還指出,截至1974年9月1日前收到的訂單將以每張500美元的價格供貨,而在1975年9月1日前收到的訂單將以每張800美元的價格供貨。倫恩訂購了1000張照片。
除此之外,亞當斯的作品還構建出“按圖定價”的價格體系:不太知名的主題作品定價為800美元,而像《月升,埃爾南德斯》(1944年)這樣的明星照片,價格則從1200美元上漲到了5000美元到8000美元。倫恩估計,市場上約有800張《月升》,在1970年之前印刷的只有約100張。
在研討會現場,倫恩帶來一幅大尺寸的《月升》,研討會之初,標簽上的數字是12000美元,到最后一天下午,這個數字已被調整到15000美元。哈里·倫恩將安塞爾·亞當斯比作領導攝影藝術家艦隊的旗艦,他作品的成功和估值可能會產生漣漪效應,影響其他攝影藝術家的市場。
隨后倫恩分享了更多關于營銷策略的見解。他認為作品的價格結構會令人受益。他提到了各種攝影師,包括馬克·科恩、杜安·邁克爾斯和理查德·阿維頓以及他們各自的版數。倫恩透露了他的畫廊最近收購2500張羅伯特·弗蘭克照片的計劃。這些照片將以每年250張的速度出售,為期十年,價格每年遞增。這種方法為市場創造了一種稀缺性和價值上升的因素。
在問答環節,倫恩談到戴安·阿勃斯(DianeArbus)的攝影作品。他說,這些由尼爾·塞爾科克(NeilSelkirk)根據阿勃斯的底片印刷而成的照片,每年銷售23張。倫恩將這些照片限量75張,銷售額翻了4倍。
研討會期間,私人藏家達妮埃拉·帕拉佐利(DanielaPalazzoli)、薩姆·瓦格斯塔夫(SamWagstaff)、紐約吉爾曼紙業公司的策展人皮埃爾·阿普拉辛(PierreAppraxine,代表企業機構收藏)就自己的收藏理念、收藏經歷及藏品做了詳細介紹,令與會者看到不少稀有、罕見的攝影作品。在這些講座進行的同時,現場還舉行了一場現代攝影作品的銷售活動。在伊士曼之家的展廳中,擠滿了世界上大多數攝影經銷商的攤位,據報道銷售額為23000美元,經銷商們認為演講占用了太多時間,人們沒有時間來購買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