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佳棋
究竟何為“桃花源”?追溯課文,桃花源是陶淵明描繪的落英繽紛;是農家的良田、美池、桑竹;是塵世之外的桃源仙境。可于我而言,桃花源是什么呢?望著窗外,我眼中的世界逐漸模糊。思緒飄忽間,我回到了那片汪洋中的小島,那里就是我的桃花源。
小時候,我對大海有著無限的迷戀。無垠的藍天靜止于頭頂,不息的海水在腳下奔涌。我和小伙伴們集結在海岸邊,痛快地奔跑,自由地呼喊,玩累了,便一頭扎進柔軟的沙堆里。我們在海灘上用沙子堆城堡,將貝殼做成風鈴,把落葉編成小船,再輕輕地放在海面上,希望它把我的思念送到海對岸的奶奶家……
令我回味無窮的是街巷里碗與勺叮鈴作響的碰撞聲——那是賣魚丸的吆喝聲。每到黃昏,和小伙伴們一起走在回家的路上,隔著幾條曲折的小巷,我們就能循著清脆的碗勺聲,追到賣魚丸的小攤前。聞著魚丸誘人的鮮香,大伙兒突然覺得肚子在咕嚕作響了。這時,上下摸索一番褲兜,幾個人一塊兒湊出幾個魚丸錢,一起大口吃著香噴噴的魚丸,便是最幸福的事了。
爸爸帶著我爬過的“招手巖”是島上遠近聞名的古跡,是自然與人文的完美結合。“招手巖”石如其名,形似手掌,其上紋路分明,深淺不一。但最為經典的是一個從古流傳至今的故事。相傳南宋時期,文天祥遭遇元軍追擊,朝中奸臣作亂。走投無路之際,文天祥扯下戰袍,以“血掌印袍”代兵符發號施令。最終,宋軍寡不敵眾,文天祥戰隕。文天祥以身殉國后,那件帶著血掌印的戰袍便掛于此處。
如今,我們已經離開故鄉多年。我曾揮手向巖石上的鯧魚圖案告別,再憶起這座“招手巖”,心中滿是鄉愁,還有剎那間對“桃花源”的明悟!陶淵明在暮年之際,恬淡的農家生活便是他的桃花源;文天祥至死不渝,“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便是他一生所求;我的桃花源是我追不回的童年,也是那個在黑夜里永遠璀璨的海港……
桃花源是我們向往的樂土,但它并不是我們生活的全部。一生中,我們會有很多追求,展望未來、放飛夢想才是畢生所逐;家國興旺、祖國富強才是眾心所盼!
【湖南長沙市怡海中學】
●點評
習作語言優美,情感豐富動人。小作者的“桃花源”是離開很久的故鄉,那里的大海很迷人,街巷的魚丸很誘人,“招手巖”的故事很動人。小作者細膩的筆下是對童年的眷戀、對故鄉的懷念、對夢想的追逐,以及對國家興旺、富強的期盼。